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型绒毛活检展示模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528335发布日期:2023-03-22 07:33阅读:26来源:国知局
一种微型绒毛活检展示模型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学检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微型绒毛活检展示模型。


背景技术:

2.我国出生缺陷总发生率约5.6%,其中绝大多数为结构畸形和严重遗传疾病,出生缺陷严重影响儿童的生存质量,尤其是严重的遗传性疾病多数为先天性的胎儿染色体疾病和单基因病,会导致产后智力低下、发育迟缓,而产前超声无法明确诊断,胎儿遗传病的产前诊断只有通过有创的,侵入性的取材方式取材进行,而早孕期才能够获取胎儿遗传性信息的当推绒毛活检(绒毛穿刺),获取的绒毛进行实验后就可明胎儿是否有染色体或者基因疾病。
3.但由于患者和家属不理解绒毛活检的实际操作过程和取材部位的特殊性或听闻绒毛活检具有比羊穿更高的的流产率风险时,不愿意进行早孕期的绒毛活检,错过宝贵的早期诊断时机,等到后面羊穿又确诊胎儿染色体或者基因异常,大月份才引产增加对母体的损伤。患者对绒毛活检建议的不采纳,很大一部分也来源于与医生的无效沟通。目前,提到建议绒毛活检,医生仅仅是单纯的咨询和说教,没有立体的穿刺空间展示,孕妇及家属并不能很好的理解并接受医生方案,因此需要一种配套绒毛活检的模型,来讲解仿真操作动态的过程,获取医患良好沟通,达到疾病早诊断早干预的目的。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微型绒毛活检展示模型,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直观性差、沟通困难的技术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微型绒毛活检展示模型,包括羊膜腔体、仿真皮层、磁铁和羊膜腔体内的仿真胎盘,其特征在于,仿真皮层内设置有羊膜腔体,仿真皮层的轴边缘设置磁铁,羊膜腔体设置可移动的仿真胎盘。
6.进一步的,羊膜腔体由仿真胎盘、仿真脐带和仿真胎儿设置在羊膜腔层内组成,仿真胎盘附着在羊膜腔层的内壁,仿真胎盘与仿真胎儿之间通过仿真脐带连接。
7.进一步的,仿真胎盘分为绒毛稀疏端和绒毛浓密端。
8.进一步的,仿真皮层与羊膜腔体之间保留间隙,羊膜腔体在仿真皮层内360
°
旋转,仿真皮层在轴边缘剖开,剖开后的仿真皮层边缘上设置相对应的磁铁。
9.进一步的,仿真皮层由仿真的仿真皮肤,脂肪层,筋膜层,肌层和子宫肌层从外至内共同贴合包覆组成。
10.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11.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微型绒毛活检展示模型,通过仿真胎盘被一分为二的绒毛稀疏端和绒毛浓密端,可以进行穿刺演示,根据移动仿真胎盘,让穿刺针在绒毛稀疏端取样,模拟超声下早孕期时无法分辨绒毛实际分布稀疏的情况和可能多点取材绒毛量也不足达到检测标准的情况,让患者直观了解取样过程和理解取样后因样本量不足,无法出具实
验报告的原因。
12.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微型绒毛活检展示模型,借助羊膜腔体和仿真皮层模型,通过刺入移动仿真胎盘位置,告知绒毛活检主要适宜于仿真胎盘位于子宫前壁或者侧壁的情况,不适用用仿真胎盘后壁的情况。
附图说明
13.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14.图中:1、羊膜腔体;2、仿真皮层;3、磁铁;4、仿真胎盘;5、绒毛稀疏端;6、绒毛浓密端;7、仿真脐带;8、仿真胎儿;9、仿真皮肤;10、脂肪层;11、筋膜层;12、肌层;13、子宫肌层;14、羊膜腔层。
具体实施方式
15.为了更好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结构及功能,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微型绒毛活检展示模型做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16.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17.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微型绒毛活检展示模型,包括羊膜腔体1、仿真皮层2、磁铁3和羊膜腔体1内的仿真胎盘4,仿真皮层1内设置有羊膜腔体1,仿真皮层1的轴边缘设置磁铁3,羊膜腔体2设置可移动的仿真胎盘4。其中,羊膜腔体1由仿真胎盘4、仿真脐带7和仿真胎儿8设置在羊膜腔层14内组成,仿真胎盘4附着在羊膜腔层14的内壁,仿真胎盘4与仿真胎儿8之间通过仿真脐带7连接,羊膜腔层14采用透明材料支撑,方便观察发生在羊膜腔体1内的穿刺情况,仿真胎盘4分为绒毛稀疏端5和绒毛浓密端6,根据调整仿真胎盘4与穿刺针接触的位置,可以模拟稀疏和浓密两种调价下绒毛提取的效果;仿真皮层2与羊膜腔体1之间保留间隙,羊膜腔体1在仿真皮层2内360
°
旋转,仿真皮层1在轴边缘剖开,边缘上设置对称的两块磁铁3,仿真皮层2由仿真的仿真皮肤9,脂肪层10,筋膜层11,肌层12和子宫肌层13从外至内共同贴合包覆组成。
18.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操作方式为:
19.打开通过磁铁3连接的仿真皮层1,将仿真皮层2的剖面和羊膜腔体1展示出来,通过透明材料制成的羊膜腔层14,观察羊膜腔体1内部的绒毛稀疏端5和绒毛浓密端6的结构和穿刺针在羊膜腔体1中的移动位置。
20.穿刺针刺入移动仿真胎盘4,通过观察透明的透明材料制成的羊膜腔层14,稿子患者只有仿真胎盘4位于羊膜腔体1中羊膜腔层14的前壁才能进行穿刺,告知患者若在憋尿或紧张不配合穿刺情况下,可能会变成仿真胎盘4位于羊膜腔体1中羊膜腔层14的后壁而导致穿刺无法进行。
21.通过移动的穿刺针,模拟超声下早孕期时无法分辨绒毛的情况,旋转设置在仿真
皮层2内的羊膜腔体1,使得当穿刺针与仿真胎盘4绒毛稀疏端5接触时,多点取材绒毛量也不足达到检测标准,无法出具实验报告,而转动羊膜腔体1使得当穿刺针与仿真胎盘4的绒毛浓密端6接触时,则多点取材绒毛量达到检测标准,出具实验报告。
22.可以理解,本实用新型使通过一些实施例进行描述的,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悉的,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情况下,可以对这些特征和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变或等效替换。另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教导下,可以对这些特征和实施例进行修改以适应具体的情况及材料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此处所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所有落入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内的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微型绒毛活检展示模型,包括羊膜腔体(1)、仿真皮层(2)、磁铁(3)和羊膜腔体(1)内的仿真胎盘(4),其特征在于,仿真皮层(2)内设置有羊膜腔体(1),仿真皮层(2)的轴边缘设置磁铁(3),羊膜腔体(1)设置可移动的仿真胎盘(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型绒毛活检展示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羊膜腔体(1)由仿真胎盘(4)、仿真脐带(7)和仿真胎儿(8)设置在羊膜腔层(14)内组成,仿真胎盘(4)附着在羊膜腔层(14)的内壁,仿真胎盘(4)与仿真胎儿(8)之间通过仿真脐带(7)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微型绒毛活检展示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仿真胎盘(4)分为绒毛稀疏端(5)和绒毛浓密端(6)。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型绒毛活检展示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仿真皮层(2)与羊膜腔体(1)之间保留间隙,羊膜腔体(1)在仿真皮层(2)内360
°
旋转,仿真皮层(2)在轴边缘剖开,剖开后的仿真皮层(2)边缘上设置相对应的磁铁(3)。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微型绒毛活检展示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仿真皮层(2)由仿真的仿真皮肤(9),脂肪层(10),筋膜层(11),肌层(12)和子宫肌层(13)从外至内共同贴合包覆组成。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微型绒毛活检展示模型,主要包括羊膜腔体、仿真皮层、磁铁和羊膜腔体内的仿真胎盘,仿真皮层内的羊膜腔体内设置有可移动的仿真胎盘,仿真皮层的轴边缘设置磁铁,对仿真胎盘进行穿刺,模拟绒毛活检取材过程。本实用新型通过微型绒毛活检展示模型解决了现有临床上绒毛活检术前咨询沟通技术中的直观性差、医患沟通困难的技术问题。医患沟通困难的技术问题。医患沟通困难的技术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宋筱 席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四川省妇幼保健院
技术研发日:2022.10.25
技术公布日:2023/3/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