方便供电物理实验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565926发布日期:2020-10-20 12:06阅读:112来源:国知局
方便供电物理实验台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实验台,更确切的说是一种方便供电物理实验台。



背景技术:

公开号:cn208146033u公开了一种高中物理实验用试验台,我们在应用中发现这种试验台在实际使用中往往会进行多个电学模块的实验,对每个电学模块的供电往往需要单独与电源接线,比较麻烦,并且连接完成后不能够方便学生分辨线路连接关系。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方便供电物理实验台,能够在固定台的侧部增设了方便供电装置,方便供电装置能够利用数组方便导通装置同时为多个输入电压相同的电学模块供电,从而使试验台多个电学模块的供电线更加简洁明了,方便学生分辨线路连接关系。本实用新型的正极导电板能够在正极导电杆上滑动、负极导电管能够在负极导电杆上滑动可以使方便导通装置在一定范围内自由移动位置,从而方便对不同位置的电学模块进行供电。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方便供电物理实验台,包括固定台,固定台为板状结构,固定台的侧部安装方便供电装置,所述方便供电装置包括正极导电杆和负极导电杆,正极导电杆的两端和负极导电杆的两端均与固定台的侧部连接,正极导电杆和负极导电杆之间安装数组方便导通装置,所述方便导通装置包括正极导电管与负极导电管,正极导电管套在正极导电杆上,正极导电管能够在正极导电杆上滑动,正极导电管的侧部开设螺孔,正极导电管通过螺孔螺纹连接第一螺栓,第一螺栓能够将正极导电管和正极导电杆锁定,正极导电管的一侧连接正极导电板,正极导电板的一侧连接正极导电片,负极导电管套在负极导电杆上,负极导电管能够在负极导电杆上滑动,负极导电管的侧部开设螺孔,负极导电管通过螺孔螺纹连接第二螺栓,第二螺栓能够将负极导电管与负极导电杆锁定,负极导电管的一侧连接负极导电板,负极导电板的一侧连接负极导电片。

为了进一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所述固定台的一侧连接直流电源,正极导电杆的一端和负极导电杆的一端均连接导电螺母,导电螺母通过螺纹连接导电螺栓,直流电源的正负极分别通过导线与正极导电杆和负极导电杆导通。

所述负极导电板为弧形板结构,负极导电板的一侧连接绝缘层,绝缘层位于负极导电板与正极导电杆之间,绝缘层能够避免负极导电板和正极导电杆之间导电。

所述正极导电片和负极导电片上均安装辅助延长导电装置,所述辅助延长导电装置包括导电线,导电线的两端均导通连接一个导电夹子,其中一个导电夹子与正极导电片或负极导电片配合。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在固定台的侧部增设了方便供电装置,方便供电装置能够利用数组方便导通装置同时为多个输入电压相同的电学模块供电,从而使试验台多个电学模块的供电线更加简洁明了,方便学生分辨线路连接关系。本实用新型的正极导电板能够在正极导电杆上滑动、负极导电管能够在负极导电杆上滑动可以使方便导通装置在一定范围内自由移动位置,从而方便对不同位置的电学模块进行供电。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标注部件:1固定台2正极导电杆3正极导电片4正极导电板5正极导电管6第一螺栓7负极导电片8负极导电板9绝缘层10负极导电管11第二螺栓12电学实验模块13负极导电杆14导电螺母15导电螺栓16直流电源17导电夹子18导电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

实施例1:

方便供电物理实验台,如图1-图2所示,包括固定台1,固定台1为板状结构,固定台1的侧部安装方便供电装置,所述方便供电装置包括正极导电杆2和负极导电杆13,正极导电杆2的两端和负极导电杆13的两端均与固定台1的侧部连接,正极导电杆2和负极导电杆13之间安装数组方便导通装置,所述方便导通装置包括正极导电管5与负极导电管10,正极导电管5套在正极导电杆2上,正极导电管5能够在正极导电杆2上滑动,正极导电管5的侧部开设螺孔,正极导电管5通过螺孔螺纹连接第一螺栓6,第一螺栓6能够将正极导电管5和正极导电杆2锁定,正极导电管5的一侧连接正极导电板4,正极导电板4的一侧连接正极导电片3,负极导电管10套在负极导电杆13上,负极导电管10能够在负极导电杆13上滑动,负极导电管10的侧部开设螺孔,负极导电管10通过螺孔螺纹连接第二螺栓11,第二螺栓11能够将负极导电管10与负极导电杆13锁定,负极导电管10的一侧连接负极导电板8,负极导电板8的一侧连接负极导电片7。

本实用新型在固定台1的侧部增设了方便供电装置,方便供电装置能够利用数组方便导通装置同时为多个输入电压相同的电学模块供电,从而使试验台多个电学模块的供电线更加简洁明了,方便学生分辨线路连接关系。本实用新型的正极导电板4能够在正极导电杆2上滑动、负极导电管10能够在负极导电杆13上滑动可以使方便导通装置在一定范围内自由移动位置,从而方便对不同位置的电学模块进行供电。

适用范围具体实施的选材和可行性分析:我们实际制作的样品以说明书附图作为图纸,按照说明书附图中各个部件的比例和配合方式实施,所述的连接为强力胶黏剂连接焊接铆接法兰连接一体成型式连接等常用的连接方式,实际制作时可以根据实际连接强度需要无需创造性的选择对应的连接方式连接点的厚度和强度。使用范围,在学校实验室试验时,比如同时用到12v水泵、12v供电电机、12v灯分别用于不同的试验,本装置可以同时为12v水泵、12v供电电机、12v灯提供12v直流电,从而无需给12v水泵、12v供电电机、12v灯分别设置一个电源另外接通导线,使实验台更加简洁明了,节省了额外电源占用的空间,更具体的,比如实验室对电机进行实验室,我们为电机驱动增设了水冷,12v水泵用于驱动冷却水流动,同时为12v供电电机供电,12v灯为实验台进行照明,在类似上述情境下,本申请可以起到很好的方便学生分辨线路连接关系、简化实验台模块数量的作用。

实施例2:

方便供电物理实验台,如图1-图2所示,包括固定台1,固定台1为板状结构,固定台1的侧部安装方便供电装置,所述方便供电装置包括正极导电杆2和负极导电杆13,正极导电杆2的两端和负极导电杆13的两端均与固定台1的侧部连接,正极导电杆2和负极导电杆13之间安装数组方便导通装置,所述方便导通装置包括正极导电管5与负极导电管10,正极导电管5套在正极导电杆2上,正极导电管5能够在正极导电杆2上滑动,正极导电管5的侧部开设螺孔,正极导电管5通过螺孔螺纹连接第一螺栓6,第一螺栓6能够将正极导电管5和正极导电杆2锁定,正极导电管5的一侧连接正极导电板4,正极导电板4的一侧连接正极导电片3,负极导电管10套在负极导电杆13上,负极导电管10能够在负极导电杆13上滑动,负极导电管10的侧部开设螺孔,负极导电管10通过螺孔螺纹连接第二螺栓11,第二螺栓11能够将负极导电管10与负极导电杆13锁定,负极导电管10的一侧连接负极导电板8,负极导电板8的一侧连接负极导电片7。所述固定台1的一侧连接直流电源16,正极导电杆2的一端和负极导电杆13的一端均连接导电螺母14,导电螺母14通过螺纹连接导电螺栓15,直流电源16的正负极分别通过导线与正极导电杆2和负极导电杆13导通。

本实用新型的导电螺母14和导电螺栓15相配合,可以方便利用导电螺栓15在导电螺母14上旋紧夹住直流电源正负极引出的导线,减小正极导电杆2和直流电源之间的接触电阻。

实施例3:

方便供电物理实验台,如图1-图2所示,包括固定台1,固定台1为板状结构,固定台1的侧部安装方便供电装置,所述方便供电装置包括正极导电杆2和负极导电杆13,正极导电杆2的两端和负极导电杆13的两端均与固定台1的侧部连接,正极导电杆2和负极导电杆13之间安装数组方便导通装置,所述方便导通装置包括正极导电管5与负极导电管10,正极导电管5套在正极导电杆2上,正极导电管5能够在正极导电杆2上滑动,正极导电管5的侧部开设螺孔,正极导电管5通过螺孔螺纹连接第一螺栓6,第一螺栓6能够将正极导电管5和正极导电杆2锁定,正极导电管5的一侧连接正极导电板4,正极导电板4的一侧连接正极导电片3,负极导电管10套在负极导电杆13上,负极导电管10能够在负极导电杆13上滑动,负极导电管10的侧部开设螺孔,负极导电管10通过螺孔螺纹连接第二螺栓11,第二螺栓11能够将负极导电管10与负极导电杆13锁定,负极导电管10的一侧连接负极导电板8,负极导电板8的一侧连接负极导电片7。所述负极导电板8为弧形板结构,负极导电板8的一侧连接绝缘层9,绝缘层9位于负极导电板8与正极导电杆2之间,绝缘层9能够避免负极导电板8和正极导电杆2之间导电。

本实用新型的负极导电板8为弧形板结构可以方便负极导电片7绕过正极导电杆2,避免负极导电板8和正极导电杆2接触,本实用新型的绝缘层9能够避免负极导电板8和正极导电杆2之间导电。

实施例4:

方便供电物理实验台,如图1-图2所示,包括固定台1,固定台1为板状结构,固定台1的侧部安装方便供电装置,所述方便供电装置包括正极导电杆2和负极导电杆13,正极导电杆2的两端和负极导电杆13的两端均与固定台1的侧部连接,正极导电杆2和负极导电杆13之间安装数组方便导通装置,所述方便导通装置包括正极导电管5与负极导电管10,正极导电管5套在正极导电杆2上,正极导电管5能够在正极导电杆2上滑动,正极导电管5的侧部开设螺孔,正极导电管5通过螺孔螺纹连接第一螺栓6,第一螺栓6能够将正极导电管5和正极导电杆2锁定,正极导电管5的一侧连接正极导电板4,正极导电板4的一侧连接正极导电片3,负极导电管10套在负极导电杆13上,负极导电管10能够在负极导电杆13上滑动,负极导电管10的侧部开设螺孔,负极导电管10通过螺孔螺纹连接第二螺栓11,第二螺栓11能够将负极导电管10与负极导电杆13锁定,负极导电管10的一侧连接负极导电板8,负极导电板8的一侧连接负极导电片7。所述正极导电片3和负极导电片7上均安装辅助延长导电装置,所述辅助延长导电装置包括导电线18,导电线18的两端均导通连接一个导电夹子17,其中一个导电夹子17与正极导电片3或负极导电片7配合。

当电学模块的正负极触点不能直接与正极导电片3与负极导电片7配合时,本实用新型的辅助延长导电装置可以利用导电线18和两个导电夹子17,将电学模块的正负极触点与对应的正极导电杆2和负极导电杆13导通。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