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电机教学组装模型

文档序号:30419372发布日期:2022-06-15 12:34阅读:149来源:国知局
交流电机教学组装模型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交流电机教学组装模型,用于教学过程中交流电机的拆装组合。


背景技术:

2.目前,《电机》作为高校专业基础的核心课程,交流电机实验部分主要以现有的成型产品电机为教学设备,学生实验主要以电机参数测量为主,对电机结构的认识仍停留在教材的图片认识,没有拆卸,安装电机的安全可靠的环境,无法感官直接地了解电机内部机构,无法对电机的电磁原理、电气特性进行直观的认识。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交流电机教学组装模型,通过外部绕组与内部绕组的连接实现不同极数、节距的电机绕组分布方案,模拟不同电机绕组分布方案的接线过程,实现交流电机的快速组装或拆分,便于在教学过程中进行电机反复的组装与拆分,充分向学生展示交流电机的结构特点和组装过程,为学生掌握电机组装知识提供可手动操作的组装模型,有效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5.交流电机教学组装模型,包括水平设置的组装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组装平台上装有呈卧式设置的定子、位于定子前侧的前盖端、位于定子后侧的后盖端和贯穿定子且支撑在前端盖与后端盖之间的转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盖端和后端盖分别与组装平台导向配合并随外力的带动而沿定子轴向移动,定子内固定内部绕组,并在定子两端设置与内部绕组可拆卸连接的外部绕组。
6.优选的,所述的定子底部具有支撑座,支撑座与组装平台固定,内部绕组从定子两端伸出与外部绕组连接。
7.优选的,所述的组装平台上装有沿轴向罩住外部绕组的保护罩,保护罩呈中空锥形状且与定子同轴对齐,保护罩内端与定子端面接触,保护罩内端具有环形开口,外部绕组从环形开口伸入至保护罩中空内腔中。
8.优选的,所述的保护罩呈两瓣结构,两瓣的底部分别与组装平台固定,两瓣的顶部连接。
9.优选的,所述的前端盖中心孔通过压紧球轴承对转轴前端进行同轴支撑,后端盖中心孔通过滚柱轴承对转轴后端进行同轴支撑。
10.优选的,所述的组装平台上开设与前端盖导向配合的前导轨和与后端盖导向配合的后导轨,前导轨和后导轨分别沿定子轴向设置,组装平台上可转动的安装与前端盖螺纹配合的前丝杆和与后端盖螺纹配合的后丝杆,前丝杆沿定子轴向贯穿前端盖,后丝杆沿定子轴向贯穿后端盖,前端盖随前丝杆的转动而沿前导轨移动,后端盖随后丝杆的转动而沿后导轨移动。
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2.1.本实用新型的交流电机教学组装模型,定子呈卧式装在组装平台上,前端盖和后端盖在外力的带动下可在组装平台上移动,定子两端设置与内部绕组可拆卸连接的外部绕组,通过外部绕组与内部绕组的连接实现不同极数、节距的电机绕组分布方案,模拟不同电机绕组分布方案的接线过程,通过前端盖和后端盖的移动来组装转轴,实现交流电机的快速组装或拆分,便于在教学过程中进行电机反复的组装与拆分,充分向学生展示交流电机的结构特点和组装过程,为学生掌握电机组装知识提供可手动操作的组装模型,有效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13.2. 用保护罩罩住外部绕组,通过保护罩的径向支撑和隔离,使连接好的外部绕组不会因重力的作用而径向垮塌变形,保护罩与转轴径向隔开不接触,转轴不会与外部绕组形成接触干涉,提高电机组装的结构可靠性和稳定性。
附图说明
14.图1为交流电机教学组装模型的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交流电机教学组装模型的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6.下面结合图1至图2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做详细说明。
17.交流电机教学组装模型,包括水平设置的组装平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组装平台1上装有呈卧式设置的定子2、位于定子前侧的前盖端3、位于定子后侧的后盖端4和贯穿定子且支撑在前端盖3与后端盖4之间的转轴5,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盖端3和后端盖4分别与组装平台1导向配合并随外力的带动而沿定子轴向移动,定子1内固定内部绕组6,并在定子两端设置与内部绕组6可拆卸连接的外部绕组7。
18.以上所述的交流电机教学组装模型,定子2呈卧式装在组装平台1上,前端盖3和后端盖4在外力的带动下可在组装平台1上移动,定子两端设置与内部绕组6可拆卸连接的外部绕组7,通过外部绕组7与内部绕组6的连接实现不同极数、节距的电机绕组分布方案,模拟不同电机绕组分布方案的接线过程,通过前端盖3和后端盖4的移动来组装转轴,实现交流电机的快速组装或拆分,便于在教学过程中进行电机反复的组装与拆分,充分向学生展示交流电机的结构特点和组装过程,为学生掌握电机组装知识提供可手动操作的组装模型,有效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19.其中,所述的定子2底部具有支撑座21,支撑座21与组装平台1固定,内部绕组6从定子两端伸出与外部绕组7连接。如图所示,定子1被支撑座21撑起到一定高度,内部绕组7的端部从定子中伸出,为外部绕组7的连接留出足够的手动操作空间,外部绕组7绕定子周向与内部绕组6连接,学生在连线过程中可准确分辩每一根接线的连接位置和连接方式,便于手动操作外部绕组7的连接过程。
20.其中,所述的组装平台1上装有沿轴向罩住外部绕组的保护罩8,保护罩8呈中空锥形状且与定子同轴对齐,保护罩8内端与定子端面接触,保护罩8内端具有环形开口81,外部绕组7从环形开口81伸入至保护罩8中空内腔中。如图所示,连接好外部绕组7后将外部绕组件7伸入至环形开口81中,再沿轴向向内移动保护罩8直至其与定子端面接触,之后再将保
护罩8与组装平台固定,用保护罩8罩住外部绕组,通过保护罩8的径向支撑和隔离,使连接好的外部绕组不会因重力的作用而径向垮塌变形,保护罩8与转轴5径向隔开不接触,转轴5不会与外部绕组7形成接触干涉,提高电机组装的结构可靠性和稳定性。
21.其中,所述的保护罩8呈两瓣结构,两瓣的底部分别与组装平台1固定,两瓣的顶部连接。两瓣结构的保护罩8更易于拆装,将保护罩8移动至与定子端面接触后,两瓣的底部分别与组装平台固定,两瓣的顶部连接形成一体结构的保护罩8。
22.其中,所述的前端盖3中心孔通过压紧球轴承对转轴5前端进行同轴支撑,后端盖4中心孔通过滚柱轴承对转轴5后端进行同轴支撑。先将转轴前端与前端盖3同轴固定,通过压紧球轴承使两者连接成整体,再在组装平台上移动前端盖3使转轴穿过定子,后端穿出定子2和保护罩8,之后在组装平台上移动后端盖4,使转轴5后端进入至后端盖4中心孔的滚柱轴承中,形成前后端盖对转轴5的有效支撑。
23.其中,所述的组装平台1上开设与前端盖3导向配合的前导轨11和与后端盖4导向配合的后导轨12,前导轨11和后导轨12分别沿定子2轴向设置,组装平台1上可转动的安装与前端盖3螺纹配合的前丝杆13和与后端盖4螺纹配合的后丝杆14,前丝杆13沿定子轴向贯穿前端盖3,后丝杆14沿定子轴向贯穿后端盖4,前端盖3随前丝杆13的转动而沿前导轨11移动,后端盖4随后丝杆14的转动而沿后导轨12移动。前端盖3导向配合装在前导轨11中,使前端盖3的中心孔与定子中轴线同轴对齐,后端盖4的导向配合装在后导轨12中,使后端盖3的中心孔与定子中轴线同轴对齐,将前端盖3和转轴5连接成整体后,将前端盖3装在前导轨11上,再转动前丝杆13随前端盖3沿轴向向定子靠近,转轴5沿定子中线轴穿过定子,转轴5移动到位后转动后丝杆14使后端盖4向定子靠近,转轴5后端穿入后端盖4中心孔的滚柱轴承中,后端盖4移动到位后,通过锁紧滚柱轴承,使后端盖4与转轴5连接成一体。前端盖3和后端盖4均与组装平台导向配合可移动,通过前端盖3和后端盖4的移动来完成转轴及前后端盖的组装到位,组装和拆分都方便简单,易于操作,便于学生手动组装掌握交流电机的结构特点。
24.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完整描述,需要说明的是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