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节屏幕亮度的方法以及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32384883发布日期:2022-11-30 05:52阅读:167来源:国知局
调节屏幕亮度的方法以及装置与流程

1.本技术涉及互联网领域,尤其涉及调节屏幕亮度的方法以及装置。


背景技术:

2.目前,手机等带有屏幕的移动终端调节屏幕亮度的方式主要有:根据环境光线情况智能调节屏幕亮度以及允许用户自定义屏幕亮度。但是这些方式不能在一些极端条件下保证用户的使用体验。例如,当移动终端屏幕上覆盖有液体时,用户没有办法清楚地感知屏幕显示信息。因此,如何针对移动终端屏幕覆盖有液体的情况,提出一种有效的调节屏幕亮度的方法,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调节屏幕亮度的方法,可以针对移动终端屏幕覆盖有液体的情况,智能地调节屏幕亮度,使得用户能够清楚地识别到屏幕显示信息,有助于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4.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调节屏幕亮度的方法,该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5.响应于用户使用移动终端,通过液膜预测模型得到移动终端的屏幕表面的液膜覆盖信息,该液膜覆盖信息可以包括液膜覆盖区域以及液膜厚度;
6.获取参考信息,该参考信息可以包括移动终端所处环境的亮度信息,以及该移动终端当前屏幕显示影像信息的分布区域信息;
7.根据液膜覆盖信息以及参考信息,确定背光亮度的调整方案;
8.根据调整方案调整移动终端屏幕的背光亮度。
9.可以看出,本技术实施例方法可以通过监测和预测,得出移动终端屏幕当前的液膜覆盖情况,并结合多方因素制定个性化的屏幕亮度调整方案,进而使得用户能够清晰地感知到屏幕显示信息。而且本技术实施例整个屏幕亮度调节过程无需用户手动操作,有利于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10.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响应于用户使用移动终端,通过液膜预测模型得到移动终端的屏幕表面的液膜覆盖信息,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11.响应于用户使用移动终端,记录第一预测信息,该第一预测信息为用户在预设时间段内擦拭移动终端屏幕的区域和/或次数;
12.按第一预设周期采集移动终端的移动轨迹信息,根据移动轨迹信息确定第二预测信息,该第二预测信息为用户的运动状态;
13.根据移动终端的位置信息,获取第三预测信息,该第三预测信息为移动终端所处环境的气象信息;
14.利用液膜预测模型分析第一预测信息、第二预测信息以及第三预测信息,并计算得出液膜覆盖信息。
15.可以看出,本技术实施例方法会根据用户擦拭屏幕的区域和/或次数、用户(和/或移动终端)的运动状态以及用户(和/或移动终端)所处环境的气象信息,来计算(和/或预测)屏幕上的液膜覆盖信息。本技术实施例方法考虑到了多种因素,有助于保证计算(和/或预测)结果的准确性,进一步保证用户的使用体验。
16.在另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根据液膜覆盖信息以及参考信息,确定背光亮度的调整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17.根据移动终端所处环境的亮度信息确定移动终端屏幕的第一参考背光亮度;
18.根据移动终端当前屏幕显示影像信息的分布区域信息以及第一参考背光亮度,确定屏幕的至少一个信息显示分区的至少一个第二参考背光亮度;
19.根据至少一个信息显示分区的至少一个第二参考背光亮度以及移动终端的屏幕表面的液膜覆盖信息,对每个信息显示分区的第二参考背光亮度进行补偿计算,得到至少一个信息显示分区的至少一个第三参考背光亮度。
20.可以看出,本技术实施例方法会根据环境的亮度以及屏幕的信息显示分区确定最终的背光亮度,采用分区的方法对屏幕亮度进行调整,有助于更加精准地使有液膜覆盖区域的信息清晰地显现出来,在节能的基础上保证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21.在另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根据至少一个信息显示分区的至少一个第二参考背光亮度以及移动终端的屏幕表面的液膜覆盖信息,对每个信息显示分区的第二参考背光亮度进行补偿计算,得到至少一个信息显示分区的至少一个第三参考背光亮度,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22.若单个信息显示分区对应无液膜覆盖区域,则将单个信息显示分区的第二参考背光亮度作为该单个信息显示分区得到第三参考背光亮度;
23.若单个信息显示分区对应单个液膜覆盖区域,则根据单个液膜覆盖区域的液膜厚度以及单个信息显示分区的第二参考背光亮度,得到该单个信息显示分区的第三参考背光亮度;
24.若单个信息显示分区对应多个液膜覆盖区域,则将多个液膜覆盖区域对应的多个液膜厚度加权平均得到参考厚度,再根据参考厚度以及单个信息显示分区的第二参考背光亮度,得到该单个信息显示分区的第三参考背光亮度。
25.可以看出,本技术实施例方法会根据单个信息显示分区对应的液膜覆盖区域的情况,灵活地计算该单个信息显示分区的第三参考背光亮度,这样精准化、差异化地调节屏幕亮度有助于在尽量减少移动终端耗能的同时,达到“提升屏幕清晰度”的目的,有助于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26.在另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根据液膜覆盖信息以及参考信息,确定背光亮度调整方案,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27.根据用户的皮屏幕显示偏好参数,确定背光亮度的调整方案,该屏幕显示偏好参数可以包括屏幕显示信息的亮度和/或屏幕显示信息的色彩。
28.可以看出,本技术实施例方法在调整屏幕亮度的同时还会考虑到用户的屏幕显示偏好,能够进一步地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也使得本技术实施例调整屏幕亮度的方法更加个性化。
29.在另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根据用户的屏幕显示偏好参数,确定背光亮度的
调整方案之前,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30.按第二预设周期在移动终端屏幕上呈现屏幕显示偏好测试信息,并提醒用户完成屏幕显示偏好测试;
31.响应于屏幕显示偏好测试的完成,生成用户的屏幕显示偏好参数。
32.可以看出,本技术实施例方法会按一定的预设周期获取和/或更新用户的屏幕显示偏好参数,有助于移动终端对于屏幕背光亮度的调节能够最大程度地贴合用户的使用习惯,有利于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33.在另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按第二预设周期在移动终端屏幕上呈现屏幕显示偏好测试信息,并提醒用户完成屏幕显示偏好测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34.提醒用户在不同的预设光线条件下完成屏幕显示偏好测试,该预设光线条件可以包括强光环境、正常光线环境以及黑暗环境。
35.可以看出,本技术实施例方法会知道用户在不同光线条件下完成屏幕显示偏好测试,有助于了解用户在不同光线条件下的屏幕显示偏好参数,有利于为用户提供更加精准地屏幕背光亮度调节服务,进一步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36.第二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调节屏幕亮度的装置,该装置可以包括:计算模块、传感器模块以及控制模块;
37.该计算模块,可以用于响应于用户使用移动终端,通过液膜预测模型得到移动终端的屏幕表面的液膜覆盖信息,该液膜覆盖信息可以包括液膜覆盖区域以及液膜厚度;
38.该传感器模块,可以用于获取参考信息,该参考信息可以包括移动终端所处环境的亮度信息,以及移动终端当前屏幕显示影像信息的分布信息;
39.该计算模块,还可以用于根据液膜覆盖信息以及参考信息,确定背光亮度调整方案;
40.该控制模块,可以用于根据调整方案控制移动终端的屏幕的背光亮度。
41.第三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调节屏幕亮度的装置,该装置可以包括以下部分:处理器、存储器和总线;
42.处理器和存储器通过总线连接,其中,存储器用于存储一组程序代码,处理器用于调用存储器中存储的程序代码,执行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
43.第四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
44.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实现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
45.通过实施本技术实施例,可以使得用户在移动终端屏幕上有液体覆盖时也能清楚地识别到屏幕上显示的信息,为用户使用移动终端提供了便利。而且本技术实施例方法在对屏幕背光亮度进行调节时,还会结合用户的屏幕显示偏好参数,有利于为用户提供更加符合用户使用习惯的亮度调节服务。
附图说明
4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
的附图。
47.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调节屏幕亮度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48.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计算信息显示分区对应液膜覆盖区域的液膜厚度的场景示意图;
49.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生成用户屏幕显示偏好参数的场景示意图;
50.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调节屏幕亮度的装置的组成示意图;
51.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调节屏幕亮度的装置的组成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5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53.本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所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54.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果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55.为了更好地理解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图1中的步骤对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调节屏幕亮度的方法进行详细说明。
56.请参见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调节屏幕亮度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可以理解,下述方法的执行主体为调节屏幕亮度的装置;如图1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57.s101,响应于用户使用移动终端,通过液膜预测模型得到所述移动终端的屏幕表面的液膜覆盖信息。
58.需要说明的是,液膜覆盖信息可以包括液膜覆盖区域以及液膜厚度。其中,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液膜(还可以称为液珠)可以指在移动终端使用过程中,聚集在移动终端屏幕表面的液体。液膜的具体种类可以有水膜(或水珠)、汗膜(或汗珠)以及油膜(或油珠)等。液膜(或液珠)的形状和尺寸无特定值,其与用户使用移动终端的方式、时间以及移动终端所处环境有关。
59.示例性的,本技术实施例可以利用机器学习的方式对液膜预测模型进行设计,技术人员可以将移动终端屏幕的疏水性(一个分子与水互相排斥的物理性质)和/或移动终端屏幕的疏油性、各种常见液体(如水、汗和油等)的折射率和/或各种常见液体的表面张力作为液膜预测模型的相关参数。其中,常见液体的折射率有利于液膜预测模型对覆盖在屏幕上的液体类型做出判断,进而液膜覆盖模型可以根据该液体的表面张力以及其他参数对液膜覆盖区域(范围)以及液膜厚度进行预测。
60.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实施例方法提到的移动终端的具体形式可以是手机(mobile phone)、平板电脑(pad)、带无线收发功能的电脑、可穿戴终端设备等。pc端的终端设备,例如一体机等,其操作系统可以包括但不限于linux系统、unix系统、windows系列系统(例如windows xp、windows 7等)、mac os x系统(苹果电脑的操作系统)等操作系统。移动端的终端设备,例如智能手机等,其操作系统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安卓系统、ios(苹果手机的操作系统)、window系统等操作系统。
61.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响应于用户使用移动终端,通过液膜预测模型得到移动终端的屏幕表面的液膜覆盖信息,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62.响应于用户使用移动终端,记录第一预测信息,该第一预测信息为用户在预设时间内擦拭移动终端屏幕的区域和/或次数;
63.按第一预设周期采集移动终端的移动轨迹信息,根据该移动轨迹信息确定第二预测信息,该第二预测信息为用户的运动状态;
64.根据移动终端的位置信息,获取第三预测信息,该第三预测信息为移动终端所处环境的气象信息;
65.利用液膜预测模型分析第一预测信息、第二预测信息以及第三预测信息,并计算得出液膜覆盖信息。
66.其中,移动终端可以通过传感器采集到的用户擦拭移动终端屏幕的区域和/或次数。用户擦拭移动终端屏幕的区域和/或次数有助于液膜预测模型计算移动终端屏幕上的液膜覆盖区域和/或液膜厚度。示例性的,对于用户多次擦拭的区域,可以推测该区域接触液膜对应液体的概率较大,因此累积的液膜厚度也容易偏高。
67.需要说明的是,用户的运动状态可以包括静止、慢速移动以及快速移动。具体的运动形式可以包括静止、走路、跑步以及攀爬等。不同的运动状态对于移动终端屏幕上的液膜状态的影响也是不同的,用户运动的方向也会影响移动终端屏幕上的液膜覆盖区域和液膜延伸方向。更多地,本技术实施例方法可以通过传感器数据来判断用户的运动状态。示例性的,本技术实施例方法可以利用重力传感器(g-sensor)、加速度传感器(accelerometer sensor)、磁传感器(magnetism sensor)、陀螺仪(gyroscope)以及gps传感器来判断用户的运动状态以及运动方向。本技术实施例方法判断用户的运动状态的过程可以如下所示:根据传感器采集的数据得到用户的移动速度大于跑步状态预设值,则可以判定用户处于跑步状态;根据传感器采集的数据得到用户的移动速度为0,则可以判定用户处于静止状态;根据传感器采集的数据得到用户处于竖直向上的移动状态,则可以判定用户处于攀爬状态。
68.更多地,本技术实施例方法涉及的第三预测信息——移动终端所处环境的气象信息,可以包括温度、湿度、风向以及风力。移动终端可以通过gps传感器确定移动终端所处的位置,然后通过互联网手段获取该位置的气象信息。或者,移动终端可以自身装备温度传感器等能够测量气象信息的传感器,并通过这类传感器确定移动终端所处环境的气象信息,这样可以避免移动终端无法使用移动网络的情况,提高了移动终端适应突发状况的能力。
69.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对于移动终端获取第一预测信息、第二预测信息以及第三预测信息的方式的举例只是为了向读者介绍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不应对本技术构成限定。具体的获取各类预测信息(第一预测信息、第二预测信息以及第三预测信息)的方式由技术人员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定。
70.在另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本技术实施例方法还可以通过上述第一预测信息、第二预测信息以及第三预测信息判断是否需要进行液膜预测。具体的可以是,当用户擦拭移动终端的频率超过预设值时,则开启对移动终端屏幕进行液膜预测。或者,当移动终端所处位置的气象信息满足预设条件,则开启对移动终端屏幕进行液膜预测。其中,气象信息的预设条件可以是天气状态为雨或雪,或者是其他含有(或会产生)液体的天气状态;气象信息的预设条件还可以是空气湿度超过一定预设值。具体地预设条件由技术人员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定,本技术在此不做设定。
71.可以看出,本技术实施例方法通过结合多方面的参考因素对移动终端屏幕上的液膜进行预测。本技术实施例方法会根据用户使用移动终端的动作(擦拭屏幕等)、用户的移动状态(静止或移动等)以及移动终端所处位置的气象信息来判断是否需要对移动终端屏幕进行液膜覆盖预测,还可以将上述信息(用户使用移动终端的动作、用户的移动状态以及移动终端所处位置的气象信息)作为计算(或预测)液膜覆盖区域以及液膜厚度的相关参数,这种数据多用的方式有利于提高液膜预测的效率,而多个参考因素也可以让本技术实施例方法的液膜预测结果更加准确,有利于保障用户的使用体验。
72.s102,获取参考信息。
73.需要说明的是,该参考信息可以包括移动终端所处环境的亮度信息,以及移动终端当前屏幕显示影像信息的分布区域信息。其中,本技术实施例方法对于移动终端屏幕的背光亮度的调整需要参考环境的亮度,避免出现调节后的背光亮度比环境亮度还低的情况,这不利于用户清楚地感知移动终端屏幕显示的信息;而当调节后的屏幕亮度与环境亮度相差太大(如环境亮度极暗、调节后的屏幕亮度极亮)时,这会严重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给用户的眼睛带来负担,所以本技术实施例方法需要采集环境亮度,这有利于生成合适的亮度调整方案,保障用户的使用体验。而移动终端当前屏幕显示影像信息的分布区域信息在本技术实施例方法中,有助于确定屏幕背光亮度调节的重点区域,并针对重点区域进行亮度补偿计算,这样可以实现在满足用户使用需求的同时,减少了屏幕亮度的能耗。
74.s103,根据所述液膜覆盖信息以及所述参考信息,确定背光亮度的调节方案。
75.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根据液膜覆盖信息以及参考信息,确定背光亮度的调节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76.根据移动终端所处环境的亮度信息确定移动终端屏幕的第一参考背光亮度;
77.根据移动终端当前屏幕显示影像信息的分布区域信息以及第一参考背光亮度,确定屏幕的至少一个信息显示分区的至少一个第二参考背光亮度;
78.根据至少一个信息显示分区的至少一个第二参考背光亮度以及移动终端的屏幕表面的液膜覆盖信息,对每个信息分区的第二参考背光亮度进行补偿计算,得到至少一个信息显示分区的至少一个第三参考背光亮度。
79.示例性的,设移动终端所处环境的亮度(即第一参考背光亮度)为亮度1、屏幕的信息显示分区1(整个信息显示分区1均被液膜覆盖)的第二参考背光亮度为亮度2以及信息显示分区1上液膜的厚度为厚度1,则可以根据亮度1、亮度2以及厚度1计算信息显示分区1的第三参考背光亮度(设为亮度3)。其中,亮度3与厚度1存在非线性相关的关系,且厚度1越大,亮度3也会相应地变大。需要说明的是,亮度3应大于或等于亮度1。
80.在另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根据至少一个信息显示分区的至少一个第二参考背
光亮度以及移动终端的屏幕表面的液膜覆盖信息,对每个信息分区的第二参考背光亮度进行补偿计算,得到至少一个信息显示分区的至少一个第三参考背光亮度,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81.若单个信息显示分区对应无液膜覆盖区域,则将单个信息显示分区的第二参考背光亮度作为该单个信息显示分区的第三参考背光亮度;
82.若单个信息显示分区对应单个液膜覆盖区域,则根据单个液膜覆盖区域的液膜厚度以及单个信息显示分区的第二参考背光亮度,得到单个信息显示分区的第三参考背光亮度;
83.若单个信息显示分区对应多个液膜覆盖区域,则将多个液膜覆盖区域对应的多个液膜厚度加权平均得到参考厚度,在根据参考厚度以及单个信息显示分区的第二参考背光亮度,得到该单个信息显示分区的第三参考背光亮度。
84.示例性的,若信息显示分区2对应无液膜覆盖区域,则无需调整信息显示分区2对应的背光亮度,即将信息分区2对应的第二参考背光亮度作为第三参考背光亮度。若信息显示分区3对应单个液膜覆盖区域,则根据需结合第一参考背光亮度、信息显示分区3对应的第二参考背光亮度以及该单个液膜覆盖区域的液膜厚度来计算信息显示分区3对应的第三参考背光亮度。若信息显示分区4对应多个液膜覆盖区域,则需对多个液膜覆盖区域的液膜厚度进行加权平均计算,并得到参考厚度,然后再根据第一参考背光亮度、信息显示分区4对应的第二参考背光亮度以及参考厚度来计算信息显示分区4对应的第三参考背光亮度。具体地,当对信息显示分区4对应的多个液膜覆盖区域的液膜厚度进行加权平均计算时,可以根据各个液膜区域占信息显示分区的比例来分配权重。例如,若液膜覆盖区域1(液膜厚度为0.3厘米)覆盖了信息显示分区40%的区域、液膜覆盖区域2(液膜厚度为0.2厘米)覆盖了信息显示分区20%的区域以及液膜覆盖区域3(液膜厚度为0.5厘米)覆盖了信息显示分区10%的区域,信息显示分区4剩下的30%的区域对应无液膜覆盖区域,则可以进行下述加权平均计算:0.3
×
40%+0.2
×
20%+0.5
×
10%+0
×
30%=0.21,则参考厚度即为0.21厘米。
85.其中,本技术实施例方法还可以根据传感器测量并判定移动终端屏幕上液膜(液体)的种类,可以利用移动终端配置的传感器采集的数据来计算液膜的折射率,进而确定液膜(液体)的种类。常见地,在20℃的条件下,甲醇的折射率为1.3290,乙醇的折射率为1.3618,丙醇的折射率为1.3593,水的折射率为1.333,甘油的折射率为1.4730。而且,液体折射率与温度成反比没温度越高,液体分子越活跃,液体分子密度越大,液体折射率越小。因此,环境温度在本技术实施例方法中也属于重要因素。
86.具体地,可以参考图2,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计算信息显示分区对应液膜覆盖区域的液膜厚度的场景示意图。其中信息显示分区1对应无液膜覆盖区、信息显示分区2和信息显示分区4对应单个液膜覆盖区、信息显示分区3对应多个液膜覆盖区。其中,图2中举例了信息显示分区3对应的液膜覆盖信息,信息显示分区3上液膜厚度分别为a(右上方液膜)和b(右下方液膜)、信息显示分区3的面积为c、信息显示分区3上的液膜覆盖区域面积分别为d(右上方液膜)和e(右下方液膜),则信息显示分区3的液膜厚度的计算方式可以参考如下过程:a
×
(d
÷
c)+b
×
(e
÷
c)。
87.后续地,本技术实施例方法会对移动终端屏幕上的各个信息显示分区都进行上述
计算流程,并得到各个信息显示分区的第三参考背光亮度。其计算方式在此不再赘述。
88.需要说明的是,若相邻的信息显示分区的第三参考背光亮度之间的差值大于预设值(即相邻信息显示分区的第三参考背光亮度相差过大的情况,会对用户眼睛造成疲劳,更不利于用于感知屏幕显示信息,也不利于用户使用体验)时,可以将相邻的信息显示分区的第三参考背光亮度取平均值,还可以采用平滑过渡的方式使得相邻信息显示分区的亮度差异更加平缓(即将信息显示分区划分为更小的区域,然后根据一定亮度变化差值逐渐调整该更小的区域背光亮度,然后实现相邻信息显示区域的背光亮度的平滑过渡)。
89.可以看出,本技术实施例方法会结合多种因素对移动终端屏幕的各个信息显示分区进行光补偿计算,本技术实施例方法能够根据屏幕显示内容(信息显示分区)灵活地调整屏幕亮度,使得能耗最低的情况下让屏幕显示内容能更加清晰地被用户感知。
90.s104,根据所述调整方式调整所述移动终端屏幕的背光亮度。
91.具体地,本技术实施例方法调整移动终端的背光亮度的步骤为:在得到第三参考背光亮度后,将移动终端屏幕的背光亮度调整至第三背光参考亮度。
92.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根据液膜覆盖信息以及参考信息,确定背光亮度调整方案,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93.根据用户的屏幕显示偏好参数,确定背光亮度的调整方案,该屏幕显示偏好参数可以包括屏幕显示信息的亮度和/或屏幕显示信息的色彩。
94.在另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根据用户的屏幕显示偏好参数,确定背光亮度的调整方案之前,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95.按第二预设周期在移动终端屏幕上呈现屏幕显示偏好测试信息,并提醒用户完成屏幕显示偏好测试;
96.响应于屏幕显示偏好测试的完成,生成用户的屏幕显示偏好参数。
97.示例性的,当第二预设周期为1年时,则可以在用户移动终端的屏幕上呈现屏幕显示偏好测试信息。因此,移动终端会每1年更新一次用户的屏幕显示偏好参数,有助于掌握用户屏幕显示偏好参数的最新动态。为了更加详细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方法,请参见图3,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生成用户屏幕显示偏好参数的场景示意图,可以在用户使用的移动终端的屏幕上显示如图3中“请您完成接下来的屏幕显示偏好测试”的提醒框,待用户点击“前往测试”按钮后,则会跳转至测试页面。测试页面如图3所示,可以包含有亮度调节和色彩模式选择,待用户完成设置后,则可以显示如图3中的“恭喜您完成测试,已为您生成个性化屏幕显示偏好参数”的提醒框。若用户点击“稍后再做”按钮,则移动终端可以在经过预设时间后,再次显示“请您完成接下来的屏幕显示偏好测试”的提醒框。
98.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对于本技术实施例方法的举例只是为了更加详细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方法,不应对本技术构成限定。具体的第二预设周期的设定以及屏幕偏好测试信息由技术人员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定。
99.更多地,为了进一步提高用户体验、减少打扰用户正常使用移动终端的次数,本技术实施例方法还可以在移动终端初次激活和/或当用户第一次使用该移动终端时,在移动终端屏幕呈现屏幕显示偏好测试信息,待用户完成测试后生成用户的屏幕显示偏好参数。然后在用户使用移动终端的过程中,记录用户调节移动终端屏幕的背光亮度的参数,并根据这些调节的参数更新用户的屏幕显示偏好参数。这样既可以保证移动终端对屏幕背光亮
度的调整方案符合用户使用习惯,又可以不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更多的触发屏幕显示偏好测试信息呈现的方式还可以有:移动终端系统更新、移动终端开关机等。
100.可以看出,本技术实施例方法能够根据用户最新的屏幕显示偏好参数生成移动终端屏幕的背光亮度的调整方案,进一步保证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101.在另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按第二预设周期在移动终端屏幕上呈现屏幕显示偏好测试信息,并提醒用户完成屏幕显示偏好测试,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102.提醒用户在不同的预设光线条件下完成屏幕显示偏好测试,该预设光线条件可以包括强光环境、正常光线环境以及黑暗环境。
103.其中,移动终端可以通过内部配置的传感器(如光传感器、红外线传感器等)来感知和判断移动终端所处环境的光线条件(亮度信息)。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强光环境、正常光线环境以及黑暗环境的划分界限由技术人员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定,这次不做举例。
104.具体地,本技术实施例方法为了生成更加适合用户使用习惯的屏幕背光亮度的调整方案,会要求用户在不同的光线条件下完成屏幕显示偏好测试。示例性的,若用户当前处于正常光线环境,当用户在正常光线环境下完成屏幕显示偏好测试后,移动终端屏幕可以显示类似“请前往暗处继续完成测试”或者“请关闭照明灯继续完成测试”的提醒信息,以便生成用户在黑暗环境(光线较弱、亮度较低的环境)下的屏幕显示偏好参数,然后还可以显示类似于“请前往光线强度大的环境继续完成测试”或者“请打开照明灯继续完成测试”的提醒信息,以便生成用户在强光环境(光线较强、亮度较高的环境)下的屏幕显示偏好参数。
105.更多地,若用户在白天(如上午9:00)完成了正常光线环境的屏幕显示偏好测试,则移动终端可以在用户完成测试显示类似于“您已完成正常光线环境的测试”的提醒信息,并退出测试模式(指提醒用户完成屏幕显示偏好测试并采集用户测试信息的模式),然后在中午(如12:00)以及晚上(如晚上9:00)在移动终端屏幕上呈现提醒信息(提醒用户完成屏幕显示偏好测试)以及屏幕显示偏好测试信息,通过利用不同时间段的光线差异性来完成屏幕显示偏好测试,能够降低用户完成屏幕显示偏好测试的难度和复杂程度,可以进一步的保证用户的使用体验(测试体验)。
106.可以看出,本技术实施例方法通过让用户在不同光线环境中完成屏幕显示偏好测试,进而生成用户对于不同光线环境的屏幕显示偏好参数,有利于使得移动终端屏幕背光亮度的调整方案更加贴合用户的使用体验,进一步保障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107.下面结合附图介绍本技术实施例涉及的装置。
108.请参见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调节屏幕亮度的装置的组成示意图,该装置、可以包括:计算模块410、传感器模块420以及控制模块430;
109.计算模块410,可以用于响应于用户使用移动终端,通过液膜预测模型得到移动终端的屏幕表面的液膜覆盖信息,该液膜覆盖信息可以包括液膜覆盖区域以及液膜厚度;
110.传感器模块420,可以用于获取参考信息,该参考信息可以包括移动终端所处环境的亮度信息,以及移动终端当前屏幕显示影像信息的分布信息;
111.计算模块410,还可以用于根据液膜覆盖信息以及参考信息,确定背光亮度调整方案;
112.控制模块430,可以用于根据调整方案控制移动终端的屏幕的背光亮度。
113.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本技术实施例装置还可以包括:通信模块440;
114.计算模块410,还可以用于响应于用户使用移动终端,记录第一预测信息,该第一预测信息为用户在预设时间段内擦拭移动终端屏幕的区域和/或次数;
115.传感器模块420,还可以用于按第一预设周期采集移动终端的移动轨迹信息,根据移动轨迹信息确定第二预测信息,该第二预测信息为用户的运动状态;
116.通信模块440,可以用于根据移动终端的位置信息,获取第三预测信息,该第三预测信息为移动终端所处环境的气象信息;
117.计算模块410,还可以用于利用液膜预测模型分析第一预测信息、第二预测信息以及第三预测信息,并计算得出液膜覆盖信息。
118.在另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本技术实施例装置还可以包括:
119.计算模块410,还可以用于根据移动终端所处环境的亮度信息确定移动终端屏幕的第一参考背光亮度;
120.计算模块410,还可以用于根据移动终端当前屏幕显示影像信息的分布区域信息以及第一参考背光亮度,确定屏幕的至少一个信息显示分区的至少一个第二参考背光亮度;
121.计算模块410,还可以用于根据至少一个信息显示分区的至少一个第二参考背光亮度以及移动终端的屏幕表面的液膜覆盖信息,对每个信息显示分区的第二参考背光亮度进行补偿计算,得到至少一个信息显示分区的至少一个第三参考背光亮度。
122.在另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本技术实施例装置还可以包括:
123.计算模块410,还可以用于若单个信息显示分区对应无液膜覆盖区域,则将该单个信息显示分区的第二参考背光亮度作为该单个信息显示分区的第三参考背光亮度;
124.计算模块410,还可以用于若单个信息显示分区对应单个液膜覆盖区域,则根据该单个液膜覆盖区域的液膜厚度以及该单个信息显示分区的第二参考背光亮度,得到该单个信息显示分区的第三参考背光亮度;
125.计算模块410,还可以用于若单个信息显示分区对应多个液膜覆盖区域,则将该多个液膜覆盖区域对应的多个液膜厚度加权平均得到参考厚度,再根据该参考厚度以及该单个信息显示分区的第二参考背光亮度,得到该单个信息显示分区的第三参考背光亮度。
126.在另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本技术实施例装置还可以包括:
127.计算模块410,还可以用于根据用户的屏幕显示偏好参数,确定背光亮度的调整方案,该屏幕显示偏好参数包括所述屏幕显示信息的亮度和/或所述屏幕显示信息的色彩。
128.在另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本技术实施例装置还可以包括:交互模块450;
129.交互模块450,可以用于按第二预设周期呈现屏幕显示偏好测试信息,并提醒用户完成屏幕显示偏好测试;
130.计算模块410,还可以用于响应于屏幕显示偏好测试的完成,生成用户的屏幕显示偏好参数。
131.在另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本技术实施例装置还可以包括:
132.交互模块450,还可以用于提醒用户在不同的预设光线条件下完成屏幕显示偏好测试,该预设光线条件包括强光环境、正常光线环境以及黑暗环境。
133.请参见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调节屏幕亮度的装置的组成示意图,该装置可包括:
134.处理器510、存储器520和i/o接口530。处理器510、存储器520和i/o接口530间可实现通信地连接,该存储器520用于存储指令,该处理器510用于执行该存储器520存储的指令,以实现如上图1对应的方法步骤。
135.处理器510用于执行该存储器520存储的指令,以控制i/o接口530接收和发送信号,完成上述方法中的步骤。其中,所述存储器520可以集成在所述处理器510中,也可以与所述处理器510分开设置。
136.存储器520中还可以包括存储系统521、高速缓存522和ram523。其中高速缓存522是存在于ram523与cpu之间的一级存储器,由静态存储芯片(sram)组成,容量比较小但速度比主存高得多,接近于cpu的速度;ram523是与cpu直接交换数据的内部存储器,可以随时读写(刷新时除外),而且速度很快,通常作为操作系统或其他正在运行中的程序的临时数据存储介质。三者结合实现存储器520功能。
137.作为一种实现方式,i/o接口530的功能可以考虑通过收发电路或者收发的专用芯片实现。处理器510可以考虑通过专用处理芯片、处理电路、处理器或者通用芯片实现。
138.作为另一种实现方式,可以考虑使用通用计算机的方式来实现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装置。即将实现处理器510,i/o接口530功能的程序代码存储在存储器520中,通用处理器通过执行存储器520中的代码来实现处理器510,i/o接口530的功能。
139.该装置所涉及的与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相关的概念,解释和详细说明及其他步骤请参见前述方法或其他实施例中关于装置执行的方法步骤的内容的描述,此处不做赘述。
140.作为本实施例的另一种实现方式,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指令,该指令被执行时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方法。
141.作为本实施例的另一种实现方式,提供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该指令被执行时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方法。
142.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为了便于说明,图5中仅示出了一个存储器和处理器。在实际的终端或服务器中,可以存在多个处理器和存储器。存储器也可以称为存储介质或者存储设备等,本技术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制。
143.应理解,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处理器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简称cpu),该处理器还可以是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简称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简称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简称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
144.还应理解,本技术实施例中提及的存储器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或非易失性存储器,或可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存储器两者。其中,非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简称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om,简称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m,简称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prom,简称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ram),其用作外部高速缓存。通过示例性但不是限制性说明,许多形式的ram可用,例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m,简称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ynamic ram,简称dram)、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ronous dram,简称sdram)、双
倍数据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ouble data rate sdram,简称ddr sdram)、增强型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enhanced sdram,简称esdram)、同步连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link dram,简称sldram)和直接内存总线随机存取存储器(direct rambus ram,简称dr ram)。
145.需要说明的是,当处理器为通用处理器、dsp、asic、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时,存储器(存储模块)集成在处理器中。
146.应注意,本文描述的存储器旨在包括但不限于这些和任意其它适合类型的存储器。
147.该总线除包括数据总线之外,还可以包括电源总线、控制总线和状态信号总线等。但是为了清楚说明起见,在图中将各种总线都标为总线。
148.还应理解,本文中涉及的第一、第二、第三、第四以及各种数字编号仅为描述方便进行的区分,并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
149.应理解,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150.在实现过程中,上述方法的各步骤可以通过处理器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结合本技术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软件模块可以位于随机存储器,闪存、只读存储器,可编程只读存储器或者电可擦写可编程存储器、寄存器等本领域成熟的存储介质中。该存储介质位于存储器,处理器读取存储器中的信息,结合其硬件完成上述方法的步骤。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151.在本技术的各种实施例中,上述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技术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152.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种说明性逻辑块(illustrative logical block,简称ilb)和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技术的范围。
153.在本技术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154.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155.另外,在本技术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156.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流程或功能。所述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同轴电缆、光纤、数字用户线)或无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所述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dvd)、或者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等。
157.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以实现如上述方法实施例中记载的任何一种账号管理方法的部分或全部步骤。
158.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存储了计算机程序的非瞬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程序可操作来使计算机执行如上述方法实施例中记载的任何一种账号管理方法的部分或全部步骤。
159.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