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退火标签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378900发布日期:2022-03-23 11:49阅读:311来源:国知局
一种退火标签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注塑制品生产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退火标签结构。


背景技术:

2.注塑制品在退火过程中,已做退火处理的产品和未做退火处理的产品容易拿混,无法判断是否进行过退火处理。因此,需要使用到退火标签。注塑制品的退火方法如下:把成型脱模后的注塑制品放在有一定温度的热空气循环的温箱内均匀加热。加热温度要低于制件的热变形温度20摄氏度左右,不同塑料制品的热处理退火条件不同。热处理时间达到要求后,制件随空气介质一起缓慢降温至室温。注意,处理后的制品如果急剧降温,制品由于冷却速度不同,又会产生新的内应力。退火标签的使用原理是:退火标签在常温下为白色,当标签所处的环境温度超过设定温度,则标签的颜色会渐变至黑色或者蓝色,变色后的标签,放在常温中,保持黑色或者蓝色不变,颜色不会逆变为白色或者蓝色。将该标签张贴到注塑产品上,该产品如果经过退火处理标签颜色会变成黑色或者蓝色,反之则没有颜色变化,易于区分。
3.然而,现有技术中的退火标签存在的问题是,在撕下底纸层将涂胶层与注塑制品粘连后,而在退火处理的产品和未做退火处理的产品区分功能完成后,由于涂胶层的涂胶量及粘连面积较大,导致不易撕下,且撕下后会留下大量的残胶。与此同时,在退火标签使用前,防水保护膜层容易与变色墨层分离,影响退火标签的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在满足退火标签的粘连性能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减涂胶用量,便于退火标签使用完后方便撕下,同时确保在退火标签使用前防水保护膜不会轻易脱落,提高整体质量的退火标签结构。
5.要解决以上所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6.本实用新型为一种退火标签结构,所述的退火标签结构包括变色墨层,变色墨层一侧设置防水保护膜层,变色墨层另一侧设置涂胶层,涂胶层外层设置底纸层,所述的涂胶层中间设置空腔部,涂胶层呈方框形或环形结构,底纸层面积尺寸设置为大于涂胶层面积尺寸的结构,防水保护膜层面积尺寸设置为大于涂胶层面积尺寸的结构。
7.所述的变色墨层和涂胶层设置另一层防水保护膜层,另一层防水保护膜层和涂胶层之间设置书写纸层。
8.所述的底纸层延伸到涂胶层外部的边沿设置外圈胶层,外圈胶层设置为能够粘连底纸和防水保护膜层的结构。
9.所述的变色墨层、防水保护膜层、底纸层均设置为圆形结构,涂胶层呈环形结构,变色墨层、防水保护膜层、涂胶层、底纸层的圆心设置为重合的结构。
10.所述的变色墨层、涂胶层、底纸层均设置为方形结构,防水保护膜层呈方框型结
构。
11.所述的底纸层的长度和宽度尺寸均设置为大于涂胶层的长度和宽度尺寸的结构。
12.所述的防水保护膜层的长度和宽度尺寸均设置为大于涂胶层的长度和宽度尺寸的结构。
13.所述的底纸层采用哑光铜版纸。
14.所述的底纸层贴合涂胶层的一面涂有硅油层。
15.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能得到以下的有益效果:
16.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退火标签结构,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出全新的技术方案。在设置涂胶层时,改变涂胶层的形状,使得涂胶层中间形成空腔部,空腔部不设置胶液,这样,涂胶层呈方框形或环形形状。这样,在退火标签通过涂胶层与注塑制品粘连时,确保粘连性能满足要求,而撕下退火标签时,又能够保障方便省力地撕下,避免留下过多残胶。与此同时,底纸层面积尺寸设置为大于涂胶层面积尺寸的结构,防水保护膜层面积尺寸设置为大于涂胶层面积尺寸的结构,这样,在退火标签未使用时,底纸层与防水保护膜层接触,实际上是将涂胶层和变色墨层包裹在内,实现外圈的保护,避免涂胶层和变色墨层暴露在外,起到保护作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退火标签结构,结构简单,成本低,只是进行局部改进,在满足退火标签的粘连性能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减涂胶用量,便于退火标签使用完后方便撕下,同时确保在退火标签使用前防水保护膜不会轻易脱落,提高整体质量。
附图说明
17.下面对本说明书各附图所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出简要的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退火标签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退火标签结构的另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20.附图中标记分别为:1、变色墨层;2、防水保护膜层;3、涂胶层;4、底纸层;5、外圈胶层;6、空腔部;7、书写纸层。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如所涉及的各构件的形状、构造、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位置及连接关系、各部分的作用及工作原理等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22.如附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退火标签结构,所述的退火标签结构包括变色墨层1,变色墨层1一侧设置防水保护膜层2,变色墨层1另一侧设置涂胶层3,涂胶层3外层设置底纸层4,所述的涂胶层3中间设置空腔部,涂胶层3呈方框形或环形结构,底纸层4面积尺寸设置为大于涂胶层3面积尺寸的结构,防水保护膜层2面积尺寸设置为大于涂胶层3面积尺寸的结构。上述结构,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出全新的技术方案。在设置涂胶层时,改变涂胶层的形状,使得涂胶层中间形成空腔部,空腔部不设置胶液,这样,涂胶层呈方框形或环形形状。这样,在退火标签通过涂胶层与注塑制品粘连时,确保粘连性能满足要求,而撕下退火标签时,又能够保障方便省力地撕下,避免留下过多残胶。与此同时,底纸层4面积尺寸设置为大于涂胶层3面积尺寸的结构,防水保护膜层2面积尺寸设置为大于涂胶层3面积尺寸的结构,这样,在退火标签未使用时,底纸层与防水保护膜层2接触,实际上是将涂胶层
和变色墨层1包裹在内,实现外圈的保护,避免涂胶层和变色墨层1暴露在外,起到保护作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退火标签结构,结构简单,在满足退火标签的粘连性能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减涂胶用量,便于退火标签使用完后方便撕下,同时确保在退火标签使用前防水保护膜不会轻易脱落,提高整体质量。
23.如附图2所示,为进一步提高退火标签的性能,进一步做出改进。所述的变色墨层1和涂胶层3设置另一层防水保护膜层2,另一层防水保护膜层2和涂胶层3之间设置书写纸层7。上述结构,通过两层防水保护膜层2的设置,实现对变色墨层的包裹,因为书写纸层具有吸水性,防水保护膜避免书写纸层吸水,避免变色墨丧失水分而散掉。书写纸层的作用,是用于承载变色墨层1,形成性能可靠的退火标签。
24.所述的底纸层4延伸到涂胶层3外部的边沿设置外圈胶层5,外圈胶层5设置为能够粘连底纸4和防水保护膜层2的结构。上述结构,通过外圈胶层的设置,在不需要使用退火标签时,外圈胶层粘连防水保护膜层2,避免防水保护膜层2的脱落。而需要使用退火标签时,撕下底纸层,底纸层上的外圈胶层脱离防水保护膜层,不会有胶液在防水保护膜层2,而后将涂胶层与注塑制品粘连,进行注塑制品区分。
25.如附图1所示,所述的变色墨层1、防水保护膜层2、底纸层4均设置为圆形结构,涂胶层3呈环形结构,变色墨层1、防水保护膜层2、涂胶层3、底纸层4的圆心设置为重合的结构。上述结构,整个退火标签为圆形结构。而底纸层4靠近边沿位置设置外圈胶层。
26.如附图1所示,所述的变色墨层1、涂胶层3、底纸层4均设置为方形结构,防水保护膜层2呈方框型结构。所述的底纸层4的长度和宽度尺寸均设置为大于涂胶层3的长度和宽度尺寸的结构。所述的防水保护膜层2的长度和宽度尺寸均设置为大于涂胶层3的长度和宽度尺寸的结构。上述结构,整个退火标签为方形结构。而底纸层4靠近边沿位置设置外圈胶层,实现外圈胶层对防水保护膜层2的粘连。
27.所述的底纸层4采用哑光铜版纸。
28.所述的底纸层4贴合涂胶层3的一面涂有硅油层。上述结构,通过硅油层的设置,对涂胶具有阻隔作用,便于底层纸与涂胶层分离。
29.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退火标签结构,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出全新的技术方案。在设置涂胶层时,改变涂胶层的形状,使得涂胶层中间形成空腔部,空腔部不设置胶液,这样,涂胶层呈方框形或环形形状。这样,在退火标签通过涂胶层与注塑制品粘连时,确保粘连性能满足要求,而撕下退火标签时,又能够保障方便省力地撕下,避免留下过多残胶。与此同时,底纸层面积尺寸设置为大于涂胶层面积尺寸的结构,防水保护膜层面积尺寸设置为大于涂胶层面积尺寸的结构,这样,在退火标签未使用时,底纸层与防水保护膜层接触,实际上是将涂胶层和变色墨层包裹在内,实现外圈的保护,避免涂胶层和变色墨层暴露在外,起到保护作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退火标签结构,结构简单,成本低,只是进行局部改进,在满足退火标签的粘连性能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减涂胶用量,便于退火标签使用完后方便撕下,同时确保在退火标签使用前防水保护膜不会轻易脱落,提高整体质量。
30.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的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具体的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他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