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流动教室的班级门牌

文档序号:24960179发布日期:2021-05-07 20:00阅读:277来源:国知局
一种适用于流动教室的班级门牌

本实用新型涉及班级门牌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流动教室的班级门牌。



背景技术:

本实用新型背景技术中公开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实用新型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必然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经成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目前针对班级门牌的标识,各小初高中以及大学普遍采用塑料或铁质底板加印刷字的形式,还有的采用插卡式,如申请号为201120304044.5的专利文献公开的一种由门牌和插卡式窗口组成的插卡式可视门牌。然而,这种门牌不可多角度显示,需多次重新印刷制作、不可随时变换相关信息。在此背景下,提供一款具有上述特点的班级门牌就变得很有必要并具有价值,将极大节省人力、物力和财力,给使用者带来便利。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适用于流动教室的班级门牌,这种班级门牌主要针对班级门牌单角度显示、更换班级门牌周期较长、班级学生与班级门牌信息不对应等问题做出改进,带来更加方便的体验。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适用于流动教室的班级门牌,包括:门牌外壳、第一卷轴、第二卷轴、第三卷轴、第一转动轴、第二转动轴、第三转动轴、第一定位轴、第二定位轴和第三定位轴。其中,所述门牌外壳为三棱柱形结构,且门牌外壳内部为内腔;门牌外壳的两端由第一壳底和第二壳底密封,所述门牌外壳的每个棱面上均开设有第一开口、第二开口、第三开口,且每个棱面上的三开口均沿着门牌外壳长度方向分布。所述第一卷轴、第二卷轴、第三卷轴均位于门牌外壳的内腔中,且三个卷轴分别对应第一开口、第二开口、第三开口。所述第一转动轴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卷轴连接,第一转动轴的另一端与第一定位轴连接,第二转动轴与一端与所述第二卷轴连接,第二转动轴的另一端与第二定位轴连接,且第一定位轴、第二定位轴均活动设置在第一壳底上。第三转动轴与一端与所述第三卷轴连接,第三转动轴的另一端与第三定位轴连接,且第三转动轴活动设置在第二壳底上,且第一卷轴、第二卷轴、第三卷轴、门牌外壳同心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开口、第二开口、第三开口上均覆盖有透明的凸透镜片,以便于保护和放大卷轴上的字体。可选地,所述凸透镜片为透明塑料材质或者透明玻璃材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转动轴位于第一壳底中心,所述第二转动轴位于第一壳底的一个楞角处,所述第二转动轴和固定在第二卷轴上的传动齿轮传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转动轴的另一端依次穿过第一卷轴中心、第一转动轴中心后与第一定位轴,而第一转动轴的另一端与第一定位轴未连接,从而可以省略第二转动轴,通过分别转动第一转动轴、第二转动轴来实现第一卷轴、第二卷轴的转动,从而实现班级信息的切换。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定位轴、第二定位轴和第三定位轴均为定位针,在换号信息后,按下各定位针,有助于更好地固定各卷轴。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壳底和第二壳底均拆卸设置,且各壳底上均设置有安装定位针的通孔。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壳底、第二壳底均卡合在门牌外壳的两端的开口中,从而实现壳底与门牌外壳之间的可拆卸设置,以便于门牌外壳内部部件的安装。

进一步地,所述卷轴与转动轴之间通过螺纹连接,从而实现两者之间的可拆卸连接,便于通过更换卷轴进行班级信息的更换。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卷轴、第二卷轴、第三卷轴均为圆柱形,各卷轴采用耐磨布制成,三个卷轴上从左至右依次为年级、班级、专业(如遇考试可替换成考场编号)信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除了具有普通班级门牌可标明班级信息的特点外,还具有可随时变换班级信息内容,可多角度显示,放大字体,节省空间,降低更换门牌成本等优点。

(2)本实用新型的班级门牌实现了班级信息的自动变换,非常适用于流动教室和需要更换班级信息的教室。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门牌外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适用于流动教室的班级门牌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适用于流动教室的班级门牌的内部示意图。

图中标记分别代表:1-门牌外壳、2-第一卷轴、3-第二卷轴、4-第三卷轴、5-第一转动轴、6-第二转动轴、7-第三转动轴、8-第一定位轴、9-第二定位轴、10-第三定位轴、11-传动齿轮、12-透镜、101-第一壳底、102-第二壳底、103-第一开口、104-第二开口、105-第三开口。

具体实施方式

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实用新型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实用新型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为了方便叙述,本实用新型中如果出现“上”、“下”、“左”“右”字样,仅表示与附图本身的上、下、左、右方向一致,并不对结构起限定作用,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需要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术语解释部分:本实用新型中的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为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连接,或者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含义。

正如前文所述,目前的一些门牌不可多角度显示,需多次重新印刷制作、不可随时变换相关信息。因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流动教室的班级门牌;现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参考附图1,对于该附图所示的适用于流动教室的班级门牌,其主要包括:门牌外壳1、第一卷轴2、第二卷轴3、第三卷轴4、第一转动轴5、第二转动轴6、第三转动轴7、第一定位轴8、第二定位轴9和第三定位轴10。其中:

对于所述门牌外壳1,其为中空的三棱柱形结构,即门牌外壳1内部具有内腔,以便于安装所述卷轴,从而进行班级信息的展示与切换。

所述门牌外壳1的两端分别由第一壳底101、第二壳底102进行密封,且第一壳底101、第二壳底102均卡合在门牌外壳1的两端的开口中,从而实现壳底与门牌外壳1之间的可拆卸设置,以便于门牌外壳1内部部件的安装。所述第一壳底101、第二壳底102各壳底上均设置有安装定位轴的通孔。

所述门牌外壳1的每个棱面上均开设有第一开口103、第二开口104、第三开口105,且每个棱面上的三开口均沿着门牌外壳1长度方向分布,位于门牌外壳1的同一环面上的三个第一开口103为一组,同样地,位于门牌外壳1的同一环面上的三个第二开口104为一组,位于门牌外壳1的同一环面上的三个第三开口105也为一组,从而从多个角度实现班级信息的展示。

所述第一卷轴2、第二卷轴3、第三卷轴4均为圆柱形,且三各卷轴位于门牌外壳1的内腔中,且三个卷轴分别对应第一开口103、第二开口104、第三开口105,且第一卷轴2、第二卷轴3、第三卷轴4、门牌外壳1同心设置,以便于展示印制在卷轴上的班级信息。

所述第一转动轴5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卷轴2连接,第一转动轴5的另一端与第一定位轴8连接,第二转动轴6与一端与所述第二卷轴3连接,第二转动轴6的另一端与第二定位轴9连接,且第一定位轴8、第二定位轴9均活动设置在第一壳底101上。具体地,所述第一转动轴5位于第一壳底101的中心,所述第二转动轴6位于第一壳底101的一个楞角处,所述第二转动轴6和固定在第二卷轴3上的传动齿轮11实现传动。

所述第三转动轴7与一端与所述第三卷轴4连接,第三转动轴7的另一端与第三定位轴10连接,且第三转动轴7活动设置在第二壳底102上。通过分别转动第一转动轴5、第二转动轴6、第三转动轴7来实现第一卷轴2、第二卷轴3、第三卷轴4的转动,从而实现班级信息的切换。

进一步地,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开口103、第二开口104、第三开口105上均覆盖有透明的凸透镜片,以便于保护和放大卷轴上的字体。具体地,所述凸透镜片为透明塑料材质,在另一实施例中选择为透明玻璃材质。

进一步地,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转动轴6的另一端依次穿过第一卷轴2中心、第一转动轴5中心后与第一定位轴8,而第一转动轴5的另一端与第一定位轴8未连接,从而可以省略第二转动轴6,通过分别转动第一转动轴5、第二转动轴6来实现第一卷轴2、第二卷轴3的转动,从而实现班级信息的切换。

进一步地,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定位轴8、第二定位轴9和第三定位轴10均为定位针,在换号信息后,按下各定位针,有助于更好地固定各卷轴。

进一步地,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卷轴与转动轴之间通过螺纹连接,具体地所述卷轴上开设有螺孔,所述转动轴的一端面上设置有外螺纹,从而将转动轴的螺纹端拧在卷轴的螺孔中,实现两者之间的可拆卸连接,便于通过更换卷轴进行班级信息的更换。

进一步地,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卷轴采用耐磨布制成,三个卷轴上从左至右依次为年级、班级、专业(如遇考试可替换成考场编号)信息。所述第一壳底101、第二壳底102上刻有学院或学校名称。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上述虽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所属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劳动即可做出的各种修改或变形仍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