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临床教学用模拟装置及方法

文档序号:36246165发布日期:2023-12-02 12:07阅读:44来源:国知局
一种临床教学用模拟装置及方法

本发明涉及临床教学装置,具体是一种临床教学用模拟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1、循证医学提倡将临床医师个人的临床实践和经验与客观的科学研究证据结合起来,将最正确的诊断、最安全有效的治疗和最精确的预后服务于每位具体患者。循证医学是实施精准医疗的基础,但医学研究数据多、更新快,因此急需探寻高效手段将众多研究结果相关性和逻辑性梳理清楚,并应用于临床实践。

2、目前的教学系统还是较为传统的教学系统,接受传统的教育模式下的医学生,仍然无法摆脱死记硬背式的接受知识的方法,应试型教育在医学生脑海中根深蒂固,对于医学知识依旧是死学、被动接受,而非活学、主动思考,即使是开展了循证医学这门课程,对于医学生来说,依旧是一门追求考前重点,考试求过的必修课程,无法有效的提高学员的学习兴趣,从而不能有效提高医学生的技术专业水平,所以,为了提高学员的学习效率,通常采用一些临床医学的教学类软件模拟系统,通过将循证医学的学习大纲等信息录入计算机,通过计算机构成题库,并将题库题目进行分类,形成多个分类模块的虚拟教学图像,使学员能够通过计算机逐一的学习各个分类模块的医学知识,但此种装置在学习过程中较为枯燥,呈现的各个分类模块之间的包含关系直观性不够强烈,并且由于计算机屏幕尺寸的限制,往往一个分类模块打开后,需要进入新的页面才能看到其包含的多个子模块,难以清晰展现多个分类模块的整个虚拟教学图像。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临床教学用模拟装置及方法,该模拟装置基于思维导图原理,能够完整的将思维导图中课题分类下的各个子模块以实物的形式直观的展示在学员的面前,能够清晰直观的展示一个课题分类模块下,各个子模块之间的包含关系,并且通过学员自己操作动手,搭建起一个完整的思维导图结构,提高学员学习成就感。

2、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临床教学用模拟装置,包括:中央处理器板1,内部设有中央处理器,通过支架11支撑,所述中央处理器板1底面上设有一个接收座,所述接收座和中央处理器连接;多个题目储存器3,每个所述题目储存器3内部输入关于题目课题的思维导图数据,每个所述题目储存器3上设有连接头,连接头和接收座连接,将储存的思维导图传输至中央处理器;多个第一发散组件4,设置在所述中央处理板1上,每个所述第一发散组件4包括:一个安装板和设置在所述安装板下的液压驱动装置,所述液压驱动装置的液压系统和所述中央处理器连接;多个第二发散组件5,每个所述第一发散组件4的安装板上均设有一个第二发散组件5,每个所述第二发散组件5包括:第一识别器安装柱51和第一控制柱52,所述第一识别器安装柱51一端连接在安装板上,包括:开设在第一识别器安装柱51侧面的安装槽511、设在安装槽511上的数据接收器512、和数据接收器512连接的识别器57,第一控制柱52设置在所述第一识别器安装柱51的另一端,所述第一控制柱52包括:设置在第一控制柱52内部的控制器53、设置在第一控制柱52顶部的安装环521、套设在安装环521上的多个转轴56和用于驱动转轴56的执行件,识别器57用于写入和传输写入数据至控制器53,执行件和控制器53连接,控制器53和识别器57连接;多个第三发散组件6,每个第三发散组件6对应设置在所述第二发散组件5的转轴56上,所述第三发散组件6和所述第二发散组件5结构相同,尺寸不同。

4、进一步的,还包括:选题机构2,所述选题机构2设置在支架11上,位于所述中央处理器板1下方,多个所述题目储存器3安装在所述选题机构2上;所述选题机构2包括:安装盘21,盘面上开设多个用于安装所述题目储存器3的安装槽22,每个安装槽22底部配有盖体221;驱动机构23,设置在所述安装盘21的底面和支架11之间,用于控制所述安装盘21转动,使安装盘21上的其中一个题目储存器3的连接头插入接收座。

5、进一步的,所述执行件包括:多个升降柱54,设置在控制器53上方,每个升降柱54对应一个转轴56;多个连接板55,一端连接在所述升降柱54的升降端,另一端连接在所述转轴56的侧面。

6、进一步的,所述驱动机构23包括:外套管231,一端连接在所述安装盘21的底面,内侧面设有滑块235,外侧面上设有把手;内套管232,一端套设在所述外套管231的另一端,所述内套管232外侧面开设滑槽234,所述滑块235滑动在所述滑槽234中;弹簧236,设置在所述滑块235和所述滑槽234之间;限位转盘233,设置在所述支架11上,顶部连接所述内套管232的另一端。

7、进一步的,还包括:显示屏12和计算机支架13,所述显示屏设置在所述中央处理器板1的一侧,和所述中央处理器连接,所述计算机支架13用于放置学员的笔记本,设置在所述中央处理板1的另一侧。

8、进一步的,所述识别器57包括:数据输入端571和数据输出端572,所述数据输入端571用于连接学员笔记本电脑,所述数据输出端572用于连接所述数据接收器512。

9、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槽511的顶部设有挤压板58,所述挤压板58和所述安装槽511顶面之间设有弹簧59。

10、进一步的,还包括:多个第四发散件7和多个第五发散组件8,多个第四发散件7和多个第五发散组件8与第二发散组件5结构相同,尺寸不同,多个第四发散组件7的第三识别器安装柱71设置在所述第三发散组件6的转轴上,所述第五发散组件8的第四识别安装柱81设置在所述第四发散组件7的转轴上。

11、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识别器安装柱51、所述第二识别器安装柱61、第三识别器安装柱71和所述第四识别器安装柱81上均设有灯带9,所述灯带9和对应识别器安装柱上的控制器连接,灯带9能够显示绿色和红色,绿色和红色分别代表正确和错误。

12、一种临床教学用模拟装置的工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3、步骤一:将题目储存器的连接头和接收座连接,使得题目储存器内储存的思维导图信息传输至中央处理器,中央处理器接收到思维导图信息后,根据思维导图的第一层分叉数量控制第一发散组件下的液压控制系统,通过液压系统驱动液压驱动装置,升起和思维导图第一层分叉数量同等数量的第一发散组件,中央处理器将思维导图的各层信息传输至对应发散组件的控制器;

14、步骤二:识别器和笔记本电脑连接,通过文字输入的方式,将思维导图第一层分叉的其中一个分类信息以文本的方式输入至识别器中,输入完成后,将识别器安装至其中一个第二发散组件的安装槽中,通过安装槽上的数据接收器接收后,传输给第二发散组件的控制器,控制器接收识别器中信息后,控制器控制执行件,驱动这个第二发散组件上的转轴转动,从而使设置在转轴上的第三发散组件打开,由于控制器提前接收到了思维导图的信息,完成这个第二发散组件的信息识别后,执行件驱动的转轴数量为思维导图第二层分叉的分类信息数量,将打开的第二发散组件上的识别器逐一填写传输,完成思维导图第一层分叉的分类信息的填写;

15、步骤三:和步骤二同理,将打开的多个第三发散组件上的识别器拆卸掉后,连接笔记本电脑逐一填写思维导图中第二层分叉的分类信息,并将写入信息的识别器安装在第三发散组件的安装槽中,完成信息传输;

16、步骤四:当打开的识别器安装柱上的识别器全部安装完成后,第二发散组件和第三发散组件的控制器将将接收的信息和中央处理器传输来的正确信息进行比对,当信息全部正确后,中央处理器发出通过考试的信息,当有信息填写错误后,填写错误的发散组件的控制器,就会控制执行件,驱动安装填写错误信息的识别器的识别器安装柱摇摆,从而提醒学员此处有错误,需要改正,当学员修改正确后,中央处理器发出通过的信息。

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8、1、思维导图是一种可视化思维工具,将简单、繁冗的文字信息转换为色彩丰富、高度组织化、结构化的图示,利用逻辑推理的形式由点到面、有步骤、有逻辑地表现出知识和思维的动态生成过程,建立牢固的记忆链接,行成完整的知识体系,与教学过程吻合。在医学生的教学中,思维导图能够形象化、结构化的显示疾病诊疗过程,有助于学生建立知识框架和培养创新临床思维。因此,思维导图已成为一种全新的临床教学模式。

19、本发明将思维导图和循证医学引入医学生培养中,着力提高学员对医学知识掌握的“两有一更”,即有步骤、有逻辑、更牢固;培养学员主动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创新能力;打造“科教融合”的新培养模式,促进学员教育质量的提高。

20、2、本发明通过设置多个发散组件来对应思维导图内的多层分叉,从结构上更接近思维导图,即,将虚拟的思维导图通过实物的形式直接呈现在学员的眼前,使虚拟的软件教学图更加真实直观,并且通过学员自己思考,自己输入和搭设发散组件,一步一步的将教学装置呈一层一层发散,最后形成发散的树枝状,完成一个思维导图的建设,在建设过程中,学员不断思考,不断操作,不断加深印象,从而提高学习效率,最主要的是,学员通过操作,使发散组件一层一层发散,能够直观的感受到学习的成就感,从而提高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21、3、本发明的发散组件通过安装识别器来进行识别发散,识别器需要学员自己动手输入文本数据,并亲自动手操作搭设在识别器安装柱上,并期待于能否通过自己的操作,打开下一层的发散组件,提高学员对于知识的渴望,并通过自身努力打开下一层发散组件,进一步提高学习成就感。

22、4、本发明通过设置选题机构和显示器,导师通过选题机构测试不同的学员,并通过显示器及时掌握学员的学习程度,从而针对学员的学习程度针对性的制定教学计划。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