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创客教具的连接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732571发布日期:2021-01-26 10:47阅读:82来源:国知局
一种创客教具的连接梁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创客教具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创客教具的连接梁。


背景技术:

[0002]
创客一词来源于英文单词“maker”,本义是指出于兴趣与爱好,努力把各种创意转变为现实的人。创客运动与教育的“碰撞”,正在慢慢改变传统的教育理念、组织、模式与方法,创客教育应运而生。创客教育是一种融合信息技术,秉承“开放创新、探究体验”教育理念,以“创造中学”为主要学习方式和以培养各类创新型人才为目的的新型教育模式。传统教育具有深深的工业化烙印,是典型的基于知识的教育(knowledge-basededucation);创客教育则是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发展的以能力为导向的教育 (competence-based education)。“创客教育”是创客文化与教育的结合,基于学生兴趣,以项目学习的方式,使用数字化工具,倡导造物,鼓励分享,培养跨学科解决问题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一种素质教育。创客教育背后蕴含着丰富的教育理念,其中最突出的便是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提出的“做中学”(learning by doing)思想。“做中学”也就是“从活动中学”、“从真实体验中学”,将所学知识与生活实践联系起来,知行合一。创客教育也强调学生的主观感受,引导学生培养快乐、自主的学习习惯。创客教育内容往往与现实问题的解决紧密相关,是一种问题导向式教育,让学生发现现实问题,寻求创意的解决方法并通过努力使之变成现实。创客教具针对的目标群体主要是8岁以上的儿童、青少年,为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发散性思维,创客教具由多种零件组成,用于学生自己动手利用教具拼接成各式各样的组合体(机器人),因此创客教具的设计既要考虑多样化,又要考虑零件的标准化;不仅要考虑结构的合理强度,还要考虑轻便化,因而现有技术还有待改进和提高。


技术实现要素:

[0003]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创客教具的连接梁。
[0004]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
[0005]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创客教具的连接梁,包括第一条板和第二条板,所述第一条板的长边侧对齐所述第二条板的一长边,使所述第一条板和第二条板垂直、且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条板和第二条板的两端于夹角内侧各设置有一个方板,所述方板与所述第一条板和第二条板垂直,所述第一条板和第二条板上均设置有若干呈直线均匀排布的安装通孔,所述方板的中心处设置有一个螺丝孔。
[0006]
进一步的,所述的创客教具的连接梁,所述方板不与第一条板和第二条板连接的两个相邻侧面分别与所述第一条板远离第一条板和第二条板连接处的侧面和所述第二条板远离第一条板和第二条板连接处的侧面对齐。
[0007]
进一步的,所述的创客教具的连接梁,所述第一条板和第二条板的左右两个外端面与两端的两个方板的外端面对齐。
[0008]
进一步的,所述的创客教具的连接梁,所述方板、第一条板和第二条板的厚度相同。
[0009]
进一步的,所述的创客教具的连接梁,所述第一条板的安装通孔与第二条板的安装通孔一一对应设置。
[0010]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创客教具的连接梁,所述第一条板的安装通孔与第二条板的安装通孔一一对齐设置。
[0011]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创客教具的连接梁,所述第一条板的安装通孔与第二条板的安装通孔一一交错设置。
[0012]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创客教具的连接梁,表面设置有保护层。
[0013]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创客教具的连接梁,为铝合金构件。
[0014]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创客教具的连接梁,所述保护层为铝合金阳极氧化层。
[0015]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创客教具的连接梁,包括第一条板和第二条板,所述第一条板的长边侧对齐所述第二条板的一长边,使所述第一条板和第二条板垂直、且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条板和第二条板的两端于夹角内侧各设置有一个方板,所述方板与所述第一条板和第二条板垂直,所述第一条板和第二条板上均设置有若干呈直线均匀排布的安装通孔,所述方板的中心处设置有一个螺丝孔。本实用新型为六面安装结构,其安装通孔和螺丝孔通过螺栓、螺钉或销轴等连接零件与其它部件装配连接,可以由与安装通孔与第一条板两面装配,可以由与安装通孔与第二条板两面装配,可以由螺丝孔与方板两面装配,其与其它部件的装配形式更灵活、更自由,而且其两个端面各一个螺丝孔,既可用于端面固定,也可端面连接接长。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可应用场景较多的创客教具零件,其结构简单,适用于作为非关键受力构件。
附图说明
[0016]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7]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创客教具的连接梁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19]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0020]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
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0021]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创客教具的连接梁,包括第一条板1和第二条板2,所述第一条板1的长边侧对齐所述第二条板2的一长边,使所述第一条板1和第二条板2垂直、且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条板1和第二条板2的两端于夹角内侧各设置有一个方板3,所述方板3与所述第一条板1和第二条板2垂直,所述第一条板1和第二条板2上均设置有若干呈直线均匀排布的安装通孔4,所述方板3的中心处设置有一个螺丝孔5,其中,第一条板1、第二条板2和两个方板3相互之间采用焊接连接,以保证足够的强度。本实用新型为六面安装结构,其安装通孔4和螺丝孔5通过螺栓、螺钉或销轴等连接零件与其它部件装配连接,可以由与安装通孔4 与第一条板1两面装配,可以由与安装通孔4与第二条板2两面装配,可以由螺丝孔5与方板3两面装配,其与其它部件的装配形式更灵活、更自由,而且其两个端面各一个螺丝孔5,既可用于端面固定,也可端面连接接长。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可应用场景较多的创客教具零件,其结构简单,适用于作为非关键受力构件。
[0022]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创客教具的连接梁,所述方板3不与第一条板1和第二条板2连接的两个相邻侧面分别与所述第一条板1远离第一条板1和第二条板2连接处的侧面和所述第二条板2远离第一条板1和第二条板2连接处的侧面对齐。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创客教具的连接梁,所述第一条板1和第二条板2的左右两个外端面与两端的两个方板3的外端面对齐。这样,整个产品从外部轮廓上是一个规则的方形条棒,有利于提升零件结构的精简性,减少空间占用。
[0023]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创客教具的连接梁,所述方板3、第一条板1和第二条板2的厚度相同,有利于美观和结构的均匀性。
[0024]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创客教具的连接梁,所述第一条板1的安装通孔4与第二条板2的安装通孔4一一对应设置。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创客教具的连接梁,所述第一条板1的安装通孔4与第二条板2的安装通孔4一一对齐设置。在另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条板1的安装通孔4与第二条板2的安装通孔4也可以采用一一交错设置,这样可以同时在第一条板1和第二条板2上进行装配。
[0025]
较佳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创客教具的连接梁,表面设置有保护层。本实用新型是经常拆装的零件,为保证结构强度,保障足够的使用寿命,因而采用钣金件,所以也需要保护涂层处理。
[0026]
较佳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创客教具的连接梁,为铝合金构件,铝合金重量轻、强度佳,性价比高。
[0027]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创客教具的连接梁,所述保护层为铝合金阳极氧化层,铝合金阳极氧化层不仅可以起到保护作用,而且颜色可控,外观美观。
[0028]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为六面安装结构,其安装通孔和螺丝孔通过螺栓、螺钉或销轴等连接零件与其它部件装配连接,可以由与安装通孔与第一条板两面装配,可以由与安装通孔与第二条板两面装配,可以由螺丝孔与方板两面装配,其与其它部件的装配形式更灵活、更自由,而且其两个端面各一个螺丝孔,既可用于端面固定,也可端面连接接长。本实
用新型是一种可应用场景较多的创客教具零件,其结构简单,适用于作为非关键受力构件。
[0029]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