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施工教学展示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717445发布日期:2020-08-05 01:04阅读:105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筑施工教学展示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教学器具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建筑施工是指工程建设实施阶段的生产活动,是各类建筑物的建造过程,而在建筑施工过程中需要参照图纸而进行施工,因此在进行建筑施工教学时,需要悬挂图纸并结合图纸对学生进行教学授课,而传统在对图纸粘贴悬挂时,需要借用器械对图纸进行悬挂,而所借用的器械体积大,移动不便,从而降低使用效率,影响教学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不足,提供一种建筑施工教学展示板。装置在不使用时,连接带收纳在收纳壳内,减小装置体积,便于收纳和取用,而在使用时将连接装置分别固定在黑板边框上并将连接带抽出而对图纸进行粘贴悬挂,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更加便捷,使用更加灵活,提高使用效率。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建筑施工教学展示板,包括上下两个连接装置;

上部的连接装置包括收纳壳;收纳壳底端滑动安装有限制板;限制板后端中部沿长度方向均匀倾斜开有连接螺纹孔;连接螺纹孔内均螺纹连接有限制螺杆;限制板顶端开有连接缺口;连接缺口与限制壳滑动连接配合;连接缺口内左右两端均开有适配口;适配口内均滑动安装有限制螺栓;收纳壳左右两端底部均开有安装口;安装口分别与适配口位置对应配合;限制螺栓分别与安装口滑动连接配合;限制螺栓外侧面均螺纹连接有限制螺母;收纳壳左右两端中部均固定安装有限制壳;收纳壳后端中部开有连接口;收纳壳内转动安装有卷收杆;卷收杆左右两端分别穿过收纳壳左右两端,且分别穿入限制壳内;卷收杆左右两端中部均开有安装槽;安装槽内均套有连接扭簧;连接扭簧一端分别与安装槽固定连接,另一端分别与限制壳固定连接;限制壳后端中部均开有限制螺纹孔;限制螺纹孔内均螺纹连接有顶紧螺栓;在收纳壳内,卷收杆外侧面沿高度方向均匀缠绕有连接带;连接带一端分别与卷收杆固定连接,另一端分别穿过连接口;下部的连接装置与上部的连接装置结构相同,且上下对称;

上部的连接带与下部的连接带分别固定连接。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一种建筑施工教学展示板的在相临两个连接带之间,收纳壳内沿长度方向均匀固定安装有环形的分隔板;卷收杆均穿过分隔板,且与分隔板转动连接配合。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一种建筑施工教学展示板的在限制壳内,顶紧螺栓前端均转动安装有弧形的定位板;定位板分别与卷收杆外侧面接触连接配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通过将连接装置分别固定在黑板的上下边框,并在固定时将连接带抽出而对黑板进行覆盖,从而将图纸等粘贴在连接带而进行展示以及使用黑板进行讲解,操作简单便捷,使用更加灵活;

2、在对连接装置进行固定时,将收纳壳放置在边框上,然后通过滑动限制板而适应黑板边框前沿,使用更加灵活,然后通过转动限制螺杆对黑板边框进行挤压而进行固定,因为限制螺杆的倾斜设置,因此会对黑板产生横向以及竖向的挤压力,从而通过收纳壳对黑板边框进行挤压而将连接装置进行固定,操作简单便捷;

在连接装置分别固定在黑板边框时,连接带被从收纳壳中抽出,并会带动卷收杆以及连接扭簧进行转动,使得连接扭簧对卷收杆产生反作用力,此时通过顶紧螺栓而对卷收杆进行限制,而避免连接扭簧对力进行释放,从而避免对连接带进行缠绕回收,而对使用造成影响,使用更加安全可靠;

连接带之间具有间隔从而避免对连接装置固定时对限制螺杆的转动造成干扰,使用更加顺畅;

3、在教学结束后,将连接装置分别从黑板边框上取下,然后反向转动顶紧螺栓而失去对卷收杆的限制,从而使连接扭簧失去限制而带动卷收杆转动,从而使卷收杆对连接带进行缠绕回收,操作更加简单便捷,使用更加顺畅;

4、在转动顶紧螺栓对卷收杆进行限制时,顶紧螺栓推动定位板与卷收杆接触,增加了定位板与卷收杆接触面积,从而增加对卷收杆的挤压力,从而对卷收杆的限制更加牢固,使用更加可靠;

而在对卷收杆对连接带进行回收时,分隔板对连接带进行分隔,从而避免连接带在缠绕时造成混乱,而影响后期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收纳壳结构拉伸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壳结构拉伸示意图。

图中,1、收纳壳;2、限制板;3、连接螺纹孔;4、限制螺杆;5、连接缺口;6、适配口;7、限制螺栓;8、安装口;9、限制螺母;10、限制壳;11、连接口;12、卷收杆;13、安装槽;14、连接扭簧;15、限制螺纹孔;16、顶紧螺栓;17、连接带;18、分隔板;19、定位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3所示,一种建筑施工教学展示板,包括上下两个连接装置;上部的连接装置包括收纳壳1;收纳壳1底端滑动安装有限制板2;限制板2后端中部沿长度方向均匀倾斜开有连接螺纹孔3;连接螺纹孔3内均螺纹连接有限制螺杆4;限制板2顶端开有连接缺口5;连接缺口5与限制壳10滑动连接配合;连接缺口5内左右两端均开有适配口6;适配口6内均滑动安装有限制螺栓7;收纳壳1左右两端底部均开有安装口8;安装口8分别与适配口6位置对应配合;限制螺栓7分别与安装口8滑动连接配合;限制螺栓7外侧面均螺纹连接有限制螺母9;收纳壳1左右两端中部均固定安装有限制壳10;收纳壳1后端中部开有连接口11;收纳壳1内转动安装有卷收杆12;卷收杆12左右两端分别穿过收纳壳1左右两端,且分别穿入限制壳10内;卷收杆12左右两端中部均开有安装槽13;安装槽13内均套有连接扭簧14;连接扭簧14一端分别与安装槽13固定连接,另一端分别与限制壳10固定连接;限制壳10后端中部均开有限制螺纹孔15;限制螺纹孔15内均螺纹连接有顶紧螺栓16;在收纳壳1内,卷收杆12外侧面沿高度方向均匀缠绕有连接带17;连接带17一端分别与卷收杆12固定连接,另一端分别穿过连接口11;下部的连接装置与上部的连接装置结构相同,且上下对称;上部的连接带17与下部的连接带17分别固定连接;在相临两个连接带17之间,收纳壳1内沿长度方向均匀固定安装有环形的分隔板18;卷收杆12均穿过分隔板18,且与分隔板18转动连接配合;在限制壳10内,顶紧螺栓16前端均转动安装有弧形的定位板19;定位板19分别与卷收杆12外侧面接触连接配合。

展示板在使用时,通过将其固定在黑板而对图纸进行悬挂,而黑板的四周具有边框,因此在使用时,需要将展示板的连接装置分别固定在黑板上的边框上,而连接装置在固定时,通过限制板2上倾斜安装的限制螺杆4而收纳壳1对边框进行挤压从而将连接装置进行固定,具体实施如下;

展示板在未开始使用时而处于收纳状态时,此时的连接带17分别缠绕在收纳壳1内的卷收杆12上,从而压缩装置的体积,便于进行收纳以及取用,使用更加灵活便捷;

在需要使用展示板对图纸进行悬挂而对学生进行授课讲解时,将装置携带至教室内,然后需要将两个连接装置分别固定在黑板的边框的上沿和下沿,而在将其中一个连接装置固定在黑板边框上沿时,将所需固定的连接装置的收纳壳1放置在黑板上边框的上沿,然后通过滑动限制板2并使其带动限制螺栓7在适配口6内滑动,从而使限制板2与黑板边框的前沿所接触,然后通过分别转动限制螺母9,使其与限制螺栓7啮合从而对限制板2进行挤压,进而增加限制板2与收纳壳1之间的挤压力,而对限制板2位置进行固定,然后转动限制螺杆4,而因为连接螺纹孔3的倾斜设置,因此使得限制螺杆4以倾斜状态进行位置移动,并随着移动而使其与黑板以及黑板上边框的下沿所接触并对其进行挤压,从而根据力的分析,此时的收纳壳1受到限制螺杆4对黑板边框的向上的挤压力,从而使限制螺杆4与收纳壳1对黑板边框进行挤压而将其固定在黑板边框上;

而在将上部的连接装置固定在黑板上边框的上沿后,需要将下部的连接装置固定在黑板下边框的下沿,而在对其进行固定时,需要对其位置进行调整,而连接装置在产生位置变化时,将连接带17分别从收纳壳1中抽出,而在抽出过程因为其与卷收杆12固定连接,因此会带动卷收杆12转动,并在转动过程中带动连接扭簧14转动,从而使其蓄力并对卷收杆12产生反作用力,而在将连接带17抽出合适长度后,使收纳壳1得以与黑板下边框的下沿所接触后,连接带17停止抽出,然后通过转动顶紧螺栓16而推动定位板19在限制壳10内进行位置移动,从而对卷收杆12进行挤压而限制其转动,并限制连接扭簧14将放作用里进行释放,然后通过上述操作而将下部的连接装置对黑板的下边框进行挤压而固定,从而对图纸进行悬挂而进行讲解;

在将两个连接装置分别固定在黑板的上边框和下边框后,拉动连接带17而覆盖在黑板表面,然后将所需讲解的图纸等张贴在连接带17,并在黑板对图纸进行分析讲解从而对学生进行授课,而在教学完毕后,将图纸从连接带17上取下,然后将连接装置分别从黑板边框上取下,然后通过反向转动顶紧螺栓16而使定位板19失去对卷收杆12的限制,从而使连接扭簧14失去限制,此时连接扭簧14对力进行释放而带动卷收杆12转动,从而重新连接带17进行缠绕而回收至收纳壳1内,而在卷收杆12对连接带17进行缠绕回收时,分隔板18避免连接带17在卷收杆12的缠绕出现混乱,使用更加可靠,从而方便对装置进行回收,使用更加便捷可靠。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