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光体模组及电梯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629106发布日期:2020-07-29 02:37阅读:274来源:国知局
发光体模组及电梯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电梯设备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发光体模组及电梯显示板。



背景技术:

电梯是现代高层建筑中必不可少的垂直交通工具,与人们的生活紧密相关。在电梯轿厢和电梯厅,通常设置有用于指示电梯运行状态(例如楼层、上行或下行箭头等)的显示面板,以便乘客实时了解电梯的运行状态。

上述电梯显示面板中通常具有两种结构:

一种是采用普通led(lightemittingdiode,发光二极管)显示屏,该普通led显示屏主要由结构件塑胶壳、发光器件以及基板组成,上述基板通常由印制电路板(printedcircuitboard,pcb)构成,发光器件则通常采用发光二极管。在上述普通led显示屏中,发光器件排列在基板上,基板则安装到塑胶外壳,并通过塑胶外壳控制各发光器件相互不串光。基板可根据需要控制各个发光器件发光,从而显示不同的楼层信息(例如数字)、上下楼信息(例如箭头)等。

然而,在该方案中,由于仅由基板上的发光器件发光,导致该普通led显示屏中未分布发光器件的区域或者发光器件未发光的区域较暗,显示效果较差。

另外一种结构是采用液晶显示屏,其结构和生产工艺较为复杂,主要由双层玻璃、液晶分子、背光模组等结构组成。根据使用需要,需在双层玻璃内部蚀刻出丝印模型,并使液晶分子填充其中,通过驱动板上的驱动电路控制电流驱动液晶的关闭和导通,由于液晶分子本身不发光,需要由背光模组来照亮液晶分子,从而达到显示楼层信息和上下楼信息的目的。

上述采用液晶显示屏的电梯显示面板,虽然显示效果好,但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针对上述电梯显示面板中普通led显示屏显示效果较差、液晶显示屏成本较高的问题,提供一种新的发光体模组及电梯显示面板。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发光体模组,包括基板、导光板、多个第一发光体以及至少一个第二发光体;所述多个第一发光体以预设的排列方式焊接在所述基板的上表面,所述导光板设置在所述基板上方,且所述导光板在所述基板上的投影区域覆盖所述多个第一发光体的分布区域;所述导光板由透明材料构成,并包括第一入射面、第二入射面和出射面,且所述第一发光体发出的光由所述第一入射面进入导光板、由所述出射面离开导光板,所述第二发光体发出的光由所述第二入射面进入所述导光板。

优选地,所述导光板的第一入射面与出射面平行,所述第二入射面与所述第一入射面垂直。

优选地,所述导光板的出射面设置有漫反射层。

优选地,所述导光板内具有用于使光线产生漫反射的颗粒,且所述颗粒在所述导光板内均匀分布。

优选地,所述发光体模组还包括与所述基板以及多个第一发光体封装一体的绝缘壳;所述绝缘壳上具有多个透光部,所述导光板贴附在所述绝缘壳的透光部所在的表面的外侧;所述基板的上表面朝向所述绝缘壳,且所述多个第一发光体分别透过所述绝缘壳的多个透光部以及导光板发光。

优选地,所述导光板包括多个垂直于第一入射面的侧表面,所述第二入射面位于其中一个侧表面,且所述导光板的所述第二入射面所在的侧表面以外的其他侧表面设置有反光层。

优选地,所述导光板的第二入射面所在的侧表面具有至少一个凹槽,且所述第二发光体嵌入所述凹槽。

优选地,所述导光板的第二入射面由所述导光板的侧表面上的至少一个导光孔构成,且所述第二入射面所在的侧表面上除导光孔外的部分设置有反光层。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梯显示板,包括控制板和如上所述的发光体模组,所述控制板与所述发光体模组的基板电性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发光体模组及电梯显示面板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在第一发光体之前增加导光板以及第二发光体,可在增加较少成本的同时,大大提高发光体模组的显示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发光体模组的剖面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梯显示面板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发光体模组的示意图,该发光体模组可应用于电梯显示面板(例如电梯厅的外招板或轿厢内的内招板),并显示电梯的运行状态。本实施例的发光体模组包括基板11、导光板15、多个第一发光体13以及至少一个第二发光体14,上述基板11具体可采用印制电路板,第一发光体13和第二发光体14分别可采用发光二极管。多个第一发光体13以预设的排列方式(例如矩形阵列)焊接在基板11的上表面,并通过基板11上的电路驱动发光,从而显示电梯的运行状态信息等。

导光板15设置在基板11上方,且该导光板15在基板11上的投影区域覆盖多个第一发光体13的分布区域。该导光板15由透明材料构成,并包括第一入射面151、第二入射面153和出射面152,且第一发光体13发出的光由第一入射面151进入导光板15、由出射面152离开导光板,从而在导光板15的出射面的一侧可看到第一发光体13发出的光。第二发光体14发出的光由第二入射面153进入导光板15,并使整个导光板15发光,且导光板15内由第二发光体14产生的光的强度弱于第一发光体13经出射面152射出的光的强度。从而在导光板15的出射面152一侧,除了通电的第一发光体13的分布区域较为明亮外,其他无第一发光体13分布的区域或未通电的第一发光体13分布的区域都有一定亮度。上述第二发光体14可由基板11驱动发光,或者由独立于基板11的驱动板驱动发光。

上述发光体模组通过在第一发光体13之前增加导光板15以及第二发光体14,增加较少成本即可大大提高发光体模组的显示效果。特别地,上述导光板15可采用蓝色透明材料,从而使得第二发光体14发光时,整个导光板15呈现蓝色。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上述导光板15可呈平板状,即导光板15上的第一入射面151与出射面152平行,而第二入射面153则与第一入射面151垂直,即第二入射面153位于导光板15的侧部。当然,导光板15也可采用其他形状,相应地,第一入射面151、第二入射面153及出射面152的位置关系也会变化,成本也相对较高。

为避免第一发光体13所发出的光在出射面152外侧的可视范围较小,可在导光板15的出射面设置漫反射层。上述漫反射层可使第一发光体13发出的光线在出射面152朝各个方向分散,从而大大提高可视范围,并避免光线直射刺眼。

此外,为提高导光板15的显示效果,可在导光板15内增加肉眼不可见的悬浮颗粒,且上述悬浮颗粒在导光板15内均匀分布。在第二发光体14所发出的光线进入到导光板时,上述悬浮颗粒可向多个方向反射上述光线,从而改善导光板15的发光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中,上述发光体模组除了包括基板11、第一发光体13、第二发光体14以及导光板15外,还可包括绝缘壳16。具体地,该绝缘壳16可与基板11以及多个第一发光体13封装一体(例如通过透明的灌封胶)。上述绝缘壳16的顶面可具有多个透光部,基板11的上表面朝向绝缘壳16,且多个第一发光体分别透过绝缘壳16的多个透光部发光,即绝缘壳16上的多个透光部与基板11上的多个第一发光体13一一对应,每一透光部可控制第一发光体13的发光形状,避免串光。导光板15贴附在绝缘壳16的透光部所在的表面的外侧,多个第一发光体13分别透过绝缘壳16的多个透光部以及导光板15发光。此外,上述透光部可集成有反光杯、荧光粉膜片等,从而可提高发光体的发光效率,同时避免光线直射刺眼。

在本实施例的另一实施例中,上述导光板15可包括多个垂直于第一入射面151的侧表面,第二入射面153位于其中一个侧表面,且导光板15的第二入射面153所在的侧表面以外的其他侧表面设置有反光层。通过反光层,可避免第二发光体14射入到导光板15的光直接从侧表面射出,提高第二发光体14的光利用率。具体地,上述反光层可由粘贴在导光板15的侧表面的反射膜或电镀到导光板15的侧表面的反射膜构成。

此外,上述导光板15的第二入射面153所在的侧表面可具有至少一个凹槽(第二入射面153位于该凹槽内),且第二发光体14嵌入凹槽。通过上述结构,不仅便于发光体模组装配,而且利于缩小发光体模组的体积。

特别地,导光板15的第二入射面153可由导光板15的侧表面上的至少一个导光孔构成,且第二入射面153所在的侧表面上除导光孔外的部分设置有反光层,从而最大利用第二发光体14所发出的光。

结合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梯显示面板,上述电梯显示面板可应用于电梯厅或电梯轿厢,并显示电梯的运行状态(例如楼层、上行、下行等)。该电梯显示面板具体可包括控制板2和如上所述的发光体模组1,且上述控制板2与发光体模组1的基板11电性连接。发光体模组1中的第二发光体14可与控制板2电性连接,并由控制板2驱动发光。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