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安全性高的智能地铁标识牌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293428发布日期:2020-06-30 19:55阅读:371来源:国知局
一种安全性高的智能地铁标识牌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铁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安全性高的智能地铁标识牌。



背景技术:

地铁是铁路运输的一种形式,指在地下运行为主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即“地下铁道”或“地下铁”的简称,许多此类系统为了配合修筑的环境,并考量建造及营运成本,可能会在城市中心以外地区转成地面或高架路段,在地铁中常常需要竖立标识牌标识站名,标识下一站或上一站的站名,方便列车上的乘客观看,且由于地铁很大一部分在地下建设,标识牌大多设计成通电发光的形式。

当需要对智能地铁标识牌进行使用的情况下,由于大多数标识牌均为螺栓固定安装的形式,仅存在单面展示标识空间,导致上下班高峰期人潮拥挤时,不便进行三面不同角度的快速调节展示,安全防护性差。



技术实现要素: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一种安全性高的智能地铁标识牌,解决了当需要对智能地铁标识牌进行使用的情况下,由于大多数标识牌均为螺栓固定安装的形式,仅存在单面展示标识空间,导致上下班高峰期人潮拥挤时,不便进行三面不同角度的快速调节展示,安全防护性差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安全性高的智能地铁标识牌,包括固定架、连接线、固定框和双向调节装置,所述固定架左侧下端与连接线相连接,所述双向调节装置设置于固定架三分之二处,所述双向调节装置由传动箱、旋钮、辅助箱、转盘、转动轴、齿轮、齿条、限位件、套筒、螺纹杆、连接轴、主动锥齿轮和从动锥齿轮组成,所述传动箱顶端中部固定安装有旋钮,所述传动箱左右两端与辅助箱相连接,所述辅助箱顶端中部设置有转盘,所述转盘底端中部与转动轴相互固定,所述转动轴外侧中部与齿轮固定插接,所述齿轮外径表面与齿条相互啮合,所述齿条外侧前端与限位件相互接触,所述齿条内侧中部与套筒紧密固定,所述套筒与螺纹杆外径表面螺纹配合,所述螺纹杆内侧中部与连接轴进行一体式连接,所述连接轴外侧右端与主动锥齿轮固定插接,所述主动锥齿轮顶部左端与从动锥齿轮相互啮合,所述从动锥齿轮顶端中部通过输出轴与旋钮转动配合,所述转盘顶端面通过螺栓与转动框锁紧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架内侧中部通过螺栓与固定框锁紧固定,所述固定框内中部固定安装有固定标识屏,所述固定架内侧左右两端设置有转动框,所述转动框内中部固定安装有活动标识屏,所述固定标识屏和活动标识屏均与连接线进行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旋钮外部设置有橡胶套,并且橡胶套上设置有防滑纹。

进一步的,所述辅助箱、转盘、转动轴、齿轮、齿条、限位件、套筒和螺纹杆均设置有两组,并且呈相对分布。

进一步的,所述转盘顶端面设置有四个螺孔,并且螺孔直径为8mm。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轴外侧左右两端设置有轴座,并且轴座与连接轴外径表面转动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螺纹杆外径尺寸小于套筒内径尺寸3mm,并且套筒内径表面呈光滑状。

进一步的,所述主动锥齿轮和从动锥齿轮尺寸相同,并且倾斜角度均为45度。

进一步的,所述旋钮材质为pvc塑料。

进一步的,所述转动轴采用不锈钢材质。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为解决当需要对智能地铁标识牌进行使用的情况下,由于大多数标识牌均为螺栓固定安装的形式,仅存在单面展示标识空间,导致上下班高峰期人潮拥挤时,不便进行三面不同角度的快速调节展示,安全防护性差的问题,通过将双向调节装置设置于固定架三分之二处,接着对旋钮施力进行顺时针转动,旋钮通过输出轴带动主动锥齿轮进行转动,主动锥齿轮底部右端与从动锥齿轮相互啮合,然后从动锥齿轮带动连接轴上的螺纹杆在轴座上进行转动,螺纹杆与套筒进行螺纹配合,使得套筒带动齿条与齿轮外径表面相互啮合,并且通过限位件进行限位滑动,从而齿轮通过转动轴带动转盘上的转动框进行双向角度调节,活动性强,增加观看的面积,增加观看的角度,避免人群堆积。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固定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双向调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双向调节装置内部局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传动箱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固定架-1、连接线-2、固定框-3、固定标识屏-4、双向调节装置-5、转动框-6、活动标识屏-7、传动箱-51、旋钮-52、辅助箱-53、转盘-54、转动轴-55、齿轮-56、齿条-57、限位件-58、套筒-59、螺纹杆-510、连接轴-511、主动锥齿轮-512、从动锥齿轮-513。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图2、图3、图4和图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安全性高的智能地铁标识牌:包括固定架1、连接线2、固定框3和双向调节装置5,固定架1左侧下端与连接线2相连接,双向调节装置5设置于固定架1三分之二处,双向调节装置5由传动箱51、旋钮52、辅助箱53、转盘54、转动轴55、齿轮56、齿条57、限位件58、套筒59、螺纹杆510、连接轴511、主动锥齿轮512和从动锥齿轮513组成,传动箱51顶端中部固定安装有旋钮52,便于受力进行转动,传动箱51左右两端与辅助箱53相连接,辅助箱53顶端中部设置有转盘54,便于固定连接,转盘54底端中部与转动轴55相互固定,转动轴55外侧中部与齿轮56固定插接,齿轮56外径表面与齿条57相互啮合,保证进行正常的传动,齿条57外侧前端与限位件58相互接触,便于进行限位滑动,齿条57内侧中部与套筒59紧密固定,套筒59与螺纹杆510外径表面螺纹配合,螺纹杆510内侧中部与连接轴511进行一体式连接,连接轴511外侧右端与主动锥齿轮512固定插接,主动锥齿轮512顶部左端与从动锥齿轮513相互啮合,从动锥齿轮513顶端中部通过输出轴与旋钮52转动配合,转盘54顶端面通过螺栓与转动框6锁紧固定。

其中,所述固定架1内侧中部通过螺栓与固定框3锁紧固定,所述固定框3内中部固定安装有固定标识屏4,所述固定架1内侧左右两端设置有转动框6,所述转动框6内中部固定安装有活动标识屏7,所述固定标识屏4和活动标识屏7均与连接线2进行电连接。

其中,所述旋钮52外部设置有橡胶套,并且橡胶套上设置有防滑纹,避免使用时造成手滑。

其中,所述辅助箱53、转盘54、转动轴55、齿轮56、齿条57、限位件58、套筒59和螺纹杆510均设置有两组,并且呈相对分布,便于进行双向转动配合。

其中,所述转盘54顶端面设置有四个螺孔,并且螺孔直径为8mm,便于进行锁紧固定。

其中,所述连接轴511外侧左右两端设置有轴座,并且轴座与连接轴511外径表面转动配合,便于进行辅助转动。

其中,所述螺纹杆510外径尺寸小于套筒59内径尺寸3mm,并且套筒59内径表面呈光滑状,保证进行正常的螺纹配合。

其中,所述主动锥齿轮512和从动锥齿轮513尺寸相同,并且倾斜角度均为45度,角度适中,便于操作。

其中,所述旋钮52材质为pvc塑料,牢固耐用,性价比高,耐腐蚀,质量好。

其中,所述转动轴55采用不锈钢材质,耐腐蚀性强,成本低,性价比高。

本专利所述的:旋钮52材质为pvc塑料,pvc塑料化工领域指化合物聚氯乙烯,pvc材料具有不易燃性,高强度,耐气侯变化性以及优良的几何稳定性,pvc对氧化剂,还原剂和强酸都有很强的抵抗力,然而它能够被浓氧化酸如浓硫酸,浓硝酸所腐蚀并且也不适用与芳香烃,氯化烃接触的场合。

工作原理:先将安全性高的智能地铁标识牌放置于合适的位置,通过固定架1进行稳固支撑,再将连接线2与外界电源和外界控制器相连接,为设备提供所需的电能,并且对设备进行控制,接着按压外界控制器上的控制按钮启动固定标识屏4和活动标识屏7进行工作,将所需展示的内容传输至内部进行显示,当面临上下班高峰期时,通过将双向调节装置5设置于固定架1三分之二处,接着对旋钮52施力进行顺时针转动,旋钮52通过输出轴带动主动锥齿轮512进行转动,主动锥齿轮512底部右端与从动锥齿轮513相互啮合,然后从动锥齿轮513带动连接轴511上的螺纹杆510在轴座上进行转动,螺纹杆510与套筒59进行螺纹配合,使得套筒59带动齿条57与齿轮56外径表面相互啮合,并且通过限位件58进行限位滑动,从而齿轮56通过转动轴55带动转盘54上的转动框6进行双向角度调节,活动性强,增加观看的面积,增加观看的角度,避免人群堆积,稳定性强,安全性高,解决了当需要对智能地铁标识牌进行使用的情况下,由于大多数标识牌均为螺栓固定安装的形式,仅存在单面展示标识空间,导致上下班高峰期人潮拥挤时,不便进行三面不同角度的快速调节展示,安全防护性差的问题。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并且本实用新型使用到的标准零件均可以从市场上购买,异形件根据说明书的和附图的记载均可以进行订制,各个零件的具体连接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螺栓铆钉、焊接等常规手段,机械、零件和设备均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型号,加上电路连接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连接方式,在此不再详述。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