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吸灰式黑板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446049发布日期:2020-10-09 18:17阅读:165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吸灰式黑板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教学用具,特别涉及一种可吸灰式黑板擦。



背景技术:

无论是课堂上老师讲课时,还是同学上台讲解题目,黑板都是必不可缺少的。同时黑板上的粉笔印记也需要黑板檫来处理干净,在使用黑板的时候也会出现各种问题,比如在使用黑板擦的时候,粉笔灰都到处散播,从而伤害书写者的身体;另外在黑板擦使用较长的时间后,黑板檫的布上面会堆积一层很厚的粉笔灰,需要对此进行清理,用手将其往墙上拍打,飞散的粉笔灰会污染环境。

目前,我国专利网上可查到的此类作品专利有:一种环保无尘黑板檫,如授权公开号:cn108790519a,授权公告日为2018年11月13日的专利文献公开的一种环保无尘黑板擦,该产品只能够通过喷水针孔将海绵布倾湿在对黑板进行擦拭,但是擦拭之后的黑板无法直接书写,需要等待表面的水渍挥发,才可以书写,耽误了老师上课的时间,使用起来较为麻烦。

因此,在本技术领域中亟待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吸灰式黑板擦,有效的克服了现有技术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提供一种可吸灰式黑板擦,包括前侧敞口的壳体和两组擦拭组件,两组上述擦拭组件左右间隔的装配于上述壳体的前侧敞口内,上述擦拭组件均包括两个转轴和环形的擦拭层,两个上述转轴均竖直设置,且左右间隔分布,上述转轴的上下端分别与上述壳体上下侧壁转动连接,上述转轴上同轴装配有单向轴承,上述单向轴承的外圈上同轴装配有齿轮,上述擦拭层环设于两个上述转轴外,且其内侧沿其周向设有与齿轮相啮合的齿槽,同一组上述擦拭组件中的单向轴承的外圈的转动方向相同,两组上述擦拭组件中的单向轴承的外圈的转动方向相反,两组上述擦拭组件的擦拭层相互靠近,分别伸至上述壳体的前侧,且伸出部分位于同一平面内,上述擦拭层的边缘处靠近上述壳体的内壁,上述壳体内设有与上述擦拭层接触的刮灰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设计简单、合理,操作使用方便,能够有效的清理粉笔灰,并且不会导致粉笔灰飞散,绿色环保。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上述壳体为长方形体形壳体。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形状设计美观,标准,使用方便。

进一步,上述壳体的后端侧壁上设有排灰口,上述排灰口设有可打开或闭合其的盖板。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便于清理壳体内部灰尘。

进一步,上述擦拭层为压缩棉层。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擦拭效果好。

进一步,上述壳体内左右间隔的设有挡灰板,两个上述挡灰板的一端分别与上述壳体的左右两侧内壁连接固定,另一端分别朝向上述壳体中部的后侧倾斜延伸至相互靠近,上述挡灰板的上下端分别与上述壳体的上下侧壁连接。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挡灰板设计合理,能有效阻挡进入壳体内的粉笔灰由壳体前侧溢出。

进一步,上述刮灰件为条形板面结构,其沿上下方向设置,且上下端分别延伸至与上述擦拭层的上下端平齐,上述刮灰件的前侧与对应的上述擦拭层的后侧接触,后侧与后方对应的上述挡灰板连接固定。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设计合理,刮灰件与擦拭层接触面积大,能有效的清理粉笔灰。

进一步,上述壳体的后侧设有手持部。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方便握持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可吸灰式黑板擦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壳体,2、擦拭组件,3、刮灰件,4、挡灰板,21、转轴,22、擦拭层,23、单向轴承,24、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可吸灰式黑板擦包括前侧敞口的壳体1和两组擦拭组件2,两组上述擦拭组件2左右间隔的装配于上述壳体1的前侧敞口内,上述擦拭组件2均包括两个转轴21和环形的擦拭层22,两个上述转轴21均竖直设置,且左右间隔分布,上述转轴21的上下端分别与上述壳体1上下侧壁转动连接,上述转轴21上同轴装配有单向轴承23,上述单向轴承23的外圈上同轴装配有齿轮24,上述擦拭层22环设于两个上述转轴21外,且其内侧沿其周向设有与齿轮24相啮合的齿槽,同一组上述擦拭组件2中的单向轴承23的外圈的转动方向相同,两组上述擦拭组件2中的单向轴承23的外圈的转动方向相反,两组上述擦拭组件2的擦拭层22相互靠近,分别伸至上述壳体1的前侧,且伸出部分位于同一平面内,上述擦拭层22的边缘处靠近上述壳体1的内壁,上述壳体1内设有与上述擦拭层22接触的刮灰件3。

实际生产过程中,两个擦拭层22之间预留2mm的缝隙,擦拭层22的上下边缘与壳体1的上下侧壁处于几乎接触的状态,两个擦拭层22相互远离的一侧边缘与壳体1的左右两侧内壁处于几乎接触的状态,以使得粉笔灰不会由壳体1内从前侧溢出。

以右侧的一组擦拭组件2内的单向轴承23逆时针旋转,处于左侧的擦拭组件2内的单向轴承23顺时针旋转为例,黑板擦的使用过程如下:

当用户使用黑板擦向右滑动时,右侧的擦拭层22随同右侧的一组擦拭组件2内的单向轴承23以及该部分单向轴承23外的齿轮24同步同向旋转,也就是擦拭层22处于沿黑板滚动运行状态,几乎不起到清理黑板上粉笔灰的作用。而左侧的单向轴承23以及该部分单向轴承23外的齿轮24不会转动,因此,使得左侧擦拭层22与黑板之间滑动接触,从而起到清理黑板上的粉笔灰的作用。当黑板擦再向左运动时,左侧的单向轴承23及其上的齿轮24运动,右侧的单向轴承23及其上的齿轮24不运动,因此,右侧的擦拭层22起到了清理粉笔灰的作用,而左侧擦拭层22沿黑板滚动,并且,与壳体1内部的对应的刮灰件3接触,从而使得其表面的粉笔灰在刮灰件3的刮除下清理至壳体1内,再经过一次向右运动,右侧刚才收集到的粉笔灰也会进入到壳体1内,不会有多余的粉笔灰溢出和散播。

需要补充的是:每个转轴21的上下端均装配有一个单向轴承23,相应的单向轴承23外一一对应的装配有齿轮24,确保擦拭层22与齿轮24及转轴21之间配合结构比较稳定,不会发生歪斜或大幅度垮塌的现象。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上述壳体1为长方形体形壳体,其外形设计规整,使用方便。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上述壳体1的后端侧壁上设有排灰口,上述排灰口设有可打开或闭合其的盖板。

该实施例中,通过盖板打开排灰口可以清理壳体1内积存的粉笔灰,操作非常简单、方便。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上述擦拭层22为压缩棉层,其与黑板滑动擦拭时效果佳。

上述擦拭层22也可以是常规黑板擦的擦拭层材质。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上述壳体1内左右间隔的设有挡灰板4,两个上述挡灰板4的一端分别与上述壳体1的左右两侧内壁连接固定,另一端分别朝向上述壳体1中部的后侧倾斜延伸至相互靠近,上述挡灰板4的上下端分别与上述壳体1的上下侧壁连接。

该实施例中,当收集到粉笔灰的左侧的擦拭层22经过转动使得占有粉笔灰的一面进入壳体1内时,左侧的刮灰件3可以通过它与擦拭层22的摩擦作用进行清理粉笔灰,另外粉笔灰在摩擦力的作用下会到达左侧的刮灰件3的右侧;当收集到粉笔灰的右侧的擦拭层22经过转动进入壳体1后,右侧的刮灰件3可以通过它与擦拭层22(右侧)的摩擦作用进行清理粉笔灰,另外粉笔灰在摩擦力的作用下会到达右侧的刮灰件3的左侧,在两侧的刮灰件3的间隔作用下,可以清理两侧海绵布的表面的粉笔灰。这些粉笔灰在经过倾斜的左右侧的挡灰板4后会进入到壳体1的后部腔体,由于用户拿黑板擦的正常习惯,黑板擦只能存在两侧,并且在后侧。由于两侧挡板之间留下的缝隙很小,所以粉笔灰很难漏出,少部门漏出的粉笔灰会沿着两侧的挡灰板4滑到左右两侧,不会对使用产生影响,也不会漏出到外面。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上述刮灰件3为条形板面结构,其沿上下方向设置,且上下端分别延伸至与上述擦拭层22的上下端平齐,上述刮灰件3的前侧与对应的上述擦拭层22的后侧接触,后侧与后方对应的上述挡灰板4连接固定。

该实施例中,刮灰件3形状设计合理,与擦拭层22接触面积大,能有效的刮除擦拭层22表面的粉笔灰。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上述壳体1的后侧设有手持部。

该实施例中,手持部为与使用者手指匹配的凹槽,或是手柄等结构,方便使用者拿捏、握持。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