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点读笔

文档序号:32328633发布日期:2022-11-25 21:29阅读:190来源:国知局
新型点读笔

1.本技术涉及点读笔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新型点读笔。


背景技术:

2.点读笔是由笔身、识别头、电池构成的,是用来学习外语的设备,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较为常见。
3.现有技术中的点读笔在使用完后是直接放置在背包内,但是这样会和背包内的其他物品发生挤压碰撞。
4.为了解决点读笔放在背包内容易挤压碰撞的问题,现有技术是采用在点读笔上加设挂绳在不用的时候挂在脖子上进行处理,但是有采用挂绳挂在身上的方式无法保护笔身,还是会有碰撞破损的情况出现,进而导致点读笔的使用寿命大幅度降低的问题出现。


技术实现要素:

5.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笔身没有受到保护容易碰撞受损的缺点,而提出的新型点读笔。
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新型点读笔,包括笔身,所述笔身的表面设有防护结构,所述防护结构包括防护壳,所述防护壳与笔身滑动连接,所述防护壳的两侧固定连接有四个限位柱,四个所述限位柱滑动连接有两个移动壳,两个所述移动壳的内壁对应限位柱位置设置有移动槽,所述移动壳的外壁螺纹连接有限位杆,所述防护壳的表面滑动连接有两个定位块,所述定位块的圆弧面滑动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移动壳对应定位块的位置滑动连接有定位杆,所述定位杆的圆弧面滑动连接有卷簧,两个所述移动壳的上端分别固定连接有辅助块、u形框,所述u形框转动连接有限位框。
7.上述部件所达到的效果为:可以在不用点读笔时将点读笔收纳保护在防护结构内。
8.优选的,所述防护壳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挂绳。
9.上述部件所达到的效果为:在点读笔装入防护结构后可以将挂绳挂在身上,使其更为便捷的携带。
10.优选的,所述移动槽的截面呈“t形”,所述移动槽的截面与限位柱的截面尺寸相适配。
11.上述部件所达到的效果为:是移动壳可以收缩在防护壳上,在不用的时候可以更节省空间。
12.优选的,所述u形框的一侧滑动连接有两个扭簧,所述扭簧的两端分别与限位框和u形框固定连接。
13.上述部件所达到的效果为:使其限位框打开后可以自动回弹,固定的更加牢固。
14.优选的,所述防护壳的下方开设有收纳结构,所述收纳结构包括收纳仓,所述收纳
仓与防护壳滑动连接,所述收纳仓的地步固定连接有底座,所述收纳仓的表面螺纹连接有螺栓。
15.上述部件所达到的效果为:在不用点读笔时可以固定将收纳点读笔。
16.优选的,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缓冲板,所述伸缩杆的圆弧面滑动连接有第二弹簧。
17.上述部件所达到的效果为:在收纳时可以对防护壳起到缓冲作用减少撞击。
18.优选的,所述缓冲板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橡胶垫,所述橡胶垫的表面均匀设有防滑纹。
19.上述部件所达到的效果为:可以使其笔头接触缓冲板时缓冲效果更佳,更加显著地保护笔头。
20.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21.本技术中,在使用完后点读笔后,可以将转动限位杆使其与防护壳的固定松动,然后按下定位杆,使定位杆将定位块向下按压,使其与防护壳的卡接断开,再将移动壳向上抽出,然后限位框向上掰开使其对移动壳的固定松开,再将两个预订款向两边掰开,然后将点读笔对应防护壳笔头向下移动入防护壳内,然后将两个移动壳向内合上,再向上掰开限位块将辅助块插入u形框内,然后松开限位框即可,通过设置防护结构可以在不使用点读笔时对其更好地保护,并且携带时也可以使其不被碰撞挤压。
附图说明
22.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3.图2为本技术防护结构和收纳结构示意图;
24.图3为本技术图2防护结构部分结构拆解示意图;
25.图4为本技术图3部分结构截面图;
26.图5为本技术图3部分结构截面图;
27.图6为本技术图3部分结构拆解示意图;
28.图7为本技术图2收纳结构部分结构截面图。
29.图例说明:1、笔身;2、防护结构;201、防护壳;202、限位柱;203、移动壳;204、移动槽;205、限位杆;206、定位块;207、第一弹簧;208、定位杆;209、卷簧;210、辅助块;211、限位框;212、u形框;213、扭簧;214、固定架;215、挂绳;3、收纳结构;31、收纳仓;32、伸缩杆;33、第二弹簧; 34、缓冲板;35、橡胶垫;36、底座;37、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30.参照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新型点读笔,包括笔身1,笔身1 的表面设有防护结构2,防护壳201的下方开设有收纳结构3。
31.下面具体说一下其防护结构2和收纳结构3的具体设置和作用。
32.参照图2、图3、图4、图5和图6所示,本实施方案中:防护结构2包括防护壳201,防护壳201与笔身1滑动连接,防护壳201的两侧固定连接有四个限位柱 202,四个限位柱202滑动连接有两个移动壳203,两个移动壳203的内壁对应限位柱202位置设置有移动槽204,移动壳203的外壁螺纹连接有限位杆205,防护壳201的表面滑动连接有两个定位块206,定位
块206的圆弧面滑动连接有第一弹簧207,移动壳203对应定位块206的位置滑动连接有定位杆208,定位杆208的圆弧面滑动连接有卷簧209,两个移动壳203的上端分别固定连接有辅助块210、u 形框212,u形框212转动连接有限位框211,防护壳20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架 214,固定架214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挂绳215,移动槽204的截面呈“t形”,移动槽204的截面与限位柱202的截面尺寸相适配,u形框212的一侧滑动连接有两个扭簧213,扭簧213的两端分别与限位框211和u形框212固定连接。
33.参照图7所示,收纳结构3包括收纳仓31,收纳仓31与防护壳201滑动连接,收纳仓31的地步固定连接有底座36,收纳仓31的表面螺纹连接有螺栓37,底座 36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伸缩杆32,伸缩杆32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缓冲板34,伸缩杆32的圆弧面滑动连接有第二弹簧33,缓冲板34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橡胶垫35,橡胶垫35的表面均匀设有防滑纹。
34.工作原理,在使用完后点读笔后,可以将转动限位杆205使其与防护壳201 的固定松动,然后按下定位杆208,使定位杆208将定位块206向下按压,使其与防护壳201的卡接断开,再将移动壳203向上抽出,然后限位框211向上掰开使其对移动壳203的固定松开,再将两个预订款向两边掰开,然后将点读笔对应防护壳201笔头向下移动入防护壳201内,然后将两个移动壳203向内合上,再向上掰开限位块将辅助块210插入u形框212内,然后松开限位框211即可,通过设置防护结构2可以在不使用点读笔时对其更好地保护,并且携带时也可以使其不被碰撞挤压。
35.在使用完点读笔后,想要放置在桌面时可以将防护结构2装好后,将笔头对着下方对应缓冲板34向下插入,再转动螺栓37将其固定,如需拿出可以相反方向转动螺栓37将点读笔向上移动抽出点读笔使用。
36.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