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式水性笔引水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450067发布日期:2021-03-30 19:37阅读:239来源:国知局
一体式水性笔引水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性笔引水芯结构设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一体式水性笔引水芯。



背景技术:

以圆珠型笔头和免再吸墨水笔芯为主要特征的水性笔,因其便捷、洁净和书写流利的特点被广泛使用。笔芯内具有引水芯,引水芯的后端伸入墨水仓内,前端插入笔头,使用时通过引水芯可以将墨水仓内的墨水引入笔头。现有的水性笔用引水芯通常为二段式引水芯,即是由聚酯纤维聚合型引水芯一端与挤塑星型引水细芯插接制成。在使用时,聚酯纤维聚合型引水芯将墨水从后端引流到前端,再通过由连接在前端的挤塑星型引水细芯输送到滚珠笔头内以完成书写。这种引水芯在生产时,由于零部件较小,聚酯纤维聚合型引水芯和挤塑星型引水细芯的组装较为不便,从而不利于提高引水芯生产效率,同时也造成了质量的不稳定。



技术实现要素:

对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利于生产的一体式水性笔引水芯。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一体式水性笔引水芯,包括一体注塑成型的芯体,所述芯体包括从前至后依次连接的芯体头部、针管座及引水段;

在所述芯体侧面上具有引水槽,所述引水槽由所述芯体头部的前端面沿轴向向后延伸至所述引水段上。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芯体头部及所述针管座的外壁上成型有储水槽,所述储水槽与所述引水槽连通。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储水槽为环形槽、弧形槽或星形槽。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芯体头部的截面形状为椭圆形、星形或多边形。

上述技术方案中,在所述引水段上设有缓冲墨水的第一缓冲稳定结构。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缓冲稳定结构包括成型在引水段侧壁上沿周向间隔设置有若干第一轴向凸条,相邻第一轴向凸条之间形成第一轴向沟槽。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缓冲稳定结构包括成型在引水段侧面具有沿引水段轴向设置的缓流面,所述缓流面为凹凸不平的粗糙面。

上述技术方案中,在所述针管座上设有缓冲墨水的第二缓冲稳定结构。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缓冲稳定结构包括成型在针管座侧壁上沿周向间隔设置有若干第二轴向凸条,相邻第二轴向凸条之间形成第二轴向沟槽。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芯体头部或/和所述针管座上设有轴向的平衡槽。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芯体为塑料材质。

本实用新型具有积极的效果:本实用新型中的引水芯结构合理,在生产时直接采用注塑的成型方式制成引水芯的一体芯体,省去二段的组装工序,利于生产,并有利于提高产品质量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一体式水性笔引水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从另一角度观察图1所示一体式水性笔引水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a处放大图;

图4为图1中沿b-b线剖切的剖视图;

图5为水性笔笔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所示附图标记为:1-芯体头部;11-平衡槽;2-针管座;21-第二轴向凸条;22-第二轴向沟槽;3-引水段;31-第一轴向凸条;32-第一轴向沟槽;33-缓流面;4-引水槽;5-储水槽;6-滚珠笔头;7-笔头座;8-储水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中一体式水性笔引水芯的具体结构做以说明:

实施例1

一种一体式水性笔引水芯,如图1至图4所示,包括一体注塑成型的芯体,所述芯体包括从前至后依次连接的芯体头部1、针管座2及引水段3;在所述芯体侧面上具有引水槽4,所述引水槽4由所述芯体头部1的前端面沿轴向向后延伸至所述引水段3上。本实施例中的引水芯结构合理,在生产时直接采用注塑的方式一体制成所述芯体,省去组装工序,利于生产,并有利于提高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将该引水芯装入水性笔笔芯内后,笔芯的结构如图5所示,芯体的芯体头部1插入滚珠笔头6内,芯体头部1的前端抵进滚珠笔头6内滚珠的位置,针管座定位在笔芯的笔头座7内,引水段3处于笔芯的储水器8内,引水段3后端伸入墨水仓(图中未示出)内,书写时墨水由墨水仓引入并顺着引水槽4流入笔头内滚珠上持续为书写供应墨水。

本实施例中,所述芯体头部1及所述针管座2的外壁上成型有储水槽5,所述储水槽5与所述引水槽4连通,设置多个储水槽5能够在滚珠笔头6内壁与储水槽5之间的空隙中增加墨水储存量,为书写持续的供应墨水;进一步,所述储水槽5可以是但不限于是环形槽、弧形槽或星形槽,本实施例中的储水槽5设计为环形槽。

作为延伸设计,所述芯体头部1也可以设计为截面形状为椭圆形、星形或多边形,采用这种设计,在芯体头部1与滚珠笔头之间能够有较大空隙,以增加墨水储量,从而可以不设计上述的储水槽5。

作为进一步改进,在本实施例中,在所述引水段3上设有缓冲墨水的第一缓冲稳定结构,在使用时,通过第一缓冲稳定结构在不阻断墨水的情况下减缓墨水流量,避免墨水顺着引水段3下流过快出现书写时“滴墨”问题。

更为具体的,所述第一缓冲稳定结构包括成型在引水段3侧壁上沿周向间隔设置有若干第一轴向凸条31,相邻第一轴向凸条31之间形成第一轴向沟槽32,第一轴向沟槽供墨水流过,第一轴向凸条31阻碍作用减缓墨水流量。

作为上述第一缓冲稳定结构的变形结构或者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缓冲稳定结构包括成型在引水段3侧面具有沿引水段3轴向设置的缓流面33,所述缓流面33为凹凸不平的粗糙面,由此在一定程度上达到减缓墨水流量的目的。

本实施例中所述芯体为塑料材质。

实施例2

作为实施例1的进一步改进,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针管座2上设有缓冲墨水的第二缓冲稳定结构,所述第二缓冲稳定结构包括成型在针管座2侧壁上沿周向间隔设置有若干第二轴向凸条21,相邻第二轴向凸条21之间形成第二轴向沟槽22,本实施例中第二缓冲稳定结构的作用与实施例1中第一缓冲稳定结构的作用相同。

实施例3

作为实施例1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芯体头部1或/和所述针管座2(即所述芯体头部1和所述针管座2中至少一个)上设有轴向的平衡槽11,组装成笔书写时通过平衡槽11释放墨水压力,书写使用效果好。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这些属于本实用新型的实质精神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一体式水性笔引水芯,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体注塑成型的芯体,所述芯体包括从前至后依次连接的芯体头部(1)、针管座(2)及引水段(3);

在所述芯体侧面上具有引水槽(4),所述引水槽(4)由所述芯体头部(1)的前端面沿轴向向后延伸至所述引水段(3)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式水性笔引水芯,其特征在于,所述芯体头部(1)及所述针管座(2)的外壁上成型有储水槽(5),所述储水槽(5)与所述引水槽(4)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体式水性笔引水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槽(5)为环形槽、弧形槽或星形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式水性笔引水芯,其特征在于,所述芯体头部(1)的截面形状为椭圆形、星形或多边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式水性笔引水芯,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引水段(3)上设有缓冲墨水的第一缓冲稳定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体式水性笔引水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缓冲稳定结构包括成型在引水段(3)侧壁上沿周向间隔设置有若干第一轴向凸条(31),相邻第一轴向凸条(31)之间形成第一轴向沟槽(32)。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一体式水性笔引水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缓冲稳定结构包括成型在引水段(3)侧面具有沿引水段(3)轴向设置的缓流面(33),所述缓流面(33)为凹凸不平的粗糙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式水性笔引水芯,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针管座(2)上设有缓冲墨水的第二缓冲稳定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体式水性笔引水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缓冲稳定结构包括成型在针管座(2)侧壁上沿周向间隔设置有若干第二轴向凸条(21),相邻第二轴向凸条(21)之间形成第二轴向沟槽(22)。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式水性笔引水芯,其特征在于,所述芯体头部(1)或/和所述针管座(2)上设有轴向的平衡槽(11)。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式水性笔引水芯,其特征在于,所述芯体为塑料材质。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一体式水性笔引水芯,包括一体注塑成型的芯体,所述芯体包括从前至后依次连接的芯体头部、针管座及引水段;在所述芯体侧面上具有引水槽,所述引水槽由所述芯体头部的前端面沿轴向向后延伸至所述引水段上。本实用新型中的水性笔引水芯结构合理,通过一次注塑即可成型,省去组装工序,利于加工生产,并保证质量的稳定性。

技术研发人员:南子芬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联盛文具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4.21
技术公布日:2021.03.3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