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屏幕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165389发布日期:2023-02-04 01:27阅读:32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屏幕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屏幕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2.现有相关技术中的具有多个屏幕组合的显示装置通过设置在各屏幕间的结构屏排线进行连接并发挥显示屏幕调节功能,各屏幕间的结构屏排线在连接时主要通过在屏排线外层包覆导电胶带实现与外界环境的屏蔽,需要同时将集成电路中的结构屏排线进行接地以实现整体线路的屏蔽,通过这种方式进行整体线路屏蔽的显示装置常需要通过增加安装支架并对安装支架进行拆卸,使装置中用于安装与连接的零件数量增加的同时也使得装置的安装工艺复杂化,导致装置故障率上升。因此,现有技术中的显示装置存在装置内各屏幕间连接线路屏蔽效果不良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屏幕显示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方法中所存在的各屏幕间连接线路屏蔽效果不良的问题。
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多屏幕显示装置,包括安装板、第一显示屏、第二显示屏以及集成电路板,第一显示屏、第二显示屏以及集成电路板分别与安装板连接;安装板包括第一安装部以及第二安装部,第一安装部上设置有第一安装槽,第二安装部上设置有第二安装槽,第一安装槽用于安装第一显示屏,第二安装槽用于安装第二显示屏,第一安装部上还设置有第一固定板,第一固定板固定设置于第一安装部的底板的表面,第一固定板与底板固定连接并形成第一通孔;第二显示屏包括限位板,限位板穿过第一通孔,集成电路板通过第二通电线路与第二显示屏相连接,第二通电线路通过第一通孔,集成电路板设置于远离第一显示屏显示表面的一侧。
5.进一步地,第二通电线路与限位板贴合设置。
6.进一步地,集成电路板包括第二固定板,第二固定板固定设置于集成电路的远离第一显示屏一侧的表面,集成电路板上设置有第二通孔,限位板同时穿过第一通孔以及第二通孔,第一固定板以及第二固定板用于固定限位板。
7.进一步地,集成电路板包括集线器,限位板穿过第一通孔以及第二通孔并与集线器相连接。
8.进一步地,集线器外罩设有散热器。
9.进一步地,安装板上设置有压铸支架,压铸支架用于固定安装显示装置。
10.进一步地,第一安装部与第二安装部之间通过活动组件进行活动连接。
11.进一步地,集成电路板通过螺栓组件与第一安装部固定连接,第一显示屏的一侧边缘内置于第一安装槽,第一显示屏与集成电路板通过螺栓组件固定连接。
12.进一步地,第二显示屏嵌入第二安装槽,第二显示屏显示表面朝向远离第二安装槽的一侧。
13.进一步地,第一显示屏与集成电路板之间设置有第一通电线路,集成电路板通过第一通电线路控制第一显示屏。
14.上述多屏幕显示装置通过安装板连接第一显示屏、第二显示屏以及集成电路板,安装板作为显示装置的连接结构在为各功能部件提供安装条件的同时为各功能部件间的通电线路提供了走线屏蔽条件,使装置中的通电线路可通过安装板上的固定板等结构获得走线屏蔽保护,避免通电线路因屏蔽保护不充分而受到外界环境的干扰。
附图说明
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多屏幕显示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多屏幕显示装置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9.应当理解,当在本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时,术语“包括”和“包含”指示所描述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和/或组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组件和/或其集合的存在或添加。
20.还应当理解,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仅仅是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并不意在限制本实用新型。如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那样,除非上下文清楚地指明其它情况,否则单数形式的“一”、“一个”及“该”意在包括复数形式。
21.还应当进一步理解,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相关联列出的项中的一个或多个的任何组合以及所有可能组合,并且包括这些组合。
22.如图1所示,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公开的多屏幕显示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多屏幕显示装置的爆炸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多屏幕显示装置包括安装板1、第一显示屏2、第二显示屏3以及集成电路板4,第一显示屏2、第二显示屏3以及集成电路板4分别与安装板1连接;安装板1包括第一安装部11以及第二安装部12,第一安装部11上设置有第一安装槽,第二安装部12上设置有第二安装槽,第一安装槽用于安装第一显示屏2,第二安装槽用于安装第二显示屏3,第一安装部11上还设置有第一固定板111,第一固定板111固定设置于第一安装部11的底板的表面,第一固定板111与底板固定连接并形成第一通孔;第二显示屏3包括限位板31,限位板31穿过第一通孔,集成电路板4通过第二通电线路与第二显示屏3相连接,第二通电线路通过第一通孔,集成电路板4设置
于远离第一显示屏2显示表面的一侧。
23.在实际的使用场景中,该显示装置至少包括第一显示屏2以及第二显示屏3两个用于内容显示的屏幕,第一显示屏2以及第二显示屏3通过显示装置所设置的安装板1进行连接与安装,安装板1包括第一安装部11以及第二安装部12,分别用于安装第一显示屏2以及第二显示屏3,具体地,第一安装部11用于安装第一显示屏2,第一安装部11包括第一安装槽,第一安装槽位于第一安装部11的一侧,第一安装槽用于安装第一显示屏2,第二安装部12用于安装第二显示屏3,第二安装部12包括第二安装槽,第二安装槽用于固定安装第二显示屏3;该显示装置的安装板1可以用于强化装置各功能部件的连接稳定性;具体地,第一安装部11上设置有第一固定板111,第一固定板111设置于第一安装部11,第一安装部11包括用于承托显示屏幕的底板,第一固定板111设置于第一安装部11的底板的底面,第一固定板111带有一定的弧度,第一固定板111在第一安装部11底板的底面上形成第一通孔,第二显示屏3上设置有限位板31,用于使第二显示屏3与安装板1进行固定连接,若第二显示屏3嵌入第二安装槽,则限位板31同时穿过第一通孔,第一固定板111将限位板31卡合于第一安装部11的底板表面,使第二显示屏3与安装板1的固定连接得到强化;该显示装置还包括集成电路板4,集成电路板4作为显示装置的电信号输出与控制功能部件,通过通电线路与各显示屏进行电连接,具体地,集成电路板4通过第二通电线路与第二显示屏3进行连接与控制,第二通电线路从集成电路板4的表面引出后穿过第一通孔,第二通电线路经第一通孔后与第二显示屏3进行连接,第二通电线路穿设于第一通孔时受到第一固定板111的屏蔽作用,即完成装置通电线路的屏蔽设置;具体地,集成电路板4的另一侧表面与第一显示屏2相贴近并与第一显示屏2正对设置,集成电路板4通过若干通电线路与第一显示屏2以及第二显示屏3相连接并控制显示屏的显示功能。
24.综上,本实施例所公开的多屏幕显示装置通过安装板1同时安装多个显示屏幕,该装置的安装板1所具有的结构使其能够同时具有固定安装多个显示屏幕以及使多个显示屏幕间的通电线路完成有效走线屏蔽的功能,使用者可根据实际使用需要同时开启两个显示屏幕或单独开启其中一个显示屏幕,多屏幕显示装置可在连接多个屏幕的同时使各屏幕显示功能所需的通电线路在装置的连接结构条件下有效完成走线屏蔽设置,利用显示装置的安装结构进行走线屏蔽极大提升了显示装置显示功能的有效性,简化了通电线路走线时的线路屏蔽结构,减少了通电线路的装配工艺,有效解决了装置内各屏幕间连接线路屏蔽效果不良的问题。
25.进一步地,第二通电线路与限位板31贴合设置。
26.具体地,第二显示屏3与安装板1完成固定连接安装,则第二显示屏3的限位板31穿设于第一通孔,显示装置的集成电路板4上设置的第二通电线路从电路板上引出并通过第一通孔与第二显示屏3相连接,第二通电线路与限位板31同时穿设于第一通孔,第二通电线路与限位板31相贴合,第二通电线路通过限位板31平滑的表面进行走线,若第二通电线路通过限位板31的表面进行走线,则与限位板31相对应的第一固定板111覆盖于第二通电线路的表面,使第二通电线路在走线的同时完成走线屏蔽覆盖,保护通电线路的走线安全与规范性,避免通电线路缠绕紊乱或受到周围磁场干扰而影响通电稳定性。
27.进一步地,集成电路板4包括第二固定板41,第二固定板41固定设置于集成电路的远离第一显示屏2一侧的表面,集成电路板4上设置有第二通孔,限位板31同时穿过第一通
孔以及第二通孔,第一固定板111以及第二固定板41用于固定限位板31。
28.具体地,集成电路板4靠近安装板1的一侧边缘上设置有第二固定板41,第二固定板41与集成电路板4远离第一显示屏2一侧的表面固定设置,集成电路板4上还设置有第二通孔,第二固定板41与集成电路板4的表面形成弧形通孔并与第二通孔正对设置,限位板31穿过第一通孔后可同时穿过第二通孔以及第二固定板41与集成电路板4表面形成的通孔,使限位板31同时与安装板1以及集成电路板4相连接,第二固定板41将限位板31卡合,进一步强化了显示装置各部件间连接的稳定性,为集成电路板4的通电线路与第二显示屏3的连接提供的平滑稳定且屏蔽效果好的走线线路。
29.进一步地,集成电路板4包括集线器,限位板31穿过第一通孔以及第二通孔并与集线器相连接。
30.具体地,集成电路板4包括用于收容设置通电线路以及电子元器件的集线器,集线器设置在集成电路板4远离第一显示屏2的表面上,第二显示屏3的限位板31通过第一通孔以及第二通孔与集线器相连接,集线器靠近第二通孔的一端设置有开口,限位板31通过开口接入集电器42,集电器42中的第二通电线路从开口引出并与限位板31贴合设置,沿限位板31同时穿过第一通孔以及第二通孔并与第二显示屏3相连接,完成通电线路的走线,在走线的同时受到第一固定板111、第二固定板41以及限位板31的屏蔽保护,进一步提高通电线路的通电稳定性。
31.进一步地,集线器外罩设有散热器。
32.具体地,集线器的外部罩设有用于散热的散热器,散热器为侧壁上设置有排状散热片以及散热孔的方形装置,散热器可通过降低集线器运行过程中的温度以提高集线器的运行稳定性。
33.进一步地,安装板1上设置有压铸支架,压铸支架用于固定安装显示装置。
34.具体地,安装板1远离第二显示屏3的一侧表面上设置有压铸支架,压铸支架作为显示装置与其他安装部件进行固定安装的功能部件,压铸支架包括多个压铸安装片,压铸安装片可拓展显示装置的安装场景,使显示装置的安装自由度进一步提升。
35.进一步地,第一安装部11与第二安装部12之间通过活动组件进行活动连接。
36.具体地,安装板1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安装部11与第二安装部12两个部分,第一安装部11与第二安装部12通过活动组件进行活动连接,活动连接件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一安装部11以及第二安装部12,该活动组件可使第一安装部11与第二安装部12保持连接并进行相对转动,使用者可根据实际使用需要调整第一安装部11与第二安装部12夹合所形成的角度,使第一显示屏2与第二显示屏3所形成的角度符合使用需要,优化了显示装置的使用体验,使各显示屏幕的显示功能进一步发挥。
37.进一步地,集成电路板4通过螺栓组件与第一安装部11固定连接,第一显示屏2的一侧边缘内置于第一安装槽,第一显示屏2与集成电路板4通过螺栓组件固定连接。
38.具体地,集成电路板4与第一安装部11固定连接并通过设置螺栓组件进一步强化连接的稳定性,第一安装槽与第一显示屏2的一侧部边缘卡合,即第一安装槽的侧部边缘嵌入第一安装槽内实现卡合连接,第一显示屏2实现与第一安装部11的固定连接,同时,集成电路板4与第一显示屏2正对设置,即集成电路板4的一侧表面与第一显示屏2的非显示表面正对设置,第一显示屏2与集成电路板4之间通过螺栓组件进行固定连接,使集成电路板4与
第一显示屏2同时固定安装于安装板1上。
39.进一步地,第二显示屏3嵌入第二安装槽,第二显示屏3显示表面朝向远离第二安装槽的一侧。
40.具体地,第二安装槽的开口方向朝向第二显示屏3,第二显示屏3整体嵌入第二安装槽中,即第二显示屏3的侧边缘均与第二安装槽的侧壁相贴合,使第二显示屏3与第二安装槽完成卡合设置,第二安装槽将第二显示屏3固定设置,第二安装槽为半包围结构使得第二显示屏3的一侧边缘外露于安装板1,便于使用者对第二显示屏3进行拆卸安装。
41.进一步地,第一显示屏2与集成电路板4之间设置有第一通电线路,集成电路板4通过第一通电线路控制第一显示屏2。
42.具体地,第一显示屏2与集成电路板4之间具有一定间隔距离,集成电路板4上设置的第一通电线路通过第一显示屏2与集成电路板4之间的间隔空间并与第一显示屏2相连接,使集成电路板4可通过第一通电线路控制第一显示屏2,第一通电线路在第一显示屏2与集成电路板4件之间的间隔空间中得到走线屏蔽,进一步强化了显示装置通电线路的走线屏蔽效果,使通电线路的通电稳定性得到保障和提升。
43.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屏幕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通过安装板1同时连接第一显示屏2以及第二显示屏3,使用者可进一步根据实际使用需要对安装板1进行改进以增加显示屏的安装数量,第一显示屏2以及第二显示屏3分别与安装板1固定连接,同时第二显示屏3通过限位板31与安装板1以及集成电路板4上的通孔进行穿设连接,在强化与安装板1连接稳定性的同时为显示装置的通电线路走线创造屏蔽走线的结构条件,显示装置中用于连接第二显示屏3以及集成电路板4的第二通电线路与限位板31贴合设置并沿限位板31进行走线,第一显示屏2与集成电路板4间设置有间隔空间可为第一显示屏2与集成电路板4间的第一通电线路提供走线屏蔽的结构条件,该显示装置通过安装结构的设计实现多屏幕组合显示时通电线路走线的屏蔽,保护通电线路免受走线环境影响,保证了通电线路的稳定性以及显示装置显示功能的有效性。
44.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各种等效的修改或替换,这些修改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