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流保护电路、显示装置及其驱动电路、过流保护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2112298发布日期:2020-09-04 15:12阅读:173来源:国知局
过流保护电路、显示装置及其驱动电路、过流保护方法与流程

本公开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过流保护电路、显示装置的驱动电路、显示装置、过流保护方法。



背景技术:

在显示装置中,时序控制器的功能为,接收系统板所输入的显示信号,对显示信号进行处理,生成源极驱动电路和栅极驱动电路的工作时序,从而源极驱动电路和栅极驱动电路根据所接收的信号,驱动显示面板进行显示,在显示信号出现异常的情况下,时序控制器根据显示信号所生成的源极驱动电路和栅极驱动电路的工作时序也会出现异常,从而影响显示装置的正常显示,且会对显示面板产生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公开提供一种过流保护电路、显示装置的驱动电路、显示装置、过流保护方法,以解决在根据异常的显示信号生成的栅极驱动电路的工作时序出现异常的情况下,影响显示装置的正常显示,对显示面板造成损坏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公开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方面,提供一种过流保护电路,该过流保护电路被配置为对输入至栅极驱动电路的多个栅极输入信号进行连续侦测;所述过流保护电路包括:采样子电路、延时判断子电路和计数控制子电路。

所述采样子电路被配置为,获取所述多个栅极输入信号,筛选出所述多个栅极输入信号中电压值大于第一预设电压值的一个栅极输入信号,作为采样栅极输入信号;及,根据所述采样栅极输入信号生成并输出第一控制信号;其中,所述第一预设电压值为,栅极输入信号的电压正常状态与过流状态的临界电压值。

延时判断子电路与所述采样子电路耦接,所述延时判断子电路被配置为,接收所述采样子电路输出的第一控制信号,对所述第一控制信号进行第一预设时间的延时,判断经过延时的第一控制信号的电压值相较延时前是否有下降,若否,则输出计数信号。

计数控制子电路与所述延时判断子电路耦接,所述计数控制子电路被配置为,接收所述延时判断子电路输出的计数信号,并根据所述计数信号进行计数;在计数次数达到预设次数的情况下,输出第二控制信号,所述第二控制信号用于切断显示装置的系统板向显示装置的驱动电路的信号输入。

本公开所提供的过流保护电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所提供的过流保护电路包括依次耦接的采样子电路、延时判断子电路和计数控制子电路,通过采样子电路、延时判断子电路和计数控制子电路对输入至栅极驱动电路的多个栅极输入信号进行连续侦测,从而能够实现对多个栅极输入信号的实时侦测,并在栅极输入信号出现过流异常的情况下,能够被准确地侦测到,并在侦测到出现异常的情况下输出第二控制信号,切断电源信号的输入,停止显示装置的电能供应,从而保护显示面板和整个驱动电路,避免对显示面板造成损坏。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采样子电路包括:信号筛选单元;所述信号筛选单元被配置为接收所述多个栅极输入信号,筛选出所述多个栅极输入信号中电压值大于所述第一预设电压值的一个栅极输入信号,作为采样栅极输入信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采样子电路还包括:与所述信号筛选单元耦接的信号处理单元;所述信号处理单元被配置为接收所述信号筛选单元输出的采样栅极输入信号,对所述采样栅极输入信号进行去干扰和放大处理,根据经过去干扰和放大处理的采样栅极输入信号和第二预设电压值生成第一控制信号,并输出所述第一控制信号;其中,所述第二预设电压值与对所述采样栅极输入信号进行去干扰和放大处理的放大倍数有关。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信号处理单元包括:降噪子单元、放大子单元和比较子单元。所述降噪子单元被配置为接收所述信号筛选单元输出的采样栅极输入信号,对所述采样栅极输入信号进行去干扰处理,并输出经过去干扰处理的采样栅极输入信号。放大子单元与所述降噪子单元耦接,所述放大子单元被配置为接收所述降噪子单元输出的经过去干扰处理的采样栅极输入信号,对所述经过去干扰处理的采样栅极输入信号进行放大处理,并输出经过去干扰和放大处理的采样栅极输入信号。比较子单元与所述放大子单元耦接,所述比较子单元被配置为接收所述放大子单元输出的经过去干扰和放大处理的采样栅极输入信号,根据所述经过去干扰和放大处理的采样栅极输入信号和所述第二预设电压值生成第一控制信号,并输出所述第一控制信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信号筛选单元被配置为接收所述多个栅极输入信号,筛选出所述多个栅极输入信号中电压值最大的一个栅极输入信号,将所筛选出的栅极输入信号的电压值与所述第一预设电压值比较;在所筛选出的栅极输入信号的电压值大于所述第一预设电压值的情况下,将该栅极输入信号作为采样栅极输入信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多个栅极输入信号的数量为x,所述信号筛选单元2511包括n级筛选器组,第i级筛选器组包括2(n-i)个筛选器;其中,x为大于或等于3的正整数,n为大于或等于2的正整数,i在[1,n]的正整数的集合内依次取值。

一个筛选器具有两个输入端和一个输出端;第i+1级筛选器组中的一个筛选器的两个输入端与第i级筛选器组中的两个筛选器的输出端分别耦接。第1级筛选器组被配置为获取所述多个栅极输入信号,第1级筛选器组中的各筛选器被配置为接收所述多个栅极输入信号中的两个栅极输入信号,并将所接收的两个栅极输入信号中电压值较大的一个栅极输入信号输出。

第i+1级筛选器组被配置为接收第i级筛选器组所输出的栅极输入信号,第i+1级筛选器组中的各筛选器被配置为,接收所述第i级筛选器组所输出的栅极输入信号中的两个栅极输入信号,并将所接收的两个栅极输入信号中电压值较大的一个栅极输入信号输出。第n级筛选器组中的筛选器被配置为接收第n-1级筛选器组输出的两个栅极输入信号,筛选出该两个栅极输入信号中电压值较大的一个栅极输入信号,并将所筛选出的栅极输入信号的电压值与所述第一预设电压值比较,在该栅极输入信号的电压值大于所述第一预设电压值的情况下,将该栅极输入信号作为采样栅极输入信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信号筛选单元还包括开关控制子单元。所述开关控制子单元与所述第1级筛选器组耦接,被配置为控制所述第1级筛选器组中的各筛选器打开或关闭。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延时判断子电路包括:延时单元和判断单元。

所述延时单元被配置为接收所述采样子电路输出的第一控制信号,对所述第一控制信号进行第一预设时间的延时,输出经过延时的第一控制信号。判断单元与所述延时单元耦接,所述判断单元被配置为接收所述采样子电路输出的第一控制信号,和所述延时单元输出的经过延时的第一控制信号,判断延时前与延时后第一控制信号的电压值是否相等,若是,则输出计数信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预设时间为3μs~5μs。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计数控制子电路还被配置为,在计数次数没有达到所述预设次数的情况下,判断在此之后的第二预设时间之内计数次数是否有增加,若否,则将所述计数次数清零。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过流保护电路在侦测时序信号的控制下,在每个时钟周期内对多个栅极输入信号进行一次侦测;所述第二预设时间为一个时钟周期。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计数控制子电路还被配置为在所述计数次数达到预设次数的情况下,输出第三控制信号,所述第三控制信号用于切断视频信号源向所述系统板的信号输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计数控制子电路包括:计数单元和控制单元。

所述计数单元被配置为接收所述延时判断子电路输出的计数信号,并根据所述计数信号进行计数。控制单元与所述计数单元耦接,所述控制单元被配置为存储计数次数,在所述计数次数达到所述预设次数的情况下,输出第二控制信号。

另一方面,提供一种显示装置的驱动电路,包括:电源电路、时序控制器和如上所述的过流保护电路。

所述电源电路与显示装置的系统板、所述时序控制器和所述过流保护电路耦接,所述电源电路被配置为接收所述系统板所输入的电源信号,并根据所述电源信号为所述时序控制器和所述过流保护电路提供电能。

所述时序控制器还与所述系统板耦接,所述时序控制器被配置为接收系统板所输入的显示信号,根据所述显示信号生成用于输入至显示装置的栅极驱动电路的多个栅极输入信号。

所述过流保护电路还与所述时序控制器耦接。所述电源电路还被配置为接收所述过流保护电路输出的第二控制信号,并在所述第二控制信号的控制下,停止接收所述系统板输入的电源信号。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驱动电路中设置过流保护电路,过流保护电路能够对多个栅极输入信号进行连续侦测,确保由于显示信号出现异常而造成的栅极输入信号的过流异常能够及时被侦测到,并在侦测到异常的瞬间输出第二控制信号,切断电源信号的输入,停止显示装置的电能供应,从而保护显示面板和整个驱动电路,避免显示装置继续运行,对显示面板3及驱动电路产生不良影响。

在一些实施例中,驱动电路还包括:源极驱动电路。所述源极驱动电路与所述电源电路和所述时序控制器耦接。所述时序控制器还被配置为根据所述显示信号生成用于输入至所述源极驱动电路的多个源极输入信号。所述源极驱动电路被配置为接收所述多个源极输入信号,并根据多个源极输入信号生成数据信号。

再一方面,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如上所述的驱动电路、系统板和显示面板。所述系统板与所述驱动电路中的电源电路和时序控制器耦接,被配置为输出电源信号和显示信号。

显示面板与所述驱动电路耦接。其中,所述显示面板包括栅极驱动电路,所述栅极驱动电路与所述驱动电路中的时序控制器和电源电路耦接;所述栅极驱动电路被配置为接收所述时序控制器输出的多个栅极输入信号,根据所述多个栅极输入信号,生成并输出栅极扫描信号。

本公开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装置所能实现的有益效果,与上一方面所提供的显示装置的驱动电路所能达到的有益效果相同,在此不做赘述。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驱动电路中的过流保护电路还被配置为输出第三控制信号的情况下,所述系统板还与所述驱动电路中的过流保护电路耦接。所述系统板还被配置为接收所述第三控制信号,并在所述第三控制信号的控制下,停止接收视频信号源输入的视频信号。

又一方面,提供一种过流保护方法,应用于如上所述的显示装置,所述过流保护方法包括:显示装置的系统板向显示装置的驱动电路输出电源信号和显示信号。所述驱动电路中的电源电路接收所述电源信号,并根据所述电源信号为所述驱动电路中的时序控制器和过流保护电路提供电能。所述时序控制器接收所述显示信号,根据所述显示信号生成用于输入至显示装置的栅极驱动电路的多个栅极输入信号。所述过流保护电路获取所述多个栅极输入信号,对所述多个栅极输入信号进行连续侦测,在侦测到栅极输入信号出现过流的情况下,向所述电源电路输出第二控制信号。所述电源电路接收所述第二控制信号,并在所述第二控制信号的控制下,停止接收所述系统板输入的电源信号。

本公开实施例所提供的过流保护方法所能实现的有益效果,与第一方面所提供的过流保护电路所能达到的有益效果相同,在此不做赘述。

在一些实施例中,过流保护方法还包括:所述过流保护电路对所述多个栅极输入信号进行连续侦测,在侦测到栅极输入信号出现异常的情况下,向所述系统板输出第三控制信号。所述系统板接收所述第三控制信号,并在所述第三控制信号的控制下,停止接收视频信号源输入的信号。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公开一些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附图,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此外,以下描述中的附图可以视作示意图,并非对本公开实施例所涉及的产品的实际尺寸、方法的实际流程、信号的实际时序等的限制。

图1a为根据相位正常的de信号产生clk信号和stv信号的时序图;

图1b为根据相位异常的de信号产生clk信号和stv信号的时序图;

图2为根据一些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结构图;

图3为根据一些实施例的过流保护电路的一种结构图;

图4a为根据一些实施例的过流保护电路的侦测时序图;

图4b为根据一些实施例的过流保护电路的侦测时序图;

图5a为根据一些实施例的过流保护电路的另一种结构图;

图5b为根据一些实施例的过流保护电路的又一种结构图;

图6为根据一些实施例的过流保护电路中采样子电路的结构图;

图7为根据一些实施例的过流保护电路的又一种结构图;

图8a为根据一些实施例的采样筛选单元的一种结构图;

图8b为根据一些实施例的采样筛选单元的另一种结构图;

图9为根据一些实施例的判断单元的一种结构图;

图10a为根据一些实施例的过流保护方法的一种流程图;

图10b为根据一些实施例的过流保护方法的另一种流程图;

图11为根据一些实施例的过流保护方法的又一种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公开一些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公开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公开所提供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公开保护的范围。

除非上下文另有要求,否则,在整个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术语“包括(comprise)”及其其他形式例如第三人称单数形式“包括(comprises)”和现在分词形式“包括(comprising)”被解释为开放、包含的意思,即为“包含,但不限于”。在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oneembodiment)”、“一些实施例(someembodiments)”、“示例性实施例(exemplaryembodiments)”、“示例(example)”、“特定示例(specificexample)”或“一些示例(someexamples)”等旨在表明与该实施例或示例相关的特定特征、结构、材料或特性包括在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示不一定是指同一实施例或示例。此外,所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以任何适当方式包括在任何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

以下,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公开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描述一些实施例时,可能使用了“耦接”和“连接”及其衍伸的表达。例如,描述一些实施例时可能使用了术语“连接”以表明两个或两个以上部件彼此间有直接物理接触或电接触。又如,描述一些实施例时可能使用了术语“耦接”以表明两个或两个以上部件有直接物理接触或电接触。然而,术语“耦接”或“通信耦合(communicativelycoupled)”也可能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部件彼此间并无直接接触,但仍彼此协作或相互作用。这里所公开的实施例并不必然限制于本文内容。

本文中“适用于”或“被配置为”的使用意味着开放和包容性的语言,其不排除适用于或被配置为执行额外任务或步骤的设备。

另外,“基于”的使用意味着开放和包容性,因为“基于”一个或多个所述条件或值的过程、步骤、计算或其他动作在实践中可以基于额外条件或超出所述的值。

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100,如图2所示,该显示装置100包括:系统板1、驱动电路2和显示面板3。

其中,系统板1与驱动电路2耦接,被配置为向驱动电路2输出电源信号c2和显示信号c1,以通过驱动电路2控制显示面板3实现显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系统板1与视频信号源1’耦接,接收视频信号源1’输出的视频信号c7,根据所接收的视频信号c7生成电源信号c2和显示信号c1。

在一些示例中,显示面板3包括多条栅线gl、多条数据线dl和多个子像素p,多个子像素p设置在显示面板3的显示区,示例性地,多个子像素p呈阵列式布置,每个子像素p设置有像素驱动电路2,沿行方向排列成一排的子像素p与同一条栅线gl耦接,沿列方向排列成一列的子像素p与同一条数据线dl耦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上述驱动电路2包括:电源电路21、时序控制器22和源极驱动电路23。

电源电路21与显示装置100的系统板1和时序控制器22耦接,电源电路21被配置为接收系统板1所输入的电源信号c2,并根据电源信号c2为时序控制器22提供电能。

示例性地,电源电路21根据所接收的电源信号c2,生成时序控制器22工作所需要的电源电压,进而将对应的电源电压传输给时序控制器22。

时序控制器22还与栅极驱动电路31和源极驱动电路23耦接,时序控制器22被配置为接收系统板1所输入的显示信号c1,根据显示信号c1生成用于输入至显示装置100的栅极驱动电路31的多个栅极输入信号c3。时序控制器22还被配置为根据显示信号c1生成用于输入至源极驱动电路23的多个源极输入信号c4。

栅极驱动电路31与电源电路21和时序控制器22耦接,被配置为接收多个栅极输入信号c3,根据多个栅极输入信号c3生成栅极扫描信号。

源极驱动电路23与电源电路21和时序控制器22耦接,被配置为接收所述多个源极输入信号c4,并根据多个源极输入信号c4生成数据信号。

示例性地,时序控制器22所接收的来自系统板1的显示信号c1为lvds信号,包括de(dataenable,数据使能)信号、hs(hsync,行同步)信号和vs(vsync,场同步)信号,时序控制器22根据这些信号,生成栅极驱动电路31所需要的多个栅极输入信号c3,以及源极驱动电路23所需要的多个源极输入信号c4。

其中,所述多个栅极输入信号c3是指时序控制器22所输出的控制栅极驱动电路31进行工作的控制信号,通常称为goa(gateonarray,栅极驱动电路集成在阵列基板上)信号。示例性地,多个栅极输入信号c3包括但不限于stv信号(startvertical,扫描开启信号)、cpv信号(clockpulsevertical,栅驱动器的时钟信号),即clk信号,还包括vdd信号和vss信号等。在一些示例中,上述信号都不只包括一路信号,例如stv信号包括stv1、stv2…stvn,clk信号包括clk1、clk2…clkn,vdd信号也同样包括vdd1、vdd2等,根据栅极驱动电路31的具体结构,所需要的栅极输入信号c3的数量也会不同。

其中,所述多个源极输入信号c4是指时序控制器22所输出的控制源极驱动电路23进行工作的控制信号,示例性地,多个栅极输入信号c3包括但不限于sth(starthorizontal,数据开始信号)、cph(clockpulsehorizontal,源驱动器的时钟信号),即clk信号,还包括vdd信号等。

在一些示例中,栅极驱动电路31可以以栅极驱动ic的形式,与显示面板3进行绑定,同样,源极驱动电路23也以源极驱动ic的形式,与显示面板3进行绑定,基于这种设置,驱动电路2在包括电源电路21、时序控制器22和源极驱动电路23的基础上,还包括栅极驱动电路31。

在另一些示例中,栅极驱动电路31可以为goa电路,也即将上述栅极驱动电路31直接集成在显示面板3的阵列基板中。基于这种设置,显示面板3在包括栅线、数据线和多个子像素的基础上,还包括栅极驱动电路31,驱动电路2不包括栅极驱动电路31。

示例性地,栅极驱动电路31具有多个输出端,一个输出端与显示面板3中的一条栅线gl耦接,栅极驱动电路31根据栅极输入信号c3生成栅极扫描信号,向多条栅线gl输出栅极扫描信号,从而显示面板3中的像素驱动电路2在栅线gl传输的栅极扫描信号的控制下打开,接收数据线dl所传输的数据信号,从而实现显示。

如图2所示,上述电源电路21还与栅极驱动电路31、源极驱动电路23和显示面板3耦接,电源电路21还被配置为接收系统板1所输入的电源信号c2,并根据电源信号c2为栅极驱动电路31、源极驱动电路23和显示面板3提供电能。

示例性地,电源电路21根据所接收的电源信号c2,生成栅极驱动电路31、源极驱动电路23和显示面板3各自工作所需要的电源电压,进而将对应的电源电压分别传输给栅极驱动电路31、源极驱动电路23和显示面板3,为栅极驱动电路31、源极驱动电路23和显示面板3供电。

在一些情况下,系统板1输入至时序控制器22的显示信号c1可能会出现异常,而栅极输入信号c3是根据显示信号c1生成的,这样就会导致栅极输入信号c3中的某一个或者某几个栅极输入信号c3的电压(或电流)大于其正常状态下的电压(或电流)值,即栅极输入信号c3出现过流等异常情况。

示例性地,时序控制器22根据显示信号c1生成栅极驱动电路31所需要的多个栅极输入信号c3,以及源极驱动电路23所需要的多个源极输入信号c4,例如,时序控制器22根据de信号生成多个栅极输入信号c3中的stv信号和clk信号,在系统板1传输至时序控制器22的显示信号c1中的de信号出现相位宽度异常的情况下,参照de信号所生成的stv信号和clk信号会出现相位紊乱。

如图1a所示,以多个栅极输入信号c3中的stv信号和clk信号为例,在正常情况下,de信号保持正常的相位宽度,时序控制器22根据de信号所生成的stv信号和clk信号的逻辑为:stv信号参考de信号的第二个上升沿(rising),stv信号在de信号的第二个上升沿(rising)处产生的首个上升沿,从而持续一段时间的有效电平。clk信号参考参考de信号的第一个上升沿(rising),clk信号为从de信号的第一个上升沿处固定数1843个pixelclock(像素时钟)敲出上升沿,从而持续一段时间的有效电平。这样,如图1a所示,stv信号的上升沿的出现时间早于clk信号的上升沿的出现时间。

而在de信号相位宽度异常的情况下,如图1b所示,de信号的低电平宽度过长,而时序控制器22根据de信号生成stv信号和clk信号的逻辑不变,这样,就会造成stv信号的上升沿的出现时间与clk信号的上升沿的出现时间比较相近,从而出现相位紊乱,即多个栅极输入信号c3出现了异常。

从而,栅极驱动电路31在出现异常的多个栅极输入信号c3的控制下会出现multigate(多门异常开启)现象,这种multigate现象会使得栅极驱动电路31异常输出产生过高电流,该过高电流经过驱动电路2和显示面板3连接形成的回路反馈给栅极输入信号c3,导致栅极输入信号c3出现过流异常。

在栅极驱动电路31输出异常,出现multigate现象的情况下,会导致显示面板3出现异常扫描而出现异常的显示画面,而显示面板3在异常扫描驱动下长时间显示会造成难以恢复的损伤,例如出现液晶极化或者tft(thinfilmtransistor,薄膜晶体管)特性漂移等损伤,降低显示面板3的使用寿命。

基于此,如图2所示,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所提供的驱动电路2还包括过流保护电路25,过流保护电路25与电源电路21和时序控制器22耦接,过流保护电路25被配置为获取时序控制器22所输出的多个栅极输入信号c3,对所述多个栅极输入信号c3进行连续侦测,在侦测到栅极输入信号c3出现过流的情况下,向电源电路21输出第二控制信号c5。

其中,第二控制信号c5用于切断显示装置100的系统板1向显示装置100的驱动电路2的信号输入。

电源电路21还与过流保护电路25耦接,电源电路21还被配置为接收过流保护电路25输出的第二控制信号c5,并在第二控制信号c5的控制下,停止接收系统板1输入的电源信号c2。

由于在驱动电路2中,电源电路21被配置为向时序控制器22、过流保护电路25、源极驱动电路23等驱动电路2所包括的器件,以及显示面板3和栅极驱动电路31提供电能,一旦断电,则驱动电路2所包括的多个器件、以及显示面板3均无法运转,无法实现其功能。因此,电源电路21在接收第二控制信号c5后,在第二控制信号c5的控制下,停止接收系统板1输入的电源信号c2,这样电源电路21无法根据电源信号c2生成各器件工作所需要的电源电压,无法为时序控制器22等提供电能,从而时序控制器22、过流保护电路25、源极驱动电路23等驱动电路2所包括的器件均停止工作,例如,时序控制器22停止向栅极驱动电路31输出栅极输入信号c3,停止向源极驱动电路23输入源极输入信号c4。

基于上述介绍,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装置100包括系统板1、驱动电路2和显示面板3,驱动电路2中设置有过流保护电路25,在显示装置100开始工作后,过流保护电路25开启侦测流程,在显示装置100的工作过程中,过流保护电路25获取时序控制器22所输出的多个栅极输入信号c3,对所述多个栅极输入信号c3进行连续侦测,在侦测到栅极输入信号c3出现过流的情况下,向电源电路21输出第二控制信号c5,从而电源电路21接收过流保护电路25输出的第二控制信号c5,并在第二控制信号c5的控制下,停止接收系统板1输入的电源信号c2。

这样,电源电路21停止向时序控制器22以及栅极驱动电路31、源极驱动电路23、显示面板3提供电能,从而使得驱动电路2以及显示面板3停止工作,具体表现为时序控制器22停止生成栅极输入信号c3,并停止向栅极驱动电路31输出栅极输入信号c3,从而出现异常的栅极输入信号c3能够被及时截断,不会输入栅极驱动电路31,避免了异常的栅极输入信号c3对栅极驱动电路31造成不良影响,避免栅极驱动电路31输出异常而出现multigate现象,进而导致显示面板3出现异常扫描而出现异常的显示画面,避免显示面板3在异常扫描驱动下长时间显示而造成难以恢复的损伤,例如出现液晶极化或者tft特性漂移等损伤,能够保护显示面板3,延长显示面板3的使用寿命。

也就是说,本公开所提供的显示装置100,通过在驱动电路2中设置过流保护电路25,对多个栅极输入信号c3进行连续侦测,确保由于显示信号c1出现异常而造成的栅极输入信号c3的过流异常能够及时被侦测到,并在侦测到异常的瞬间输出第二控制信号c5,切断电源信号c2的输入,停止显示装置100的电能供应,从而保护显示面板3和整个驱动电路2,避免显示装置100继续运行,对显示面板3及驱动电路2产生不良影响。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系统板1还与驱动电路2中的过流保护电路25耦接,上述过流保护电路25还被配置为对所述多个栅极输入信号c3进行连续侦测,在侦测到栅极输入信号c3出现过流的情况下,向系统板1输出第三控制信号c6。其中,第三控制信号c6用于切断视频信号源1’向所述系统板1的信号输入。

系统板1还被配置为接收第三控制信号c6,并在第三控制信号c6的控制下,停止接收视频信号源1’输入的视频信号c7。

系统板1向时序控制器22输出的显示信号c1出现异常,而导致栅极输入信号c3出现异常。系统板1输出的显示信号c1出现异常可能是由于系统板1所接收的来自视频信号源1’的视频信号c7所导致的,在过流保护电路25侦测到栅极输入信号c3出现过流异常的情况下,向电源电路21输出第二控制信号c5,使电源电路21停止接收系统板1输入的电源信号c2,切断电能的基础上,过流保护电路25还向系统板1输出第三控制信号c6,从而系统板1在第三控制信号c6的控制下,停止接收视频信号源1’输入的视频信号c7,这样系统板1能够在源头截断原始信号的输入,提高整个显示装置100的过流保护系统的可靠性,且能减少系统板1的无效驱动,避免可能出现异常的源信号对系统板1造成不良影响。

基于上述显示装置100和驱动电路2,以下对过流保护电路25进行具体介绍。

如图3所示,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提供一种过流保护电路25,该过流保护电路25被配置为对输入至栅极驱动电路31的多个栅极输入信号c3进行连续侦测。示例性地,过流保护电路25在如图4a和图4b所示的侦测时序信号的控制下,在每个时钟周期内对多个栅极输入信号c3进行一次侦测,以实现连续侦测。例如,在侦测时序信号的下降沿或者上升沿来临时,在下一个时钟周期t(方波周期)内,进行再一次侦测,本公开以在侦测时序信号的下降沿来临时开启侦测为例进行说明。

如图3所示,该过流保护电路25包括:采样子电路251、延时判断子电路252和计数控制子电路253。

采样子电路251被配置为,获取所述多个栅极输入信号c3,筛选出所述多个栅极输入信号c3中电压值大于第一预设电压值的一个栅极输入信号c3,作为采样栅极输入信号;及,根据采样栅极输入信号生成并输出第一控制信号。其中,所述第一预设电压值为,栅极输入信号c3的电压正常状态与过流状态的临界电压值。

在一个时钟周期t的侦测过程中,在所述多个栅极输入信号c3的每个栅极输入信号c3的电压值均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电压值的情况下,采样子电路251不输出信号,在侦测时序信号的下一个下降沿来临时,进入下一个时钟周期t的侦测。

其中,栅极输入信号c3的电压正常状态是指,在系统板1输入时序控制器22的显示信号c1没有出现异常的情况下,时序控制器22根据显示信号c1生成的多个栅极输入信号c3为正常的信号,不会出现相位紊乱,从而栅极输入信号c3不会出现过流异常,栅极输入信号c3的电压处于正常状态。

栅极输入信号c3的电压过流状态是指,如前所述,在系统板1输入时序控制器22的显示信号c1出现异常的情况下,时序控制器22根据显示信号c1生成的多个栅极输入信号c3会出现相位紊乱,从而栅极驱动电路31在出现异常的栅极输入信号c3的控制下会出现multigate现象,这种会使得栅极驱动电路31异常输出产生过高电流,进而导致栅极输入信号c3中的某一个或者某几个栅极输入信号c3的电压(或电流)过大,栅极输入信号c3的电压处于过流状态。

设置第一预设电压值,一旦侦测到多个栅极输入信号c3中有一个栅极输入信号c3的电压值大于第一预设电压值,即认为栅极输入信号c3出现过流异常,将所筛选出的栅极输入信号c3作为采样栅极输入信号。

作为一种可能的设计,还可以通过筛选出所述多个栅极输入信号c3中电流值大于第一预设电流值的一个栅极输入信号c3,作为采样栅极输入信号;其中,第一预设电流值为栅极输入信号c3的电流正常状态与过流状态的临界电流值,关于第一预设电流值的具体解释可参照上述对于第一预设电压值的解释。由于信号的电流与电压之间存在对应关系,可以相互转换,因此通过侦测栅极输入信号c3的电流或者电压都可以判断其是否处于过流异常。本公开以电压侦测栅极输入信号c3的电压为例进行示例性说明。

在一些示例中,第一预设电压值为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定的阈值,由于异常的栅极输入信号c3会使栅极驱动电路31输出异常而出现multigate现象,进而导致显示面板3出现异常扫描而出现异常的显示画面,显示面板3在长时间非正常显示下会对其内部结构造成损伤,因此,可以根据显示面板3的尺寸及分辨率,对第一预设电压值进行相应设定。

延时判断子电路252与采样子电路251耦接。延时判断子电路252被配置为,接收采样子电路251输出的第一控制信号,对第一控制信号进行第一预设时间的延时,判断经过延时的第一控制信号的电压值相较延时前是否有下降,若否,则输出计数信号。

延时判断子电路252判断经过延时的第一控制信号的电压值相较延时前是否有下降,若是,则不输出信号,在下一个时钟来临时,进入下一个时钟周期的侦测。

采样子电路251在对多个栅极输入信号c3进行侦测时,栅极输入信号c3有可能会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在输入至采样子电路251的瞬间出现电压(或电流)瞬间变高的情况,该电流称为inrush(浪涌)电流,即突然的尖峰电流,例如在显示装置100启动的瞬间,输入至驱动电路2的电源电路21的电流会出现一个峰值,进而导致其他信号也出现峰值。该尖峰电流远远大于稳态输入电流。

从而,有可能出现以下情况,在本身电压值小于第一预设电压值的某个栅极输入信号c3(一个信号的电流与电压是相关联的)在出现尖峰电流的情况下,其电压值升高至大于第一预设电压值,从而将该栅极输入信号c3作为采样栅极输入信号,这样,所选出的采样栅极输入信号并不是真正的电压值大于第一预设电压值的栅极输入信号c3,而是在出现尖峰电流的情况下所选出的采样栅极输入信号,从而根据该错误的采样栅极输入信号所生成的第一控制信号也会出现不准确的问题,从而导致侦测结果不准确。以下称在出现尖峰电流的情况下得到的采样栅极输入信号为错误的采样栅极输入信号,在稳态下得到的采样栅极输入信号为正确的采样栅极输入信号。

一般尖峰电流仅会持续很短的时间,在这段时间之后,尖峰电流就会由较高的电流值(或电压值)下降为原本的值,通过延时判断子电路252对第一控制信号做延时处理,判断经过延时的第一控制信号的电压值相较延时前是否有下降,若电压值有下降,则说明所接收的第一控制信号为根据错误的采样栅极输入信号而生成的,该采样栅极输入信号并非真正处于过流状态,因此延时判断子电路252在该情况下不输出信号。若电压值没有下降,则说明该第一控制信号是根据正确的采样栅极输入信号生成的,该采样栅极输入信号在稳态下的电压值大于第一预设电压值,因此真正处于过流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第一控制信号是根据采样栅极输入信号生成的,因此第一控制信号能够反映采样栅极输入信号的情况,对第一控制信号做延时处理并判断其延时前后的电压值是否下降可以得知所选出的采样栅极输入信号是否准确。

根据尖峰电流所能持续的时长,示例性地,第一预设时间可以为3μs~5μs。

通过设置延时判断子电路252对采样子电路251输出的第一控制信号做延时以及判断,能够保证所得到的第一控制信号的准确性,摒弃在出现尖峰电流的情况下得到的采样栅极输入信号,从而保证了采样栅极输入信号的准确性,从而提高了侦测的准确度。

计数控制子电路253与延时判断子电路252耦接,计数控制子电路253被配置为,接收延时判断子电路252输出的计数信号,根据计数信号进行计数。在计数次数达到预设次数的情况下,输出第二控制信号c5,第二控制信号c5用于切断显示装置100的系统板1向显示装置100的驱动电路2的信号输入。

在延时判断子电路252输出计数信号后,计数控制子电路253开始计数,在计数次数达到预设次数的情况下,例如预设次数为3次,则说明在连续三个时钟周期t内,均侦测到至少有一个栅极输入信号c3的电压值大于第一预设电压值的情况,这样,就说明栅极输入信号c3出现了过流异常至少持续了三个时钟周期t,在这种情况下,输出第二控制信号c5,切断显示装置100的系统板1向显示装置100的驱动电路2的信号输入,从而使得驱动电路2以及显示面板3停止工作,保护栅极驱动电路31和显示面板3。示例性地,第二输入信号被配置为使电源电路21停止接收系统板1输入的电源信号c2,以停止向驱动电路2及显示面板3提供电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计数控制子电路253还被配置为,在计数次数没有达到所述预设次数的情况下,判断在此之后的第二预设时间之内计数次数是否有增加,若否,则将所述计数次数清零。

示例性地,在预设次数为3次的情况下,若当前时刻计数次数为2,即在连续两个时钟周期t内侦测到栅极输入信号c3出现过流异常,若在下一个时钟周期t内计数没有增加,即在第三个时钟周期t内栅极输入信号c3没有出现过流异常,则将计数次数清零。例如,一个时钟周期t的时长为50μs,在计数次数不满足预设次数的情况下,判断在此之后的50μs之内计数次数是否有增加,若否,则将计数次数清零。

若侦测到栅极输入信号c3出现过流异常仅持续一个时钟周期t,则有可能是因为栅极输入信号c3受到扰动出现了暂时的电压升高或者电流升高的情况,而并非是由于显示信号c1的异常(例如显示信号c1的相位宽度异常)导致的过流异常,若在侦测到栅极输入信号c3出现过流异常的瞬间就直接输出第二控制信号c5,会导致侦测结果不准确,输出不必要的第二控制信号c5而影响显示装置100的正常工作。通过设置计数控制子电路253,在计数次数达到预设次数的情况下输出第二控制信号c5,切断显示装置100的系统板1向显示装置100的驱动电路2的信号输入,即在栅极输入信号c3出现过流异常的时长至少维持特定的时间的情况下,输出第二控制信号c5,这样能够确保当前所侦测到的栅极输入信号c3出现过流异常是由于显示信号c1的异常而导致的,提高了所侦测到的栅极输入信号c3出现过流异常的准确性,避免输出不必要的第二控制信号c5。

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所提供的过流保护电路25包括依次耦接的采样子电路251、延时判断子电路252和计数控制子电路253,通过采样子电路251、延时判断子电路252和计数控制子电路253对输入至栅极驱动电路31的多个栅极输入信号c3进行连续侦测,从而能够实现对多个栅极输入信号c3的实时侦测,并在栅极输入信号c3出现过流异常的情况下,能够被准确地侦测到,并在侦测到出现异常的情况下输出第二控制信号c5,切断电源信号c2的输入,停止显示装置100的电能供应,从而保护显示面板3和整个驱动电路2。并且,通过延时判断子电路252摒弃栅极输入信号c3出现尖峰电流的情况,通过设置计数控制子电路253,在达到预设次数的情况下输出第二控制信号c5,避免栅极输出信号暂时收到扰动的情况下做出错误的响应,提高侦测结果的准确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a所示,采样子电路251包括:信号筛选单元2511。信号筛选单元2511被配置为接收所述多个栅极输入信号c3,筛选出所述多个栅极输入信号c3中电压值大于第一预设电压值的一个栅极输入信号c3,作为采样栅极输入信号。

在上述实施例中,通过信号筛选单元2511选出多个栅极输入信号c3中电压值大于第一预设电压值的一个栅极输入信号c3,作为采样栅极输入信号,并且,将该采样栅极输入信号作为第一控制信号输出。信号筛选单元2511与延时判断子电路252耦接,通过延时判断子电路252判断对该采样栅极输入信号进行延时,判断经过延时的采样栅极输入信号的电压值相较延时前是否有下降,从而能够判断该采样栅极输入信号的电压值大于第一预设电压值的时长是否超过第一预设时间,得知所得到的采样栅极输入信号是否准确。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b所示,采样子电路251还包括:与信号筛选单元2511耦接的信号处理单元2512。信号处理单元2512被配置为接收所述信号筛选单元2511输出的采样栅极输入信号,对采样栅极输入信号进行去干扰和放大处理,根据经过去干扰和放大处理的采样栅极输入信号和第二预设电压值生成第一控制信号,并输出第一控制信号。其中,第二预设电压值为根据放大处理步骤中的放大倍数得到的。

信号筛选单元2511输出的采样栅极输入信号为多个栅极输入信号c3中的某一个栅极输入信号c3,该信号为没有经过任何处理而被直接输出的信号,可能会存在不稳定,信号强度较微弱的问题,在上述实施例中,采样子电路251包括信号筛选单元2511和信号处理单元2512,信号筛选单元2511选出采样栅极输入信号之后,信号处理单元2512接收该采样栅极输入信号,并对采样栅极输入信号进行处理,以去除采样栅极输入信号中的干扰信息,并将采样栅极输入信号放大,使得采样栅极输入信号更稳定,根据经过处理的采样栅极输入信号和第二预设电压值生成第一控制信号,相较没有经过任何处理的采样栅极输入信号,该第一控制信号为恒定的电压信号,更加稳定,从而在后续的操作中,能够提高整个侦测流程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在一些示例中,如图6所示,信号处理单元2512包括:降噪子单元2512a、放大子单元2512b和比较子单元2512c。

降噪子单元2512a与信号筛选单元2511耦接,降噪子单元2512a被配置为接收信号筛选单元2511输出的采样栅极输入信号,对采样栅极输入信号进行去干扰处理,并输出经过去干扰处理的采样栅极输入信号。这样,能够去除采样栅极输入信号中的干扰信息,滤除杂讯,使得采样栅极输入信号更加纯净,更加准确。

示例性的,如图7所示,降噪子单元2512a包括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发光二极管d和电容器c,其中,第一电阻r1的第一端与降噪子单元2512a的信号输入端耦接,第一电阻r1的第二端与第二电阻r2的第一端耦接,还与第一电压信号端vcc耦接,第二电阻r2的第二端与降噪子单元2512a的信号输出端耦接,发光二极管d的阴极与第二电阻r2的第二端耦接,发光二极管d的阳极接地,电容器c的第一端的第二电阻r2的第二端耦接,电容器c的第二端接地。上述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发光二极管d和电容器c的组合,具有类似滤波器的功能,能够对采样栅极输入信号进行去干扰处理。

如图6所示,放大子单元2512b与降噪子单元2512a耦接,放大子单元2512b被配置为接收降噪子单元2512a输出的经过去干扰处理的采样栅极输入信号,对经过去干扰处理的采样栅极输入信号进行放大处理,并输出经过去干扰和放大处理的采样栅极输入信号。

通过放大子电路2512b,对经过去干扰处理的采样栅极输入信号进行放大处理,能够增大信号强度,将比较微弱的信号转化为比较强且稳定的信号,便于后续子电路对采样栅极输入信号的获取和处理。

示例性的,如图7所示,放大子电路2512b包括第一运算放大器s1、第三电阻r3和第四电阻r4,第一运算放大器s1具有反相输入端、同相输入端和输出端,其中,第一运算放大器s1的反相输入端为放大子电路2512b的信号输入端,第一运算放大器s1的输出端为放大子电路2512b的信号输出端,第一运算放大器s1的同相输入端与第三电阻r3耦接,第三电阻r3的另一端接地,第四电阻r4耦接于第一运算放大器s1的同相输入端和输出端之间。其中第四电阻r4为可变电阻,通过调节第四电阻r4的阻值可以根据需要调整放大子电路2512b的放大倍数。

如图6所示,比较子单元2512c与放大子单元2512b耦接,比较子单元2512c被配置为接收放大子单元2512b输出的经过去干扰和放大处理的采样栅极输入信号,根据经过去干扰和放大处理的采样栅极输入信号和第二预设电压值生成第一控制信号,并输出第一控制信号。

示例性地,将上述比较子单元2512c设定为:将采样栅极输入信号与第二预设电压值作比较,在采样栅极输入信号大于第二预设电压值得情况下,生成第一控制信号。由于采样栅极输入信号为所筛选出的电压值大于第一预设电压值的栅极输入信号c3,通过信号处理子电路仅是对采样栅极输入信号做处理,使其更稳定,因此,需要根据放大子单元2512b的放大倍数确定第二预设电压值,以保证采样栅极输入信号大于第二预设电压值,从而确保比较子单元2512c能够输出第一控制信号。

同理,在比较子单元2512c设定为:将采样栅极输入信号与第二预设电压值作比较,在采样栅极输入信号小于第二预设电压值得情况下,生成第一控制信号,那么需要根据放大子单元2512b的放大倍数确定第二预设电压值,以保证采样栅极输入信号小于第二预设电压值,从而比较子单元2512c能够输出第一控制信号。

示例性的,如图7所示,比较子单元2512c包括第二运算放大器s2、第五电阻r5和第六电阻r6。其中,第二运算放大器s2具有反相输入端、同相输入端和输出端,其中,第二运算放大器s2的反相输入端为比较子单元2512c的信号输入端,第二运算放大器s2的输出端为比较子单元2512c的信号输出端,第二运算放大器s2还与第二预设电压信号端ia2耦接,以及接地。第五电阻r5的第一端与第一电压信号端耦接,第二端与第二运算放大器s2的同相输入端耦接。第六电阻r6的第一端与第五电阻r5的第二端耦接,第六电阻r6的第二端接地,经过第五电阻r5和第六电阻r6的分压作用,输入至第二运算放大器s2的同相输入端的信号的电压为参考电压,该参考电压小于第一电压信号端传输第一电压信号的电压。第二运算放大器s2的反相输入端接收放大子电路2512b输出的经过去干扰和放大处理的采样栅极输入信号,示例性地,在经过去干扰和放大处理的采样栅极输入信号大于参考电压,且大于第二预设电压值的情况下,第二运算放大器s2输出第一控制信号。

第一控制信号为比较子单元2512c进行比较输出的一个恒定的电压信号,例如为高电压信号,相比采样栅极输入信号,恒定的第一控制信号更加稳定,更便于后续延时判断子电路252对其进行操作,以输出计数信号至计数子电路,使计数控制子电路253计数。

在一些实施例中,信号筛选单元2511被配置为接收所述多个栅极输入信号c3,并分别将多个栅极输入信号c3与第一预设电压值作比较,在得到某一栅极输入信号c3的电压值大于第一预设电压值时,将该栅极输入信号c3作为采样栅极输入信号。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信号筛选单元2511被配置为接收所述多个栅极输入信号c3,筛选出所述多个栅极输入信号c3中电压值最大的一个栅极输入信号c3,将所筛选出的栅极输入信号c3的电压值与第一预设电压值比较。在所筛选出的栅极输入信号c3的电压值大于第一预设电压值的情况下,将该栅极输入信号c3作为采样栅极输入信号。

在上述信号筛选单元2511中,先将多个栅极输入信号c3中电压值最大的一个栅极输入信号c3筛选出,以下称为最大的栅极输入信号c3,再将该最大的栅极输入信号c3与第一预设电压值比较,若最大的栅极输入信号c3的电压值小于第一预设电压值,则说明多个栅极输入信号c3均没有出现过流异常。若该最大的栅极输入信号c3的电压值大于第一预设电压值,则说明由一个或某几个栅极输入信号c3出现了了过流异常,将该最大的栅极输入信号c3作为采样栅极输入信号输出。这样,可以节省筛选步骤,节省筛选时间,并且,所得到的结果的准确性较高。

在一些实施例中,信号筛选单元2511的具体结构为:所述多个栅极输入信号c3的数量为x,信号筛选单元2511包括n级筛选器组,第i级筛选器组包括2(n-i)个筛选器;其中,x为大于或等于3的正整数,n为大于或等于2的正整数,i在[1,n]的正整数的集合内依次取值。

由于栅极驱动电路31在驱动时,所需要的多个栅极输入信号c3至少包括clk信号、stv信号和vdd信号,因此多个栅极输入信号c3的数量为至少3个。

一个筛选器具有两个输入端和一个输出端。第i+1级筛选器组中的一个筛选器的两个输入端与第i级筛选器组中的两个筛选器的输出端分别耦接。

示例性地,如图8a所示,多个栅极输入信号c3的数量为8(例如多个栅极输入信号c3包括clk1、clk2、clk3、clk4、stv1、stv2、vdd1和vdd2),信号筛选单元2511包括3级筛选器组,第1级筛选器组包括4个筛选器(amp1、amp2、amp3、amp4),第2级筛选器组包括2个筛选器(amp5和amp3),第1级筛选器组包括1个筛选器(amp7)。第2级筛选器组中的一个筛选器的两个输入端与第3级筛选器组中的两个筛选器的输出端分别耦接,第1级筛选器组中的一个筛选器的两个输入端与第2级筛选器组中的两个筛选器的输出端分别耦接。

第1级筛选器组被配置为获取所述多个栅极输入信号c3,第1级筛选器组中的各筛选器被配置为接收所述多个栅极输入信号c3中的两个栅极输入信号c3,并将所接收的两个栅极输入信号c3中电压值较大的一个栅极输入信号c3输出。

示例性地,如图8a所示,第1级筛选器组中的各筛选器被配置为接收所述多个栅极输入信号c3中的两个栅极输入信号c3,例如筛选器amp1接收两个栅极输入信号stv0和stv1。在多个栅极输入信号c3的数量为8,第1级筛选器组包括4个筛选器的情况下,该4个筛选器中的每个筛选器接收该8个栅极输入信号c3中的两个栅极输入信号c3,并将所接收的两个栅极输入信号c3中电压值较大的一个栅极输入信号c3输出。

由于每个筛选器具有两个输入端,能够接收两个栅极输入信号c3,第1级筛选器组包括2(n-1)个筛选器,每个筛选器被配置为接受两个栅极输入信号c3,因此筛选子电路所包括的筛选器的级数与栅极输入信号c3的数量的关系为:在信号筛选单元2511包括n级筛选器组的情况下,第1级筛选器组最多能够接收2n个栅极输入信号c3。例如在信号筛选单元2511包括3级筛选器组的情况下,第1级筛选器组包括4个筛选器,第1级筛选器组最多能够接收8个栅极输入信号c3。在信号筛选单元2511包括4级筛选器组的情况下,第1级筛选器组包括8个筛选器,第1级筛选器组最多能够接收16个栅极输入信号c3。

在多个栅极输入信号c3的数量为偶数的情况下,多个栅极输入信号c3以每两个为一组,分别输入第一级筛选器组中的多个筛选器,以进行比较。

在多个栅极输入信号c3的数量为奇数的情况下,例如多个栅极输入信号c3的数量为7个,该7个栅极输入信号c3中的6个栅极输入信号c3分为3组,每组包括两个栅极输入信号c3,分别输入至第一级筛选器组中的三个筛选器,该7个栅极输入信号c3中剩余的一个栅极输入信号c3输入至第一级筛选器组中的一个筛选器,该剩余的一个栅极输入信号c3通过该筛选器直接进入第二极筛选器组,从而与上述6个栅极输入信号c3中进入第二极筛选器组的某一个栅极输入信号c3作比较。

第i+1级筛选器组被配置为接收第i级筛选器组所输出的栅极输入信号c3,第i+1级筛选器组中的各筛选器被配置为,接收所述第i级筛选器组所输出的栅极输入信号c3中的两个栅极输入信号c3,并将所接收的两个栅极输入信号c3中电压值较大的一个栅极输入信号c3输出。

如图8a所示,第2级筛选器组被配置为接收第1级筛选器组所输出的栅极输入信号c3,第2级筛选器组中的2个筛选器均被配置为,接收第1级筛选器组所输出的栅极输入信号c3中的两个栅极输入信号c3,并将所接收的两个栅极输入信号c3中电压值较大的一个栅极输入信号c3输出。

第n级筛选器组中的筛选器被配置为接收第n-1级筛选器组输出的两个栅极输入信号c3,筛选出该两个栅极输入信号c3中电压值较大的一个栅极输入信号c3,并将所筛选出的栅极输入信号c3的电压值与所述第一预设电压值比较,在该栅极输入信号c3的电压值大于所述第一预设电压值的情况下,将该栅极输入信号c3作为采样栅极输入信号。

第n级筛选器组为最后一级筛选器组,如图8a所示,第3级筛选器组与第一预设电压端ia1耦接,被配置为接收第2级筛选器组输出的两个栅极输入信号c3,筛选出该两个栅极输入信号c3中电压值较大的一个栅极输入信号c3,这样就筛选出来多个栅极输入信号c3中的电压值最大的一个栅极输入信号c3。将所筛选出的栅极输入信号c3的电压值与第一预设电压值比较,在该栅极输入信号c3的电压值大于第一预设电压值的情况下,将该栅极输入信号c3作为采样栅极输入信号。

示例性的,如图8a所示,每个筛选器包括:运算放大器s和两个筛选电阻r,其中,两个筛选电阻r分别与运算放大器s的反相输入端和同相输入端耦接,两个筛选电阻r的另一端分别与该筛选器的两个信号输入端耦接,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为该筛选器的输出端。

上述信号筛选单元2511通过设置多级筛选器组,对所接收的多个栅极输入信号c3进行层层筛选,最终选出电压值最大的一个栅极输入信号c3,若该栅极输入信号c3的电压值大于第一预设电压值,则将其作为采样栅极输入信号。上述筛选器组中,同一级筛选器组中各筛选器是同时工作的,这样能够缩短筛选时长,提高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信号筛选单元2511还包括开关控制子单元25111。开关控制子单元25111与第1级筛选器组耦接,被配置为控制第1级筛选器组中的各筛选器打开或关闭。

示例性地,如图8b所示,在信号筛选单元2511包括3级筛选器组,第1级筛选器组包括4个筛选器,则开关控制子单元25111包括4个开关模块k和1个开关信号输出模块h,一个开关模块k与第1级筛选器组中的一个筛选器耦接,开关信号输出模块h与所述4个开关模块耦接,开关信号输出模块h被配置向多个开关模块k分别输出相应的控制信号,以控制所述多个开关模块k的通断,从而控制各开关模块k所耦接的筛选器打开或者关闭。

示例性地,开关模块k包括开关晶体管,开关晶体管的控制极与开关信号输出模块的输出端耦接,开关晶体管的第一极与信号筛选单元的输入端耦接,开关晶体管的第二极与第一极筛选器组中的一个筛选器的输入端耦接。开关晶体管被配置为在开关信号输出模块输出的控制信号的作用下导通或者关闭,以控制其所耦接的筛选器组的打开或关闭。其中,控制信号为高电平信号或者低电平信号。

例如,在所述多个栅极输入信号c3的数量为6个,而信号筛选单元2511包括.级筛选器组的情况下,第1级筛选器组包括4个筛选器,该6个栅极输入信号c3需要三个筛选器,通过开关控制子电路控制其中三个筛选器打开,控制另外四个筛选器关闭,从而能够节省不必要的功耗。

通过这样设置,可以在信号筛选单元2511中设置多级筛选器组,以能够支持对较大数量范围的栅极输入信号c3的侦测,通过开关控制子单元控制第1级筛选器组中的各筛选器打开或关闭,将需要工作的筛选器打开,将闲置的筛选器关闭,能够节省功耗。

需要说明的是,本公开所提供的信号筛选单元2511的电路结构仅是一种示意,延时单元的具体实现方式不局限于上面描述的方式,其可以为任意使用的实现方式,例如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常规连接方式,只需保证实现相应功能即可,上述示例并不能限制本公开的保护范围。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b所示,延时判断子电路252包括延时单元2521和判断单元2522。

延时单元2521被配置为接收采样子电路251输出的第一控制信号,对第一控制信号进行第一预设时间的延时,输出经过延时的第一控制信号。

示例性地,如图9所示,延时单元2521包括第一输入端in1、第二输入端in2、输出端out,第一晶体管tr1、第二晶体管tr2、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三电容c3、第四电容c4、第一延时电阻r11、第二延时电阻r12、第三延时电阻r13和第四延时电阻r14。其中,第一延时电阻r11的第一端与第一输入端in1耦接,第二端第一节点n1耦接。第一电阻耦接于第一节点n1和第二节点n2之间,第二电阻耦接于第一节点n1和第二节点n2之间,第二节点n2接地。第一晶体管tr1的控制极与第一节点n1耦接,第一极与第二节点n2耦接,第二极与第二延时电阻r12的第一端耦接,第二延时电阻r12的第二端与第四节点n4耦接。

第三电容c3耦接于第三节点n3和第四节点n4之间,第二输入端in2与第三节点n3耦接。第三延时电阻r13耦接于第三节点n3与第四节点n4之间。第四延时电阻r14的第一端与第三节点n3耦接,第二端与第五节点n5耦接。第二晶体管tr2的控制极与第四节点n4耦接,第二晶体管tr2的第一极与第三节点n3耦接,第二晶体管tr2的第二极与第五节点n5耦接。第四电容c4的第一端与第五节点n5耦接,第二端接地。第五节点n5与第六节点n6耦接,第六节点n6与测试点test和输出端out耦接。其中,测试点test被配置为对经过延时的第一控制信号进行测试。

在一些示例中,第一晶体管tr1为pnp型n沟道增强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metal-oxide-semiconductorfield-effecttransistor,mosfet)。示例性地,第一晶体管tr1具有如下参数:导通延时(turn-ondelaytime)为7ns(最大值wie14ns),导通上升时长(turn-onrisetime)为15ns(最大值为30ns),关断延时(urn-offdelaytime)为38ns(最大值为76ns),关断下降时长(turn-offfalltime)为3ns(最大值为6ns)。

第二晶体管tr2为pnp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第二晶体管tr2可作用电压信号处理,也可针对电流信号处理。第二晶体管tr2的第一极通过标号为1、2、3的三个输入通道与第三节点n3耦接,第二晶体管tr2的第二极通过标号为5、6、7、8、9的输出通道与第五节点n5耦接,标号为4的通道被配置为传输参考电压信号,可以使得经过标号4的通道输入的信号作为参考延迟电压控制。示例性地,第一晶体管tr1具有如下参数:导通延时为5.6ns,导通上升时长为18.4ns,关断延时为46.6ns,关断下降时长为12ns。

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和第三电容c3的容值大小可以根据延时单元2521的电路纹波大小设定,本公开对此并不设限,例如,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和第三电容c3的电容值均为10uf,以应对150mv的纹波。

示例性地,第一延时电阻r11的阻值范围为0k~50k,例如为30k,第二延时电阻r12的阻值范围为10k~25k,例如为22.1k。

在上述延时单元2521中,第一输入端in1和第二输入端in2接收第一控制信号,经过延时处理后传输至第六节点n6,从输出端out以及测试点test输出经过延时的第一控制信号,通过从测试点test处对经过延时的第一控制信号进行测试可知,经过延时的第一控制信号的综合测试结果满足pulswidth(脉冲宽度)≤300us,dutycycle(占空比)≤2%。示例性地,经过延时的第一控制信号相比未经延时的第一控制信号,延后了约3μs。

需要说明的是,本公开所提供的延时单元2521的电路结构仅是一种示意,并且,在实际应用中,上述第一晶体管tr1和第二晶体管tr2的参数、以及电容的容值和电阻的阻值,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应设置。延时单元2521的具体实现方式不局限于上面描述的方式,其可以为任意使用的实现方式,例如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常规连接方式,只需保证实现相应功能即可,上述示例并不能限制本公开的保护范围。

判断单元2522与延时单元2521耦接,判断单元2522被配置为接收采样子电路251输出的第一控制信号,和延时单元2521输出的经过延时的第一控制信号,判断延时前与延时后第一控制信号的电压值是否相等,若是,则输出计数信号。

示例性地,如图5b所示,判断单元2522具有两个输入端口和一个输出端口,两个输入端口被配置为接收采样子电路251输出的第一控制信号和延时单元2521输出的经过延时的第一控制信号,经过判断之后,将计数信号由输出端口输出。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a所示,计数控制子电路253还被配置为在计数次数达到预设次数的情况下,输出第三控制信号c6,第三控制信号c6用于切断视频信号源1’向系统板1的信号输入。从而系统板1根据第三控制信号c6,停止接收视频信号源1’输入的视频信号c7。

这样系统板1能够在源头截断原始信号的输入,提高整个显示装置100的过流保护系统的可靠性,且能减少系统板1的无效驱动,避免可能出现异常的源信号对系统板1造成不良影响。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b所示,计数控制子电路253包括:计数单元2531和控制单元2532。

计数单元2531被配置为接收延时判断子电路252输出的计数信号,并根据计数信号进行计数。

控制单元2532与计数单元2531耦接,控制单元2532被配置为存储计数次数,在计数次数达到预设次数的情况下,输出第二控制信号c5。第二控制信号c5用于切断显示装置100的系统板1向显示装置100的驱动电路2的信号输入。

控制单元2532还被配置为,在计数次数没有达到预设次数的情况下,判断在此之后的第二预设时间之内计数次数是否有增加,若否,则将计数次数清零。示例性地,第二预设时间为侦测时序信号的一个时钟周期t,例如为50μs。

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单元2532还被配置为在计数次数达到预设次数的情况下,输出第三控制信号c6。第三控制信号c6用于切断视频信号源1’向所述系统板1的信号输入。

通过计数单元2531与控制单元2532,可以实现计数功能,并在达到预设次数的情况下,输出第二控制信号c5以及第三控制信号c6,从而切断系统板1向显示装置100的驱动电路2的信号输入,保护驱动电路2以及显示面板3,切断视频信号源1’向所述系统板1的信号输入,从而保护系统板1。

需要说明的是,在一些实施例中,本公开所提供的显示装置100可以是显示不论运动(例如,视频)还是固定(例如,静止图像)的且不论文字还是的图像的任何装置。更明确地说,预期所述实施例可实施在多种电子装置中或与多种电子装置关联,所述多种电子装置例如(但不限于)移动电话、无线装置、个人数据助理、手持式或便携式计算机、gps接收器/导航器、相机、mp4视频播放器、摄像机、游戏控制台、手表、时钟、计算器、电视监视器、平板显示器、计算机监视器、汽车显示器(例如,里程表显示器等)、导航仪、座舱控制器和/或显示器、相机视图的显示器(例如,车辆中后视相机的显示器)、电子相片、电子广告牌或指示牌、投影仪、建筑结构、包装和美学结构(例如,对于一件珠宝的图像的显示器)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公开所提供的显示装置100可以为液晶显示装置100(liquidcrystaldisplay,简称lcd);该显示装置100也可以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100或光致发光显示装置100。在该显示装置100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100的情况下,电致发光显示装置100可以为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100(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简称oled)或量子点电致发光显示装置100(quantumdotlightemittingdiodes,简称qled)。在该显示装置100为光致发光显示装置100的情况下,光致发光显示装置100可以为量子点光致发光显示装置100。

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过流保护方法,应用于本公开所提供的如图2所示的显示装置100,如图10a和图10b所示,该过流保护方法包括:

s1、显示装置100的系统板1向显示装置100的驱动电路2输出电源信号c2和显示信号c1。

s2、驱动电路2中的电源电路21接收电源信号c2,并根据电源信号c2为驱动电路2中的时序控制器22和过流保护电路25提供电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源电路21还根据电源信号c2为显示面板3、栅极驱动电路31和源极驱动电路23提供电能。

s3、时序控制器22接收显示信号c1,根据显示信号c1生成用于输入至显示装置100的栅极驱动电路31的多个栅极输入信号c3。

在一些实施例中,时序控制器22还根据显示信号c1生成用于输入至显示装置100的源极驱动系统的多个源极输入信号c4。

s4、过流保护电路25获取所述多个栅极输入信号c3,对所述多个栅极输入信号c3进行连续侦测。

在侦测到所述多个栅极输入信号c3出现过流的情况下,向电源电路21输出第二控制信号c5。第二控制信号c5用于切断显示装置100的系统板1向显示装置100的驱动电路2的信号输入。

在侦测到所述多个栅极输入信号c3未出现过流的情况下,过流保护电路25不输出信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0b所示,s4还包括:

在侦测到所述多个栅极输入信号c3出现过流的情况下,向系统板1输出第三控制信号c6。第三控制信号c6用于切断视频信号源1’向所述系统板1的信号输入。

示例性地,过流保护电路25在如图4a和图4b所示的侦测时序信号的控制下,在每个时钟周期t内对多个栅极输入信号c3进行一次侦测,以实现连续侦测。例如,在侦测时序信号的下降沿或者上升沿来临时,在下一个时钟周期t(方波周期)内,进行再一次侦测。

请参见图11,在一些示例中,s4中过流保护电路25的具体侦测流程包括:

s401、显示装置100正常工作,过流保护电路25对所述多个栅极输入信号c3进行连续侦测,此时过流保护电路25不输出信号。

在显示装置100开启后,驱动电路2和显示面板3进入工作状态,过流保护保护电路25对时序控制器输出的多个栅极输入信号c3进行连续侦测。此步骤中,过流保护电路25不输出信号,即过流保护电路25没有侦测到多个栅极输入信号c3出现过流,显示装置处于正常工作状态下。

以下的s402~s411为在一个时钟周期t内,过流保护电路25所包括的内部器件对多个栅极输入信号c3的侦测流程。

s402、采样子电路251获取多个栅极输入信号c3,并进行筛选。

s403、采样子电路251判断所筛选的栅极输入信号c3的电压值是否大于第一预设电压值。

示例性地,在s402和s403中,采样子电路251中的信号筛选单元2511接收所述多个栅极输入信号c3,筛选出所述多个栅极输入信号c3中电压值最大的一个栅极输入信号c3,将所筛选出的栅极输入信号c3的电压值与第一预设电压值比较,判断所筛选出的栅极输入信号c3的电压值是否大于第一预设电压值。

若结果为否,则说明所述多个栅极输入信号c3没有出现过流异常,返回s401,等待下一个时钟周期的侦测。

若结果为是,则进入s404。

s404、采样子电路251将所述多个栅极输入信号c3中电压值大于第一预设电压值的一个栅极输入信号c3,作为采样栅极输入信号;根据采样栅极输入信号生成并输出第一控制信号。

在一些示例中,采样子电路251包括信号筛选单元2511,信号筛选单元2511筛选出所述多个栅极输入信号c3中电压值大于所述第一预设电压值的一个栅极输入信号c3,作为采样栅极输入信号,并将该采样栅极输入信号作为第一控制信号输出。

在另一些示例中,采样子电路251包括信号筛选单元2511和信号处理单元2512,信号筛选单元2511筛选出所述多个栅极输入信号c3中电压值大于所述第一预设电压值的一个栅极输入信号c3,作为采样栅极输入信号。信号处理单元2512接收信号筛选单元2511输出的采样栅极输入信号,对采样栅极输入信号进行去干扰和放大处理,根据经过去干扰和放大处理的采样栅极输入信号和第二预设电压值生成第一控制信号,并输出所述第一控制信号。

s405、延时判断子电路252被配置为,接收采样子电路251输出的第一控制信号,对第一控制信号进行第一预设时间的延时。

s406、延时判断子电路252判断经过延时的第一控制信号的电压值相较延时前是否有下降。

示例性地,在采样子电路251包括信号筛选单元2511,将所筛选出的采样栅极输入信号作为第一控制信号输出的情况下,在该步骤中,实际上是判断采样栅极输入信号的电压值大于第一预设电压值的时长是否大于第一预设时间。

若结果为是,则说明所选出的采样栅极输入信号并不是真正的电压值大于第一预设电压值的栅极输入信号c3,而是在出现尖峰电流的情况下所选出的采样栅极输入信号,从而根据该错误的采样栅极输入信号所生成的第一控制信号也不准确,此时多个栅极输入信号c3并没有真正出现过流,因此返回s401,等待下一个时钟周期的侦测。

若结果为否,则进入s407。

s407、延时判断子电路252输出计数信号。

s408、计数控制子电路253接收延时判断子电路252输出的计数信号,并根据计数信号进行计数。

s409、计数控制子电路253判断计数次数是否达到预设次数。

示例性地,预设次数为3次,若结果为是,则说明在连续三个时钟周期t内,均侦测到至少有一个栅极输入信号c3的电压值大于第一预设电压值的情况,这样,就说明栅极输入信号c3出现了过流异常至少持续了三个时钟周期t,进入s412:计数控制子电路253向电源电路21输出第二控制信号c5。或者,计数控制子电路253向电源电路21输出第二控制信号c5,以及,向系统板1输出第三控制信号c6。

若结果为否,则说明出现至少有一个栅极输入信号c3的电压值大于第一预设电压值的情况的次数不足,例如,在预设次数为3次的情况下,若此时计数次数为2,此时进入s410。

s410、计数控制子电路253判断在此之后的第二预设时间之内计数次数是否有增加。

示例性地,第二预设时间为一个时钟周期t,例如为50μs。在计数次数不足预设次数的情况下,判断在此之后的一个时钟周期t内,计数次数是否又增加,以判断在该时钟周期t,是否再一次侦测到多个栅极输入信号c3出现过流异常。

若是,则返回s409,计数控制子电路253判断计数次数是否达到预设次数。

若否,则进入s411。

s411、计数控制子电路253将计数次数清零,并且,返回s401,所述多个栅极输入信号c3没有出现过流异常,等待下一个时钟周期的侦测。

在s4之后,该过流保护方法还包括:s5和s5’。

s5、电源电路21接收第二控制信号c5,并在第二控制信号c5的控制下,停止接收系统板1输入的电源信号c2。

从而,电源电路21停止向时序控制器22以及栅极驱动电路31、源极驱动电路23、显示面板3提供电能,从而使得驱动电路2以及显示面板3停止工作,从而时序控制器22无法生成多个栅极输入信号c3,无法向栅极驱动电路31提供出现过流异常的多个栅极输入信号c3,从而出现异常的多个栅极输入信号c3能够被及时截断,不会输入栅极驱动电路31,避免了异常的多个栅极输入信号c3对栅极驱动电路31造成不良影响,进而对显示面板3造成不良影响。

s5’、系统板1接收第三控制信号c6,并在第三控制信号c6的控制下,停止接收视频信号源1’输入的信号。从而,系统板1在信号源头切断输入,进一步避免了可能出现异常的信号对显示装置100的不良影响。

本公开所提供的显示装置100的过流保护方法,能够通过过流保护电路25,对栅极输入信号c3进行连续侦测,确保由于显示信号c1出现异常而造成的栅极输入信号c3的过流异常能够及时被侦测到,并在侦测到异常的瞬间输出第二控制信号c5,从而电源电路21在第二控制信号c5的控制下,停止接收系统板1输入的电源信号c2,切断系统板1向电源电路21的电源信号c2的输入,停止显示装置100的电能供应,从而保护显示面板3和整个驱动电路2,避免显示装置100继续运行,对显示面板3及驱动电路2产生不良影响。以及,在侦测到异常的瞬间输出第三控制信号c6,系统板1在第三控制信号c6的控制下,停止接收视频信号源1’输入的信号,进一步避免了可能出现异常的视频信号源1’输入的信号对显示装置100的不良影响,还能保护系统板1。

以上所述,仅为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公开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公开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