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素驱动电路、方法以及显示面板与流程

文档序号:31448930发布日期:2022-09-07 12:43阅读:71来源:国知局
像素驱动电路、方法以及显示面板与流程

1.本技术涉及显示面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像素驱动电路、方法以及显示面板。


背景技术:

2.由于多媒体社会的急速进步,半导体元件及显示装置的技术也随之飞跃性的进步。就显示器而言,由于主动式矩阵有机发光二极管 (active matrix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amoled)显示器具有无视角限制、低制造成本、高应答速度(约为液晶的百倍以上)、省电、 自发光、可使用于可携式机器的直流驱动、工作温度范围大以及重量轻 且可随硬件设备小型化及薄型化等等优点以符合多媒体时代显示器的特性要求。因此,主动式矩阵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可望成为下一世代的新颖平面显示器,由此取代液晶显示器(liquidcrystal display,lcd)。
3.目前主动式矩阵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主要有两种制作方式,一种是利用低温多晶硅(ltps)的薄膜晶体管(tft)制程技术来制作,而另一种是利用非晶硅(a-si)的薄膜晶体管(tft)制程技术来制作。其中,由于低温多晶硅的薄膜晶体管制程技术需要比较多道的光罩制程 而导致成本上升。因此,目前低温多晶硅的薄膜晶体管制程技术主要应 用在中小尺寸的面板上,而非晶硅的薄膜晶体管制程技术则主要应用在大尺寸的面板上。
4.一般来说,采用低温多晶硅的薄膜晶体管制程技术所制作出来的主动式矩阵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其像素电路中的薄膜晶体管的型态可以为p型或n型,然而,选择薄膜晶体管来实现有机发光二极管像素电路的条件下,流经有机发光二极管的电流会随着用以驱动有机发光二极管的驱动开关的阀值电压漂移 (vth shift)而有所不同。如此一来,将会连带影响到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的亮度均匀性。


技术实现要素:

5.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像素驱动电路、方法以及显示面板,以解决相关技术中,驱动开关的阀值电压漂移,导致显示面板显示不均匀现象的问题。
6.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像素驱动电路,所述像素驱动电路包括:复位单元、补偿单元、发光单元,所述复位单元上设置有补偿电容,所述补偿单元包括:第一补偿单元和第二补偿单元,所述发光单元上设置有驱动开关,且所述驱动开关与子像素连接,所述驱动开关的控制端与所述复位单元上设置的所述补偿电容连接,所述驱动开关的输出端接入所述第一补偿单元,所述复位单元的一端接入电源电压;所述复位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电源电压对所述驱动开关的控制端和所述补偿电容进行复位;所述第一补偿单元用于根据数据电压对所述补偿电容进行电位补偿,所述第二补偿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子像素的驱动电位对所述补偿电容进行电位补偿;所述补偿电容用于在进行电位补偿后,导通所述驱动开关;所述发光单元用于在所述驱动开关导通时驱动所述子像素发光。
7.在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一补偿单元的一端接入所述数据电压,所述第一补偿单元的另一端发光单元接入所述驱动开关的输出端;所述第一补偿单元在导通时,将所述数据
电压传输到所述驱动开关的输出端,以对与所述驱动开关的控制端连接的所述补偿电容进行电位补偿。
8.在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二补偿单元的一端通过所述发光单元与所述子像素的阳极连接,所述第二补偿单元的另一端与所述复位单元连接,所述第二补偿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子像素的驱动电位对所述补偿电容进行电位补偿。
9.在一些示例中,所述发光单元还包括:第一薄膜晶体管、第五薄膜晶体管;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的输入端与所述数据电压连接,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的输出端与所述驱动开关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五薄膜晶体管的输入端与所述驱动开关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五薄膜晶体管的输出端与所述子像素连接;所述复位单元包括:第三薄膜晶体管、第七薄膜晶体管;所述第三薄膜晶体管的输出端和所述第七薄膜晶体管的输入端之间设置有所述补偿电容,所述第七薄膜晶体管的输出端接地连接;所述第三薄膜晶体管的输入端通过所述发光单元上的d连接点与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连接,且所述第三薄膜晶体管的输出端和所述补偿电容之间设置有g连接点,所述驱动开关的控制端通过所述g连接点和所述补偿电容连接;所述第一补偿单元上设置有第四薄膜晶体管,所述第四薄膜晶体管的输入端与所述数据电压连接,所述第四薄膜晶体管的输出端与所述驱动开关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补偿单元上设置有第六薄膜晶体管,所述第六薄膜晶体管的一端与所述发光单元上的s连接点连接,所述第六薄膜晶体管的另一端与所述复位单元上的a连接点连接;所述s连接点设置在所述子像素和所述第五薄膜晶体管之间,所述a连接点设置在第七薄膜晶体管和所述补偿电容之间。
10.在一些示例中,所述第四薄膜晶体管的控制端接入第一控制信号;所述第五薄膜晶体管的控制端接入第二控制信号;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和所述第六薄膜晶体管的控制端接入第三控制信号;所述第三薄膜晶体管和所述第七薄膜晶体管的控制端接入第七控制信号。
11.在一些示例中,当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至第七薄膜晶体管以及所述驱动开关均为同一类型的薄膜晶体管时,所述第二控制信号和所述第四控制信号为反向信号,所述第一控制信号和所述第三控制信号为反向信号。
12.第二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像素驱动方法,所述像素驱动方法应用于如上任一项所述像素驱动电路,所述像素驱动方法包括:在复位阶段,通过复位单元对驱动开关的控制端和所述复位单元上的补偿电容进行复位;在补偿阶段,通过第一补偿单元对所述补偿电容进行电位补偿,并在所述第一补偿单元补偿后通过第二补偿单元对所述补偿电容进行电位补偿;在发光阶段,通过所述补偿电容导通发光单元,并通过所述发光单元驱动子像素发光。
13.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基板,设置在所述基板上的多个子像素,以及如上任一项所述的像素驱动电路,所述像素驱动电路与所述子像素连接,以驱动所述子像素发光。
14.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该像素驱动电路,包括:复位单元、补偿单元、发光单元,所述复位单元上设置有补偿电容,所述补偿单元包括:第一补偿单元和第二补偿单元,所述发光单元上设置有驱动开关和子像素,所述驱动开关的控制端与所述复位单元上设置的所述补
偿电容连接,所述驱动开关的输出端接入所述第一补偿单元,所述复位单元的一端接入电源电压;所述复位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电源电压对所述驱动开关的控制端和所述补偿电容进行复位;所述第一补偿单元用于根据数据电压对所述补偿电容进行电位补偿,所述第二补偿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子像素的驱动电位对所述补偿电容进行电位补偿;所述补偿电容用于在行电位补偿后,导通所述驱动开关;所述发光单元用于在所述驱动开关导通时驱动所述子像素发光,通过第一补偿单元根据数据电压对补偿电容进行补偿,通过第二补偿单元根据子像素对补偿电容进行补偿后,通过补偿电容维持驱动开关处于导通状态,使得通过驱动开关的电流仅与数据电压相关,提升了通过驱动开关的电流的稳定性,使得通过驱动开关的电流不受电源电压和驱动开关的阀值电压的影响,避免了电源电压波动或驱动开关的阀值电压漂移造成的显示亮度波动,进而避免了显示面板显示不均匀的问题,提升了显示效果。
附图说明
15.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7.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可选的像素驱动电路的基本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再一种可选的像素驱动电路的基本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可选的像素驱动电路内信号时序基本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可选的复位阶段像素驱动电路的导通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可选的补偿阶段像素驱动电路的导通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可选的发光阶段像素驱动电路的导通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像素驱动方法的基本流程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四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基本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五提供的一种显示设备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复位单元;21-第一补偿单元;22-第二补偿单元;3、发光单元;4、子像素;5、基板;6、像素驱动电路;c1-补偿电源;m1、第一薄膜晶体管;m2、驱动开关;m3、第三薄膜晶体管;m4、第四薄膜晶体管;m5、第五薄膜晶体管;m6、第六薄膜晶体管;m7、第七薄膜晶体管;vdd、电源电压;vss、接地;vdata、数据电压;sel1、第一控制信号;sel2、第二控制信号;sel3、第三控制信号;sel4、第四控制信号。
具体实施方式
18.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19.实施例一为了解决相关技术中,驱动开关的阀值电压漂移,导致显示面板显示不均匀现象的问题,请参见图1,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像素驱动电路,所述像素驱动电路包括:所述像素驱动电路包括:复位单元1、补偿单元、发光单元3,所述复位单元1上设置有补偿电容c1,所述补偿单元包括:第一补偿单元21和第二补偿单元22,所述发光单元3上设置有驱动开关m2,且所述驱动开关m2与子像素4连接,所述驱动开关m2的控制端与所述复位单元1上设置的所述补偿电容c1连接,所述驱动开关m2的输出端接入所述第一补偿单元21,所述复位单元1的一端接入电源电压vdd;所述复位单元1用于根据所述电源电压vdd对所述驱动开关m2的控制端和所述补偿电容c1进行复位;所述第一补偿单元21用于根据数据电压vdata对所述补偿电容c1进行电位补偿,所述第二补偿单元22用于根据所述子像素4的驱动电位对所述补偿电容c1进行电位补偿;所述补偿电容c1用于在进行电位补偿后,导通所述驱动开关m2;所述发光单元3用于在所述驱动开关m2导通时驱动所述子像素4发光。
20.其中,如图1所示,复位单元1和发光单元3的一端都接入电源电压vdd,复位单元1和发光单元3的另一端都接地vss连接;应当理解的是,驱动开关m2与子像素4连接,进而控制流经子像素4的电流,具体的,驱动开关m2通过控制通过自身的电流进而达到控制流经子像素4的电流的效果,且通过驱动开关m2的电流i=1/2
×
μ
×
w/l
×
c_gi
×
(v_gs-|v_th |)^2,其中μ为载流子迁移率,w为沟道宽度,l为沟道长度,c_gi为栅极电容,vth为阀值电压,其中v_gs=驱动开关m2的控制端电压v_g-驱动开关m2的输出端的电压,w、l在设计时已经固定,c_gi取决于栅极绝缘层厚度和材料。由此可知,流经驱动开关m2的电流与阀值电压vth、驱动开关m2的控制端电压v_g以及驱动开关m2的输出端的电压相关;应当理解的是,以一帧显示信号为一个周期为例,在一个周期内,本实施例提供的像素驱动电路需要经历复位、补偿以及发光三个阶段;在复位阶段时,复位单元1根据电源电压vdd对所述驱动开关m2的控制端和所述补偿电容c1进行复位,进而使得驱动开关m2的控制端v_g和补偿电容c1的电压均为电源电压vdd;在补偿阶段时,第一补偿单元21用于根据数据电压vdata对所述补偿电容c1进行电压补偿,进而使得驱动开关m2的控制端电压v_g和补偿电容c1的电压为驱动开关m2的阀值电压vth与数据电压vdata之和;在发光阶段时,补偿电容c1首先导通驱动开关m2,以对子像素4进行驱动,此时所述第二补偿单元22用于根据所述子像素4对所述补偿电容c1进行电位补偿,进而使得补偿电容c1的电压为驱动开关m2的阀值电压vth+数据电压vdata+子像素4的驱动电压voled;则在补偿电容c1维持导通驱动开关m2时,驱动开关m2的控制端接收到的电压则为阀值电压vth+数据电压vdata+子像素4的驱动电压voled,且由于驱动开关m2的输出端与子像素4连接,因此,驱动开关m2的输出端的电压v_s=子像素4的驱动电位voled,则通过驱动开关m2流经的电流i如下所示:i=1/2
×
μ
×
w/l
×
c_gi
×
(v_gs-v_th )^2,其中,v_gs= v_g-v_s,则进一步的,该方程式可以转化为如下方程式;=1/2
×
μ
×
w/l
×
c_gi
×
(v_g-v_s-v_th )^2,其中,补偿电容c1进行驱动时,驱动开关m2的控制端电压v_g=驱动开关m2的阀值电压vth+数据电压vdata+子像素4的驱动电位
voled,驱动开关m2的输出端的电压v_s=子像素4的驱动电位voled,则进一步的,该方程式可以转化为如下方程式;=1/2
×
μ
×
w/l
×
c_gi
×
(v_th+v_data+v_voled-v_voled-v_th )^2,则进一步的,该方程式可以简化为如下方程式;=1/2
×
μ
×
w/l
×
c_gi
×
(v_data )^2;根据上述公式可知,本实施提供的像素驱动电路,通过第一补偿单元21根据数据电压vdata对补偿电容c1进行补偿,通过第二补偿单元22根据子像素4对补偿电容c1进行补偿后,通过补偿电容c1维持驱动开关m2处于导通状态,使得通过驱动开关m2的电流仅与数据电压vdata相关,提升了通过驱动开关m2的电流的稳定性,使得通过驱动开关m2的电流不受电源电压vdd和驱动开关m2的阀值电压的影响,避免了电源电压vdd波动或驱动开关m2的阀值电压漂移造成的显示亮度波动,进而避免了显示面板显示不均匀的问题,提升了显示效果。
21.在本实施例的一些示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补偿单元21的一端接入所述数据电压vdata,所述第一补偿单元21的另一端通过所述发光单元3接入所述驱动开关m2的输出端;所述第一补偿单元21在导通时,将所述数据电压vdata传输到所述驱动开关m2的输出端,以对与所述驱动开关m2的控制端连接的所述补偿电容c1进行电位补偿。能够理解的是,驱动开关m2的控制端电压v_g=驱动开关m2的输出端的电压+阀值电压vth;其中,所述第一补偿单元21在导通时,将所述数据电压vdata传输到驱动开关m2的输出端,使得驱动开关m2的输出端的电压为数据电压vdata,进而使得驱动开关m2控制端的电压为数据电压vdata+阀值电压vth,且驱动开关m2的控制端与所述复位单元1上设置的所述补偿电容c1连接,进而通过复位单元1对补偿电容c1进行电位补偿,将补偿电容c1的电压同步到数据电压vdata+阀值电压vth。
22.在本实施例的一些示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第二补偿单元22的一端通过所述发光单元3与所述子像素4的阳极连接,所述第二补偿单元22的另一端与所述复位单元1连接,所述第二补偿单元22用于根据所述子像素4对所述补偿电容c1进行电位补偿。应当理解的是,在发光阶段时,发光单元3对子像素4进行驱动,使得子像素4发光时,第二补偿单元22与子像素4的阳极连接,第二补偿单元22将子像素4的驱动电压等效到补偿电容c1,对补偿电容c1进行电位补偿,进而将补偿电容c1的电压补偿到数据电压vdata+阀值电压vth+子像素4的驱动电压子像素4的驱动电压voled,进而使得第二补偿电路22能够准确获取子像素4的驱动电压voled对补偿电容c1进行补偿。
23.能够理解的是,本实施例描述的各个薄膜晶体管可以为p型薄膜晶体管(p-type thin-film-transistor,p-type tft)或n型薄膜晶体管(n-type thin-film-transistor,n-type tft),本实施例并不限制薄膜晶体管的种类,当像素驱动电路中任一薄膜晶体管由p型薄膜晶体管换为n型薄膜晶体管时,只需要将该薄膜晶体管的控制时序的电平信号进行反相处理即可;同理,当像素驱动电路中任一薄膜晶体管由n型薄膜晶体管换为p型薄膜晶体管时,只需要将该薄膜晶体管的控制时序的电平信号进行反相处理即可;同时,本实施例提供的薄膜晶体管的可以利用低温多晶硅(ltps)、非晶硅 (a-si) 或非晶铟镓锡金属氧化物 (a-igzo) 的薄膜晶体管 (tft) 制程技术制作而成,但并不限制于此。本实施例将以第一薄膜晶体管m1、第三薄膜晶体管m3、第四薄膜晶体管m4、第五薄膜晶体管m5、第六薄膜晶
体管m6以及第七薄膜晶体管m7均为n型薄膜晶体管进行说明。
24.在本实施例的一些示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发光单元3还包括:第一薄膜晶体管m1、第五薄膜晶体管m5;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m1的输入端与所述数据电压vdata连接,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m1的输出端与所述驱动开关m2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五薄膜晶体管m5的输入端与所述驱动开关m2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五薄膜晶体管m5的输出端与所述子像素4连接;其中,第一薄膜晶体管m1在导通时,导通电源电压vdd和驱动开关m2的连接,进而将电源端的电流传输到所述驱动开关m2的输入端,在截至时,截至电源电压vdd和驱动开关m2的连接,停止将电源端的电流传输到所述驱动开关m2的输入端;第五薄膜晶体管m5用于在导通时,导通将驱动开关m2和子像素4之间的连接,将驱动开光输出端传输的电流传输给子像素4,以驱动子像素4发光,第五薄膜晶体管m5用于在截止时,断开将驱动开关m2和子像素4之间的连接,无电流流过子像素4,使得子像素4不发光,进而避免子像素4在复位和补偿阶段的误发光,达到降低功耗以及改善oled老化的作用;应当理解的是,在一些示例中,发光单元3中并未设置第一薄膜晶体管m1,而是直接将驱动开关m2的输入端接入电源电压vdd。
25.在本实施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复位单元1包括:第三薄膜晶体管m3、第七薄膜晶体管m7;所述第三薄膜晶体管m3的输出端和所述第七薄膜晶体管m7的输入端之间设置有所述补偿电容c1,所述第七薄膜晶体管m7的输出端接地vss连接;所述第三薄膜晶体管m3的输入端通过所述发光单元3上的d连接点与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m1连接,且所述第三薄膜晶体管m3的输出端和所述补偿电容c1之间设置有g连接点,所述驱动开关m2的控制端通过所述g连接点和所述补偿电容c1连接;其中,所述第三薄膜晶体管m3的输入端通过所述发光单元3上的d连接点与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m1连接,也即第三薄膜晶体管m3通过d连接点与第一薄膜晶体管m1连接,达到第三薄膜晶体管m3通过第一薄膜晶体管m1与电源电压vdd连接的效果,进而第一薄膜晶体管m1在导通时,导通电源电压vdd和复位单元1的连接,进而将电源电压vdd传输到所述复位单元1,在截至时,截至电源电压vdd和驱动开关m2的连接,停止将电源电压vdd传输到复位单元1,实现对第一薄膜晶体管m1的一种复用,第三薄膜晶体管m3、补偿电容c1、以及第七薄膜晶体管m7依次连接,所述第三薄膜晶体管m3导通时,将数据电压vdata传输到补偿电容c1,以将补偿电容c1的电压补偿到数据电压vdata;其中第七薄膜晶体管m7接地vss连接,用于在导通时,将补偿电容c1的电位拉低;承接上例,具体的,在复位阶段,第三薄膜晶体管m3和第七薄膜晶体管m7同时导通,第三薄膜晶体管m3将电源电压vdd传输给补偿电容c1,同时,第七薄膜晶体管m7导通接电连接,使得补偿电容c1接地vss连接,则此时,补偿电容c1靠近第三薄膜晶体管m3一端的电压为电源电压vdd,补偿电容c1接靠近第七薄膜晶体管m7一端的电压趋向于零;而驱动开关m2的控制端通过所述g连接点和所述补偿电容c1连接,进而使得驱动开关m2的控制端电压同样为电源电压vdd;同时,在此阶段中,第五薄膜晶体管m5处于截至状态,断开将驱动开关m2和子像素4之间的连接,无电流流过子像素4,使得子像素4不发光,进而避免子像素4在复位和补偿阶段的误发光,达到降低功耗以及改善oled老化的作用。
26.应当理解的是,在一些示例中,第三薄膜晶体管m3直接与电源电压vdd连接,而并
不是通过发光单元3上的d连接点与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m1连接,进而接入电源电压vdd;在本实施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一补偿单元21上设置有第四薄膜晶体管m4,所述第四薄膜晶体管m4的输入端与所述数据电压连接,所述第四薄膜晶体管m4的输出端与所述驱动开关m2的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补偿单元22上设置有第六薄膜晶体管m6,所述第六薄膜晶体管m6的一端与所述发光单元3上的s连接点连接,所述第六薄膜晶体管m6的另一端与所述复位单元1上的a连接点连接;所述s连接点设置在所述子像素4和所述第五薄膜晶体管m5之间,所述a连接点设置在第七薄膜晶体管m7和所述补偿电容c1之间。其中,所述第四薄膜晶体管m4用于在导通时,传输数据电压vdata到驱动开关m2的的输出端,第四薄膜晶体管m4用于在截至时,停止传输数据电压vdata到驱动开关m2的的输出端;所述第六薄膜晶体管m6在导通时处于短接状态,此时,第六薄膜晶体管m6两端等同电位,也即第六薄膜晶体管m6的两端电位相同,进而用于在导通时,将子像素4的驱动电压传输给补偿电容c1,第六薄膜晶体管m6用于在截至时,停止将子像素4的驱动电压传输给补偿电容c1;能够理解的是,第六薄膜晶体管m6导通时短接实现等同电位,进而将子像素4的驱动电压传输给补偿电容c1,因此,本实施例并不限制第六薄膜晶体管m6与a、s连接点的连接方式,第六薄膜晶体管m6的一端与a连接点连接、另一端与s连接点连接即可。
27.承接上例,具体的,在补偿阶段时,第四薄膜晶体管m4导通,将数据电压vdata传输到驱动开关m2的输出端,使得驱动开关m2的输出端的电压为数据电压vdata,在补偿阶段时,第三薄膜晶体管m3同样处于导通状态,此时驱动开关m2通过第三薄膜晶体管m3形成二极管连接,进而使得驱动开关m2控制端的电压为数据电压vdata+阀值电压vth,且驱动开关m2的控制端通过所述复位单元1与所述补偿电容c1连接,进而通过复位单元1对补偿电容c1进行电位补偿,将补偿电容c1的电压同步到数据电压vdata+阀值电压vth。同时,在此阶段中,第五薄膜晶体管m5处于截至状态,断开将驱动开关m2和子像素4之间的连接,无电流流过子像素4,使得子像素4不发光,进而避免子像素4在复位和补偿阶段的误发光,达到降低功耗以及改善oled老化的作用。在发光阶段时,第一薄膜晶体管m1、第五薄膜晶体管m5以及第六薄膜晶体管m6处于导通状态,且第六薄膜晶体管m6将第二补偿单元22与子像素4的阳极连接,第二补偿单元22将子像素4的驱动电压等效到补偿电容c1,对补偿电容c1进行电位补偿,进而将补偿电容c1的电压补偿到数据电压vdata+阀值电压vth+子像素4的驱动电压子像素4的驱动电压voled。
28.在本实施例的一些示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第四薄膜晶体管m4的控制端接入第一控制信号sel1;所述第五薄膜晶体管m5的控制端接入第二控制信号sel2;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m1和所述第六薄膜晶体管m6的控制端接入第三控制信号sel3;所述第三薄膜晶体管m3和所述第七薄膜晶体管m7的控制端接入第七控制信号,进而实现了对控制信号的复用,避免了为每一个晶体管设置单独的控制信号对应的电路,进而提升了像素开口率。且当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m1至第七薄膜晶体管m7以及所述驱动开关m2均为同一类型的薄膜晶体管时,所述第一控制信号sel1和所述第四控制信号sel4为反向信号,所述第二控制信号sel2和所述第三控制信号sel3为反向信号;例如,在同一时刻,第一控制信号sel1为低电平信号,则第四控制信号sel4为高电平信号;第二控制信号sel2为低电平信号,则第三控制信号sel3为高电平信号。再例如,在同一时刻,第一控制信号sel1为高电平信号,则第四控制信号sel4为低电平信号;第二控制信号sel2为高电平信号,则第三控制信号sel3为低电平信
号。
29.承接上例,能够理解的是,在一些示例中,子像素4的驱动电路中每一薄膜晶体管单独接入一个控制信号,实现更加精确的控制。
30.本实施例提供的像素驱动电路,包括:复位单元、补偿单元、发光单元,所述复位单元上设置有补偿电容,所述补偿单元包括:第一补偿单元和第二补偿单元,所述发光单元上设置有驱动开关和子像素,所述驱动开关的控制端与所述复位单元上设置的所述补偿电容连接,所述驱动开关的输出端接入所述第一补偿单元,所述复位单元的一端接入电源电压;所述复位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电源电压对所述驱动开关的控制端和所述补偿电容进行复位;所述第一补偿单元用于根据数据电压对所述补偿电容进行电位补偿,所述第二补偿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子像素的驱动电位对所述补偿电容进行电位补偿;所述补偿电容用于在进行电位补偿后,导通所述驱动开关;所述发光单元用于在所述驱动开关导通时驱动所述子像素发光,通过第一补偿单元根据数据电压对补偿电容进行补偿,通过第二补偿单元根据子像素对补偿电容进行补偿后,通过补偿电容维持驱动开关处于导通状态,使得通过驱动开关的电流仅与数据电压相关,提升了通过驱动开关的电流的稳定性,使得通过驱动开关的电流不受电源电压和驱动开关的阀值电压的影响,避免了电源电压波动或驱动开关的阀值电压漂移造成的显示亮度波动,进而避免了显示面板显示不均匀的问题,提升了显示效果。
31.实施例二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发明,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更为具体的示例对本发明进行说明。
32.其中,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像素驱动电路,所述像素驱动电路由6个开关tft管(第一薄膜晶体管m1、第三薄膜晶体管m3-第七薄膜晶体管m7)和1个驱动开关m2、1个补偿电容c1及一个子像素4组成,该子像素4为oled,其中m1、m3、m4、m5、m6、m7为n型薄膜晶体管,m2为驱动发光器件的驱动开关,同样为n型薄膜晶体管。信号网络由一条source data line,一条恒压电源线,该恒压电源线输出电源电压vdd,一条ground line以及4条控制信号sel1[n]、sel2[n]、sel3[n]、sel4[n]组成。其中,m1、m2、m5共同组成发光单元3,m3、c1、m7共同组成了复位单元1;m4行成了第一补偿单元21,m6形成了第二补偿单元22;且m1、和m6的控制端接入sel3,m3和m7的控制端接入了sel4,m4的控制端接入sel1;其中,第一薄膜晶体管m1的输入端与数据电压vdata连接,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m1的输出端与所述驱动开关m2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五薄膜晶体管m5的输入端与所述驱动开关m2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五薄膜晶体管m5的输出端与所述子像素4连接;述第三薄膜晶体管m3的输出端和所述第七薄膜晶体管m7的输入端之间设置有所述补偿电容c1,所述第七薄膜晶体管m7的输出端接地vss连接;所述第三薄膜晶体管m3的输入端通过所述发光单元3上的d连接点与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m1连接,且所述第三薄膜晶体管m3的输出端和所述补偿电容c1之间设置有g连接点,所述驱动开关m2的控制端通过所述g连接点和所述补偿电容c1连接;第四薄膜晶体管m4的输入端与所述数据电压连接,所述第四薄膜晶体管m4的输出端与所述驱动开关m2的的输出端连接;述第六薄膜晶体管m6的一端与所述发光单元3上的s连接点连接,所述第六薄膜晶体管m6的另一端与所述复位单元1上的a连接点连接;所述s连接点设置在所述子像素4和所述第五薄膜晶体管m5之间,所述a连接点设置在第七薄膜晶体管m7和所述补偿电容c1之间。
[0033]
在一些示例中,像素驱动电路以一帧信号为一个周期,周期内的各个信号的时序
如图3所示,每个周期分为复位阶段t1,补偿阶段t2,发光阶段t3共三个阶段组成,且其中sel1[n]和sel3[n]互为反向信号,sel2[n]和sel4[n]互为反向信号,例如,在同一时刻,第一控制信号sel1为低电平信号,则第四控制信号sel4为高电平信号;第二控制信号sel2为低电平信号,则第三控制信号sel3为高电平信号。再例如,在同一时刻,第一控制信号sel1为高电平信号,则第四控制信号sel4为低电平信号;第二控制信号sel2为高电平信号,则第三控制信号sel3为低电平信号。
[0034]
其中,t1为初始化阶段,此时sel3[n]、sel4[n]为高电平,sel1[n]、sel2[n]为低电平,开关tft m1、m3、m6、m7处于导通状态,如图4所示,vdd通过m1和m3给驱动开关m2的gate极充电至vdd,即驱动开关m2的控制端电压vg=vdd,进而使得补偿电容c1c1的电压同样为vdd,此阶段m5完全关闭,无电流流过oled,可以降低功耗以及改善oled老化;t2阶段为补偿阶段,此时sel1[n]、sel4[n]为高电平,sel2[n]、sel3[n]为低电平,如图5所示,此时m3、m4、m7开启,此时数据电压vdata通过m4写入至驱动开关m2的源极s,即vs的 电压为vs=vdata,a点电压通过m7连接至ground,驱动开关m2通过m3形成二级管连接,驱动开关m2的控制端电压g点被释放至 vg=vth+vdata,则存储电容c1两端的电压为vc1= vth+vdata,此阶段由于m5关闭,仍没有电流从oled流过,可以降低功耗以及改善oled老化。
[0035]
t3阶段为发光阶段,此时sel1[n]、sel4[n]为低电平,sel2[n]、sel3[n]为高电平,如图6所示, m1、m5、m6开启,驱动开关m2源级电压等于oled器件的驱动电压,即vs=voled ,栅极电压vg=vc1+voeld= vth+vdata+voeld,此阶段驱动电流流过oled器件使其发光,驱动电流可表达为:i_oled=1/2
×
μ
×
w/l
×
c_gi
×
(v_gs-v_th )^2=1/2
×
μ
×
w/l
×
c_gi
×
(v_g-v_s-v_th )^2=1/2
×
μ
×
w/l
×
c_gi
×
(v_th+v_data+v_voled-v_voled-v_th )^2=1/2
×
μ
×
w/l
×
c_gi
×
(v_data )^2由表达式可得出:ioled只与数据电压vdata相关,也即本实施例提供的像素驱动电路降低了驱动开关阀值电压和电源电压vdd压降对通过驱动开关的驱动电流的影响,增强oled显示均匀性,同时驱动电路实现了对非发光区间的电流完全屏蔽,可以降低功耗以及改善oled老化。
[0036]
实施例三基于相同的构思,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像素驱动方法,如图7所示,所述像素驱动方法应用于如任一项所述像素驱动电路,所述像素驱动方法包括:s101、在复位阶段,通过复位单元对驱动开关的控制端和所述复位单元上的补偿电容进行复位;s102、在补偿阶段,通过第一补偿单元对所述补偿电容进行电位补偿,并在所述第一补偿单元补偿后通过第二补偿单元对所述补偿电容进行电位补偿;s103、在发光阶段,通过所述补偿电容导通发光单元,并通过所述发光单元驱动子像素发光。
[0037]
在本实施例的一些示例中,通过第一补偿单元对所述补偿电容进行电位补偿,包括:导通所述第一补偿单元,将数据电压传输到驱动开关的输出端,以对与所述驱动开关的控制端连接的所述补偿电容进行电位补偿,使得所述补偿电容的电压为数据电压加驱动开
关的阀值电压,具体的,所述第一补偿单元的一端接入所述数据电压,所述第一补偿单元的另一端通过所述发光单元接入所述驱动开关的输出端;所述第一补偿单元在导通时,将所述数据电压传输到所述驱动开关的输出端,以对与所述驱动开关的控制端连接的所述补偿电容进行电位补偿。能够理解的是,驱动开关的控制端电压=驱动开关的输出端(输出端为输出端)的电压+阀值电压;其中,所述第一补偿单元在导通时,将所述数据电压传输到驱动开关的输出端,使得驱动开关的输出端的电压为数据电压,进而使得驱动开关控制端的电压为数据电压+阀值电压,且驱动开关的控制端通过所述复位单元与所述补偿电容连接,进而通过复位单元对补偿电容进行电位补偿,将补偿电容的电压同步到数据电压+阀值电压。
[0038]
在本实施例的一些示例中,通过第二补偿单元对所述补偿电容进行电位补偿,包括:获取所述子像素的驱动电位,通过所述第二补偿单元将所述子像素的驱动电位传输到补偿电容,对所述补偿电容进行电位补偿,具体的,所述第二补偿单元的一端通过所述发光单元与所述子像素的阳极连接,所述第二补偿单元的另一端与所述复位单元连接,所述第二补偿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子像素对所述补偿电容进行电位补偿。应当理解的是,在发光阶段时,发光单元对子像素进行驱动,使得子像素发光时,第二补偿单元与子像素的阳极连接,第二补偿单元将子像素的驱动电压等效到补偿电容,对补偿电容进行电位补偿,进而将补偿电容的电压补偿到数据电压+阀值电压+子像素的驱动电压子像素的驱动电压,进而使得第二补偿电路能够准确获取子像素的驱动电压对补偿电容进行补偿。
[0039]
本实施例提供的像素驱动方法,包括:在复位阶段,通过复位单元对驱动开关的控制端和所述复位单元上的补偿电容进行复位;在补偿阶段,通过第一补偿单元对所述补偿电容进行电位补偿,并在所述第一补偿单元补偿后通过第二补偿单元对所述补偿电容进行电位补偿;在发光阶段,通过所述补偿电容导通发光单元,并通过所述发光单元驱动子像素发光;通过第一补偿单元根据数据电压对补偿电容进行补偿,通过第二补偿单元根据子像素对补偿电容进行补偿后,通过补偿电容维持驱动开关处于导通状态,使得通过驱动开关的电流仅与数据电压相关,提升了通过驱动开关的电流的稳定性,使得通过驱动开关的电流不受电源电压和驱动开关的阀值电压的影响,避免了电源电压波动或驱动开关的阀值电压漂移造成的显示亮度波动,进而避免了显示面板显示不均匀的问题,提升了显示效果。
[0040]
实施例四基于相同的构思,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如图4所示,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基板5,设置在所述基板上的多个子像素4,以及如上任一项所述的像素驱动电路6,所述像素驱动电路6与所述子像素4连接,以驱动所述子像素4发光。
[0041]
在一些示例中,所述子像素4包括:红光子像素4、绿光子像素4和蓝光子像素4;或,所述子像素4包括红光子像素4、绿光子像素4、蓝光子像素4和黄光子像素4;或,所述子像素4包括红光子像素4、绿光子像素4、蓝光子像素4和白光子像素4。
[0042]
实施例五如图5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处理器111、通信接口112、存储器113和通信总线114,其中,处理器111,通信接口112,存储器113通过通信总线114完成相互间的通信,存储器113,用于存放计算机程序;在本技术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111,用于执行存储器113上所存放的程序时,实现
前述任意一个方法实施例提供的像素驱动方法的步骤。
[0043]
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前述任意一个方法实施例提供的像素驱动方法的步骤。
[0044]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
……”
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0045]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或实现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申请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