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469318发布日期:2021-08-31 14:02阅读:73来源:国知局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在液晶显示器中,减少成本已经成为提高显示面板的竞争力主要手段之一,显示面板的数据线连接于源极驱动芯片,源极驱动芯片通过覆晶薄膜连接在显示面板的侧边,而这样的架构设计不可避免的存在色偏风险,造成色偏不良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扇出区的扇出走线的走线长度不同,阻抗存在差异,扇出走线较长,对应连接的像素由于阻抗损耗较大,充电相对不足,亮度较暗;而扇出走线较短,对应连接的像素阻抗损耗较小,充电相对充足,亮度较亮,亮暗不均匀,导致显示面板出现色偏问题。

如何能够解决由于扇出走线阻抗差异带来的整个显示面板的亮度不均衡所导致的显示面板的色偏问题,从而提高显示效果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改善色偏问题。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连接于源极驱动芯片,所述显示面板包括非显示区和显示区;所述非显示区包括扇出走线区,所述显示区包括多条数据线和多个像素,所述数据线与所述像素分别对应连接;所述扇出走线区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源极驱动芯片,另一端连接于所述数据线,所述源极驱动芯片通过所述扇出走线区和数据线输出数据信号以给所述像素进行充电;其中,所述扇出走线区包括多条扇出走线,所述扇出走线的走线长度不同,所述扇出走线的走线长度越长,阻抗越大;所述数据线连接的所述扇出走线的走线长度越长,连接于所述数据线的像素的开口率越大。

可选的,所述像素包括多个子像素,所述子像素分别连接于所述数据线,相邻的两个所述子像素之间均设置有遮光层;所述数据线连接的所述扇出走线的走线长度越长,连接的所述子像素对应设置的所述遮光层的线宽越小。

可选的,所述遮光层呈网格状铺设在所述显示区内,形成矩阵式的网孔,所述子像素对应设置在所述网孔内;所述数据线连接的所述扇出走线的走线长度越长,连接的所述子像素对应设置的所述遮光层的网孔越大,线宽越小。

可选的,所述显示面板包括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所述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相对设置,所述遮光层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板上;所述子像素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板上的色阻,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基板上的像素电极和薄膜晶体管;所述色阻对应设置在所述遮光层的网孔内,所述像素电极和薄膜晶体管对应所述色阻设置。

可选的,相邻的两条所述数据线连接的所述扇出走线的走线长度均不同,连接的所述像素对应的开口率也不同。

可选的,根据所述扇出走线的走线长度长度不同,将所述扇出走线划分为多个走线组,每个走线组内的扇出走线的走线长度差值小于预设阈值;所述数据线连接的所述扇出走线所处的走线组内平均走线长度越长,连接于所述数据线的像素的开口率越大。

可选的,所述扇出走线包括第一扇出走线和第二扇出走线,所述第一扇出走线的走线长度为l1,所述第二扇出走线的走线长度为l2;所述数据线包括与所述第一扇出走线连接的第一数据线,以及与所述第二扇出走线连接的第二数据线;

连接与所述第一数据线对应像素的像素开口率为w1,连接与所述第二数据线对应像素的像素开口率为w2;所述走线长度和像素开口率的关系为:l1/l2=w2/w1。

可选的,所述像素电极划分为一个或多个畴,在所述畴内分别设置有多条平行分支电极,多条所述平行分支电极之间设有多条裂缝,所述数据线连接的所述扇出走线的走线长度越长,连接于所述数据线的所述像素中,对应的所述像素电极设置的所述裂缝越宽,所述像素电极的开口率越大。

可选的,所述像素包括多个子像素,所述子像素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板上的色阻,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基板上的像素电极和薄膜晶体管;所述数据线连接的所述扇出走线的走线长度越长,连接的子像素对应色阻越薄,且在所述对应做薄的色阻上铺设平坦层,在所述平坦层上设置公共电极。

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连接于源极驱动芯片,所述显示面板包括非显示区和显示区;所述非显示区包括扇出走线区,所述显示区包括多条数据线和多个像素,所述数据线与所述像素分别对应连接;所述扇出走线区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源极驱动芯片,另一端连接于所述数据线,所述源极驱动芯片通过所述扇出走线区和数据线输出数据信号以给所述像素进行充电;其中,所述扇出走线区包括多条扇出走线,所述扇出走线的走线长度不同,所述扇出走线的走线长度越长,阻抗越大;所述数据线连接的所述扇出走线的走线长度越长,连接于所述数据线的像素的开口率越大;相邻的两条所述数据线连接的所述扇出走线的走线长度均不同,连接的所述像素对应的开口率也不同。

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所述的一种显示面板和源极驱动芯片;其中,所述源极驱动芯片的数量为一个,对应设置在所述显示面板的中部;位于所述显示面板中部的扇出走线最短,从所述显示面板的中部往所述显示面板的两端,所述扇出走线的走线长度逐渐变长;所述显示区内的像素,位于所述显示面板中部的像素开口率最小,从所述显示面板的中部往所述显示面板的两端,所述像素的开口率逐渐增大。

本申请根据对应连接的扇出走线的走线长度不同,调节显示区内像素的开口率,具体的,数据线连接的扇出走线的走线长度越长,数据线对应连接的像素的开口率越大,对应的,数据线连接的扇出走线较短时,则数据线对应的开口率较小;在其他条件一致的情况下,开口率越大,光透过率越高,亮度越高;开口率越小,则减少光透过率,降低亮度,以此抵消扇出走线阻抗差异带来的亮度不均匀的问题,从而实现显示区各个像素的亮度趋于一致,从而改善色偏问题,提高显示面板的显示均匀度。

附图说明

所包括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实施例的进一步的理解,其构成了说明书的一部分,用于例示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并与文字描述一起来阐释本申请的原理。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在附图中:

图1是本申请的一实施例的一种显示的俯视图;

图2是本申请的一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俯视图;

图3是本申请的一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俯视图;

图4是本申请的另一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俯视图;

图5是本申请的另一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俯视图;

图6是本申请的另一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剖视图。

其中,100、显示面板;110、显示区;111、数据线;112、第一数据线;113、第二数据线;114、第一基板;115、色阻;116、遮光层;117、平坦层;118、公共电极;119、第二基板;120、非显示区;121、扇出走线区;122、扇出走线;123、第一扇出走线;124、第二扇出走线;130、像素;131、子像素;132、像素电极;133、薄膜晶体管;134、畴;135、分支电极;136、裂缝,140、源极驱动芯片;200、显示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理解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公开的具体结构和功能细节,仅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例,是代表性的,但是本申请可以通过许多替换形式来具体实现,不应被解释成仅受限于这里所阐述的实施例。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除非另有说明,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包括”及其任何变形,意为不排他的包含,可能存在或添加一个或更多其他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单元、组件和/或其组合。

另外,“中心”、“横向”、“上”、“下”、“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相对位置关系描述的,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的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或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参考附图和可选的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作为本申请的一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显示装置200,包括显示面板100以及驱动所述显示面板100的源极驱动芯片140;其中,所述源极驱动芯片140的数量为一个,对应设置在所述显示面板100的中部;位于所述显示面板100中部的扇出走线122最短,从所述显示面板100的中部往所述显示面板100的两端,所述扇出走线122的走线长度逐渐变长;所述显示区内的像素130中,位于所述显示面板100中部的像素130开口率最小,从所述显示面板100的中部往所述显示面板100的两端,所述像素130的开口率逐渐增大。

当然,本申请的显示装置200并不限制源极驱动芯片140的数量,多个源极驱动芯片140时,同样存在扇出走线122阻抗差异的问题,只要适用即可。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100包括非显示区120域和显示区域;所述非显示区120包括扇出走线122区121,所述显示区域包括多条数据线111和多个像素130,所述数据线111与所述像素130分别对应连接;所述扇出走线区121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源极驱动芯片140,另一端连接于所述数据线111,所述源极驱动芯片140通过所述扇出走线区121和数据线111输出数据信号以给所述像素130进行充电;其中,所述扇出走线区121包括多条扇出走线122,所述扇出走线122的走线长度不同,所述扇出走线122的走线长度越长,阻抗越大;所述数据线111连接的所述扇出走线122的走线长度越长,连接于所述数据线111的像素130的开口率越大。

由于扇出走线122长度不同,导致扇出走线122的阻抗不同,阻抗不同将使得显示区出现亮度不同的色偏问题;本申请在背光一致的情况下,在显示面板100内的像素130采用不同的开口率设计:面板两端像素130开口率设计较大,有利于提高光透过率,以提高亮度;面板中间部分像素130的开口率较小,具体的,对应数据线111连接的扇出走线122的走线长度越长,数据线111对应连接的像素电极132的开口率调整越大,对应的数据线111连接的扇出走线122较短时,则数据线111对应的像素电极132开口率较小,在其他条件一致的情况下,像素130开口率越大,光透过率越高,亮度越高;开口率越小,则减少光透过率,降低亮度,以此抵消扇出走线122阻抗差异带来的亮度不均匀的问题,提高显示质量。

具体的,相邻的两条所述数据线111连接的所述扇出走线122的走线长度均不同,连接的所述像素130对应的开口率也不同,本方案中,对应每条数据线111的像素130的开口率均不相同;使得每根数据线111上的像素130开口率对应扇出走线122的走线长度不同进行针对性调节,达到显示面板100显示最佳的调节效果。

本申请在显示面板100内的像素130采用不同的开口率设计,这一设计,适用于连接于一个源极驱动芯片140的显示面板100,也适用于连接于多个源极驱动芯片140的显示面板100,可以根据对应扇出走线122的走线长度不同,具体调节显示区内像素130的开口率,使得显示效果达到最佳。

具体的,如图2所示,所述像素130包括多个子像素131,所述子像素131分别连接于所述数据线111,相邻的所述子像素131之间均设置有遮光层115;所述数据线111连接的所述扇出走线122的走线长度越长,连接的子像素131对应设置的所述遮光层115的线宽越小。本方案中,对应调节相邻子像素131对应遮光层115的线宽,所述扇出区较长扇出走线122连接的数据线111对应的遮光层115的线宽为c1,所述扇出区较短走线连接的数据线111对应的遮光层115的线宽为c2,c1小于c2,从而来调节开口率,在保证不漏光的前提下,对应扇出走线122的走线长度越长,连接的子像素131对应设置的所述遮光层115的线宽越小,从而使得线宽越小的子像素131的开口率越大,光透过率越高,则亮度越高,对应的扇出走线122越短,连接较短扇出走线122的数据线111对应的遮光层115的线宽越宽,从而使得线宽越宽的子像素131的开口率越小,进而使得整个显示面板100的亮度均衡,从而改变色偏的问题。

具体的,所述遮光层115呈网格状铺设在所述显示区内,形成矩阵式的网孔,所述子像素131对应设置在所述网孔内;所述数据线111连接的所述扇出走线122的走线长度越长,连接的子像素131对应设置的所述遮光层115的网孔越大,线宽越小;针对子像素131对应设置的遮光层115进行改进,从而调节像素130的开口率,以抵消扇出走线122阻抗差异带来的亮度不均问题。

更具体的,所述显示面板100包括第一基板114和第二基板119,所述第一基板114和第二基板119相对设置,所述遮光层115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板114上;所述子像素131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板114上的色阻115,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基板119上的像素电极132和薄膜晶体管133;所述色阻115对应设置在所述遮光层115的网孔内,所述像素电极132和薄膜晶体管133对应所述色阻115设置;本方案中,通过对显示区内,位于彩膜基板侧的色阻115之间的遮光层115的线宽和网孔大小做调整,以此抵消扇出走线122的走线长度不一带来的阻抗导致色偏的问题。具体的,数据线111连接的扇出走线122越长,数据线111对应子像素131遮光层115网孔越大,则遮光层115线宽就越小,使得像素130的开口率越大,穿过子像素131的光越多,光的穿透率越高,亮度就越高,从而使得整个面板的色偏得到有效改善,且显示效果达到最佳。

具体的,所述遮光层115为黑矩阵,遮光层115的最小线宽宽度以能够完成遮光作用为界线,最大线宽宽度以遮光层115对应位置不出现暗线问题为界线。

当然,如图3所示,所述扇出走线122包括第一扇出走线123和第二扇出走线124,所述第一扇出走线123的走线长度为l1,所述第二扇出走线124的走线长度为l2;所述数据线111包括与所述第一扇出走线123连接的第一数据线112,以及与所述第二扇出走线124连接的第二数据线113;连接与所述第一数据线112的像素130的像素130开口率w1,连接与所述第二数据线113的像素130的像素130开口率w2;所述走线长度和像素130开口率的关系为:l1/l2=w2/w1。本方案中,扇出区的走线越长,对应连接的数据线111上的像素130开口率越大,其亮度则越大,线长与开口率成反比,这一等式属于理想状态,实际操作中,只要像素130开口率大小能够改善阻抗差异带来的色偏问题即可,以像素130开口率正好能够抵消阻抗差异为佳。

与上一实施例不同,本实施例示出了一种不同的实施方式,如图4所示,所述扇出走线122的走线长度不同,将所述扇出走线122划分为多个走线组,每个走线组内的扇出走线122的走线长度差值小于预设阈值;所述数据线111连接的所述扇出走线122所处的走线组内平均走线长度越长,连接于所述数据线111的像素130的开口率越大,本方案中,通过阻抗差异来划分走线组,阻抗差异程度不大的连续多条扇出走线122划分为一组,每个走线组分别调节对应的像素130的开口率大小,从而实现每个走线组对应的像素130的开口率都能够较好的抵消阻抗差异带来的亮度不均的问题,制程比较好做,工艺相对简单。

与上一实施例不同,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示出了一种不同的实施方式,所述像素电极132划分为一个或多个畴134,在所述畴134内分别设置有多条平行分支电极135,多条所述平行分支电极135之间设有多条裂缝136,所述数据线111连接的所述扇出走线122的走线长度越长,连接于所述数据线111的所述像素130中,对应的所述像素电极132设置的所述裂缝136越宽,所述像素电极132的开口率越大。本方案中,则调节像素电极132的开口率,对应通过所述像素电极132的畴134内分支电极135的裂缝136调节,裂缝136越宽,对应的像素电极132的开口率越大,从而根据不同长度的扇出走线122设置不同开口率的像素电极132,以此抵消扇出走线122阻抗偏大而带来的亮度偏低的问题,从而实现显示区各个像素130的亮度趋于一致,改善色偏问题,提高显示面板100的显示均匀度。

与上一实施例不同,在设置遮光层115线宽一致时;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来调节开口率,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示出了一种不同的实施方式调整开口率:所述像素130包括多个子像素131,所述子像素131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板114上的色阻115,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基板119上的像素电极132和薄膜晶体管133;所述数据线111连接的所述扇出走线122的走线长度越长,连接的子像素131对应色阻115越薄,且在所述对应做薄的色阻115上铺设平坦层117,在所述平坦层117上设置公共电极118,使得色阻115层不因部分色阻115做薄而出现断差而导致公共电极118容易断线的问题,本方案中,通过将对应数据线111上子像素131的色阻115做薄,同时将平坦层117铺设在做薄后的色阻115上,不仅可以防止公共电极118断线,同时平坦层117有利用光的透过,从而提高光的透过率,对应数据线111连接的扇出走线122的走线长度越长,连接的子像素131对应色阻115越薄,从而抵消各个数据线111对应的亮度差异,以此平衡或补偿对应的阻值差异带来的显示区内色偏的问题;当然,调整遮光层115线宽和网孔大小的方案,与调整色阻115层厚度的方式,可以进行结合。

在一实施例中,示出了一种与上述实施例不同的实施方式,将扇出区的较长的扇出走线122,通过设置双层金属层来减少扇出走线的阻值,从而改善扇出走线122的阻抗差异;当然也可以对应增加阻抗较小的扇形走线的线长来减少阻值差异;另外,也可以将双层金属层或增长走线长度的方案与本申请调节像素130开口率的方案进行结合,如此,可以达到更精细的调节,使得显示面板100达到最佳亮度调节效果。

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可以广泛用于各种显示面板,如tn(twistednematic,扭曲向列型)显示面板、ips(in-planeswitching,平面转换型)显示面板、va(verticalalignment,垂直配向型)显示面板、mva(multi-domainverticalalignment,多象限垂直配向型)显示面板,当然,也可以是其他类型的显示面板,如oled(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均可适用上述方案。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可选实施方式对本申请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申请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