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焊接机械手教学实训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278758发布日期:2020-06-26 23:27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焊接机械手教学实训装置,包括工作台(10)和设置在所述工作台(10)上端的教学机械手,所述教学机械手包括立式驱动电机(20),其特征在于,所述立式驱动电机(20)与所述工作台(10)之间设有减震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焊接机械手教学实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机构包括:

驱动板(1),所述驱动板(1)包括顶板(11)和连接在所述顶板(11)下端的底板(12),所述顶板(11)的上端与所述立式驱动电机(20)相连;

框体(2),所述框体(2)固定设置在所述工作台(10)上的安装腔(101)内,所述框体(2)具有内腔(21),所述底板(12)与所述内腔(21)滑动配合,所述框体(2)的上端具有一对挡板(22),一对挡板(22)将所述底板(12)限定在所述内腔(21)内;

“工”形橡胶件(3),所述“工”形橡胶件(3)的上板(31)与所述底板(12)相连,所述“工”形橡胶件(3)的下板(32)与所述框体(2)的底壁相连,所述“工”形橡胶件(3)的连接板(33)的两侧分别开设有v形槽(331),所述连接板(33)的两侧分别具有若干个支撑柱(34),若干个支撑柱(34)位于所述上板(31)与所述下板(32)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焊接机械手教学实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机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底板(12)与所述框体(2)之间的一对联动机构(4),所述“工”形橡胶件(3)位于一对联动机构(4)之间,所述联动机构(4)包括:

驱动杆(41),所述驱动杆(41)的上端与所述底板(12)相连;

第一大摆杆(42),所述第一大摆杆(42)的一端枢接在所述驱动杆(41)的上部上;

小摆杆(43),所述小摆杆(43)的一端枢接在所述第一大摆杆(42)的中部上,所述小摆杆(43)的另一端枢接在位于所述框体(2)底壁上的枢接板(30)上;

第二大摆杆(44),所述第二大摆杆(44)的一端枢接在所述驱动杆(41)的下部上;

移动板(45),所述移动板(45)包括横板(451)和连接在所述横板(451)下端的锥板(452),所述锥板(452)的大端与所述横板(451)相连,所述横板(451)与位于所述框体(2)底壁上的门形板(40)滑动配合,且所述第一大摆杆(42)的另一端枢接在所述横板(451)上,所述第二大摆杆(44)的另一端枢接在所述锥板(452)的小端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焊接机械手教学实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杆(41)包括依次相连的上横板(411)、竖杆(412)、下横板(413)和导向杆(414),所述上横板(411)的上端与所述底板(12)相连,所述第一大摆杆(42)的一端、所述第二大摆杆(44)的一端均枢接在所述竖杆(412)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焊接机械手教学实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门形板(40)的两侧板的下端均与所述框体(2)的底壁相连,所述门形板(40)的横板的前端上开设有矩形槽(401),所述横板(451)与所述矩形槽(401)滑动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焊接机械手教学实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横板(413)与所述框体(2)的底壁之间设有第一弹簧(50),所述第一弹簧(50)的上端套设在所述导向杆(414)上,所述第一弹簧(50)的下端套设在位于所述框体(2)底壁上的凸轴(60)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焊接机械手教学实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板(451)的侧壁与所述矩形槽(401)对应的侧壁之间设有第二弹簧(70)。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焊接机械手教学实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机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底板(12)与所述框体(2)之间的一对楔块机构(5),一对楔块机构(5)位于一对联动机构(4)外侧,所述楔块机构(5)包括:

上楔块(51),所述上楔块(51)的端部与所述底板(12)相连;

下楔块(52),所述下楔块(52)的端部与所述框体(2)的底壁相连,且所述上楔块(51)的楔面能够抵压在所述下楔块(52)的楔面上;

一对第三弹簧(53),一对第三弹簧(53)设置在所述下楔块(52)的侧面与所述框体(2)对应的侧壁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焊接机械手教学实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2)的两侧分别开设有凹槽(121),所述凹槽(121)内设置有固定轴(80),所述固定轴(80)上套设有若干个滚珠(90),所述滚珠(90)与所述框体(2)的侧壁滚动配合。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焊接机械手教学实训装置,包括工作台和设置在工作台上端的教学机械手,教学机械手包括立式驱动电机,其中,立式驱动电机与工作台之间设有减震机构。本发明提供的焊接机械手教学实训装置,由于采用了上述结构,因而提高了本发明的稳定性,能够保证本发明始终正常工作。

技术研发人员:周志拓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技术研发日:2020.03.03
技术公布日:2020.06.26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