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路牌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590917发布日期:2020-05-01 17:21阅读:1202来源:国知局
指路牌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市政设备,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指路牌。



背景技术:

指路牌是一种在道路两旁或绿化带上建设的交通设施,它起到了方便市民出行、辩别方向等作用,已发展成为城市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指路牌的结构单一,组成指路牌的各部件往往是一体成型设置,在实际的应用中,由于自身结构缺少灵活性,导致实际使用寿命短。例如,当路面上发生车祸时,由于指路牌上未设置有缓冲结构,导致不能指路牌自身不能发生形变,指路牌容易被大型车辆撞坏而倾倒在路面上,故受破坏程度较大,大大缩短了指路牌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指路牌,当指示牌板受到外力作用时,能发生形变减轻自身破坏程度;在外力消失后,指示牌板能复原而重新起到指示作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指路牌,包括底盘、设置在底盘下端面上的预埋体以及铰接在底盘上端面的指示牌板,所述底盘背向预埋体的一面上同轴设置有安装柱,所述指示牌板的一端上设置有立柱,所述立柱一端连接在指示牌板上,另一端设置有球形铰接头,所述安装柱远离预埋体的一面上设置有球形凹槽,所述球形铰接头与球形凹槽铰接,所述安装柱的上端面设置有与球形凹槽相通的四个通槽,四个所述通槽以安装柱的轴心为中心均匀分布,所述底盘面向指示牌板的一面上设置有四个引导槽,四个所述引导槽分别与四个通槽一一对应,该引导槽与通槽位于同一竖直平面上,四个所述引导槽各沿底盘的径向方向延伸设置,四个所述引导槽内均设置有一个弹性支撑组件,四个所述弹性支撑组件用于共同保持立柱垂直于底盘,所述弹性支撑组件包括弹簧、滑块以及铰接杆,所述滑块滑动设置在引导槽内,所述铰接杆一端铰接在滑块远离预埋体的一面上,另一端铰接在立柱靠近该滑块的一侧上,所述弹簧一端连接在引导槽远离安装柱一侧的内壁上,另一端连接在滑块上,所述弹簧用于限定滑块在引导槽的位置,以保持立柱垂直于底盘。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预埋体包括预埋桩和重物,所述预埋桩一端连接在底盘背向指示牌板的一面上,所述重物设置在预埋桩远离底盘的一端上,所述重物的外壁上设置有若干个桩尖,所述桩尖一端连接在重物的外壁上,另一端向底盘倾斜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预埋桩包括主杆和滑动杆,所述主杆一端连接在底盘背向指示牌板的一面上,所述滑动杆一端连接在重物的一端上,所述滑动杆远离重物的一面上设置有滑移槽,所述滑移槽向重物方向延伸设置,所述主杆与滑移槽滑动连接,还设置有用于锁定主杆在滑移槽上位置的锁定组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主杆的外周壁上设置有若干个沿其长度方向设置的螺纹孔,所述滑动杆的侧壁上设置有与滑移槽相通的通孔,所述锁定组件为螺栓,当通孔与其中一个螺纹孔相通时,所述螺栓伸入通孔与该螺纹孔螺纹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中四个弹性支撑组件对立柱起到了支撑作用,当指示牌板受到外力作用时,指示牌板会发生弯折现象,弹簧开始形变,与现有技术中立柱与指示牌板一体设置的指路牌相比,发生弯折的指示牌板的破坏程度小,且外力作用消失后,通过弹簧的恢复形变,使得指示牌板反向弯折,重新复原,指路牌依旧能起到指示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图2为指示牌板的下端面放大剖视图;

图3为安装柱的侧面放大视图;

图4为底盘的俯视图;

图5为预埋桩的剖视图;

图6为指示牌板弯折状态下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1、底盘;11、引导槽;2、预埋体;21、预埋桩;211、主杆;2110、螺纹孔;212、滑动杆;2120、滑移槽;2121、通孔;22、重物;23、桩尖;3、指示牌板;4、安装柱;41、球形凹槽;42、通槽;5、立柱;51、球形铰接头;6、弹性支撑组件;61、弹簧;62、滑块;63、铰接杆;7、锁定组件;71、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

参照图1至图6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指路牌,包括底盘1、设置在底盘1下端面上的预埋体2以及铰接在底盘1上端面的指示牌板3,所述底盘1背向预埋体2的一面上同轴设置有安装柱4,所述指示牌板3的一端上设置有立柱5,所述立柱5一端连接在指示牌板3上,另一端设置有球形铰接头51,所述安装柱4远离预埋体2的一面上设置有球形凹槽41,所述球形铰接头51与球形凹槽41铰接,所述安装柱4的上端面设置有与球形凹槽41相通的四个通槽42,四个所述通槽42以安装柱4的轴心为中心均匀分布,所述底盘1面向指示牌板3的一面上设置有四个引导槽11,四个所述引导槽11分别与四个通槽42一一对应,该引导槽11与通槽42位于同一竖直平面上,四个所述引导槽11各沿底盘1的径向方向延伸设置,四个所述引导槽11内均设置有一个弹性支撑组件6,四个所述弹性支撑组件6用于共同保持立柱5垂直于底盘1,所述弹性支撑组件6包括弹簧61、滑块62以及铰接杆63,所述滑块62滑动设置在引导槽11内,所述铰接杆63一端铰接在滑块62远离预埋体2的一面上,另一端铰接在立柱5靠近该滑块62的一侧上,所述弹簧61一端连接在引导槽11远离安装柱4一侧的内壁上,另一端连接在滑块62上,所述弹簧61用于限定滑块62在引导槽11的位置,以保持立柱5垂直于底盘1。

本实施例中包埋体可选用密度大且重量重的物体,预埋体2用于包埋在地面以下,以保持地面上方的底盘1和指示牌板3稳定,安装柱4上的球形凹槽41的内壁与球形铰接头51的外形匹配,通过球形铰接头51与球形凹槽41铰接,使得立柱5能相对安装柱4弯折,进一步在安装柱4上设置上端开口且与球形凹槽41相通四个通槽42,四个通槽42分别设置在球形铰接头51的前后两侧和左右两侧,限制了立柱5只能向底盘1的前后两侧和左右两侧弯折0-90°,在底盘1上设置四个弹性支撑组件6和安装四个弹性组件的四个引导槽11,四个弹性组件用来驱使立柱5与安装柱4同轴设置并保持立柱5垂直于底盘1,四个引导槽11分别设置在立柱5的前后两侧和和左右两侧,与四个通槽42一一对应,引导槽11沿底盘1的径向方向延伸设置,滑块62与引导槽11滑动连接,在不受外力的情况下,滑块62位于引导槽11的滑移通道靠近中间的位置上,铰接杆63的两端分别铰接在立柱5和滑块62上,弹簧61的两端分别连接在引导槽11远离安装柱4一侧的内壁上和滑块62上,滑块62通过铰接杆63支撑立柱5,在四个弹性支撑组件6的作用下,立柱5垂直于底盘1。当指示牌板3收到外力作用时,例如,指示牌板3的前侧面受到车辆的撞击,则位于指示牌板3后侧的引导槽11内滑块62远离安装柱4滑动,该引导槽11内的弹簧61开始缩短,同时,位于指示牌板3前侧的引导槽11内滑块62向安装柱4滑动,该引导槽11内的弹簧61开始伸长,铰接杆63带动立柱5和指示牌板3相对立柱5向后侧弯折,直至驾驶车辆的驾驶员改变车辆行驶方向,车辆开始倒退,车辆在与指示牌板3脱离期间,指示牌板3后侧的引导槽11内的缩短弹簧61重新伸长,该引导槽11内的块向安装柱4滑动,同时,指示牌板3前侧的引导槽11内的伸长弹簧61重新缩短,该引导槽11内的滑块62远离安装柱4一侧滑动,直至车辆完全与指示牌板3脱落,在弹簧61的弹力下,四个滑块62回到初始位置上,立柱5以及指示牌板3重新垂直与底盘1。

本实用新型中四个弹性支撑组件6对立柱5起到了支撑作用,当指示牌板3受到外力作用时,指示牌板3会发生弯折现象,弹簧61开始形变,与现有技术中立柱5与指示牌板3一体设置的指路牌相比,发生弯折的指示牌板3的破坏程度小,且外力作用消失后,通过弹簧61的恢复形变,使得指示牌板3反向弯折,重新复原,指路牌依旧能起到指示作用。

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预埋体2包括预埋桩21和重物22,所述预埋桩21一端连接在底盘1背向指示牌板3的一面上,所述重物22设置在预埋桩21远离底盘1的一端上,所述重物22的外壁上设置有若干个桩尖23,所述桩尖23一端连接在重物22的外壁上,另一端向底盘1倾斜设置。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指路牌在应用于公园等土质松软的地方的情况下,为了保证指示牌板3在收到外力作用时,指示牌板3能发生弯折,且避免指路牌的埋在地面以下的一端从地面脱离,故设置预埋桩21来增加重物22埋藏在地面以下的深度,再在重物22的外壁上设置桩尖23,通过桩尖23能增加重物22向地面以上移动时与地面之间的阻力,提高了稳定性,保证了指示牌板3在受到外力时,底盘1和预埋体2是处于稳定的状态。

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预埋桩21包括主杆211和滑动杆212,所述主杆211一端连接在底盘1背向指示牌板3的一面上,所述滑动杆212一端连接在重物22的一端上,所述滑动杆212远离重物22的一面上设置有滑移槽2120,所述滑移槽2120向重物22方向延伸设置,所述主杆211与滑移槽2120滑动连接,还设置有用于锁定主杆211在滑移槽2120内位置的锁定组件7。

本实施例中主杆211在滑动杆212的滑移槽2120内滑动,来改变整个预埋桩21的长度,预埋桩21的长度越长,重物22埋藏越深,底盘1和指示牌板3越稳定,再通过锁定组件7,使得主杆211在滑移槽2120内的位置固定,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根据实际情况,改变预埋桩21的长度,来保证整个装置的稳定性。

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主杆211的外周壁上设置有若干个沿其长度方向设置的螺纹孔2110,所述滑移杆的侧壁上设置有与滑移槽2120相通的通孔2121,所述锁定组件7为螺栓71,当通孔2121与其中一个螺纹孔2110相通时,所述螺栓71伸入通孔2121与该螺纹孔2110螺纹连接。

本实施例中通孔2121的口径略大于螺纹孔2110的口径,在初始状态下,螺栓71伸入通孔2121与其中一个螺纹孔2110连接,主杆211在滑移槽2120内的位置固定,当需要改变预埋桩21的长度时,通过拧开螺栓71,使得螺栓71与螺纹孔2110脱离,再移动主杆211或滑动杆212,当预埋桩21调整到所需要的长度后,重新拧上螺栓71来锁定主杆211在滑移槽2120内的位置,该锁定组件7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