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521213发布日期:2022-12-13 19:33阅读:54来源:国知局
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显示面板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显示面板。


背景技术:

2.随着多媒体的发展,显示装置变得越来越重要。相应地,对各种类型的显示装置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智能手机领域,未来极窄边框显示是现阶段和未来的发展需求方向。
3.目前,通常将扫描驱动电路、数据驱动电路等设置在显示装置的非显示区域,以避免影响显示装置的显示,但扫描驱动电路和数据驱动电路往往需要占据非显示区一定的空间,导致显示装置无法进一步窄边框化。
4.因此,现有技术存在缺陷,急需解决。


技术实现要素:

5.本技术涉及一种显示母板及显示面板,用于解决目前显示面板窄边框化困难的问题。
6.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包括至少一第一显示区与至少一第二显示区,所述第一显示区与所述第二显示区相互交错排布;其中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多个像素电路单元,设置于所述第一显示区内;至少一驱动电路单元,设置于所述第二显示区内;以及多个发光单元,阵列排布于所述第一显示区与所述第二显示区内,每一所述发光单元电连接至一所述像素电路单元。
7.可选的,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显示区包括第一中心显示区与第一边缘显示区,所述第一边缘显示区位于所述第二显示区与所述第一中心显示区之间;其中位于所述第二显示区内的所述发光单元电连接至位于第一边缘显示区内的所述像素电路单元。
8.可选的,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位于所述第一中心显示区内的相邻两个所述像素电路单元之间的间距大于位于所述第一边缘显示区内的相邻两个所述像素电路单元之间的间距。
9.可选的,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位于所述第一中心显示区内的所述像素电路单元的宽度大于位于所述第一边缘显示区内的所述像素电路单元的宽度。
10.可选的,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衬底基板;缓冲层,设于所述衬底基板上;其中所述像素电路单元和所述驱动电路单元均设置于所述缓冲层上。
11.可选的,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像素电路单元包括:有源层;第一栅极绝缘层,设置于所述有源层上;第一栅极层,设置于所述第一栅极绝缘层上,其在所述有源层的投影完全落入所述有源层内;第二栅极绝缘层,设置于所述第一栅极层和所述第一栅极绝缘层上;第二栅极层,设置于所述第二栅极绝缘层上,其在所述有源层的投影与所述第一栅极层在所述有源层的投影完全重合;介电层,设置于所述第二栅极层和所述第二栅极绝缘层上;第一通孔,从所述介电层依次贯穿至所述有源层;第一源漏极层,填充所述第一通
孔,覆于所述介电层上表面,且连接至所述有源层;绝缘层,设置于所述第一源漏极层和所述介电层上;第一平坦层,设置于所述绝缘层上;第二通孔,贯穿所述绝缘层与所述第一平坦层至所述第一源漏极层;以及第二源漏极层,填充所述第二通孔,覆于所述第一平坦层上表面,且连接至所述第一源漏极层。
12.可选的,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电路单元包括goa电路走线、vdd走线、vss走线以及数据走线;其中,所述goa电路走线与所述vdd走线、vss走线同层设置;所述数据走线与所述第一源漏极层和/或所述第二源漏极层同层设置。
13.可选的,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二平坦层,设置于所述像素电路单元和所述驱动电路单元上,且从所述第一显示区延伸至所述第二显示区;第三通孔,贯穿所述第二平坦层至所述第二源漏极层;第一走线层,位于所述第一边缘显示区内,填充所述第三通孔,覆于所述第二平坦层上表面,且连接至所述第二源漏极层;第三平坦层,设置于所述第一走线层与所述第二平坦层上;第四通孔,贯穿所述第三平坦层至所述第一走线层;第二走线层,位于所述第一边缘显示区与所述第二显示区内,填充所述第四通孔,覆于所述第三平坦层上表面,且连接至所述第一走线层;第四平坦层,设置于所述第二走线层与所述第三平坦层上;第五通孔,位于所述第一边缘显示区内,贯穿所述第四平坦层至所述第二走线层;第六通孔,位于所述第一中心显示区内,依次贯穿所述第四平坦层、所述第三平坦层以及所述第二平坦层至所述第二源漏极层;第一电极层,填充所述第五通孔与所述第六通孔,覆于所述第四平坦层上表面,且通过所述第五通孔连接至所述第二走线层,通过所述第六通孔连接至所述第二源漏极层;其中位于所述第二显示区内的所述发光单元通过所述第二走线层与所述第一走线层电连接至位于第一边缘显示区内的所述像素电路单元。
14.可选的,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像素定义层,设于所述第四平坦层与所述第一电极层上,所述像素定义层具有多个开口,所述开口暴露出部分所述第一电极层;其中所述发光单元对应设置于所述开口内,且覆盖所述开口暴露出的部分所述第一电极层,并通过所述第一电极层与所述像素电路单元电连接。
15.可选的,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支撑柱,设置于所述像素定义层上。
16.相较于现有技术,本技术提供一种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包括至少一第一显示区与至少一第二显示区,所述第一显示区与所述第二显示区相互交错排布;其中述显示面板还包括:多个像素电路单元、至少一驱动电路单元以及多个发光单元;多个所述像素电路单元设置于所述第一显示区内;所述驱动电路单元设置于所述第二显示区内;多个所述发光单元阵列排布于所述第一显示区与所述第二显示区内,每一所述发光单元电连接至一所述像素电路单元。将所述驱动电路单元集成于所述显示面板的显示区内,能够达到缩减显示面板边框的目的,实现超窄边框设计,尤其是在多个所述显示面板拼接的过程中,使得相邻的两个所述显示面板实现无缝拼接,大大地提升用户的体验效果。所述像素电路单元是指电容、驱动晶体管和其他辅助晶体管组成的用于驱动一个像素发光的驱动电路,本实施例中对所述像素电路单元的具体结构不做限定。可以理解的是,本技术所述驱动电路单元的排布方式,所述驱动电路单元设置于显示区域内,实际上可以通过增加所述驱动电路单元,对于同一行的所述像素电路单元而言,所述驱动电路单元的驱动能力增加,所述像素电
路单元内控制tft开关的加载时间减少,例如控制数据信号写入的扫描信号在相同时间下,写入数据的有效时间增加,数据写入更加充分,有利于高分辨率及高刷新率的实现。
附图说明
17.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描述,将使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它有益效果显而易见。
18.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所述显示面板部分区域的平面示意图一;
19.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所述显示面板部分区域的平面示意图二;
20.图3为图2中所述显示面板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21.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所述显示面板部分区域的走线示意图;
22.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所述显示面板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24.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25.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26.请参阅图1至图5,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10,所述显示面板10包括至少一第一显示区11与至少一第二显示区12,所述第一显示区11与所述第二显示区12相互交错排布;其中述显示面板10还包括:多个像素电路单元100、至少一驱动电路单元200以及多个发光单元300;多个所述像素电路单元100设置于所述第一显示区11内;所述驱动电路单元200设置于所述第二显示区12内;多个所述发光单元300阵列排布于所述第一显示区11与所述第二显示区12内,每一所述发光单元300电连接至一所述像素电路单元100。将所述驱动电路单元200集成于所述显示面板10的显示区内,能够达到缩减显示面板边框的目的,实现超窄边框设计,尤其是在多个所述显示面板10拼接的过程中,使得相邻的两个所述显示面板10实现无缝拼接,大大地提升用户的体验效果。所述像素电路单元100是指电容、驱动晶体管和其他辅助晶体管组成的用于驱动一个像素发光的驱动电路,本实施例中对所述像素电路单元100的具体结构不做限定。可以理解的是,本技术所述驱动电路单元200的排布方式,所述驱动电路单元200设置于显示区域内,实际上可以通过增加所述驱动电路单元200,对于同一行的所述像素电路单元100而言,所述驱动电路单元200的驱动能力增加,所述像素电路单元100内控制tft开关的加载时间减少,例如控制数据信号写入的扫描信号在相同
时间下,写入数据的有效时间增加,数据写入更加充分,有利于高分辨率及高刷新率的实现。
27.在一实施例中,至少在两个所述第一显示区11之间设置有所述第二显示区12,所述第二显示区12内的多个所述发光单元300通过所述第一显示区11内的多个所述像素电路单元100控制发光,也就是说,所述发光单元300是设置于整个显示区内,至少部分所述像素电路单元100与所述发光单元300错位设置。所述第一显示区11包括第一中心显示区111与第一边缘显示区112,所述第一边缘显示区112位于所述第二显示区12与所述第一中心显示区111之间;其中位于所述第二显示区12内的所述发光单元300电连接至位于第一边缘显示区112内的所述像素电路单元100。由于每一所述发光单元300电连接至一所述像素电路单元100,也就是说所述像素电路单元100与所述发光单元300的数量相同,将位于所述第二显示区12内的所述发光单元300电连接至位于第一边缘显示区112内的所述像素电路单元100,就会使位于所述第一边缘显示区112内的所述像素电路单元100的数量大于位于所述第一边缘显示区112内的所述发光单元300的数量,即位于所述第一边缘显示区112内的所述像素电路单元100与位于所述第一边缘显示区112内所述发光单元300错位设置。
28.如图5所示,优选地,位于所述第一中心显示区111内的相邻两个所述像素电路单元100之间的间距大于位于所述第一边缘显示区112内的相邻两个所述像素电路单元100之间的间距。通过这样设置,位于所述第一中心显示区111内的多个所述发光单元300与位于所述第一中心显示区111内的多个所述像素电路单元100在所述显示面板10的厚度方向上位置一一对应;位于所述第一边缘显示区112内的多个所述发光单元300与位于所述第一边缘显示区112内的多个所述像素电路单元100在所述显示面板10的厚度方向上位置一一不对应。
29.优选地,位于所述第一中心显示区111内的所述像素电路单元100的宽度大于位于所述第一边缘显示区112内的所述像素电路单元100的宽度。可以理解的是,为了保证位于所述第一中心显示区111内的所述像素电路单元100与位于所述第一边缘显示区112内的所述像素电路单元100具有相同的驱动功能,可以将所述位于所述第一边缘显示区112内的所述像素电路单元100的厚度增加,或是增加所述像素电路单元100内的功能膜层的层叠数。
30.在一实施例中,一个所述像素电路单元100控制多个所述发光单元300发光。优选地,至少位于所述第一边缘显示区112内所述像素电路单元100控制多个所述发光单元300发光。例如:靠近所述第一中心显示区111且位于所述第一边缘显示区112内的一部分所述像素电路单元100控制多个位于所述第一边缘显示区112内的所述发光单元300发光,靠近所述第二显示区12且位于所述第一边缘显示区112内的另一部分所述像素电路单元100控制多个位于所述第二显示区12内的所述发光单元300发光。其中,由于位于所述第一边缘显示区112内的所述像素电路单元100控制多个所述发光单元300发光,而位于所述第一中心显示区111内的所述像素电路单元100仅控制一个所述发光单元300发光,在保证所述第一中心显示区111内的所述像素电路单元100与所述第一边缘显示区112内的所述像素电路单元100具有相同的驱动功能的前提下,可以增加位于所述第一边缘显示区112内的所述像素电路单元100内的所述功能膜层的层叠数、宽度或厚度中的至少一种。
31.在本技术中,所述显示面板10还包括:衬底基板400与缓冲层500,所述缓冲层500设置于所述衬底基板400上;其中所述像素电路单元100和所述驱动电路单元200均设置于
所述缓冲层500上。所述衬底基板400可以为双层pi基板的叠层结构,也可以是单层pi基板的结构。本实施例优选为双层pi基板,其中双层pi基板之间设有无机层,因此,双层pi基板的叠层结构可以在提升所述显示面板10的弯折能力的同时,还可以有效的阻隔水氧,有利于提升显示面板的寿命。所述缓冲层500的材质为氧化硅、氮化硅、氮氧化硅等无机材料,可以延长水氧渗透的路径,提高所述显示面板10的封装效果。
32.如图5所示,所述像素电路单元100包括:有源层101、第一栅极绝缘层102、第一栅极层103、第二栅极绝缘层104、第二栅极层105、介电层106、第一通孔107、第一源漏极层108、绝缘层109、第一平坦层1010、第二通孔1011、第二源漏极层1012。所述第一栅极绝缘层102设置于所述有源层101上;所述第一栅极层103设置于所述第一栅极绝缘层102上,其在所述有源层101的投影完全落入所述有源层101内;所述第二栅极绝缘层104设置于所述第一栅极层103和所述第一栅极绝缘层102上;所述第二栅极层105设置于所述第二栅极绝缘层104上,其在所述有源层101的投影与所述第一栅极层103在所述有源层101的投影完全重合;所述介电层106设置于所述第二栅极层105和所述第二栅极绝缘层104上;所述第一通孔107从所述介电层106依次贯穿至所述有源层101;所述第一源漏极层108填充所述第一通孔107,覆于所述介电层106上表面,且连接至所述有源层101;所述绝缘层109设置于所述第一源漏极层108和所述介电层106上;所述第一平坦层1010设置于所述绝缘层109上;所述第二通孔1011贯穿所述绝缘层109与所述第一平坦层1010至所述第一源漏极层108;以及所述第二源漏极层1012填充所述第二通孔1011,覆于所述第一平坦层1010上表面,且连接至所述第一源漏极层108。所述驱动电路单元200包括goa电路走线、vdd走线、vss走线以及数据走线;其中,所述goa电路走线与所述vdd走线、vss走线同层设置;所述数据走线与所述第一源漏极层108和/或所述第二源漏极层1012同层设置。在本实施例中,可以对goa电路走线、vdd走线、vss走线的宽度范围降低,从而有利于增加goa的驱动能力。
33.进一步地,所述显示面板10还包括:第二平坦层1013、第三通孔1014、第一走线层1015、第三平坦层1016、第四通孔1017、第二走线层1018、第四平坦层1019、第五通孔1020、第六通孔1021以及第一电极层1022;所述第二平坦层1013设置于所述像素电路单元100和所述驱动电路单元200上,且从所述第一显示区11延伸至所述第二显示区12;所述第三通孔1014贯穿所述第二平坦层1013至所述第二源漏极层1012;所述第一走线层1015位于所述第一边缘显示区112内,填充所述第三通孔1014,覆于所述第二平坦层1013上表面,且连接至所述第二源漏极层1012;所述第三平坦层1016设置于所述第一走线层1015与所述第二平坦层1013上;所述第四通孔1017贯穿所述第三平坦层1016至所述第一走线层1015;所述第二走线层1018位于所述第一边缘显示区112与所述第二显示区12内,填充所述第四通孔1017,覆于所述第三平坦层1016上表面,且连接至所述第一走线层1015;所述第四平坦层1019设置于所述第二走线层1018与所述第三平坦层1016上;所述第五通孔1020位于所述第一边缘显示区112内,贯穿所述第四平坦层1019至所述第二走线层1018;所述第六通孔1021位于所述第一中心显示区111内,依次贯穿所述第四平坦层1019、所述第三平坦层1016以及所述第二平坦层1013至所述第二源漏极层1012;所述第一电极层1022,填充所述第五通孔1020与所述第六通孔1021,覆于所述第四平坦层1019上表面,且通过所述第五通孔1020连接至所述第二走线层1018,通过所述第六通孔1021连接至所述第二源漏极层1012;其中,位于所述第二显示区12内的所述发光单元300通过所述第二走线层1018与所述第一走线层1015电连
接至位于第一边缘显示区112内的所述像素电路单元100。
34.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像素电路单元100的双层栅极层与双层源漏极层仅设置于所述第一边缘显示区112内,而在所述第一中心显示区111内,所述像素电路单元100的栅极层与源漏极层为单层结构,但不仅限于此,具体地,所述第一边缘显示区112与所述第一中心显示区111内的栅极层与源漏极层的结构能够根据具体实施例进行调整;能够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中的所述功能膜层包括栅极层与源漏极层。
35.本技术中,所述有源层101的材料为金属氧化物,例如铟镓锌氧化物,但不以此为限,还可以是铝锌氧化物、铟锌氧化物、氧化锌、氧化铟、硼掺杂氧化锌、镁掺杂氧化锌中的一种或多种。此外,所述有源层101还可以是多晶硅材料或其它材料。所述第一栅极绝缘层102、所述第二栅极绝缘层104、所述介电层106、所述绝缘层109、所述第一平坦层1010、所述第二平坦层1013、所述第三平坦层1016以及所述第四平坦层1019的材料可为氧化硅、氮化硅、氮氧化硅等绝缘材料。所述第一栅极层103、所述第二栅极层105、所述第一源漏极层108、所述第二源漏极层1012以及所述第一电极层1022的材料可以包括可为钼、铝、铜,但不以此为限,还可以是铬、钨、钛、钽以及包含它们的合金等材料,在此不对其材料做特殊限定。所述第一走线层1015与所述第二走线层1018的材料可以包括透明导电材料,如:铟锡氧化物和铟锌氧化物等,但不以此为限。
36.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10还包括:像素定义层1023,设于所述第四平坦层1019与所述第一电极层1022上,所述像素定义层1023具有多个开口1024,所述开口1024暴露出部分所述第一电极层1022;其中所述发光单元300对应设置于所述开口1024内,且覆盖所述开口1024暴露出的部分所述第一电极层1022,并通过所述第一电极层1022与所述像素电路单元100电连接。能够理解的是,所述第一电极层1022为阳极,所述发光单元300还包括发光层和阴极(图中未示出)。
37.进一步地,所述像素定义层上设置有支撑柱1025,多个支撑柱1025间隔的设置于所述像素定义层1023的上表面。显示面板10包括阵列基板以及与所述阵列基板相对设置的彩膜基板。其中,上述介绍的所述衬底基板400、所述缓冲层500、所述像素电路单元100、所述驱动电路单元200、所述发光单元300、所述第二平坦层1013、所述第一走线层1015、所述第三平坦层1016、所述第二走线层1018、所述第四平坦层1019、所述第一电极层1022、所述像素定义层1023以及所述支撑柱1025等部件构成所述显示面板10的阵列基板。其中,所述支撑柱1025用以支撑所述彩膜基板。能够理解的是,所示显示面板10还包括其他常规必要膜层,本技术不再赘述。所述显示面板10能够用于手机、电脑、平板、车载显示屏、手表以及其他任意具有显示功能的电子设备,本技术不再赘述。
38.综上,本技术提供一种显示面板10,所述显示面板10包括至少一第一显示区11与至少一第二显示区12,所述第一显示区11与所述第二显示区12相互交错排布;其中述显示面板10还包括:多个像素电路单元100、至少一驱动电路单元200以及多个发光单元300;多个所述像素电路单元100设置于所述第一显示区11内;所述驱动电路单元200设置于所述第二显示区12内;多个所述发光单元300阵列排布于所述第一显示区11与所述第二显示区12内,每一所述发光单元300电连接至一所述像素电路单元100。将所述驱动电路单元200集成于所述显示面板10的显示区内,能够达到缩减显示面板边框的目的,实现超窄边框设计,尤其是在多个所述显示面板10拼接的过程中,使得相邻的两个所述显示面板10实现无缝拼
接,大大地提升用户的体验效果。所述像素电路单元100是指电容、驱动晶体管和其他辅助晶体管组成的用于驱动一个像素发光的驱动电路,本实施例中对所述像素电路单元100的具体结构不做限定。可以理解的是,本技术所述驱动电路单元200的排布方式,所述驱动电路单元200设置于显示区域内,实际上可以通过增加所述驱动电路单元200,对于同一行的所述像素电路单元100而言,所述驱动电路单元200的驱动能力增加,所述像素电路单元100内控制tft开关的加载时间减少,例如控制数据信号写入的扫描信号在相同时间下,写入数据的有效时间增加,数据写入更加充分,有利于高分辨率及高刷新率的实现。
39.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40.以上对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所述显示面板10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技术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核心思想;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技术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