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折叠的电子设备、转轴组件以及壳体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931697发布日期:2023-04-22 11:57阅读:38来源:国知局
可折叠的电子设备、转轴组件以及壳体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电子产品,尤其涉及一种可折叠的电子设备、转轴组件以及壳体装置。


背景技术:

1、柔性显示屏柔软、易弯折,现有的可折叠电子设备通过设置支撑件为柔性显示屏提供平整度较佳的支撑环境,避免柔性显示屏弯折,以保证柔性显示屏的显示效果。但是,现有的电子设备对支撑件运动的控制精度低,导致支撑件的运动不平稳、且在电子设备折叠时,支撑件难以有效避让柔性显示屏的弯折部,从而对柔性显示屏的弯折部造成挤压,导致柔性显示屏的可靠性差,电子设备的使用寿命短。被壳体装置过度挤压而发生损坏,导致柔性显示屏的可靠性较差,电子设备的使用寿命较短。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提供一种可折叠的电子设备、转轴组件以及壳体装置。本技术提供的电子设备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和连接在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之间的转轴组件,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能够通过转轴组件相对展开或相对折叠。其中,转轴组件包括第一支撑件,第一连接件,第二支撑件和第二连接件,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用于支撑屏幕。转轴组件通过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带动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运动,能够精确控制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的运动轨迹,从而在电子设备折叠时避让柔性显示屏的弯折部,以提升柔性显示屏和电子设备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2、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可折叠的电子设备,电子设备具有打开状态和闭合状态。电子设备包括壳体装置和屏幕,屏幕安装于壳体装置。

3、壳体装置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和转轴组件,转轴组件连接在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之间,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能够通过转轴组件相对展开或相对折叠。

4、转轴组件包括主轴、第一固定架、第二固定架、第一连接臂及第二连接臂;第一固定架固定连接第一壳体,第二固定架固定连接第二壳体。第一连接臂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连接臂的第一端转动连接主轴、第一连接臂的第二端转动连接第一固定架。第二连接臂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二连接臂的第一端转动连接主轴、第二连接臂的第二端转动连接第一固定架。

5、转轴组件还包括第一支撑件、第一连接件、第二支撑件及第二连接件。第一支撑件与第一固定架转动连接,第一连接件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支撑件和第一连接臂转动连接;第二支撑件与第二固定架转动连接,第二连接件的两端分别与第二支撑件和第二连接臂转动连接。第一壳体、第一支撑件、主轴、第二支撑件及第二壳体共同承载屏幕。

6、在本技术中,第一连接件能够运动以使第一支撑件相对第一连接臂转动,且第一支撑件、第一固定架、第一连接臂和第一连接件这四个机构分别与相邻的机构转动连接,共同形成了四连杆结构,使得第一固定架、第一连接臂和第一连接件共同限定第一支撑件的运动,从而能够精确控制第一支撑件的运动轨迹。第二连接件能够运动以使第二支撑件相对第二连接臂转动,且第二支撑件、第二固定架、第二连接臂和第二连接件这四个机构分别与相邻的机构转动连接,共同形成了四连杆结构,使得第二固定架、第二连接臂和第二连接件共同限定第二支撑件的运动,从而能够精确控制第二支撑件的运动轨迹。因此,转轴组件通过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带动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运动,能够精确控制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的运动轨迹,从而在电子设备折叠时避让柔性显示屏的弯折部,以提升柔性显示屏和电子设备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7、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转轴组件还包括第一摆动臂和第二摆动臂。第一摆动臂包括转动端和滑动端,第一摆动臂的转动端与主轴转动连接,第一摆动臂的滑动端与第一固定架滑动连接;第二摆动臂包括转动端和滑动端,第二摆动臂的转动端与主轴转动连接,第二摆动臂的滑动端与第二固定架滑动连接。

8、在本实现方式中,第一摆动臂的转动端转动连接主轴、滑动端滑动连接第一固定架,形成了连杆滑块结构;第二摆动臂的转动端转动连接主轴、滑动端滑动连接第二固定架,形成了连杆滑块结构,因此转轴组件通过连杆滑块结构,实现固定架及第二固定架与主轴之间的连接,其组成部分数量少,配合关系及配合位置简单,组成部件易制作和组装,有利于实现量产。

9、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连接件与第一支撑件相对转动的转动中心为第一转动中心,第一连接件与第一连接臂相对转动的转动中心为第二转动中心,第一转动中心与第二转动中心错开设置。

10、在本实现方式中,第一转动中心和第二转动中心错开设置,以使第一连接臂与第一支撑件之间能够相对转动且相对移动,从而使得第一支撑件、第一固定架、第一连接臂和第一连接件共同形成的四连杆结构,并通过四连杆机构的配合精确控制第一支撑件的运动轨迹。此外,第一连接臂与第一连接件绕第一转动中心相对转动,第一支撑件与第一连接件绕第二转动中心相对转动,本技术可以通过设计第一连接件的第一转动中心和第二转动中心的相对位置,对第一支撑件的运动轨迹进行调整,以改变容屏空间的形状。

11、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连接臂设有第一弧形臂,第一支撑件设有第二弧形臂,第一连接件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弧形槽和第二弧形槽,第一弧形槽的中心线与第二弧形槽的中心线平行且间隔设置,第一弧形臂与第一弧形槽转动连接,第二弧形臂与第二弧形槽转动连接。

12、在本实现方式中,第一弧形槽的中心线与第二弧形槽的中心线平行且间隔设置,第一弧形槽的中心线与第二弧形槽的中心线可以不在同一直线上,以使第一转动中心和第二转动中心错开设置。

13、此外,在转轴组件的展开和折叠过程中,第一连接件可以通过第一弧形槽相对第一连接臂的第一弧形臂转动,以相对第一连接臂转动。第二连接件可以通过第一弧形槽相对第二连接臂的第一弧形臂转动,以相对第二连接臂转动。

14、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支撑件还包括第一支撑板,第二弧形臂的连接端连接第一支撑板,第二弧形臂的转动端与第二弧形槽转动连接。

15、在本实现方式中,第二弧形臂的转动端悬空并向远离主轴的方向延伸,使得在转轴组件的折叠过程中,第二弧形臂的转动端伸入第二弧形槽,以增加第一连接件和第一支撑件之间的连接稳定性。

16、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连接件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一连接件相对设置。

17、在本实现方式中,第一连接臂可以通过两个第一连接件连接第一支撑件,以增加与第一支撑件的连接强度。

18、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固定架设有第三弧形槽,第一支撑件还设有第三弧形臂,第三弧形臂安装于第三弧形槽。

19、在本实现方式中,第一支撑件的第三弧形臂安装于第一固定架的第三弧形槽,以使第一支撑件通过虚拟轴的连接方式,转动连接第一固定架。

20、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摆动臂的滑动端与第一支撑件滑动连接。

21、在本实现方式中,第一摆动臂的滑动端与第一支撑件滑动连接,以使第一支撑件能够相对第一摆动臂滑动。

22、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支撑件还包括第一导向臂,第一导向臂设有第一导向滑槽,转轴组件还包括底部转轴,底部转轴连接于第一摆动臂的滑动端,且安装于第一导向滑槽。

23、在本实现方式中,第一摆动臂的滑动端能够沿第一导向滑槽的延伸方向滑动,从而能够在第一支撑件相对第一摆动臂滑动时通过第一导向滑槽控制第一支撑件的运动轨迹。

24、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支撑件具有远离主轴的第一端和靠近主轴的第二端,第二支撑件具有远离主轴的第一端和靠近主轴的第二端;

25、电子设备处于打开状态时,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分别位于主轴的两侧、且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齐平;

26、电子设备处于闭合状态时,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相对主轴折叠,第一支撑件的第一端和第二支撑件的第一端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一支撑件的第二端和第二支撑件的第二端之间的距离。

27、在本实现方式中,第一支撑件、第二支撑件、主轴及转轴组件的其他结构共同形成水滴状的容屏空间。水滴状的容屏空间贴合屏幕的弯折形状,能够避免屏幕因转轴组件的挤压而发生损坏,使得屏幕和电子设备的可靠性较高,使用寿命较长。

28、第二方面,本技术还提供一种转轴组件,应用于可折叠的电子设备。转轴组件包括主轴、第一固定架、第二固定架、第一连接臂及第二连接臂;第一固定架固定连接第一壳体,第二固定架固定连接第二壳体。第一连接臂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连接臂的第一端转动连接主轴、第一连接臂的第二端转动连接第一固定架。第二连接臂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二连接臂的第一端转动连接主轴、第二连接臂的第二端转动连接第一固定架。

29、转轴组件还包括第一支撑件、第一连接件、第二支撑件及第二连接件。第一支撑件与第一固定架转动连接,第一连接件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支撑件和第一连接臂转动连接;第二支撑件与第二固定架转动连接,第二连接件的两端分别与第二支撑件和第二连接臂转动连接。第一壳体、第一支撑件、主轴、第二支撑件及第二壳体共同承载屏幕。

30、在本技术中,第一连接件能够运动以使第一支撑件相对第一连接臂转动,且第一支撑件、第一固定架、第一连接臂和第一连接件这四个机构分别与相邻的机构转动连接,共同形成了四连杆结构,使得第一固定架、第一连接臂和第一连接件共同限定第一支撑件的运动,从而能够精确控制第一支撑件的运动轨迹。第二连接件能够运动以使第二支撑件相对第二连接臂转动,且第二支撑件、第二固定架、第二连接臂和第二连接件这四个机构分别与相邻的机构转动连接,共同形成了四连杆结构,使得第二固定架、第二连接臂和第二连接件共同限定第二支撑件的运动,从而能够精确控制第二支撑件的运动轨迹。因此,转轴组件通过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带动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运动,能够精确控制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的运动轨迹,从而在电子设备折叠时避让柔性显示屏的弯折部,以提升柔性显示屏和电子设备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31、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转轴组件还包括第一摆动臂和第二摆动臂。第一摆动臂包括转动端和滑动端,第一摆动臂的转动端与主轴转动连接,第一摆动臂的滑动端与第一固定架滑动连接;第二摆动臂包括转动端和滑动端,第二摆动臂的转动端与主轴转动连接,第二摆动臂的滑动端与第二固定架滑动连接。

32、在本实现方式中,第一摆动臂的转动端转动连接主轴、滑动端滑动连接第一固定架,形成了连杆滑块结构;第二摆动臂的转动端转动连接主轴、滑动端滑动连接第二固定架,形成了连杆滑块结构,因此转轴组件通过连杆滑块结构,实现固定架及第二固定架与主轴之间的连接,其组成部分数量少,配合关系及配合位置简单,组成部件易制作和组装,有利于实现量产。

33、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连接件与第一支撑件相对转动的转动中心为第一转动中心,第一连接件与第一连接臂相对转动的转动中心为第二转动中心,第一转动中心与第二转动中心错开设置。

34、在本实现方式中,第一转动中心和第二转动中心错开设置,以使第一连接臂与第一支撑件之间能够相对转动且相对移动,从而使得第一支撑件、第一固定架、第一连接臂和第一连接件共同形成的四连杆结构,并通过四连杆机构的配合精确控制第一支撑件的运动轨迹。此外,第一连接臂与第一连接件绕第一转动中心相对转动,第一支撑件与第一连接件绕第二转动中心相对转动,本技术可以通过设计第一连接件的第一转动中心和第二转动中心的相对位置,对第一支撑件的运动轨迹进行调整,以改变容屏空间的形状。

35、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连接臂设有第一弧形臂,第一支撑件设有第二弧形臂,第一连接件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弧形槽和第二弧形槽,第一弧形槽的中心线与第二弧形槽的中心线平行且间隔设置,第一弧形臂与第一弧形槽转动连接,第二弧形臂与第二弧形槽转动连接。

36、在本实现方式中,第一弧形槽的中心线与第二弧形槽的中心线平行且间隔设置,以使第一转动中心和第二转动中心错开设置。

37、此外,在转轴组件的展开和折叠过程中,第一连接件可以通过第一弧形槽相对第一连接臂的第一弧形臂转动,以相对第一连接臂转动。第二连接件可以通过第一弧形槽相对第二连接臂的第一弧形臂转动,以相对第二连接臂转动。

38、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支撑件还包括第一支撑板,第二弧形臂的连接端连接第一支撑板,第二弧形臂的转动端与第二弧形槽转动连接。

39、在本实现方式中,第二弧形臂的转动端悬空并向远离主轴的方向延伸,使得在转轴组件的折叠过程中,第二弧形臂的转动端伸入第二弧形槽,以增加第一连接件和第一支撑件之间的连接稳定性。

40、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连接件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一连接件相对设置。

41、在本实现方式中,第一连接臂可以通过两个第一连接件连接第一支撑件,以增加与第一支撑件的连接强度。

42、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固定架设有第三弧形槽,第一支撑件还设有第三弧形臂,第三弧形臂安装于第三弧形槽。

43、在本实现方式中,第一支撑件的第三弧形臂安装于第一固定架的第三弧形槽,以使第一支撑件通过虚拟轴的连接方式,转动连接第一固定架。

44、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摆动臂的滑动端与第一支撑件滑动连接。

45、在本实现方式中,第一摆动臂的滑动端与第一支撑件滑动连接,以使第一支撑件能够相对第一摆动臂滑动。

46、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支撑件还包括第一导向臂,第一导向臂设有第一导向滑槽,转轴组件还包括底部转轴,底部转轴连接于第一摆动臂的滑动端,且安装于第一导向滑槽。

47、在本实现方式中,第一摆动臂的滑动端能够沿第一导向滑槽的延伸方向滑动,从而能够在第一支撑件相对第一摆动臂滑动时通过第一导向滑槽控制第一支撑件的运动轨迹。

48、第三方面,本技术还提供一种壳体装置,壳体装置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以及转轴组件。转轴组件的第一固定架固定连接第一壳体,第二固定架固定连接第二壳体;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能够通过转轴组件相对展开或相对折叠。

49、在本技术中,壳体装置可以应用于可折叠的电子设备。电子设备的屏幕随第一壳体、转轴组件及第二壳体运动。转轴组件包括第一支撑件,第一连接件,第二支撑件和第二连接件。转轴组件通过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带动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运动,能够精确控制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的运动轨迹,从而在电子设备折叠时自动避让屏幕的弯折部,以提升屏幕和电子设备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