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437815发布日期:2021-08-27 13:36阅读:460来源:国知局
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显示面板。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显示装置被广泛应用在许多电子产品上,如手机、平板电脑、手表等。

如图1a、图1b所示,现有的显示面板通过在彩膜基板(cf)与阵列基板(tft)之间设置间隔物(photospacer,ps)来保持盒厚。目前,ps采用的主要设计方式为主ps(mainps)和辅ps(subps),其中mainps的数量少于subps,并且mainps的厚度大于subps,因而mainps起主要的承载作用来保持盒厚。因此,无论是ps承载在平坦层pl还是设置于其上的凸垫(bump)上,当显示面板受到外力挤压时,mainps起到主要的支撑作用,即mainps会首先撞击pl或者bump,当mainps达到自身所能承受压力的极限时,subps会承受部分压力而起到辅助支撑作用。然而,无论是mainps还是subps受到外力挤压时,都容易发生滑动而产生偏移并且难以恢复,从而导致显示面板出现漏光、显示不均匀(mura)的问题,同时ps撞击pl或者bump容易造成碎亮点的问题。

因此,如何能更好地避免显示面板受到外力挤压导致ps易滑动、漏光、显示不均匀及碎亮点的问题,提高产品的显示效果,实为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能够有效限制间隔物的滑动范围,从而有效避免显示面板受外力挤压而发生漏光、显示不均匀及碎亮点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包括:第一基板;第二基板,与第一基板相对设置;平坦层,设置于第一基板上;黑色矩阵,设置于第二基板上;多个主间隔物,设置于第二基板上;多个辅间隔物,设置于第二基板上;多个凹槽,设置于平坦层上;其中,凹槽与主间隔物及辅间隔物一一对应,并且黑色矩阵在平坦层上的投影覆盖凹槽。

上述的显示面板,其中,凹槽包括本体部和延伸部,黑色矩阵包括主体部、横向部及纵向部,黑色矩阵的主体部在平坦层上的投影覆盖凹槽的本体部,黑色矩阵的横向部和纵向部在平坦层上的投影覆盖凹槽的延伸部。

上述的显示面板,其中,延伸部的长度介于黑色矩阵的主体部的通径长度的1/3至1/2之间。

上述的显示面板,其中,延伸部的尾部为弧形。

上述的显示面板,其中,延伸部的尾部为半圆形。

上述的显示面板,其中,延伸部的尾部的直径等于延伸部的宽度并且小于等于黑色矩阵的横向部或者纵向部的宽度。

上述的显示面板,其中,凹槽的深度介于0.45um至0.75um之间。

上述的显示面板,其中,凹槽的侧壁与凹槽的底面的夹角介于110度至150度之间。

上述的显示面板,其中,本体部的底面的通径比主间隔物的底部或者辅间隔物的底部的通径大16um至24um。

上述的显示面板,其中,凹槽的本体部的底面形状与主间隔物的底部形状或者辅间隔物的底部形状相适应。

综上,本发明提供的显示面板,通过在平坦层上开设与间隔物相对应的凹槽,同时凹槽由本体部和延伸部所构成,能够将显示面板受外力挤压致使间隔物的滑动范围限制在凹槽的范围内,从而有效改善了碎亮点、漏光及显示不均匀等问题。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附图说明

图1a及图1b为现有的显示面板受外力挤压的示意图。

图2a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剖面示意图。

图2b为图2a的显示面板受外力挤压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间隔物、凹槽及黑色矩阵的平面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平坦层及凹槽的剖面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间隔物及凹槽的平面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黑色矩阵的平面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间隔物、凹槽及黑色矩阵的平面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

100:显示面板

10:第一基板

20:第二基板

pl:平坦层

30:凹槽

31:本体部

32:延伸部

ps:间隔物

mainps:主间隔物

subps:辅间隔物

bm:黑色矩阵

mainbm:主体部

xbm:横向部

ybm:纵向部

p:粒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以更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目的、方案及功效,但并非作为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限制。

在说明书及后续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了某些词汇来指称特定组件或部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可理解,技术使用者或制造商可以不同的名词或术语来称呼同一个组件或部件。本说明书及后续的权利要求书并不以名称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组件或部件的方式,而是以组件或部件在功能上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的准则。在通篇说明书及后续的权利要求项中所提及的“包括”和“包含”为一开放式的用语,故应解释成“包含但不限定于”。以外,“连接”一词在此包含任何直接及间接的连接手段。间接的连接手段包括通过其它装置进行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横向”、“纵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以及“约”、或“大约”、“实质上”、“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参数等均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内容,并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特定的尺寸或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也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请参照图2a及图2b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100,其包括:第一基板10、第二基板20、平坦层pl、黑色矩阵bm及多个间隔物ps。其中,第一基板10与第二基板20相对设置,并且第一基板10例如为阵列基板tft、第二基板20例如为彩膜基板cf;多个间隔物ps包括多个主间隔物mainps和多个辅间隔物subps,并且间隔物ps设置于第二基板20上,黑色矩阵bm同样设置于第二基板20上,并且黑色矩阵bm位于第二基板20与间隔物ps之间,换句话说,间隔物ps设置于黑色矩阵bm上;另外,平坦层pl设置于第一基板10上,同时平坦层pl上开设有多个凹槽30,并且多个凹槽30与多个间隔物ps一一对应,具体来说,多个主间隔物mainps和多个辅间隔物subps与多个凹槽30为一一对应,亦即多个主间隔物mainps和多个辅间隔物subps与多个凹槽30在数量和位置上为一一对应,更进一步地,黑色矩阵bm在平坦层pl上的投影覆盖多个凹槽30。因此当显示面板100受外力挤压时,间隔物ps会向下移动而进一步深入所对应的凹槽30内,凹槽30的侧壁将会阻止间隔物ps任意滑动而将其限制在凹槽30的范围内,避免显示面板出现显示不均匀(mura)、漏光的问题;同时,间隔物ps撞击显示面板100内的配向膜(图中未示出)会产生多个粒子p(particle),如果粒子p任意移动而超出黑色矩阵bm所覆盖的范围,将会导致显示面板100出现碎亮点的问题,而在本实施例中,间隔物ps撞击配向膜所产生的多个粒子p的移动将会受到有效限制而尽量多的保留在凹槽30内和黑色矩阵bm的覆盖下,从而能够有效改善显示面板受外力挤压产生碎亮点的问题。

请参照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黑色矩阵bm在平坦层的投影大于凹槽30的面积,也就是说,凹槽30在黑色矩阵bm的覆盖之下;同时,凹槽30底面的形状、间隔物ps底部的形状均例如为圆形,并且如图3所示,凹槽30与间隔物ps处于同心状态下,间隔物ps底部边缘到凹槽30底面边缘的间距δd介于8um至12um之间,亦即凹槽30的底面直径d4比间隔物ps(mainps和subps)的直径d3大16um至24um,优选地,间隔物ps底部边缘到凹槽30底面边缘的间距δd例如为10um,即凹槽30的底面直径d4比间隔物ps(mainps和subps)的直径d3大20um,从而显示面板受外力挤压致使间隔物ps发生滑动在具有较大面积底面的凹槽30内,能够有效降低间隔物ps滑动对配向膜的撞击程度。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凹槽30底面的形状、间隔物ps底部的形状例如还可为椭圆形、正多边形等,本发明对此不予限制,需凹槽30底面的形状与间隔物ps(mainps和subps)底部的形状二者之间相互适应,凹槽30底面的形状、间隔物ps底部的形状为其他形状的通径对应于上述圆的直径。

请参照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平坦层pl上开设有多个凹槽30,凹槽30的深度h介于0.45um至0.75um之间,优选地,凹槽30的深度例如为0.5um、0.6um或者0.7um;凹槽30的侧壁与地面之间具有夹角α,夹角α介于110度至150度之间,优选地,夹角α例如为120度;通过本实施凹槽30所设置的深度h及侧壁与地面的夹角α范围,当显示面板100收外力挤压时,可有效阻止间隔物ps(mainps和subps)的任意滑动及粒子p的任意移动,从而将间隔物ps及粒子p限制在对应凹槽30的范围内,可有效改善显示不均匀、漏光及碎亮点的问题。

请参照图5、图6及图7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凹槽30包括本体部31和延伸部32,另外,本体部31底面的形状与间隔物ps(mainps和subps)底部的形状二者之间相互适应;对应的,黑色矩阵bm包括主体部mainbm、横向部xbm和纵向部ybm;其中黑色矩阵bm的主体部mainbm对应覆盖凹槽30的本体部31,黑色矩阵bm的横向部xbm和纵向部ybm对应覆盖凹槽30的延伸部32。优选地,延伸部32的数量为四个,分别覆盖在黑色矩阵bm的横向部xbm和纵向部ybm下。更进一步地,延伸部32的长度d1介于黑色矩阵bm的主体部mainbm的通径d2的1/3至1/2之间。另外,凹槽30的延伸部32的尾部例如为弧形,优选地,延伸部32的尾部为半圆形,半圆形的直径等于延伸部32的宽度并且小于对应的横向部xbm或纵向部ybm的宽度。因此,通过本实施例的凹槽30设置延伸部32,显示面板100受外力挤压致使间隔物ps(mainps和subps)任意滑动,延伸部32则会引导间隔物ps向其自身滑动,从而能够降低间隔物ps对配向膜(图中未示出)的撞击程度而减少产生粒子p的数量,所以能够有效改善碎亮点的问题;通过延伸部32的尾部设置为弧形(例如半圆形),能够有效缓冲间隔物ps滑入对延伸部32的侧壁的撞击并且能够有效引导间隔物ps滑出以恢复至初始状态(显示面板受外力挤压前),所以能够有效改善漏光、显示不均匀(mura)的问题。

综上,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100,通过在平坦层pl上开设与间隔物ps相对应的凹槽30,同时凹槽30由本体部31和延伸部32所构成,能够将显示面板100受外力挤压致使间隔物ps的滑动范围限制在凹槽30的范围内,从而有效改善了碎亮点、漏光及显示不均匀等问题。

当然,本发明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发明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发明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