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免复合单层膜内标签及其生产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928514发布日期:2022-05-07 12:04阅读:147来源:国知局
一种免复合单层膜内标签及其生产工艺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膜内标签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免复合单层膜内标签及其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2.所谓模内标签,就是将印好的商标标签图像印张(背面带热熔胶)直接放入塑料铸模机内的铸模区域,通过吹塑或注塑使标签和容器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包装容器。使用模内标签容器的最大特点就是标签和瓶体在同一个表面上,感觉标签彩色图文如同直接印刷在瓶体表面一般。模内标签对食品的物流、防伪、识别等方面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提高了食品包装或容器的回收利用率。
3.传统的膜内标签,一般采用多层复合的生产工艺,包括基层和复合层,基层上印刷标签图像,通过复合层对图像进行保护,最后在复合层外增加粘结层保证与基材的粘结。如公告号为cn211529487u名为复合膜内标签的专利所示,其包括油墨印刷层、抗压层、贴合层、油离层、金属粘结层、镀铝层,除了印有图像的基层也就是油墨印刷层,还有各种复合层,其中增加各种复合层后会大大增加标签的整体厚度,增加材料成本,同时生产过程较为繁琐,复合层的不良也会影响标签整体的成品率。


技术实现要素:

4.有鉴于此,本发明第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免复合单层膜内标签,其没有复合层,产品整体厚度低,节省材料,成品率高。
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免复合单层膜内标签,包括基膜层和贴合涂层,所述基膜层上印刷有油墨图像,所述贴合涂层涂覆于基膜层印有油墨图像的一面。
6.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将油墨印刷于基材也即基膜层上后,无需再增加复合层,只需要通过粘结层也即贴合涂层对油墨进行封装保护并实现粘结功能,大大节省了各复合层材料,节约成本,同时,也避免了因各种复合层的不良导致生产过程中成本率降低的问题;另外,省去了复合层的复合工艺,生产效率高。
7.优选的,所述贴合涂层包括粘结剂和混合溶剂,所述粘结剂和混合溶剂的重量比为1:4;按照重量比,所述粘结剂由以下材料制备而成:双组份聚氨酯胶:90%-95%纳米级碳纤维:3%-6%固化剂:0.2%-0.5%按照重量比,所述混合溶剂由以下材料混合而成:乙酯:65%-72%正丙酯:16%-20%异丙醇:10%-15%
以上百分比均为重量百分比。
8.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贴合涂层起到保护印刷图案的作用,其高分子树脂一面能够与油墨图案溶合粘结保证图案完整,另一面能够在贴标过程中与载体粘结,使标签更加牢固;另外,碳纤维材料不仅增加了油墨图案层的硬度,使油墨图案不易注塑时冲坏,而且降低了标签印刷面的电阻值,起到防止黏连的效果。
9.优选的,所述贴合涂层包括粘结剂和混合溶剂,所述粘结剂和混合溶剂的重量比为1:4;按照重量比,所述粘结剂由以下材料制备而成:双组份聚氨酯胶:90%-95%纳米级碳纤维:2%-%4石墨烯:2%-3%固化剂:0.2%-0.5%按照重量比,所述混合溶剂由以下材料混合而成:乙酯:65%-72%正丙酯:16%-20%异丙醇:10%-15%以上百分比均为重量百分比。
10.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碳纤维材料和石墨烯材料配比使用,其既能达到提高油墨层硬度,起到保护效果,而且导电性、抗静电、防黏连效果更佳。
11.优选的,所述固化剂为异氰酸酯。
12.优选的,所述基层膜的厚度为0.019mm-0.05mm。
13.本发明第二目的是提供一种免复合单层膜内标签的生产工艺,其产品成品率高,加工效率高,生产成本低。
1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免复合单层膜内标签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多重上色,将基材表面依次分别通过不同颜色的印刷滚筒,使颜色附着于基材表面;步骤2:定位套色,将步骤1中获得的材料通过定位套色印刷机进行定位套色,基材上的油墨图案成型;步骤3:烘干成型,将步骤2中获得的材料通过烘箱进行烘干,使加速溶剂的反应,加速化学链交联;步骤4:材料收卷,将步骤3中获得的材料通过收卷装置进行收卷存放;步骤5:熟化成型,将卷材置于熟化室进行熟化,促使固化剂与树脂充分联结胶合,保证图案的牢固。
15.优选的,在步骤2之前先将上色后的材料通过静电增加装置,在印刷材料表面施加静电。
16.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施加静电可以提高颜色的吸附作用,使颜色成型更加完整,牢靠。
17.优选的,在步骤2之后,将定位套色完成后的材料通过静电去除装置,中和印刷材料表面的静电。
18.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去除静电可以防止材料之间的静电吸附,减少材料与设备的静电吸附。
19.优选的,步骤3中,烘箱的长度为6m,烘箱温度为105℃,烘箱的线速度为150m/min。
20.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使材料充分干燥,加速溶剂的蒸发,加速油墨以及化学剂之间的链接过程。
21.优选的,步骤5中,熟化室的温度设定为60℃,熟化时间为72h。
22.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使固化剂与树脂充分链接胶合。
23.本发明技术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标签节省了中间的复合层,通过贴合涂层进行保护以及保证与载体的结合,降低了材料成本以及生产成本,并且提高了产品的成品率,以及生产效率;2、碳纤维材料以及石墨烯材料不仅提高了油墨层的硬度,更好的保护印刷图案,而且具有良好的导电性、抗静电性、防黏连性;3、生产工艺中节省了各复合层的复合工艺以及复合材料,大大提高生产效率和良品率;4、生产工艺中通过设置静电增加装置和静电去除装置,使定位套色时颜色吸附更加牢固,并且定位套色后材料不相互吸附黏连。
附图说明
24.图1为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二的工艺流程图。
25.附图标记:1、基层膜;2、油墨图像;3、贴合涂层。
具体实施方式
26.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述,以使本发明技术方案更易于理解和掌握。
27.实施例一,一种免复合单层膜内标签:如附图1所示的免复合单层膜内标签,包括基膜层和贴合涂层,基膜层上印刷有油墨图像,贴合涂层涂覆于基膜层印有油墨图像的一面。其中基层膜厚度选为0.019mm-0.05mm为最佳。
28.其中,贴合涂层包括粘结剂和混合溶剂,粘结剂和混合溶剂的重量比为1:4;按照重量比,粘结剂由以下材料制备而成:双组份聚氨酯胶:90%-95%纳米级碳纤维:3%-6%固化剂:0.2%-0.5%按照重量比,所述混合溶剂由以下材料混合而成:乙酯:65%-72%正丙酯:16%-20%
异丙醇:10%-15%以上百分比均为重量百分比。
29.本实施例中,固化剂采用山东万华化学有限公司的脂肪族异氰酸酯固化剂ht-100。
30.实施例二,一种免复合单层膜内标签: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粘结剂中成分的不一样。
31.本实施例中贴合涂层包括粘结剂和混合溶剂,粘结剂和混合溶剂的重量比为1:4;按照重量比,粘结剂由以下材料制备而成:双组份聚氨酯胶:90%-95%纳米级碳纤维:3%-6%固化剂:0.2%-0.5%按照重量比,所述混合溶剂由以下材料混合而成:乙酯:65%-72%正丙酯:16%-20%异丙醇:10%-15%以上百分比均为重量百分比。
32.实施例三,一种免复合单层膜内标签的生产工艺:如附图2所示,免复合单层膜内标签的生产工艺如下步骤:步骤1:多重上色,将基材表面依次分别通过不同颜色的印刷滚筒,使颜色附着于基材表面。
33.步骤2:施加静电,将上色后的材料通过静电增加装置,在印刷材料表面施加静电。
34.步骤3:定位套色,将步骤1中获得的材料通过定位套色印刷机进行定位套色,基材上的油墨图案成型。
35.步骤4:去除静电,将步骤3完成后的材料通过静电去除装置,中和印刷材料表面的静电。
36.步骤5:烘干成型,将步骤2中获得的材料通过烘箱进行烘干,使加速溶剂的反应,加速化学链交联;其中烘箱的长度为6m,烘箱温度为105℃,烘箱的线速度为150m/min。
37.步骤6:材料收卷,将步骤3中获得的材料通过收卷装置进行收卷存放。
38.步骤7:熟化成型,将卷材置于熟化室进行熟化,促使固化剂与树脂充分联结胶合,保证图案的牢固。其中,熟化室的温度设定为60℃,熟化时间为72h。
39.当然,以上只是本发明的典型实例,除此之外,本发明还可以有其它多种具体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