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作椎旁神经阻滞训练模型的模具及其制作的模型

文档序号:27741897发布日期:2021-12-01 12:57阅读:265来源:国知局
一种制作椎旁神经阻滞训练模型的模具及其制作的模型

1.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制作椎旁神经阻滞训练模型的模具及其制作的模型。


背景技术:

2.临床上会对将要进行外科手术的病人进行胸椎椎旁神经阻滞,即,将局部麻醉药物注射在出胸椎间孔的脊神经附近(椎旁间隙)从而阻滞该侧的运动、感觉和交感神经,达到镇痛效果,使手术时刀口部位的疼痛感明显减轻。因为注药的部位比较深,所以一般需要超声辅助引导。但对于初学者来说,超声下对结构和进针都不是很熟练,实际操作有难度。目前学习时基本上都要在人身上来进行模拟实践,有一定风险。
3.现有的针对椎旁神经阻滞的模型基本均为自制的简化模型,存在仿真度低的问题,且制作费时,会影响教学和训练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制作椎旁神经阻滞训练模型的模具,包括箱体、骨骼部和胸膜部;骨骼部和胸膜部置于箱体内,并与箱体可拆卸地连接。
5.进一步的,骨骼部的后方设置有插块,箱体上对应地设置有插槽。
6.进一步的,插块的末端具有尖端。
7.进一步的,箱体上固定设置有胸膜固定部,胸膜部与箱体通过膜固定部可拆卸地连接。
8.优选的,胸膜固定部为固定夹。
9.进一步的,箱体上固定设置有保护膜固定部,在箱体的前面通过保护膜固定部可拆卸地设置有保护膜。
10.优选的,保护膜固定部为固定夹。
11.优选的,骨骼部包括胸椎部和肋骨部,二者之间固定连接或为一体成型。
12.优选的,箱体上具有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第一盖体位于所述箱体的前面,第二盖体位于箱体的上面或下面。
13.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由本实用新型的模具所制作出的椎旁神经阻滞训练模型,骨骼部、胸膜部与箱体之间设置有组织部。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的椎旁神经阻滞训练模型仿真度较高,同时成本相对较低;可反复使用,拆装快捷,清理方便,便于进行教学和练习使用。
附图说明
15.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俯视示意图。
16.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主视示意图。
17.图中标识说明:
18.1:箱体;101:第一盖体;102:第二盖体;2:骨骼部;201:胸椎部;202:肋骨部;209:插块;3:胸膜部;4:组织部;5:保护膜;6:固定夹。
具体实施方式
19.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20.请参阅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制作椎旁神经阻滞训练模型的模具,包括箱体1、骨骼部2、胸膜部3。箱体1包括箱体壁和可开合的盖体,具体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在箱体1的前面(即训练时进行穿刺及超声定位操作的一面,即胸椎棘突朝向的一面)设置有第一盖体101,为下端与箱体1铰接的翻盖,能够打开和紧密地盖合固定;在在箱体1的上面(当然也可以是下面,使用时上下颠倒即可)设置有第二盖体102,为与箱体1两侧面通过滑轨连接的滑盖。
21.组装本模具制作模型时,将骨骼部2和胸膜部3可拆卸地安装至相应位置,盖合第一盖体101,打开第二盖体102并使开口朝上,然后向箱体1中倒入填充材料,充满骨骼部2和胸膜部3与箱体1之间的空间,形成组织部4,滑动关闭第二盖体102。优选的,尤其对于采用始终具有较好流动性的填充材料(如消毒凝胶)时,需要先在第一盖体101与箱体1之间加一层较薄的保护膜5,然后再盖合第一盖体101、倒入填充材料。对部分可选的填充材料而言,要静置等待其凝固(如液体硅胶),当然,对于此种材料也可以加上保护膜5,可防尘、防污染。
22.进行刺穿训练时,在两盖体均关闭的状态下将本模型的前面(操作面)朝上放置,然后打开第一盖体101,由于第二盖体102与箱体1之间密封地闭合,故具有流动性的组织部4也不会渗出,即可进行超声下的刺穿和注射训练。
23.训练结束后,需要清洗时,将两盖体均打开,清理其中内容物、拆卸骨骼部2和胸膜部3,进行清洗即可。随后进行收纳或再组装后放置,以供下次使用。
24.可以理解的是,箱体1主要起到固定骨骼部2和胸膜部3以及围出组织部4边缘的作用,具有盖体的不封闭的面用于各部分的装卸或模型的穿刺、超声操作,因此其他能实现所需效果的具体方式均可,例如:箱体为只在前面(操作面)开口、有盖或无盖的桶状,各部件均从该面放入,成型后在该面操作;进一步的,采用易凝固的填充材料,待组织部4凝固成型后直接将箱体倒转,可将模型倒出、脱离箱体;或箱体侧面可展开,展开后将模型取出。
25.需要说明的是,在完成骨骼部2和胸膜部3定位的基础上填充完组织部4,且组织部4为最终状态时(不会凝固的材料倒入后即为最终状态,易凝固的材料待凝固后为最终状态),本实用新型的椎旁神经阻滞训练模型即完成、即可使用,可以在具有箱体1的情况下直接使用,即,在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箱体1是模型的一部分;对于去掉箱体1也能保持整体形状稳定的具体实施方式,也可以在去掉箱体1后的状态下使用,即,仅将骨骼部2、胸膜部3和组织部4构成的部分称作模型,当然,在此种模型上可进一步的设置有起到防尘、保护作用的保护膜5。
26.关于骨骼部2和胸膜部3与箱体1之间的组装结构,优选的一种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骨骼部2的后方设置有插块209,箱体1上对应地设置有插槽,从而方便快捷地定位和插接固定。胸膜部3与箱体1的连接处设置有胸膜固定部,具体的一种方式为,箱体1上固定设
置有固定夹6,且在箱体1侧面上开有长条形孔,组装时先将胸膜部3(用于模拟胸膜的薄膜)一端穿过该长条形孔,用固定夹6固定,另一端以同样的方式固定在箱体1另一侧,然后将骨骼部2后方的插块209穿过胸膜部3的薄膜与箱体1对应的插槽插接固定,如图1所示,从而将一条长条形的胸膜部3的薄膜于中间位置压下、固定,形成骨骼部2两侧的胸膜部3,模拟胸椎旁的左侧胸膜和右侧胸膜。为此,优选的,插块209的末端具有尖端,便于刺穿胸膜部3的薄膜。当然,胸膜部3的薄膜要足够长,在组装完成后也不是十分紧绷的状态,轻微拉直状态即可,这样不会导致骨骼部2因其弹性力而从插槽中脱出,以及,胸膜部3的薄膜上被刺出的孔也不会有明显的扩展。
27.可以想到的是,与前述不同的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胸膜部3为左右两片,每片均与箱体1通过两组长条形孔、固定夹6固定薄膜两端,也可实现对胸膜部3的固定。此种实施方式中,骨骼部2后方的插块209便不用穿过胸膜部3的薄膜,自然也不需要尖端,同时,骨骼部2与箱体1的组装方式也可以从插块、插槽的插接方式改为其他形式,如吸盘、卡扣等。
28.优选的,保护膜5与所述箱体1的连接处设置有保护膜固定部,用于进一步保证保护膜5的固定,可采用与上文类似的固定夹6;进一步的,可设置多组保护膜固定部以保证其展开平整。
29.当然,胸膜固定部和保护膜固定部采用其他能实现固定目的的方式均可,例如:采用按扣结构实现固定;或者箱体1上的长条形孔很窄,膜穿过后通过打结等方式防止其脱出。
30.优选的,骨骼部2包括胸椎部201和肋骨部202,二者之间固定连接或为一体成型,这样仿真度更高,相对于仅有胸椎的模型更加符合真实情况,教学和训练效果更佳。进一步的,在骨骼部2上还具有采用乳胶材料制成神经血管。
31.优选的,盖体与箱体1的盖合处具有密封结构,如密封垫片,这样进一步地防止流动性强的填充材料漏出。当然,如果箱体1仅有一面为开口,只需将该开口朝上放置,箱体1其余部分均为密封的,填充材料不会漏出,在类似于此种情况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无需密封垫片。
32.关于本实用新型所用材料:骨骼部2可选用石膏或pvc材料等,密度高,超声下与人体骨骼表现类似,采用pvc等防水材料同时具有便于清洗的优点;胸膜部3可采用橡胶膜;组织部4的填充材料可选用凝胶、pvc塑胶、硅橡胶或氨基甲酸乙酯树脂等,这些材料可实现多次穿刺后无针眼痕迹、不渗漏,且超声下无回声,适于超声观察。
33.可以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而所有这些改变或替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