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院随访用便携式记录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501663发布日期:2022-06-24 22:54阅读:109来源:国知局
一种医院随访用便携式记录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便携式记录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医院随访用便携式记录装置。


背景技术:

2.随访是指医院对曾在医院就诊的病人以通讯或其他的方式,进行定期了解患者病情变化和指导患者康复的一种观察方法,通过随访可以提高医院医前及医后服务水平,同时方便医生对病人进行跟踪观察,掌握第一手资料以进行统计分析、积累经验,同时也有利于医学科研工作的开展和医务工作者业务水平的提高,从而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3.随访的方式大多是进行电话随访,但是对于比较特殊的患者就需要进行入户随访,即医生到患者的家里,去给病人做诊断,在随访的过程中,不仅需要携带大量的病例和记录用的纸张,而且还需要带必要的仪器对患者的身体进行检查,而且医生还要对患者的情况进行记录,现有的记录装置不能满足现有的需求,因此提出了一种医院随访用便携式记录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在随访的过程中,不仅需要携带大量的病例和记录用的纸张,而且还需要带必要的仪器对患者的身体进行检查,而且医生还要对患者的情况进行记录,现有的记录装置不能满足现有的需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医院随访用便携式记录装置。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医院随访用便携式记录装置,包括第一放置箱、第二放置箱,所述第一放置箱与第二放置箱通过铰链转动连接,还包括:器械放置槽,设置有多组在所述第一放置箱内,用于放置需要的器械;缓冲海绵,连接在所述器械放置槽内,用于减小移动过程中器械受到的冲击;纸张放置槽,对称设置在所述第二放置箱内,用于放置需要的纸张;固定部件,设置有多组并且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一放置箱、第二放置箱内,用于将纸张和器械固定;支撑板,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二放置箱上端,用于方便使用者书写。
7.为了便于放置器械和纸张,优选的,所述固定部件包括转动板,所述转动板成对设置,分别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一放置箱、第二放置箱内,并且位于所述第一放置箱内的转动板覆盖在多组所述器械放置槽上,并且位于所述第二放置箱内的转动板覆盖在多组所述纸张放置槽上。
8.为了便于固定转动板,优选的,所述第一放置箱、第二放置箱上均设置有滑动槽,所述滑动槽内滑动连接有挡块,所述转动板上设置有与挡块相匹配的固定槽,所述滑动槽内连接有推力弹簧,所述推力弹簧用于推动挡块。
9.为了便于将支撑板收纳,优选的,所述第二放置箱上端设置有第一收纳槽,所述支撑板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一收纳槽内,所述支撑板上转动连接有支撑杆,所述第一收纳槽内
设置有多组与支撑杆相匹配的挡槽,并且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与支撑杆相匹配的第二收纳槽。
10.为了便于支撑板固定,优选的,所述第二放置箱上滑动连接有记录笔,并且所述记录笔延伸到支撑板内部,所述记录笔上固定连接有燕尾块,并且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与燕尾块相匹配的燕尾槽。
11.为了便于将本装置移动,优选的,所述第一放置箱一侧连接有背带,用于方便使用者将本装置移动。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医院随访用便携式记录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3.1、该便携式记录装置,通过滑动挡块,将转动板释放,便于放置纸张和器械;
14.2、该便携式记录装置,在燕尾块的阻挡下使得支撑板无法转动,当记录笔滑出时,燕尾块与燕尾槽脱离匹配进而将支撑板释放;
15.3、该便携式记录装置,支撑板释放后通过转动支撑杆,在支撑杆的支撑下将支撑板支撑起来。
16.该装置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器械放置槽方便了对器械进行收纳,通过纸张放置槽便于对记录的纸张进行携带,通过转动板方便了对器械和纸张进行固定限位,通过支撑板、记录笔方便使用者进行记录。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医院随访用便携式记录装置的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一;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医院随访用便携式记录装置的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二;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医院随访用便携式记录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医院随访用便携式记录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21.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医院随访用便携式记录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22.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医院随访用便携式记录装置图1中a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23.图7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医院随访用便携式记录装置图3中b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24.图中:1、第一放置箱;2、第二放置箱;3、器械放置槽;4、缓冲海绵;5、纸张放置槽;6、转动板;7、滑动槽;8、挡块;9、推力弹簧;10、支撑板;11、支撑杆;12、第一收纳槽;13、挡槽;14、记录笔;15、燕尾块;16、背带。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26.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7.实施例1:
28.参照图1-7,一种医院随访用便携式记录装置,包括第一放置箱1、第二放置箱2,第一放置箱1与第二放置箱2通过铰链转动连接,还包括:器械放置槽3,设置有多组在第一放置箱1内,用于放置需要的器械;缓冲海绵4,连接在器械放置槽3内,用于减小移动过程中器械受到的冲击;纸张放置槽5,对称设置在第二放置箱2内,用于放置需要的纸张;固定部件,设置有多组并且分别连接在第一放置箱1、第二放置箱2内,用于将纸张和器械固定;支撑板10,转动连接在第二放置箱2上端,用于方便使用者书写。
29.由于入户随访需要携带的各种的工具和记录的纸笔,将第一放置箱1、第二放置箱2打开,通过滑动挡块8,使其与转动板6上的固定槽脱离匹配,同时将推力弹簧9压缩,进而将转动板6释放,通过将随访用到的器械放进器械放置槽3内方便进行携带,由于器械放置槽3内连接有缓冲海绵4,可以对器械进行保护,较小运动工作当中对器械的冲击,放置完毕后将转动板6重新转动会原位,使其上的固定槽与挡块8相匹配,进而重新将转动板6固定,在转动板6的阻挡下,进行器械固定在器械放置槽3内;
30.如上述操作,将转动板6打开,将患者的病例和记录的纸张分别放置在纸张放置槽5内,当转动板6转动会原位时,在转动板6的阻挡下,限定纸张的位置,方便使用取用;
31.当随访的医生需要记录时,可从纸张放置槽5内取出记录用的纸,将第一放置箱1、第二放置箱2相合拢,并且使第二放置箱2在第一放置箱1的上方,通过滑动第二放置箱2上的记录笔14,并且将其取出,由于记录笔14上固定连接有燕尾块15,并且与支撑板10上的燕尾槽相匹配,在燕尾块15的阻挡下使得支撑板10无法转动,当记录笔14滑出时,燕尾块15与燕尾槽脱离匹配进而将支撑板10释放;
32.支撑板10释放后通过转动支撑杆11,使支撑杆11与第一收纳槽12内的挡槽13相匹配,进而阻止了支撑杆11的滑动,在支撑杆11的支撑下将支撑板10支撑起来,方便使用者将纸张放置在支撑板10上便于使用记录笔14进行书写,由于挡槽13设置有多组,通过使支撑杆11与不同的挡槽13相匹配,即可达到调节支撑板10倾斜的角度。
33.实施例2:
34.参照图1、图2、图4,一种医院随访用便携式记录装置,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更进一步的是:固定部件包括转动板6,转动板6成对设置,分别转动连接在第一放置箱1、第二放置箱2内,并且位于第一放置箱1内的转动板6覆盖在多组器械放置槽3上,并且位于第二放置箱2内的转动板6覆盖在多组纸张放置槽5上,便于对器械和纸张进行收纳。
35.实施例3:
36.参照图1、图2、图6,一种医院随访用便携式记录装置,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更进一步的是:第一放置箱1、第二放置箱2上均设置有滑动槽7,滑动槽7内滑动连接有挡块8,转动板6上设置有与挡块8相匹配的固定槽,滑动槽7内连接有推力弹簧9,推力弹簧9用于推动挡块8,便于对转动板6固定。
37.实施例4:
38.参照图1-2,一种医院随访用便携式记录装置,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更进一步的
是:第二放置箱2上端设置有第一收纳槽12,支撑板10转动连接在第一收纳槽12内,支撑板10上转动连接有支撑杆11,第一收纳槽12内设置有多组与支撑杆11相匹配的挡槽13,并且支撑板10上设置有与支撑杆11相匹配的第二收纳槽,便于将支撑板10收纳起来。
39.实施例5:
40.参照图3、图5、图7,一种医院随访用便携式记录装置,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更进一步的是:第二放置箱2上滑动连接有记录笔14,并且记录笔14延伸到支撑板10内部,记录笔14上固定连接有燕尾块15,并且支撑板10上设置有与燕尾块15相匹配的燕尾槽,便于将支撑板10固定。
41.实施例6:
42.参照图1-2,一种医院随访用便携式记录装置,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更进一步的是:第一放置箱1一侧连接有背带16,用于方便使用者将本装置移动。
43.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器械放置槽3方便了对器械进行收纳,通过纸张放置槽5便于对记录的纸张进行携带,通过转动板6方便了对器械和纸张进行固定限位,通过支撑板10、记录笔14方便使用者进行记录。
44.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