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五路循迹功能的小车教具

文档序号:33297515发布日期:2023-02-28 21:56阅读:35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五路循迹功能的小车教具

1.本实用新型涉及小车教具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带五路循迹功能的小车教具。


背景技术:

2.机器人小车循迹是很多学生学习机器人编程的入门课程,其主要原理是:在小车上安装五路循迹传感器,通过编程来根据五路循迹传感器的反馈来实时决定小车的下一步运动方向。而现有的五路循迹传感器的探测功能是检测黑线,例如中路传感器探测到黑线(探测到黑线反馈为0,没有探测到黑线反馈为1),则根据编程设置的决策树,采取继续前进的策略。
3.现有的带五路循迹功能的小车教具并不会配备专门的循迹用的轨道,这需要教师或是学生用打印机打印或者黑胶带贴出循迹用的轨道线路图,并且要求制作的纯黑色路线宽度不小于2.5厘米,可是每次教学都需要临时制作循迹用的线路图,而且自制的路线图的路线固定,无法中途改变路线,导致教学的灵活性较差,很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五路循迹功能的小车教具,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带五路循迹功能的小车教具,包括:循迹小车和循迹轨道,所述循迹小车上安装有五路循迹传感器模块,另外所述循迹小车上还安装有收纳盒,所述循迹轨道由若干个连接单元连接组成,所述连接单元左侧端为第一连接部,右侧端为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为单层结构,所述第二连接部为双层结构,而所述第一连接部能够夹在所述第二连接部之间,并且与第二连接部可旋转连接,所述连接单元依靠所述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相互连接组成循迹轨道,并且所述循迹轨道可折叠,折叠之后能够收纳在所述收纳盒内。
7.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连接单元采用编织布带作为制作材料。
8.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组成循迹轨道的连接单元中,位于循迹轨道首部的第一个连接单元和位于所述循迹轨道尾部的最后一个连接单元通过魔术贴连接。
9.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连接单元的第二连接部中设有连接带,同时所述第一连接部对应设有连接孔,连接单元第二连接部中的连接带穿过相邻连接单元第一连接部的连接孔,将两个相邻的连接单元连接在一起,并且两个连接单元能够旋转调节角度。
10.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连接单元的宽度大于2.5厘米,并且颜色为黑色。
11.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连接单元两端为半圆形状。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配备有循迹轨道,无需人们每次手动制作临时的循迹轨道,并且循迹轨道的形状能够自由调节,灵活性强,适宜在教
学课堂上使用,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4.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循迹小车的结构示意图。
15.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循迹轨道处于首尾闭合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16.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循迹轨道处于首尾断开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17.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连接单元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18.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连接单元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0.请参阅图1-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带五路循迹功能的小车教具,包括:循迹小车1和循迹轨道2,所述循迹小车1上安装有五路循迹传感器模块11,另外所述循迹小车1上还安装有收纳盒12,所述循迹轨道2由若干个连接单元21连接组成,所述连接单元21左侧端为第一连接部211,右侧端为第二连接部212,所述第一连接部211为单层结构,所述第二连接部212为双层结构,而所述第一连接部211能够夹在所述第二连接部212之间,并且与第二连接部212可旋转连接,所述连接单元21依靠所述第一连接部211、第二连接部212相互连接组成循迹轨道2。
21.所述连接单元21的第二连接部212中设有连接带213,同时所述第一连接部211对应设有连接孔214,连接单元21第二连接部212中的连接带213穿过相邻连接单元21第一连接部211的连接孔214,将两个相邻的连接单元21连接在一起,并且两个连接单元21能够旋转调节角度。因此循迹轨道2能够任意弯曲变形,组成任意形状的轨道,可以是弯道、直道等,方便教师在课堂上自由调节轨道的形状,循迹轨道2的整体结构与自行车链条类似,能够任意改变形状。
22.所述组成循迹轨道2的连接单元21中,位于循迹轨道2首部的第一个连接单元21和位于所述循迹轨道2尾部的最后一个连接单元21通过魔术贴连接,将循迹轨道2第一个连接单元21和最后一个连接单元连接,就会让循迹轨道2变成一个闭合的回路,如图3所示,而这个回路可以是方形回路,圆形回路,也可以是弯弯曲曲的回路。而不将循迹轨道2第一个连接单元21和最后一个连接单元连接,那么循迹轨道2就是一条有起始点和终点的轨道,如图4所示,具体使用什么形式的轨道,教师和学生可以自行进行调整。所述连接单元21的宽度大于2.5厘米,并且颜色为黑色,这是根据现有的五路循迹传感器模块11的特性设置的。
23.所述连接单元21两端为半圆形状,所述连接单元21采用编织布带作为制作材料,因此连接单元21是软质的,能够弯曲折叠,所以所述循迹轨道2可折叠,折叠之后能够收纳在所述收纳盒12内。
24.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
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25.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技术特征:
1.一种带五路循迹功能的小车教具,包括:循迹小车(1)和循迹轨道(2),其特征在于:所述循迹小车(1)上安装有五路循迹传感器模块(11),另外所述循迹小车(1)上还安装有收纳盒(12),所述循迹轨道(2)由若干个连接单元(21)连接组成,所述连接单元(21)左侧端为第一连接部(211),右侧端为第二连接部(212),所述第一连接部(211)为单层结构,所述第二连接部(212)为双层结构,而所述第一连接部(211)能够夹在所述第二连接部(212)之间,并且与第二连接部(212)可旋转连接,所述连接单元(21)依靠所述第一连接部(211)、第二连接部(212)相互连接组成循迹轨道(2),并且所述循迹轨道(2)可折叠,折叠之后能够收纳在所述收纳盒(12)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五路循迹功能的小车教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单元(21)采用编织布带作为制作材料。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五路循迹功能的小车教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组成循迹轨道(2)的连接单元(21)中,位于循迹轨道(2)首部的第一个连接单元(21)和位于所述循迹轨道(2)尾部的最后一个连接单元(21)通过魔术贴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带五路循迹功能的小车教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单元(21)的第二连接部(212)中设有连接带(213),同时所述第一连接部(211)对应设有连接孔(214),连接单元(21)第二连接部(212)中的连接带(213)穿过相邻连接单元(21)第一连接部(211)的连接孔(214),将两个相邻的连接单元(21)连接在一起,并且两个连接单元(21)能够旋转调节角度。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带五路循迹功能的小车教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单元(21)的宽度大于2.5厘米,并且颜色为黑色。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五路循迹功能的小车教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单元(21)两端为半圆形状。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五路循迹功能的小车教具,包括:循迹小车和循迹轨道,所述循迹小车上安装有五路循迹传感器模块,另外所述循迹小车上还安装有收纳盒,所述循迹轨道由若干个连接单元连接组成,所述连接单元左侧端为第一连接部,右侧端为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为单层结构,所述第二连接部为双层结构,而所述第一连接部能够夹在所述第二连接部之间,并且与第二连接部可旋转连接,所述连接单元依靠所述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相互连接组成循迹轨道,并且所述循迹轨道可折叠,折叠之后能够收纳在所述收纳盒内。本实用新型配备有循迹轨道,并且循迹轨道的形状能够自由调节,灵活性强,适宜在教学课堂上使用,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生的积极性。生的积极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相东 徐庆富 黄晓彤 万佳丽 周剑晖 陶冠宇 吕浩杰 陈辉翔 黎翔 姚光业 黄竞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西师范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2.10.08
技术公布日:2023/2/2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