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AED教学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287386发布日期:2022-11-23 00:49阅读:69来源:国知局
一种AED教学机的制作方法
一种aed教学机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自动体外除颤仪的结构改进。


背景技术:

2.aed(automated external defibrillator)即自动体外除颤仪,又称自动体外电击器、自动电击器、自动除颤器、心脏除颤器等,是一种便携式的医疗设备,它可以诊断特定的心律失常,并且给予电击除颤,是可被非医护专业人员使用的用于抢救心脏骤停患者的医疗设备。
3.为使相关人员尽快掌握aed的使用方法,通常采用aed教学机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教学,模拟aed真机进行急救训练教学。aed教学机通常配置有遥控器,用来控制aed教学机的工作。
4.现有技术中,遥控器与aed教学机通过红外通信连接,需要一个发射端对应一个接收端,即一个遥控器只能对应一个aed教学机进行红外通信连接,且发射端需要与接收端对准实现点对点的传输连接。而实际培训教学过程中,通常需要同时培训多名受训人员,相应地所需教学机数量多,若遥控器和教学机采用现有红外通信连接,则就需要配置同等数量的遥控器和教学机,每个遥控器对应控制一台教学机,控制某台教学机时需要从多个遥控器中找出对应的遥控器,操作麻烦且容易出错,遥控器数量多使得培训教学成本高,同时受训人员多、教学机数量多,障碍物多,很容易阻断红外线的传输,导致无法正常通信。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aed教学机,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实现一个遥控器控制多个aed教学机的问题。
6.为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aed教学机,包括一个遥控器和多个教学机本体,所述遥控器装有第一射频通信模块,各所述教学机本体装有第二射频通信模块,所述第一射频通信模块与各所述第二射频通信模块通过射频通信。
7.所述教学机本体包括壳体和设在所述壳体上的提手,所述壳体上形成有安装腔,所述提手包括手提部、支撑部以及将所述手提部和所述支撑部固连为一体的连接部,所述手提部位于所述壳体及所述安装腔的外侧,所述支撑部位于所述安装腔内,所述提手可相对所述安装腔伸缩滑动,所述安装腔内设有对所述提手施加弹性恢复力的弹性部件。
8.所述壳体上形成有向所述教学机本体内部凸出的凹槽部,所述壳体上固设有用于封堵所述凹槽部槽口的封盖,所述安装腔由所述凹槽部和所述封盖围成,所述封盖位于所述手提部与所述支撑部之间,且所述封盖上形成有供所述连接部穿过的避让孔。
9.所述弹性部件为弹簧,其一端抵靠在所述封盖上,另一端抵靠在所述支撑部上,所述封盖和所述支撑部上均形成有用于定位所述弹簧的定位部。
10.所述手提部和所述支撑部均呈长条状,所述连接部设置两个且均为直线型,两所述连接部相对设置,其中一所述连接部连接所述手提部的一端和所述支撑部的一端,另一
所述连接部连接所述手提部的另一端和所述支撑部的另一端,使所述提手呈闭环结构。
11.所述避让孔的轮廓形状与所述连接部的横截面轮廓形状相适配。
12.当所述提手处于复位状态时,在所述弹性部件的弹性恢复力下,所述手提部的两端抵靠在所述壳体的外表面上。
13.所述手提部呈外凸的弧形条状,所述封盖的外侧面上形成有向背离所述手提部所在侧凹陷的凹陷避让部。
14.所述封盖的内侧面上形成有加强筋。
15.所述手提部与所述连接部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连接部与所述支撑部通过螺钉固连为一体。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和积极效果:
17.1、本实用新型aed教学机,包括一个遥控器和多个教学机本体,遥控器装有第一射频通信模块,各教学机本体装有第二射频通信模块,第一射频通信模块与各第二射频通信模块通过射频通信,通过无线射频技术可以实现一个遥控器对多个教学机本体进行遥控管理;
18.2、射频通信无方向性,可以穿透或绕过障碍物,传输距离远,抗干扰能力强,使得本实用新型aed教学机尤其适用于受训人员多、设备多的培训环境;
19.3、使用射频,可以轻易地实现遥控器和多个教学机本体之间的单向或双向通信,使得aed教学机使用更为灵活。
附图说明
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1.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aed教学机的遥控器与多个教学机主体的通信原理图;
22.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aed教学机的正面视角立体图;
23.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aed教学机的背面视角立体图;
24.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手在教学机本体壳体上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25.图5是图4的a部结构放大图;
26.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手与封盖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27.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手立体图;
28.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封盖立体图。
29.附图标记:100、遥控器;110、第一射频通信模块;200、教学机本体;210、第二射频通信模块;220、定位槽;230、减磨层;240、壳体;241、安装腔;242、凹槽部;243、封盖;244、避让孔;245、上壳体;246、下壳体;247、凹陷避让部;248、加强筋;250、提手;251、手提部;252、支撑部;253、连接部;254、定位槽;260、弹性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30.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
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1.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32.参照图1至图3,本实施例一种aed教学机包括一个遥控器100和多个教学机本体200,遥控器100内装有第一射频通信模块110,各教学机本体200内装有第二射频通信模块210,第一射频通信模块110与各第二射频通信模块210通过射频通信。
33.具体地,第一射频通信模块110可以是发射模块和/或接收模块,相应地,第二射频通信模块210可以是接收模块和/或发射模块,从而实现遥控器100和多个教学机本体200之间的单向或双向通信。遥控器100可通过其上的不同按键选择具体与哪个教学机本体200通信,受到配对信号的教学机本体200可向遥控器100发出响应信号。
34.通过无线射频技术使得本实施例aed教学机可以实现一个遥控器对多个教学机本体进行遥控管理,遥控器和多个教学机本体之间可实现单向或双向通信,使得本实施例aed教学机使用更为灵活;同时,射频通信无方向性,可以穿透或绕过障碍物,传输距离远,抗干扰能力强,使得本实施例aed教学机尤其适用于受训人员多的培训环境。
35.如图3所示,在其中一教学机本体200的后背板外表面上形成有向教学机本体内部凹陷的定位槽220,定位槽220内嵌固有软质的减磨层230,比如聚氨酯弹性体或橡胶层,减磨层230具有与遥控器100相适配的仿形腔,遥控器100嵌装在减磨层230的仿形腔内,以减少频繁取放遥控器100造成的磨损。这样可以避免另外单独存放遥控器100,有效避免遥控器100丢失,同时,遥控器100放置到位后,其表面与教学机本体200的后背板外表面平齐,以不妨碍教学机本体200的平放。
36.参照图4至图7,同时结合图2和图3,教学机本体200包括有壳体240和设在壳体240上的提手250,提手250具体位于壳体240的周向侧面中的顶侧面上。相应地,壳体240上形成有安装腔241,提手250包括手提部251、支撑部252以及将手提部251和支撑部252固连为一体的连接部253。手提部251位于壳体240及安装腔241的外侧,手提部251与安装腔241之间具有空隙,以方便握持手提;支撑部252位于安装腔241内,提手250可相对安装腔241伸缩滑动,安装腔241内设有对提手250施加弹性恢复力的弹性部件260。则在培训人员手提提手250时,在壳体240及其内部结构件自身重力作用下,使得提手250相对安装腔240向上伸出,手提部251与安装腔240之间空隙增大,从而便于手提携带,此时弹性部件260处于压缩状态,产生弹性变形;当放置教学机主体200并释放提手250后,弹性部件260恢复形变,在其弹性恢复力下,驱使提手250复位缩回,手提部251与安装腔240之间空隙减小,从而可减小手提部251外凸尺寸,进而减小提手250占用空间,使整机结构紧凑,进而减小包装和运输成本。
37.进一步地,参照图4和图5,壳体240上形成有向教学机本体240内部凸出的凹槽部242,壳体240上固设有用于封堵凹槽部242槽口部位的封盖243,安装腔241由凹槽部242和封盖243围成,封盖243位于手提部251与支撑部252之间,且封盖243上形成有供连接部253穿过的避让孔244。
38.进一步地,避让孔244的轮廓形状与连接部253的横截面轮廓形状相适配,使得避
让孔244不仅起到避让提手250伸缩的作用,同时在连接部253随提手250伸缩滑动时还能对连接部253起到导向作用,保证提手250伸缩平稳,减少卡滞现象发生。
39.具体而言,壳体240包括上壳体245和下壳体246,上壳体245呈底面开放的矩形盒状,下壳体246呈顶面开放的矩形盒状,上壳体245和下壳体246上下对合且通过多个螺丝固连为一体,二者之间的空间构成教学机主体240的内部空间,教学机的电气件等安装在该内部空间中。本实施例中安装腔241设在下壳体246上,具体位于下壳体246的一端面处,提手250位于下壳体246的该端面上方,安装腔241同时位于上壳体245和下壳体246之间的空间中,实现隐藏式设计,且壳体240为分体结构,便于教学机组装和加工。
40.对于弹性部件260,本实施例中其为弹簧,比如直弹簧,弹簧一端抵靠在封盖243上,另一端抵靠在支撑部252上,封盖243和支撑部252上均形成有用于定位弹簧260的定位部。定位部可以是定位凸起或定位槽,弹簧的端部嵌入定位槽内或套设在定位凸起上实现定位,比如如图7所示,支撑部252上的定位部为圆形的定位槽254。当然,弹性部件260也可以为弹性胶条等,对此可不做具体限制。
41.进一步地,参照图6至图8,手提部251和支撑部252均呈长条状,连接部253设置两个且均为直线型,两连接部253相对设置,其中一连接部253连接手提部251的一端和支撑部252的一端,另一连接部253连接手提部251的另一端和支撑部252的另一端,使提手250呈闭环结构,结构强度高。
42.本实施例中手提部251与连接部253为一体成型结构,连接部253与支撑部252通过螺钉固连为一体。
43.如图5所示,当提手250处于复位状态时,在弹性部件260的弹性恢复力下,手提部251的两端抵靠在壳体240的外表面上,具体抵靠在下壳体246的外表面上,从而使得在不手提时,提手250稳定地保持在缩回的复位状态,不会产生晃动,有利于保证整机结构稳定、可靠。
44.如图5至图7所示,手提部251具体呈外凸的弧形条状,以方便握持,同时使得在提手250处于复位状态时,手提部251与封盖243之间也能够具有一定的空隙,使得手能够伸入并握持手提部251;如图8所示,封盖243的外侧面上形成有向背离手提部251所在侧凹陷的凹陷避让部247,使得在不增大整机体积的基础上尽可能使手提部251与封盖243之间具有较大的空隙,进一步方便手伸入握持手提部251。
45.由于在手提状态,除提手250外,教学机主体200的重量几乎全部依靠封盖243支撑,则封盖243的结构强度尤为重要,如图5和图6所示,封盖243的内侧面上形成有加强筋248,以增强封盖243的结构强度。封盖243具体可采用注塑成型,加强筋248与其一体成型。
46.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