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折叠显示屏及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617564发布日期:2020-10-23 19:19阅读:105来源:国知局
可折叠显示屏及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折叠显示屏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可折叠显示屏需要具备良好的弯折性能,在弯折超过一定次数后,显示屏幕不能出现任何的膜层脱落以及显示不良等问题。除此以外,可折叠显示屏还需要具备一定的硬度和耐磨耗性能,以防止可折叠显示屏在跌落时受到不可修复的伤害,从而影响消费者的使用。

目前,主要通过在可折叠显示屏的结构中加入缓冲材来提高可折叠显示屏的缓冲性能,这种缓冲材一般具有良好的弹性,可以通过发泡或者涂布的方法制成。在可折叠显示屏中加入缓冲材,能够有效减轻跌落时可折叠显示屏受到的伤害,但加入缓冲材后,可折叠显示屏整体厚度增加,不利于可折叠显示屏整体的弯折性能的提升。

因此,怎样在不影响可折叠显示屏弯折性能的前提下提高可折叠显示屏的缓冲性能是全世界面板厂家正在努力攻克的难关。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可折叠显示屏及显示装置,可以在不影响可折叠显示屏弯折性能的前提下提高可折叠显示屏的缓冲性能。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可折叠显示屏,包括:

支撑膜;

发光层,所述发光层设置在所述支撑膜上;

触控基板,所述触控基板设置在所述发光层上;

偏光片,所述偏光片设置在所述触控基板上;

覆盖板;所述覆盖板设置在所述偏光片上;其中,

所述可折叠显示屏还包括缓冲层,且所述缓冲层与所述可折叠显示屏其他模组集成为一体,其中,所述可折叠显示屏其他模组为所述支撑膜、所述触控基板、所述偏光片以及所述覆盖板中的任一种。

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可折叠显示屏中,任意两个相邻的模组之间均通过光学胶层连接,但所述缓冲层和与所述缓冲层集成为一体的所述模组直接接触,以减少所述可折叠显示屏的厚度。

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可折叠显示屏中,所述缓冲层与所述支撑膜集成为一体,其中,所述缓冲层设置在所述支撑膜上。

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可折叠显示屏中,所述缓冲层与所述偏光片集成为一体,其中,所述缓冲层设置在偏光片上。

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可折叠显示屏中,所述缓冲层与所述偏光片以及所述覆盖板集成为一体,其中,所述缓冲层设置在所述偏光片以及所述覆盖板之间。

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可折叠显示屏中,所述缓冲层与所述触控基板集成为一体,且所述缓冲层设置在所述触控基板上

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可折叠显示屏中,所述缓冲层的光透过率大90%,所述缓冲层的雾度小于2%。

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可折叠显示屏中,所述缓冲层的材料包括聚氨酯材料和亚克力材料中的一种或组合。

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可折叠显示屏中,所述缓冲层的表面粗糙度小于0.5微米。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所述的可折叠显示屏。

在本申请提供的可折叠显示屏及显示装置中,通过把缓冲层与可折叠显示屏其他模组集成为一体。从而不仅可以提高可折叠显示屏的缓冲性能,使可折叠显示屏具备一定的硬度和耐磨耗性能,防止可折叠显示屏在跌落时受到不可修复的伤害,从而影响消费者的使用;而且还不会影响到可折叠显示屏的弯折性能,使可折叠显示屏依旧具备良好的弯折性能,在弯折超过一定次数后,显示屏幕不会出现任何的膜层脱落以及显示不良等问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描述,将使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及其它有益效果显而易见。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可折叠显示屏的第一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可折叠显示屏的第二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可折叠显示屏的第三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可折叠显示屏的第四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方式或例子用来实现本申请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申请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申请。此外,本申请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参考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方式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此外,本申请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应用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

请参阅图1至图4,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可折叠显示屏10,包括支撑膜101、设置在所述支撑膜101上的发光层102、设置在发光层102上的触控基板103、设置在触控基板103上的偏光片104、设置在偏光片104上的覆盖板105、缓冲层106以及光学胶层107,其中,缓冲层106与可折叠显示屏10其他模组集成为一体,可折叠显示屏10其他模组为支撑膜101、所述触控基板103、所述偏光片104以及所述覆盖板105中的任一种;可折叠显示屏10中相邻的模组之间均通过光学胶层107连接,但缓冲层106和与缓冲层106集成为一体的模组直接接触。

其中,可以理解的,缓冲层106具备良好的弹性,因此在可折叠显示屏10中增加缓冲层106,可以提高可折叠显示屏10的缓冲性能,能够减轻可折叠显示屏在跌落时屏幕受到的伤害。

其中,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缓冲层106的材料包括聚氨酯材料和亚克力材料中的一种或组合。

其中,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缓冲层106的弹性模量范围为2~200兆帕,缓冲层106的泊松比范围为0.3~0.5。

其中,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缓冲层106的厚度为50~100微米。

其中,可以理解的,缓冲层106的厚度并不是太大,因此,在可折叠显示屏10中加入缓冲层106,并不会提高太多可折叠显示屏10的厚度,因此对于可折叠显示屏10的弯折性能影响也不大,在弯折一定次数后,可折叠显示屏10的屏幕不会出现膜层脱落以及显示不良的现象。

其中,可以理解的,通过光学胶层107把可折叠显示屏10中相邻的模组之间连接起来,主要是为了提高可折叠显示屏10中模组之间连接的强度,防止在可折叠显示屏10弯折过程中,可折叠显示屏10中的模组之间出现脱落现象。

其中,可以理解的,缓冲层106和与缓冲层106集成为一体的模组直接接触,可以减少一层光学胶层107的使用,从而达到减少可折叠显示屏10厚度的效果。

另外,可折叠显示屏10的弯折性能与可折叠显示屏10的厚度有关,可折叠显示屏10的厚度越薄,可折叠显示屏10的弯折性能越好;可折叠显示屏10的弯折性能越厚,可折叠显示屏10的弯折性能越差。因此减少可折叠显示屏10的厚度,可以提高可折叠显示屏10的弯折性能。

其中,可以理解的,因为缓冲层106的表面平整度比较好,缓冲层106的表面粗糙度小于0.5微米,因此,可以采取直接涂布的方法把缓冲层106与可折叠显示屏10中的其他模组集成在一起。

具体的,请参阅图1,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可折叠显示屏的第一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可折叠显示屏10,包括支撑膜101、设置在所述支撑膜101上的发光层102、设置在发光层102上的触控基板103、设置在触控基板103上的偏光片104、设置在偏光片104上的覆盖板105以及缓冲层1061,其中,缓冲层1061与支撑膜101集成为一体,缓冲层1061设置在所述支撑膜101上;可折叠显示屏10中相邻的模组之间均通过光学胶层107连接,但缓冲层1061与支撑膜101直接接触。

其中,可以理解的,缓冲层1061与支撑膜101集成为一体时,缓冲层1061位于发光层102和支撑膜101之间。由于光线要从发光层102射出,依次通过触控基板103、偏光片104等至外界;而缓冲层1061位于发光层102和支撑膜101之间,从发光层102射出的光线不会经过缓冲层1061;因此缓冲层1061不会影响到从发光层102射出的光线。因此缓冲层1061也就不需要达到光学透明级,其中,缓冲层1061达到光学透明级指的是缓冲层1061呈现透明态,缓冲层1061的透过率大于90%,缓冲层1061的雾度小于2%。

其中,可以理解的,当缓冲层1061与支撑膜101集成为一体,缓冲层1061设置在所述支撑膜101上时,先把缓冲层1061采用直接涂布的方法涂布在支撑膜101上方,接着还需要在缓冲层1061上涂布一层光学胶层107。其中,在缓冲层1061上涂布一层光学胶层107主要是为了使缓冲层1061与发光层102连接到一起,提高可折叠显示屏10模组之间连接的强度,防止在可折叠显示屏10弯折过程中,缓冲层1061与发光层102之间发生脱落现象,进而提高可折叠显示屏10的弯折性能。

其中,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当缓冲层1061与支撑膜101集成为一体时,缓冲层1061还可以设置在支撑膜101下方。

具体的,请参阅图2,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可折叠显示屏的第二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可折叠显示屏10,包括支撑膜101、设置在所述支撑膜101上的发光层102、设置在发光层102上的触控基板103、设置在触控基板103上的偏光片104、设置在偏光片104上的覆盖板105以及缓冲层1062,其中,缓冲层1062与偏光片104集成为一体,缓冲层1062设置在所述偏光片104上;可折叠显示屏10中相邻的模组之间均通过光学胶层107连接,但缓冲层1062和与偏光片104直接接触。

其中,可以理解的,缓冲层1061与偏光片104集成为一体时,缓冲层1062设置在所述偏光片104上,此时缓冲层1062位于发光层102与覆盖板105之间。由于光线要从发光层102射出,依次通过触控基板103、偏光片104、覆盖板105等至外界;当缓冲层1062位于发光层102与覆盖板105之间时,从发光层102射出的光线需要经过缓冲层1062;因此缓冲层1062会影响到从发光层102射出的光线。因此缓冲层1062需要达到光学透明级,其中,缓冲层1062达到光学透明级指的是缓冲层1062呈现透明态,缓冲层1062的透过率大于90%,缓冲层1062的雾度小于2%。

其中,可以理解的,当缓冲层1061与偏光片104集成为一体,缓冲层1062设置在所述偏光片104上时,需要先把缓冲层1062采用直接涂布的方法涂布在偏光片104上,接着还需要在缓冲层1062上涂布一层光学胶层107。其中,在缓冲层1062上涂布一层光学胶层107主要是为了使缓冲层1062与覆盖板105连接到一起,提高可折叠显示屏10中模组之间连接的强度,防止在可折叠显示屏10弯折过程中,缓冲层1062与覆盖板105之间发生脱落现象,进而提高可折叠显示屏10的弯折性能。

其中,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当缓冲层1062与偏光片104集成为一体时,缓冲层1062还可以设置在偏光片104下方。

具体的,请参阅图3,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可折叠显示屏的第三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可折叠显示屏10,包括支撑膜101、设置在所述支撑膜101上的发光层102、设置在发光层102上的触控基板103、设置在触控基板103上的偏光片104、设置在偏光片104上的覆盖板105以及缓冲层1063,其中,缓冲层1063与偏光片104以及覆盖板105集成为一体,缓冲层1063设置在偏光片104以及覆盖板105之间;可折叠显示屏10中相邻的模组之间均通过光学胶层107连接,但缓冲层1063与偏光片104以及覆盖板105直接接触。

其中,可以理解的,图3中所示的缓冲层1063与图2中所示的缓冲层1062一样,从发光层102射出的光线需要经过缓冲层1063;因此缓冲层1063会影响到从发光层102射出的光线。因此缓冲层1063需要达到光学透明级,其中,缓冲层1063达到光学透明级指的是缓冲层1063呈现透明态,缓冲层1063的透过率大于90%,缓冲层1063的雾度小于2%。

其中,可以理解的,缓冲层1063与偏光片104以及覆盖板105集成为一体时,其中,缓冲层1063设置在偏光片104以及覆盖板105之间。因此是先形成偏光片104,然后在偏光片104上通过直接涂布的方式形成缓冲层1063,最后在缓冲层1063上形成覆盖板105。

因此,图3中所示的可折叠显示屏10与图2中所示的可折叠显示屏10相比,少涂布了一层光学胶层107,从而达到了减少可折叠显示屏10厚度的效果。而可折叠显示屏10的弯折性能与可折叠显示屏10的厚度有关,可折叠显示屏10的厚度越薄,可折叠显示屏10的弯折性能越好;可折叠显示屏10的弯折性能越厚,可折叠显示屏10的弯折性能越差。因此,图3中所示的可折叠显示屏10与图2中所示的可折叠显示屏10相比,具备更优的弯折性能。

具体的,请参阅图4,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可折叠显示屏的第四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可折叠显示屏10,包括支撑膜101、设置在所述支撑膜101上的发光层102、设置在发光层102上的触控基板103、设置在触控基板103上的偏光片104、设置在偏光片104上的覆盖板105以及缓冲层1063,其中,缓冲层1064与触控基板103集成为一体,缓冲层1064设置在触控基板103上;可折叠显示屏10中相邻的模组之间均通过光学胶层107连接,但缓冲层1064与触控基板103直接接触。

其中,可以理解的,图4中所示的缓冲层1064与图2中所示的缓冲层1062一样,从发光层102射出的光线需要经过缓冲层1064;因此缓冲层1064会影响到从发光层102射出的光线。因此缓冲层1064需要达到光学透明级,其中,缓冲层1064达到光学透明级指的是缓冲层1064呈现透明态,缓冲层1064的透过率大于90%,缓冲层1064的雾度小于2%。

其中,当缓冲层1064与触控基板103集成为一体,缓冲层1064设置在触控基板103上方时,是先把缓冲层1064涂布在触控基板103上,接着在进行触控图案加工,最后在缓冲层1064上涂布一层光学胶层107。

其中,先把缓冲层1064涂布在触控基板103上,接着在进行触控图案加工,是因为如果先进行触控图案加工的话,触控基板103与缓冲层1064连接的表面就会变得不平整,而缓冲层1064的表面平整性比较好,表面粗糙度小于0.5微米,因此此时缓冲层1064就不能很好的与触控基板103结合在一起。在可折叠显示屏10弯折的过程中,缓冲层1064与触控基板103之间就容易出现脱落现象,从而对可折叠显示屏10的弯折性能造成影响。因此,先把缓冲层1064涂布在触控基板103上,接着在进行触控图案加工,可以防止在可折叠显示屏10弯折的过程中,缓冲层1064与触控基板103之间发生脱落现象,进而提高可折叠显示屏10的弯折性能。

其中,可以理解的,在缓冲层1064上涂布一层光学胶层107,是为了使缓冲层1064与偏光片104连接到一起,从而提高可折叠显示屏10中模组之间连接的强度,防止在可折叠显示屏10弯折过程中,缓冲层1064偏光片104之间发生脱落现象,进而提高可折叠显示屏10的弯折性能。

在本申请提供的可折叠显示屏中,通过把缓冲层与可折叠显示屏其他模组集成为一体。从而不仅可以提高可折叠显示屏的缓冲性能,使可折叠显示屏具备一定的硬度和耐磨耗性能,防止可折叠显示屏在跌落时受到不可修复的伤害,从而影响消费者的使用;而且还不会影响到可折叠显示屏的弯折性能,使可折叠显示屏依旧具备良好的弯折性能,在弯折超过一定次数后,显示屏幕不会出现任何的膜层脱落以及显示不良等问题。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其中,显示装置包括上述实施例所述的可折叠显示屏,因此这里就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提供的显示装置中,通过把缓冲层与可折叠显示屏其他模组集成为一体。从而不仅可以提高可折叠显示屏的缓冲性能,使可折叠显示屏具备一定的硬度和耐磨耗性能,防止可折叠显示屏在跌落时受到不可修复的伤害,从而影响消费者的使用;而且还不会影响到可折叠显示屏的弯折性能,使可折叠显示屏依旧具备良好的弯折性能,在弯折超过一定次数后,显示屏幕不会出现任何的膜层脱落以及显示不良等问题。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以上对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可折叠显示屏及显示装置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及其核心思想;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