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太阳能功能的夜间标识牌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771852发布日期:2022-07-16 00:41阅读:71来源:国知局
一种太阳能功能的夜间标识牌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标识牌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太阳能功能的夜间标识牌。


背景技术:

2.标识牌是融合规划、建筑、空间、雕塑、逻辑、色彩、美学、材质组合于一体的产物,它既不是简单的文字,更不是所谓的牌子,它是与环境相融的独一无二的艺术作品。我们所说的标识牌是指为视觉效果而标示的标识牌,在概念上应该称为板式标牌,因人们把板式标牌称为标牌的形态,所以,后来通过东西方的交流,逐渐拥有了真正标识牌的名词性意义。标识牌在生活中经常会被用到,比如道路施工,车祸现场等等,但是很多时候标识牌不是很醒目,很容易无法及时发现,特别是在夜间,这样可能会造成许多意外情况发生。
3.为此,我们设计了一种太阳能功能的夜间标识牌。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太阳能功能的夜间标识牌,解决了现有的设备不便于在夜间使用的问题。
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6.一种太阳能功能的夜间标识牌,包括支架组件、标识牌组件以及太阳能组件,所述支架组件侧表面上开设有凹槽,且支架组件一端与标识牌组件相连接,标识牌组件上开设有凹槽,且标识牌组件顶部与太阳能组件相连接,太阳能组件上开设有凹槽。
7.进一步的,所述支架组件包括底盘、螺纹支杆、上支杆、转轴以及旋转握把,所述底盘顶部设有螺纹支杆,螺纹支杆与底盘相连接,螺纹支杆上端设于上支杆底部开设的凹槽内部,且螺纹支杆与上支杆螺纹连接,上支杆底部开设有凹槽,且凹槽内壁设有螺纹,转轴设于上支杆侧表面开设的凹槽内部,且转轴与上支杆相连。
8.进一步的,所述旋转握把设于转轴侧表面,且旋转握把与转轴相连接。
9.进一步的,所述标识牌组件包括插套、标识牌身、指示灯、显示屏以及上支架,所述插套设于上支杆上方,且插套底部开设有凹槽,上支杆顶部设于凹槽内部,标识牌设于插套上方,且标识牌一侧开设有凹槽,指示灯设于标识牌身一侧,且指示灯与标识牌身相连接,显示屏设于标识牌身上开设的凹槽内部,且显示屏与标识牌身相连接,上支架设于标识牌身上方,且上支架与标识牌身相连接。
10.进一步的,所述太阳能组件包括太阳能板、侧架、螺纹转轴、螺纹扣以及盖板,所述太阳能板设于上支架上方,且太阳能板与上支架相连接,侧架设于太阳能板侧表面,且侧架与太阳能板相连接,侧架上开设有凹槽,凹槽内设有螺纹转轴,螺纹转轴侧表面设有螺纹扣,且螺纹扣与螺纹转轴螺纹连接,螺纹扣顶部连接有盖板。
11.进一步的,所述上支杆侧表面分别设有若干组转轴以及旋转握把。
12.进一步的,所述螺纹转轴一端设有电动机。
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4.1、该实用新型,通过支架组件、标识牌组件以及太阳能组件的相互作用,使得设备在使用时,其通过显示屏展示所需要的内容,且指示牌身上设有一圈指示灯,以便于夜间观察,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设备的适用性。
15.2、该实用新型,通过支架组件、标识牌组件以及太阳能组件的相互作用,使得设备在使用时,其侧架上的螺纹转轴可在入夜时通过操作人员控制电动机转动,以控制螺纹扣移动,使其盖板移动,并覆盖住太阳能板,以减少其在夜间受到的灰尘污染,也保护其避免被掉落物损伤,且操作人员在需要将设备取下进行检修时,可通过转动旋转握把,来降低标识牌组件与太阳能组件的高度,并将其取下,以进行检修,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设备的维护便利性。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20.图中:1、支架组件;2、标识牌组件;3、太阳能组件;4、底盘;5、螺纹支杆;6、上支杆;7、转轴;8、旋转握把;9、插套;10、标识牌身;11、指示灯;12、显示屏;13、上支架;14、太阳能板;15、侧架;16、螺纹转轴;17、螺纹扣;18、盖板。
具体实施方式
21.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2.参看图1,一种太阳能功能的夜间标识牌,包括支架组件1、标识牌组件2以及太阳能组件3,支架组件1侧表面上开设有凹槽,且支架组件1一端与标识牌组件2相连接,标识牌组件2上开设有凹槽,且标识牌组件2顶部与太阳能组件3相连接,太阳能组件3上开设有凹槽。
23.参看图2,支架组件1包括底盘4、螺纹支杆5、上支杆6、转轴7以及旋转握把8,底盘4顶部设有螺纹支杆5,螺纹支杆5与底盘4相连接,螺纹支杆5上端设于上支杆6底部开设的凹槽内部,且螺纹支杆5与上支杆6螺纹连接,上支杆6底部开设有凹槽,且凹槽内壁设有螺纹,转轴7设于上支杆6侧表面开设的凹槽内部,且转轴7与上支杆6相连接,旋转握把8设于转轴7侧表面,且旋转握把8与转轴7相连接,上支杆6侧表面分别设有若干组转轴7以及旋转握把8,螺纹转轴16一端设有电动机。
24.参看图3,标识牌组件2包括插套9、标识牌身10、指示灯11、显示屏12以及上支架13,插套9设于上支杆6上方,且插套9底部开设有凹槽,上支杆6顶部设于凹槽内部,标识牌设于插套9上方,且标识牌一侧开设有凹槽,指示灯11设于标识牌身10一侧,且指示灯11与标识牌身10相连接,显示屏12设于标识牌身10上开设的凹槽内部,且显示屏12与标识牌身
10相连接,上支架13设于标识牌身10上方,且上支架13与标识牌身10相连接。
25.参看图4,太阳能组件3包括太阳能板14、侧架15、螺纹转轴16、螺纹扣17以及盖板18,太阳能板14设于上支架13上方,且太阳能板14与上支架13相连接,侧架15设于太阳能板14侧表面,且侧架15与太阳能板14相连接,侧架15上开设有凹槽,凹槽内设有螺纹转轴16,螺纹转轴16侧表面设有螺纹扣17,且螺纹扣17与螺纹转轴16螺纹连接,螺纹扣17顶部连接有盖板18。
26.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通过支架组件1、标识牌组件2以及太阳能组件3的相互作用,使得设备在使用时,其通过显示屏12展示所需要的内容,且指示牌身上设有一圈指示灯11,以便于夜间观察,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设备的适用性,且设备在使用时,其侧架15上的螺纹转轴16可在入夜时通过操作人员控制电动机转动,以控制螺纹扣17移动,使其盖板18移动,并覆盖住太阳能板14,以减少其在夜间受到的灰尘污染,也保护其避免被掉落物损伤,且操作人员在需要将设备取下进行检修时,可通过转动旋转握把8,来降低标识牌组件2与太阳能组件3的高度,并将其取下,以进行检修,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设备的维护便利性。
27.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