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3D打印的腮腺触诊模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178348发布日期:2021-12-25 00:48阅读:110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3D打印的腮腺触诊模型的制作方法
一种基于3d打印的腮腺触诊模型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涉及辅助练习模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到是一种基于3d打印的腮腺触诊模型。


背景技术:

2.视触叩听是临床医生必备的基本查体技能,因颌面部组织结构特点,叩诊及听诊应用极为有限,所以视诊及触诊在获取颌面部病变诊断印象,判断疾病类型及发展阶段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医学教学活动中,通过高清图片及演示文档展示,医学生重现视诊情景,从而可以快速掌握视诊诊断要点。触诊则需要对病人组织及器官触摸按压,根据手部触觉反馈判定病变部位、大小,形状,硬度,边界及活动度,一直是颌面外科专科查体教学中重点及难点。尤其对于腮腺类疾病,病变位置深在,视诊几乎无特异性差异,因此触诊在此类疾病临床初步诊断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传统的触诊教学存在如下弊端:1.触诊练习前期需反复触摸按压患者病变区域及健康组织,体会病变特点,带给患者不适。2.患者隐私及维权意识逐渐提高成熟,医学生可供练习病例减少。3.医学生数量增多,单一病人的实践同学逐渐增多,患者不适及疼痛进一步加重。4.腮腺类疾病种类较多,即使同一种类疾病也因组成成分变化大,触诊表现出差异,导致有时缺乏“典型病人。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3d打印的腮腺触诊模型,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3d打印的腮腺触诊模型,包括:固定件;在所述固定件的侧面开设至少一个凹槽;在所述凹槽内设置有腮腺组件,所述腮腺组件与所述固定件拆卸连接;在所述固定件上设置有覆盖件,所述覆盖件覆盖所述凹槽,所述覆盖件与所述腮腺组件之间存在空腔。
5.进一步的,还包括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拆卸设置在所述固定件上,每一个所述凹槽均对应设置一个所述支撑结构;在所述支撑结构上掏设有尺寸大于所述腮腺组件尺寸的通孔,所述腮腺组件与所述通孔对应设置;所述覆盖件覆盖所述支撑结构。
6.进一步的,所述腮腺组件通过螺栓与所述固定件拆卸连接。
7.进一步的,还包括底座,所述固定件设置在所述底座上。
8.进一步的,所述腮腺组件通过3d打印制得。
9.进一步的,所述腮腺组件的材质为硅胶和明胶的混合物。
10.进一步的,所述覆盖件的材质为热塑性弹性体。
11.进一步的,所述固定件的材质为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
12.进一步的,所述支撑结构的材质为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
1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3d打印的腮腺触诊模型,包括:固定件;在所述固定件的侧面开设至少一个凹槽;在所述凹槽内设置有腮腺组件,所述腮腺组件与所述固
定件拆卸连接;在所述固定件上设置有覆盖件,所述覆盖件覆盖所述凹槽,所述覆盖件与所述腮腺组件之间存在空腔。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教学困难的技术问题,建腮腺类疾病触诊教学的医学模型。使用医学模型教学,患者无任何不适,伦理学争议较小。同时不受时间及地点限制,可以反复练习,大大缓解触诊教学中“僧多粥少”窘境。
附图说明
1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3d打印的腮腺触诊模型的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基于3d打印的腮腺触诊模型的结构示意图。
17.附图标记:
18.1固定件、2凹槽、3腮腺组件、4覆盖件、5支撑结构、6通孔、7螺栓、8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19.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0.实施例1
21.请参见图1、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3d打印的腮腺触诊模型,包括:固定件1;在所述固定件1的侧面开设至少一个凹槽2;在所述凹槽2内设置有腮腺组件3,所述腮腺组件3与所述固定件1拆卸连接;在所述固定件1上设置有覆盖件4,所述覆盖件4覆盖所述凹槽2,所述覆盖件4与所述腮腺组件3存在空腔。
22.具体的,固定件1可以利用3d打印技术,按照人脸的模型打印制得,其材质可以选择与人体骨骼类似的材质,上述凹槽2的尺寸可以大于腮腺组件3的尺寸,也可以与腮腺组件3的尺寸相等,本实施例不做限定,上述腮腺组件3固定在凹槽2内的手段可以是在凹槽2的底面上开设螺纹孔,在所述腮腺组件3上设置螺纹通孔6,利用螺栓7将腮腺组件3拆卸连接在凹槽2的底面上,当然,可以是采用现有的其他可以实现拆卸连接的方式,例如,在凹槽2内设置具有卡接功能的卡接结构,直接将腮腺组件3卡接在上述卡接结构上即可,在本实施例中,将腮腺组件3与固定件1的连接方式设置为拆卸连接的方式,便于练习者练习辨别不同腮腺疾病;即一套基于3d打印的腮腺触诊模型可以具有多种典型腮腺疾病的模型,练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更换不同类型的基于3d打印的腮腺触诊模型,进而起到可以全面练习辨别不同腮腺疾病的能力。上述空腔的设置,其模仿人体头部结构,在人体皮肤与腮腺之间存在一定的距离,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上述空腔的大小可以仿真人体皮肤至腮腺之间存在的空腔的大小,以提高模型的真实性。上述覆盖件4即类似于人体头部的皮肤,为了进一步逼真,可以将上述覆盖件4设置成仿真人体头部的五官等。
23.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不限定上述凹槽2的数量,其可以是2个,也可以是1个,还
可以是5个,理论上,当固定件1无限大的前提下,上述凹槽的数量可以是任意数量,在实际应用中,优选的数量为2个,仿真人体设置两个凹槽,可以进一步的提高基于3d打印的腮腺触诊模型的真实性,更有利于提高练习者进行练习过程中的真实性。具体的,当设置两个凹槽2时,可以参见如图1所示的结构,分别在固定件1的两侧,在每一个凹槽2内均设置一个腮腺组件3,在每一个凹槽2外均使用覆盖件4进行覆盖。具有他数量的凹槽2的情况下,腮腺组件3的设置方式均相同。
24.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固定件1、凹槽2、底座8在本方案中为作为固定壳体,覆盖件4为软性硅胶,在触诊的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支撑结构5、通孔6为腮腺肿瘤包裹的壳体,其中,通孔6所示的空腔内部为大小软性有差别的肿瘤部分,在实际触诊过程中,可以更换支撑结构5,以便于提供不同的疾病类型,以适应各种病程和良恶性肿瘤的划分。
25.在本实施例中,腮腺组件3、覆盖件4、支撑结构5均设置至少两种类型,即模拟病程不同,而出现的补充良恶性肿瘤的类型,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在教学前,可以根据实际教学内容,对上述腮腺组件3、覆盖件4、支撑结构5进行更换,进而提高教学的适用性。
2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3d打印的腮腺触诊模型,包括:固定件1;在所述固定件1的侧面开设至少一个凹槽2;在所述凹槽2内设置有腮腺组件3,所述腮腺组件3与所述固定件1拆卸连接;在所述固定件1上设置有覆盖件4,所述覆盖件4覆盖所述凹槽2,所述覆盖件4与所述腮腺组件3存在空腔。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教学困难的技术问题,建腮腺类疾病触诊教学的医学模型。使用医学模型教学,患者无任何不适,伦理学争议较小。同时不受时间及地点限制,可以反复练习,大大缓解触诊教学中“僧多粥少”窘境。
27.进一步的,还包括支撑结构5,所述支撑结构5拆卸设置在所述固定件1上,每一个所述凹槽2均对应设置一个所述支撑结构5;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对应设置的方式为,凹槽在通孔正对的固定件的位置处;上述设置的目的是为了使设置在凹槽内的腮腺组件完全暴露在通孔内,便于练习者练习;在所述支撑结构5上掏设有尺寸大于所述腮腺组件3尺寸的通孔6,所述腮腺组件3与所述通孔6对应设置;所述覆盖件4覆盖所述支撑结构5。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设置支撑结构5的作用是更好的对基于3d打印的腮腺触诊模型的空腔进行定型,以提高基于3d打印的腮腺触诊模型的真实度,进而为练习者提供良好的练习模型。上述支撑结构5可以利用螺栓7与固定件1拆卸连接,其采用拆卸连接的方式,便于更换腮腺组件3。
28.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腮腺组件3通过螺栓7与所述固定件1拆卸连接。
29.还包括底座8,所述固定件1设置在所述底座8上。所述腮腺组件3通过3d打印制得。所述腮腺组件3的材质为硅胶和明胶的混合物。所述覆盖件4的材质为热塑性弹性体。所述固定件1的材质为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所述支撑结构5的材质为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
30.需要说明的是,3d打印是一种将计算机数字模型文件作为数据源,利用金属材料、高分子塑料、生物细胞、环氧树脂、光敏聚合物等材料来构建物体的快速堆砌成型技术。3d打印技术具有高仿真、高分辨的优点,将腮腺病变及其周围组织解剖层次精确再现,为触诊教学提供良好结构基础。临床上选取腮腺类疾病典型病变,进行mri数字采集,并利用计算机拟3d技术进行了重建,通过3d打印机打印出腮腺类疾病典型医学模型,即本实施例中的腮腺组件3。近几年来随着3d打印新材料的不断突破,具有与人体组织结构高相似度的材料不断被应用,利用热塑性弹性体(thermo plastic elastomer,tpe)材料打印仿真皮肤,即
本实施例中的覆盖件4,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打印固定件1以及支撑结构5,混合硅胶和明胶打印腺体。多种材料联合使用最大程度重现触诊时手部触觉反馈。
31.3d打印技术构建腮腺类疾病触诊教学的医学模型具有以下优点:1.可重复性好2.真实性好3.典型病变。将会是反复触诊练习的理想工具,帮助医学生迅速掌握腮腺触诊技能,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和实际意义。
32.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