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拉伸屏组件及滑移终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676038发布日期:2022-09-28 02:05阅读:58来源:国知局
可拉伸屏组件及滑移终端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显示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拉伸屏组件及滑移终端。


背景技术:

2.随着电子设备技术的发展,为了使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智能终端能够呈现更丰富的内容,使得人机交互更加逼真、更有效率,带来更棒的用户体验;同时,为了便于用户携带,这些智能终端广泛采用折叠屏和卷曲屏进行画面显示。
3.然而,折叠屏和卷曲屏的部分在展开之前需反折到其显示区的背部,导致折叠屏和卷曲屏的整体厚度较厚,这样不仅减少了电池及系统板的空间,且影响整机散热。


技术实现要素:

4.本技术提供一种可拉伸屏组件及滑移终端,能够解决现有折叠屏和卷曲屏的整体厚度较厚,不仅减少了电池及系统板的空间,且影响整机散热的问题。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可拉伸屏组件。该可拉伸屏组件被构造成可拉伸,该可拉伸屏组件包括:可拉伸显示模组、吸附层以及支撑基板;其中,可拉伸显示模组具有相背的显示面和非显示面;吸附层贴合于所述可拉伸显示模组的非显示面;支撑基板设置于所述吸附层背离所述可拉伸显示模组的一侧;其中,所述吸附层或所述支撑基板可被配置为不同的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在所述吸附层或所述支撑基板被配置为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吸附层与所述支撑基板之间具有吸附力,所述吸附力将所述支撑基板吸附于所述吸附层,以对所述可拉伸显示模组进行支撑;在所述吸附层或所述支撑基板被配置为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吸附层与所述支撑基板之间的吸附力消失,以对所述可拉伸显示模组进行拉伸。
6.其中,所述吸附层和所述支撑基板中的至少一个包括磁性材料;所述第一状态为通电状态,所述第二状态为断电状态;在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磁性材料产生磁性,以通过磁性吸附力将所述支撑基板吸附于所述吸附层;在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吸附层与所述支撑基板之间的磁性吸附力消失;
7.优选地,所述吸附层和所述支撑基板中的其中一个包括能被磁吸的金属材料,另一个包括所述磁性材料。
8.其中,所述支撑基板包括所述能被磁吸的金属材料;所述吸附层包括所述电磁材料;
9.优选地,所述吸附层还包括弹性材料;所述支撑基板包括铁、钴、镍及其合金;
10.更优选地,所述电磁材料分散于所述弹性材料之间。
11.其中,所述支撑基板包括所述磁性材料,所述吸附层包括所述能被磁吸的金属材料;
12.优选地,所述吸附层为金属膜层,所述金属膜层的厚度为1um-10um;
13.优选地,所述吸附层还包括弹性材料,所述能被磁吸的金属材料分散于所述弹性
材料之间;
14.优选地,所述吸附层包括弹性层和若干金属体;所述弹性层具有间隔设置的若干凹槽,所述若干金属体与所述若干凹槽一一对应并嵌设于所述若干凹槽内;其中,所述金属体的材料为所述能被磁吸的金属材料。
15.其中,还包括:拉力传感器,用于感测所述可拉伸显示模组受到的拉力值;控制器,包括电磁控制模块,所述电磁控制模块与所述拉力传感器连接;所述电磁控制模块响应于所述拉力传感器的拉力值变化时,则控制所述第一状态转化为所述第二状态;所述控制器响应于所述拉力传感器的拉力值恒定时,则控制所述第二状态转化为所述第一状态;
16.优选地,所述电磁控制模块响应于所述拉力传感器的拉力值在第一预设时间内持续变化时,则控制所述第一状态转化为所述第二状态;所述电磁控制模块响应于所述拉力传感器的拉力值在第二预设时间内持续恒定时,则控制所述第二状态转化为所述第一状态;
17.优选地,所述可拉伸显示模组还包括拉力检测膜层,所述拉力检测膜层设置于所述可拉伸显示模组与所述吸附层之间,所述拉力传感器集成于所述拉力检测膜层。
18.其中,所述控制器还包括:处理器,与所述拉力传感器连接,用于根据所述拉力值计算所述可拉伸显示模组的尺寸变化值;解析度匹配模块,与所述处理器连接,用于根据所述尺寸变化值向所述可拉伸显示模组匹配对应的解析度。
19.其中,还包括:压力传感器,用于感测所述可拉伸屏组件的预设位置所受的压力值;控制器,包括电磁控制模块,所述电磁控制模块与所述压力传感器连接;所述电磁控制模块响应于所述压力值大于第一阈值,则控制所述第一状态转化为所述第二状态;所述电磁控制模块响应于所述压力值不大于所述第一阈值时,则控制所述第二状态转化为所述第一状态;
20.优选地,所述电磁控制模块响应于所述压力值在第三预设时间内持续大于所述第一阈值时,则控制所述第一状态转化为所述第二状态;所述电磁控制模块响应于所述压力值在第四预设时间内持续不大于所述第一阈值时,则控制所述第二状态转化为所述第一状态。
21.其中,所述压力传感器的数量至少为两个,所述电磁控制模块响应于所述至少两个压力传感器感测的压力值均大于所述第一阈值,则控制所述第一状态转化为所述第二状态;所述电磁控制模块响应于所述至少两个压力传感器感中的至少一个的压力值不大于所述第一阈值时,则控制所述第二状态转化为所述第一状态;
22.优选地,所述至少两个压力传感器沿所述可拉伸显示模组的拉伸方向相对设置在所述可拉伸显示模组的两侧;
23.优选地,所述至少两个压力传感器设置于所述支撑基板朝向所述可拉伸显示模组的一侧表面。
24.其中,所述支撑基板可随所述可拉伸模组同步拉伸,且所述支撑基板设置有自锁结构,以对拉伸后的所述可拉伸显示模组进行限位;
25.优选地,所述支撑基板包括第一子板和第二子板,所述第一子板与所述第二子板沿所述可拉伸屏组件的拉伸方向滑动连接。
2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滑移终端,该滑移
终端包括上述所涉及的可拉伸屏组件。
27.本技术的有益效果,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实施例通过设置可拉伸显示模组,在可拉伸显示模组的非显示面贴合吸附层,在吸附层背离可拉伸显示模组的一侧设置支撑基板,并使吸附层或支撑基板可被配置为不同的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且在吸附层或支撑基板被配置为第一状态时,使吸附层与支撑基板之间具有吸附力,以通过该吸附力将支撑基板紧密吸附于吸附层,从而对可拉伸显示模组进行支撑,保证可拉伸显示模组正常使用时的平整性。同时,通过在吸附层或支撑基板被配置为第二状态时,使吸附层与支撑基板之间的吸附力消失,以对可拉伸显示模组进行拉伸,这样不仅能够根据实际所需显示的尺寸对可拉伸显示模组的尺寸大小进行调整,使其能够呈现更丰富的内容,并使得人机交互更加逼真、更有效率,带来更棒的用户体验;且相比于现有折叠屏或卷曲屏,其整体厚度较薄,有助于整机散热。同时相比于吸附层与支撑基板通过吸附力紧密贴合,然后对可拉伸显示模组进行拉伸的方案,能够有效减小拉伸过程中的吸附层与支撑基板之间的拉伸阻力,从而降低拉伸过程中克服二者之间的拉伸阻力所需的力,使得整个拉伸过程更加省力、便捷。
附图说明
28.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可拉伸屏组件的层叠结构示意图;
29.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可拉伸屏组件拉伸前的结构示意图;
30.图3为图2所示可拉伸屏组件拉伸后的结构示意图;
31.图4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吸附层的俯视图;
32.图5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可拉伸屏组件的层叠结构示意图;
33.图6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控制器的结构示意图;
34.图7为本技术又一实施例提供的可拉伸屏组件的层叠结构示意图;
35.图8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滑移终端的结构简图。
36.附图标记说明
37.可拉伸屏组件10、可拉伸显示模组1、吸附层2、弹性层21、电磁体22、支撑基板3、第一子板31、第二子板32、拉力传感器4、控制器5、电磁控制模块51、处理器52、解析度匹配模块53、拉力检测膜层6、压力传感器7。
具体实施方式
38.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39.本技术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第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本技术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
变。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40.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41.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的说明。
42.请参阅图1至图3,其中,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可拉伸屏组件的层叠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可拉伸屏组件拉伸前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所示可拉伸屏组件拉伸后的结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可拉伸屏组件10,该可拉伸屏组件10用于在工作时显示画面;且对比图2和图3,该可拉伸屏组件10被构造成可拉伸,以满足不同的显示尺寸大小要求;同时,相比于现有卷曲屏或折叠屏,该可拉伸屏组件10的厚度较薄,不会占用太多电池及系统板的空间,且整机散热较好。
43.如图1所示,该可拉伸屏组件10包括可拉伸显示模组1、吸附层2以及支撑基板3。
44.其中,可拉伸显示模组1具有相背的显示面和非显示面,用于在工作时显示画面。可拉伸显示模组1包括依次层叠的支撑膜(bpf)、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light-emitting diode,oled)、薄膜封装层(thin-film encapsulation,tfe)、偏光片(polarizer)以及无色聚酰亚胺(cpi)-盖板。可拉伸显示模组1的厚度可为0.15mm-0.25mm。可拉伸显示模组1的各层的具体结构与功能可参见现有显示模组中相关层的具体结构与功能,且可实现相同或相似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45.吸附层2贴合于可拉伸显示模组1的非显示面;吸附层2的厚度为100um-500um。支撑基板3设置于吸附层2背离可拉伸显示模组1的一侧。在具体实施例中,支撑基板3可随可拉伸模组同步拉伸。如图2和图3所示,支撑基板3包括第一子板31和第二子板32,第一子板31与第二子板32沿可拉伸屏组件10的拉伸方向滑动连接,以在可拉伸屏组件10的拉伸过程中通过二者之间的滑动实现与可拉伸显示模组1的同步拉伸。其中,实现第一子板31和第二子板32的滑动连接的方式可参考现有任意两个部件之间的滑动连接的方式,本技术对此并不加以限制,只要使二者滑动连接,且在滑动过程中保证第一子板31靠近可拉伸显示模组1的一侧表面与第二子板32靠近可拉伸显示模组1的一侧表面始终平齐,从而保证可拉伸显示模组1在拉伸过程中的平整性即可。
46.具体的,为了防止可拉伸显示模组1被拉伸后回弹,支撑基板3还设置有自锁结构,以通过该自锁结构对拉伸后的支撑基板3进行限位,进而对拉伸后的可拉伸显示模组1进行限位。其中,自锁结构具体可设置在支撑基板3的底部或左右对称的位置;比如沿支撑基板3的长度方向设置在第二子板32的a、b位置。自锁结构的具体结构与功能可参见现有自锁结构的相关结构与功能,且可实现相同或相似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47.其中,吸附层2或支撑基板3可被配置为不同的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在吸附层2或支撑基板3被配置为第一状态时,吸附层2与支撑基板3之间具有吸附力,吸附力将支撑基板3吸附于吸附层2,以对可拉伸显示模组1进行支撑,从而保证可拉伸显示模组1的平整性。在
吸附层2或支撑基板3被配置为第二状态时,吸附层2与支撑基板3之间的吸附力消失,以对可拉伸显示模组1进行拉伸这样不仅能够根据实际所需显示的尺寸对可拉伸显示模组1的尺寸大小进行调整,使其能够呈现更丰富的内容,并使得人机交互更加逼真、更有效率,带来更棒的用户体验;且相比于现有折叠屏或卷曲屏,其整体厚度较薄,有助于整机散热。同时相比于吸附层2与支撑基板3通过吸附力紧密贴合,然后对可拉伸显示模组1进行拉伸的方案,能够有效减小拉伸过程中的吸附层2与支撑基板3之间的拉伸阻力,从而降低拉伸过程中克服二者之间的拉伸阻力所需的力,使得整个拉伸过程更加省力、便捷。
48.在一实施例中,吸附层2与支撑基板3之间通过磁性吸附力进行吸附。在该实施例中,吸附层2和支撑基板3中的至少一个包括磁性材料;且第一状态为通电状态,第二状态为断电状态;在第一状态时,磁性材料产生磁性,以通过磁性吸附力将支撑基板3吸附于吸附层2;在第二状态时,吸附层2与支撑基板3之间的磁性吸附力消失。
49.在一具体实施例中,吸附层2和支撑基板3中的其中一个包括能被磁吸的金属材料,另一个包括磁性材料。其中,能被磁吸的金属材料包括铁、钴、镍及其合金等。磁性材料包括微型电磁铁材料、铁氧体材料、镍基合金等。
50.为了在实现吸附层2和支撑基板3能够通过吸附力紧密贴合的同时,保证支撑基板3具有较好的支撑强度。在一实施例中,支撑基板3包括能被磁吸的金属材料;吸附层2包括电磁材料。本技术后续以此为例进行说明。另外,由于吸附层2在可拉伸显示模组1的拉伸过程中会随可拉伸显示模组1同步拉伸,为了使该吸附层2具有较好的拉伸性能,该吸附层2还包括弹性材料;电磁材料具体可分散于弹性材料之间,以保证吸附层2在拉伸过程中的形变均一性。其中,本技术所涉及的弹性材料均可为超支化聚氨脂弹性材料。
51.当然,如图4所示,图4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吸附层的俯视图;吸附层2也可包括由弹性材料制成的弹性层21以及若干电磁体22,弹性层21具有若干凹槽或开孔,若干电磁体22与若干凹槽或开孔一一对应并嵌设于若干凹槽或开孔内。其中,磁性体由磁性材料制成。这样不仅能够保证吸附层2可内配置为不同的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且可有效保证吸附层2的拉伸性能。
52.在另一实施例中,与上述实施例不同的是:支撑基板3包括磁性材料,吸附层2包括能被磁吸的金属材料。在一具体实施例中,吸附层2可为金属膜层,为了保证该金属膜层具有较好的拉伸性能,降低其对整个可拉伸屏组件10的可拉伸性能的影响,金属膜层的厚度为1um-10um。在另一具体实施例中,吸附层2还包括弹性材料,能被磁吸的金属材料均匀分散于弹性材料之间。在又一具体实施例中,类似图4所示结构,吸附层2包括弹性层21和若干金属体(图4未示);弹性层21具有间隔设置的若干凹槽或开孔,若干金属体与若干凹槽或开孔一一对应并嵌设于若干凹槽或开孔内;其中,金属体的材料为能被磁吸的金属材料。这样不仅能够保证该吸附层2可被支撑基板3所吸附,且能够有效保证该吸附层2的拉伸性能。
53.在又一实施例中,吸附层2和支撑基板3中也可均包括磁性材料。在该实施例中,吸附层2和支撑基板3可同时被配置为第一状态,以同时产生磁性;但需要强调的是,在该实施例中,若可拉伸屏组件10未被拉伸时,则需将吸附层2和支撑基板3同时被配置为第二状态,以同时使磁性消失。可以理解的是,同时产生磁性的吸附层2和支撑基板3的磁性相反。当然,在该实施例中,在需要拉伸可拉伸屏组件10时,也可使吸附层2和支撑基板3中的其中之一被配置为第一状态,以使二者中的一个产生磁性,并通过磁性吸附实现二者的紧密连接。
54.在再一实施例中,与上述实施例不同的是,吸附层2和支撑基板3均包括导电材料。该导电材料可为导电金属,比如铝、银及其合金等。在第一状态时,吸附层2和支撑基板3均带电,且为异性电,以通过二者之间的电性吸附将支撑基板3吸附于吸附层2。在第二状态时,吸附层2与支撑基板3均不带电,二者之间的电性吸附力消失。
55.在该实施例中,为了保证吸附层2与支撑基板3的拉伸性能,吸附层2与支撑基板3中至少吸附层2还包括弹性材料,导电材料与弹性材料的分布方式与上述能被磁吸的导电材料与弹性材料之间的分布方式类似,具体可参见上文,在此不再赘述。其中,支撑基板3可以选用图3所示的滑动连接的第一子板31和第二子板32的结构,也可选用类似吸附层2还包括弹性材料的结构,即将导电材料均匀分散于弹性材料中,或者弹性材料形成弹性层21,导电材料制成导电体,导电体嵌设于弹性层21的若干凹槽内,具体可参见上述关于图4的相关描述。
56.参见图5和图6,其中,图5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可拉伸屏组件的层叠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控制器的结构示意图;与上述图1至图4所对应的实施例提供的可拉伸屏组件10不同的是,该可拉伸屏组件10还包括拉力传感器4和控制器5。
57.其中,拉力传感器4用于感测可拉伸显示模组1受到的拉力值。可以理解,可拉伸显示模组1在拉伸过程中,会受到一定的拉力,以使其发生形变;拉力传感器4具体用于感测该拉力的拉力值。其中,如图5所示,该可拉伸屏组件10还包括拉力检测膜层6,拉力传感器4具体集成于该拉力检测膜层6中。具体的,该拉力检测膜层6可由导电材料制成,在该拉力检测膜层6被拉伸时该导电材料经历电阻的改变。拉力检测膜层6基于其电阻的改变来确定可拉伸显示模组1的拉力值。
58.可以理解,从材料力学可知,在小变形条件下,一个弹性元件某一点的应变ε与弹性元件所受的力成正比,也与弹性的变形成正比。对于传感器,一般采用差动全桥测量,即将所粘贴的应变片组成桥路,r1、r2、r3、r4,实际为阻值相等的4片(或8片)应变片,即r1=r2=r3=r4,当传感器受到外力(拉力或压力)作用时,传感器弹性元件产生应变而使各电阻值发生变化,其变化值分别为

r1、

r2、

r3、

r4,此时,原本平衡的电桥现变为不平衡,桥路则会有电压输出。简单来说,外力p引起传感器内应变片的变形,导致电桥的不平衡,从而引起传感器输出电压的变化,我们通过测量输出电压的变化量

v就可以知道力的大小,或知道可拉伸显示模组1的变形量。其中,可拉伸显示模组1的变形量

s=ε
×△
v;其中,ε与弹性元件材料、拉力传感器薄膜膜厚等因素相关;

v为电压输出变化量。
59.其中,如图5所示,可拉伸显示模组1、吸附层2以及拉力检测膜层6在支撑基板3上的投影面积相同,且可拉伸显示模组1、吸附层2以及拉力检测膜层6在支撑基板3上的投影面积与支撑基板3的横截面积相同。
60.控制器5包括电磁控制模块51,电磁控制模块51与拉力传感器4连接;电磁控制模块51响应于拉力传感器4的拉力值变化时,则控制吸附层2由第一状态转化为第二状态;控制器5响应于拉力传感器4的拉力值恒定时,则控制吸附层2由第二状态转化为第一状态。可以理解,公式f=k.s中,f为拉力,k为可拉伸显示模组1的刚度系数,s为可拉伸显示模组1的伸长量。根据该公式可知,在可拉伸显示模组1的拉伸过程中,即,可拉伸显示模组1的长度在不断变化时,其所受的拉力也在不断变化;因此,在拉力传感器4的拉力值变化时,则说明此时可拉伸显示模组1处于或即将处于拉伸状态或收缩状态;而在拉力传感器4的拉力值恒
定时,则说明此时可拉伸显示模组1未被拉伸或未收缩。可以理解,拉力传感器4的拉力值恒定时,可拉伸显示模组1未被拉伸或未收缩,即,显示模组1处于某一固定尺寸大小。
61.其中,为了防止误操作导致电磁控制模块51被触发;在一具体实施例中,电磁控制模块51响应于拉力传感器4的拉力值在第一预设时间内持续变化时,则控制第一状态转化为第二状态;电磁控制模块51响应于拉力传感器4的拉力值在第二预设时间内持续恒定时,则控制第二状态转化为第一状态。其中,第一预设时间和第二预设时间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定,本技术对此并不加以限制。
62.由于可拉伸显示模组1在被拉伸的情况下,可拉伸显示模组1的解析度(即分辨率)发生了变化;为了根据可拉伸显示模组1的长度变化量匹配对应的解析度,以保证该可拉伸显示模组1在任意尺寸大小下均可呈现较好的画质效果。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控制器5还包括处理器52和解析度匹配模块53。其中,处理器52与拉力传感器4连接,用于根据拉力传感器4感测的拉力值计算并发送可拉伸显示模组1的尺寸变化值。其中,尺寸变化值即为拉伸显示模组的长度变化量。
63.解析度匹配模块53与处理器52连接,用于接收处理器52发送的尺寸变化值,并根据该尺寸变化值向可拉伸显示模组1匹配对应的解析度。具体的,解析度匹配模块53根据尺寸变化值确定可拉伸显示模组1的面积变化量,然后根据面积变化量向可拉伸显示模组1匹配对应的解析度。其中,解析度与面积变化量成正比。
64.需要说明的是,此处的解析度可以理解为单位面积内的像素数量。匹配解析度的本质是匹配可拉伸显示模组1被拉伸后显示区域的尺寸。匹配显示区域的尺寸作用是为了调整显示内容的大小。比如,拉伸前显示的图标比较小,拉伸后显示的图标变大。
65.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若可拉伸显示模组1沿两个不同的方向被拉伸,可在每一方向上均设置拉力传感器4,处理器52与每一方向上的拉力传感器4连接,用于根据每一方向上的拉力传感器4感测的拉力值计算并发送可拉伸显示模组1在每一方向上的尺寸变化值;解析度匹配模块53接收处理器52发送的尺寸变化值,并根据,每一方向上的尺寸变化值确定可拉伸显示模组1的面积变化量;然后根据面积变化量向可拉伸显示模组1匹配对应的解析度。
66.比如,可拉伸显示模组1呈矩形,可沿可拉伸显示模组1的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分别集成拉力传感器4;处理器52与每一方向上的拉力传感器4分别连接。在具体拉伸过程中,可沿可拉伸显示模组1的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分别拉伸可拉伸显示模组1。处理器52根据长度方向感测的拉力值计算并发送可拉伸显示模组1在长度方向上的长度尺寸变化值,根据宽度方向感测的拉力值计算并发送可拉伸显示模组1在宽度方向上的宽度尺寸变化值;解析度匹配模块53接收处理器52发送的长度尺寸变化值和宽度尺寸变化值,并根据长度尺寸变化值和宽度尺寸变化值确定可拉伸显示模组1的面积变化量;然后根据面积变化量向可拉伸显示模组1匹配对应的解析度。
67.参见图7,图7为本技术又一实施例提供的可拉伸屏组件的层叠结构示意图。与上述图5所对应的实施例提供的可拉伸屏组件10不同的是,该可拉伸屏组件10还包括压力传感器7。其中,可拉伸显示模组1、吸附层2以及拉力检测膜层6在支撑基板3上的投影面积相同,且拉伸显示模组1、吸附层2以及拉力检测膜层6在支撑基板3上的投影面积小于支撑基板3的横截面积,压力传感器7可设置于支撑基板3的边缘位置,并位于支撑基板3的朝向可
拉伸显示模组1的一侧表面,用于感测并发送可拉伸屏组件10的预设位置所受的压力值。可以理解,当用户想要对可拉伸显示模组1进行拉伸的时候,用户可以按压指定的位置,该位置的压力传感器7感测用户按压的压力。
68.控制器5的处理器52与压力传感器7连接,用于接收压力值并向电磁控制模块51发送使能信号;电磁控制模块51根据使能信号控制吸附层2由第一状态转化为第二状态,以使包括电磁材料的吸附层2失去磁性,无法吸附金属基板,进而使得金属基板无法对可拉伸显示模组1进行支撑,以便于用户对可拉伸显示模组1进行拉伸。其中,该压力值大于零。
69.在具体实施例中,为了防止出现用户误操作的情况。处理器52具体用于接收压力值,并响应于压力值大于第一阈值,向电磁控制模块51发送第一使能信号;电磁控制模块51根据第一使能信号控制吸附层2由第一状态转化为第二状态;处理器52响应于压力值不大于第一阈值时,则向电磁控制模块51发送第二使能信号;电磁控制模块51根据第二使能信号控制吸附层2由第二状态转化为第一状态。
70.为了进一步防止误操作的情况。处理器52具体用于接收压力值,并响应于压力值在第三预设时间内持续大于第一阈值时,向电磁控制模块51发送第一使能信号;电磁控制模块51根据第一使能信号控制吸附层2由第一状态转化为第二状态;处理器52压力值在第四预设时间内持续不大于第一阈值时,则向电磁控制模块51发送第二使能信号;电磁控制模块51根据第二使能信号控制吸附层2由第二状态转化为第一状态。其中,第一阈值、第二阈值、第三预设时间以及第四预设时间具体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定,本技术对此并不加以限制。
71.进一步地,如图7所示,压力传感器7的数量至少为两个,处理器52具体响应于至少两个压力传感器7感测的压力值均大于第一阈值,则向电磁控制模块51发送第一使能信号;电磁控制模块51根据第一使能信号控制吸附层2由第一状态转化为第二状态;处理器52响应于至少两个压力传感器7感中的至少一个的压力值不大于第一阈值时,则向电磁控制模块51发送第二使能信号;电磁控制模块51根据第二使能信号控制吸附层2由第二状态转化为第一状态。这样能够进一步防止出现误操作的现象。
72.其中,至少两个压力传感器7均设置于支撑基板3朝向可拉伸显示模组1的一侧表面。而且如图7所示,压力传感器7的数量具体可为两个,两个压力传感器7沿可拉伸显示模组1的拉伸方向相对设置在可拉伸显示模组1的两侧。
73.在具体实施例中,拉力传感器4感测的拉力值和压力传感器7感测的压力值中的任意一个满足上述所涉及的其对应的触发电磁控制模块51的条件时,电磁控制模块51则开始工作,即控制吸附层2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进行切换。即,在拉力传感器4感测的拉力值满足上述所涉及的其触发电磁控制模块51的条件时,电磁控制模块51则开始工作,控制吸附层2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进行切换。在压力传感器7感测的压力值满足上述所涉及的其触发电磁控制模块51的条件时,电磁控制模块51也会开始工作,控制吸附层2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进行切换。这样能够避免拉力传感器4和压力传感器7中的其中一个发生损坏时,也能够控制吸附层2或支撑基板3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进行切换,有效延长了可拉伸屏组件10的使用寿命。
74.当然,也可在拉力传感器4感测的拉力值和压力传感器7感测的压力值同时满足上述所涉及的各自对应的触发电磁控制模块51的条件时,电磁控制模块51才开始工作,即控
制吸附层2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进行切换。这样能够有效防止出现误操作的现象。
75.本实施例通过设置可拉伸显示模组1,在可拉伸显示模组1的非显示面贴合吸附层2,在吸附层2背离可拉伸显示模组1的一侧设置支撑基板3,并使吸附层2或支撑基板3可被配置为不同的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且在吸附层2或支撑基板3被配置为第一状态时,使吸附层2与支撑基板3之间具有吸附力,以通过该吸附力将支撑基板3紧密吸附于吸附层2,从而对可拉伸显示模组1进行支撑,保证可拉伸显示模组1正常使用时的平整性。同时,通过在吸附层2或支撑基板3被配置为第二状态时,使吸附层2与支撑基板3之间的吸附力消失,以对可拉伸显示模组1进行拉伸,这样不仅能够根据实际所需显示的尺寸对可拉伸显示模组1的尺寸大小进行调整,使其能够呈现更丰富的内容,并使得人机交互更加逼真、更有效率,带来更棒的用户体验;且相比于现有折叠屏或卷曲屏,其整体厚度较薄,有助于整机散热。同时相比于吸附层2与支撑基板3通过吸附力紧密贴合,然后对可拉伸显示模组1进行拉伸的方案,能够有效减小拉伸过程中的吸附层2与支撑基板3之间的拉伸阻力,从而降低拉伸过程中克服二者之间的拉伸阻力所需的力,使得整个拉伸过程更加省力、便捷。
76.参见图8,图8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滑移终端的结构简图。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一种滑移终端,该滑移终端可为可拉伸的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该滑移终端包括上述任意一实施例所涉及的可拉伸屏组件10,用于在工作时显示画面。具体的,该滑移终端还包括电池以及系统板,其中,电池及系统板可设置于支撑基板3的背离可拉伸显示模组1的一侧,且电池和系统板具体位于第一子板31或第二子板32上,以在可拉伸屏组件10拉伸过程中,电池与系统板能够保持相对固定,即无相对位移。
77.本实施例提供的滑移终端,通过设置上述实施例所涉及的可拉伸屏组件10,不仅能够根据实际所需显示的尺寸对可拉伸显示模组1的尺寸大小进行调整,使其能够呈现更丰富的内容,并使得人机交互更加逼真、更有效率,带来更棒的用户体验。同时,整机厚度较薄,可拉伸屏组件10也不会占用电池及系统板的空间,有效提高了整机的散热能力。
78.以上仅为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