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显示面板及液晶显示面板的充电控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1709473发布日期:2020-08-05 00:54阅读:322来源:国知局
液晶显示面板及液晶显示面板的充电控制方法与流程

本申请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液晶显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及液晶显示面板的充电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面板在进行极性充电时,由于正极性和负极性的充电时间相同,且扫描信号的下降沿具有一定的坡度,在正极性充电时,充电阶段还未结束,扫描信号的电位已经下降到不足以开启对应像素的栅极,导致对应像素的充电不足;在负极性充电时,充电阶段已经结束,而扫描信号的电位还没有下降到对应像素的栅极关断电位,对应像素仍然可以进行不应该的负极性充电,导致对应像素的充电出现错误,这些严重影响了液晶显示面板的充电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提供一种液晶显示面板,解决了液晶显示面板进行极性充电时存在的正极性充电不足和负极性充电错误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其包括像素行、扫描线、栅驱动器以及时序控制器;多个像素行,像素行具有多个交替排列且充电极性不同的第一子像素和第二子像素;多条传输对应扫描信号的扫描线,不同的扫描线分别与第一子像素和第二子像素连接;栅驱动器,与扫描线连接,用于输出扫描信号以有序控制对应的像素行进行充放电;以及时序控制器,与栅驱动器连接,用于根据极性控制信号输出相位前置或者相位后置的扫描信号;其中,极性控制信号由低电位转换为高电位时,对应的子像素进行正极性充电,时序控制器输出对应控制子像素的相位后置的扫描信号,以延迟关断正极性充电;极性控制信号由高电位转换为低电位时,对应的子像素进行负极性充电,时序控制器输出对应控制子像素的相位前置的扫描信号,以提前关断负极性充电。

基于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实施方式中,扫描信号前置的相位量为正数个像素时钟。

基于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实施方式中,扫描信号后置的相位量为正数个像素时钟。

基于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实施方式中,液晶显示面板还包括电平转换电路;电平转换电路与时序控制器和栅驱动器连接,用于扫描信号的电平转换。

基于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实施方式中,极性控制信号由低电位转换为高电位时,第一子像素进行正极性充电,时序控制器输出相位后置的扫描信号,扫描信号控制第一子像素的正极性充电延迟关断;第二子像素进行负极性充电,时序控制器输出相位前置的扫描信号,扫描信号控制第二子像素的负极性充电提前关断。

基于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实施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实施方式中,极性控制信号由高电位转换为低电位时,第一子像素进行负极性充电,时序控制器输出相位前置的扫描信号,扫描信号控制第一子像素的负极性充电提前关断;第二子像素进行正极性充电,时序控制器输出相位后置的扫描信号,扫描信号控制第二子像素的正极性充电延迟关断。

基于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实施方式中,极性控制信号由低电位转换为高电位时,第一子像素进行负极性充电,时序控制器输出相位前置的扫描信号,扫描信号控制第一子像素的负极性充电提前关断;第二子像素进行正极性充电,时序控制器输出相位后置的扫描信号,扫描信号控制第二子像素的正极性充电延迟关断。

基于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实施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七种实施方式中,极性控制信号由高电位转换为低电位时,第一子像素进行正极性充电,时序控制器输出相位后置的扫描信号,扫描信号控制第一子像素的正极性充电延迟关断;第二子像素进行负极性充电,时序控制器输出相位前置的扫描信号,扫描信号控制第二子像素的负极性充电提前关断。

基于第一方面的任一实施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八种实施方式中,扫描信号前置的相位量与扫描信号后置的相位量不同。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液晶显示面板的充电控制方法,液晶显示面板包括多个像素行和与像素行连接的第一扫描线、第二扫描线;像素行具有多个交替排列且充电极性不同的第一子像素和第二子像素;用于传输第一扫描信号的第一扫描线与第一子像素连接;用于传输第二扫描信号的第二扫描线与第二子像素连接;充电控制方法包括:侦测极性控制信号的电位状态;电位状态为高电位时,后置第一扫描信号的相位,前置第二扫描信号的相位;电位状态为低电位时,前置第一扫描信号的相位,后置第二扫描信号的相位;其中,电位状态为高电位时,第一子像素进行正极性充电,第二子像素进行负极性充电;电位状态为低电位时,第一子像素进行负极性充电,第二子像素进行正极性充电。

本申请提供的液晶显示面板,对同一像素行中不同充电极性的子像素采用不同的扫描信号进行充电控制,相位后置的扫描信号可以延迟关断正极性充电,改善了正极性充电不足的情况;相位前置的扫描信号可以提前关断负极性充电,避免出现负极性充电错误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描述,将使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及其它有益效果显而易见。

图1为传统技术方案中的极性充电效果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液晶显示面板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液晶显示面板的极性充电效果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液晶显示面板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液晶显示面板的充电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申请的发明目的,阐述如下:

如图1所示,液晶显示面板在进行极性充电时,正极性数据信号的理论曲线d1+和负极性数据信号的理论曲线d1-的充电时间相同,且扫描信号s的下降沿具有一定的坡度,在正极性数据信号d2+进行实际充电时,如a处所示,充电阶段还未结束,扫描信号s的电位已经下降到不足以开启对应像素的栅极,导致对应像素的充电不足;在负极性数据信号d2-进行实际充电时,如b处所示,充电阶段已经结束,而扫描信号s的电位还没有下降到对应像素的栅极关断电位,对应像素仍然可以进行不应该的负极性充电,导致对应像素的充电出现错误,这些严重影响了液晶显示面板的充电情况。

如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其包括像素行pl、扫描线g、栅驱动器10以及时序控制器20;液晶显示面板具有多个像素行pl,像素行pl具有多个交替排列且充电极性不同的第一子像素p1和第二子像素p2;多条传输对应扫描信号的扫描线g,不同的扫描线g分别与第一子像素p1和第二子像素p2连接,以实现一条扫描线g对应控制一种极性的子像素,另一条扫描线g对应控制另一种极性的子像素;栅驱动器10,与扫描线g连接,用于输出扫描信号以有序控制对应的像素行pl进行充放电;以及时序控制器20,与栅驱动器10连接,用于根据极性控制信号输出相位前置或者相位后置的扫描信号g2;其中,极性控制信号由低电位转换为高电位时,对应的子像素进行正极性充电,时序控制器20输出对应控制子像素的相位后置的扫描信号g2,以延迟关断正极性充电,可以延长对应子像素的正极性充电时间,改善了正极性充电不足的问题;极性控制信号由高电位转换为低电位时,对应的子像素进行负极性充电,时序控制器20输出对应控制子像素的相位前置的扫描信号g1,以提前关断负极性充电,可以避免出现负极性充电错误的问题。

其中,g1代表相位前置的扫描信号;g2代表相位后置的扫描信号。

具体地,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可以但不限于在奇数帧时,极性控制信号由低电位转换为高电位时,第一子像素p1进行正极性充电,时序控制器20输出相位后置的扫描信号g2,扫描信号控制第一子像素p1的正极性充电延迟关断;第二子像素p2进行负极性充电,时序控制器20输出相位前置的扫描信号g1,扫描信号控制第二子像素p2的负极性充电提前关断。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可以但不限于在偶数帧时,极性控制信号由高电位转换为低电位时,第一子像素p1进行负极性充电,时序控制器20输出相位前置的扫描信号g1,扫描信号控制第一子像素p1的负极性充电提前关断;第二子像素p2进行正极性充电,时序控制器20输出相位后置的扫描信号g2,扫描信号控制第二子像素p2的正极性充电延迟关断。

上述的极性控制信号也可以是这样的,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可以但不限于在奇数帧时,极性控制信号由低电位转换为高电位时,第一子像素p1进行负极性充电,时序控制器20输出相位前置的扫描信号g1,扫描信号控制第一子像素p1的负极性充电提前关断;第二子像素p2进行正极性充电,时序控制器20输出相位后置的扫描信号g2,扫描信号控制第二子像素p2的正极性充电延迟关断。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可以但不限于在偶数帧时,极性控制信号由高电位转换为低电位时,第一子像素p1进行正极性充电,时序控制器20输出相位后置的扫描信号g2,扫描信号控制第一子像素p1的正极性充电延迟关断;第二子像素p2进行负极性充电,时序控制器20输出相位前置的扫描信号g1,扫描信号控制第二子像素p2的负极性充电提前关断。

可以理解的是,极性控制信号用于控制数据信号的极性翻转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扫描信号前置的相位量为正数个像素时钟。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扫描信号后置的相位量为正数个像素时钟。

可以理解的是,扫描信号前置或者后置的相位量应该根据扫描信号的下降沿坡度进行调节。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扫描信号前置的相位量与扫描信号后置的相位量可以但不限于不同,也可以相同;在通常情况下,依据扫描信号的下降沿的坡度情况,扫描信号前置的相位量大于扫描信号后置的相位量。

如图4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液晶显示面板还包括电平转换电路30;电平转换电路30与时序控制器20和栅驱动器10连接,用于扫描信号的电平转换。

如图2和图5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液晶显示面板的充电控制方法,液晶显示面板包括多个像素行pl和与像素行pl连接的第一扫描线g、第二扫描线g;像素行pl具有多个交替排列且充电极性不同的第一子像素p1和第二子像素p2;用于传输第一扫描信号的第一扫描线g与第一子像素p1连接;用于传输第二扫描信号的第二扫描线g与第二子像素p2连接;充电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侦测极性控制信号的电位状态;

步骤s20:电位状态为高电位时,后置第一扫描信号的相位,前置第二扫描信号的相位;

步骤s30:电位状态为低电位时,前置第一扫描信号的相位,后置第二扫描信号的相位;

其中,电位状态为高电位时,第一子像素p1进行正极性充电,第二子像素p2进行负极性充电;电位状态为低电位时,第一子像素p1进行负极性充电,第二子像素p2进行正极性充电。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提供的液晶显示面板充电控制方法,可以对同一像素行中不同充电极性的子像素采用不同的扫描信号进行充电控制,相位后置的扫描信号可以延迟关断正极性充电,改善了正极性充电不足的情况;相位前置的扫描信号可以提前关断负极性充电,避免出现负极性充电错误的问题。

可以理解的是,时序控制器20可以根据极性控制信号的电位状态,对应调整扫描信号的输出时序,或延迟,或提前都应该是可以理解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时序控制器20可以包括寄存器,时序控制器20可以存入对应的扫描信号至寄存器中,也可以从寄存器中调出对应的扫描信号,这些扫描信号可以是提前预存在寄存器中的,当极性控制信号发生电位翻转时,时序控制器20可以提前或者延迟调出对应的扫描信号,进而完成扫描信号的相位前置或者相位后置,这是可以理解的,在此过程中,扫描信号的有效电平维持时间并没有发生改变。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以上对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液晶显示面板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及其核心思想;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