冗余像素电路、显示面板及其制作和驱动方法、显示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35412226发布日期:2023-09-09 22:57阅读:21来源:国知局
冗余像素电路、显示面板及其制作和驱动方法、显示装置与流程

本技术涉及显示,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补偿显示电路的冗余像素电路,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和驱动方法、以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1、在显示产品中,显示面板包括多个发光单元,每个发光单元由像素驱动单元驱动发光,每行发光单元对应的各像素驱动单元在栅极驱动电路(gate driver on array,goa)输出的行扫描信号控制下产生驱动电流。

2、随着显示技术的发展,为了改善显示产品的开关晶体管磁滞和固定注视点渲染(ffr),常控制goa以多扫描信号扫描对应行像素驱动单元,也就是每一次行扫描过程,对应行像素驱动单元的行扫描端连续接收到多个有效电平的行扫描信号,这随之使得各行发光单元受到多次寄生干扰,每行发光单元的驱动电流是多行寄生作用的结果。这将导致最后几行像素单元的寄生干扰与其它行寄生干扰不一致,从而表现为显示亮度不一致,在视觉上出现虚边画质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至少之一,本技术第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用于补偿显示电路的冗余像素电路,

2、显示电路包括多个像素电路,每个像素电路包括发光单元和驱动发光单元发光的像素驱动单元,像素驱动单元包括驱动控制模块和复位模块,其中,驱动控制模块基于数据信号端、行扫描端、发光控制端和第一电源信号端接入的信号产生驱动电流并驱动发光单元发光,复位模块基于复位控制端和复位信号端接入的信号对像素驱动单元进行复位,

3、冗余像素电路包括:第一晶体管、第二晶体管和第一电容,其中,

4、第一晶体管的第一极电连接至第一节点,第二极电连接至复位信号端,控制极电连接至冗余复位控制端,

5、第二晶体管的第一极电连接至数据信号端,第二极电连接至第一节点,控制极电连接至冗余行扫描端,

6、第一电容的第一端电连接至第一电源信号端,第二端电连接至第一节点。

7、本技术第二个方面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包括:显示电路和至少一个上文所述的冗余像素电路,其中,

8、显示电路包括:多个像素电路,每个像素电路包括发光单元和驱动发光单元发光的像素驱动单元,像素驱动单元包括驱动控制模块和复位模块,其中,驱动控制模块基于数据信号端、行扫描端和第一电源信号端接入的信号产生驱动电流并驱动发光单元发光,复位模块基于复位控制端和复位信号端接入的信号对像素驱动单元进行复位。

9、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显示面板包括阵列排布的发光单元,其中

10、至少一个为m个,像素电路的行扫描端由n个低电平信号产生驱动电流,其中

11、m=a×b,a=2n-2,a表示所述冗余像素电路的行数,b表示所述冗余像素电路的列数,数量与所述发光单元的列数相等,a、b、m和n为正整数,且n大于1。

12、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显示面板包括依次层叠设置在基板上的驱动电路层和发光单元层,驱动电路层包括栅极层和设置在栅极层上的金属布线层,第一电容包括第一极板和第二极板,其中

13、第一晶体管的栅极、第二晶体管的栅极、以及第一极板设置在栅极层中,第二极板设置在金属布线层中,以及

14、第一极板和第二极板的一个引出第一电容的第一端,另一个引出第一电容的第二端。

15、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驱动控制模块包括:输入子模块、驱动子模块、第一发光控制子模块、以及第二发光控制子模块,其中

16、输入子模块包括第一端、第二端和控制端,其中输入子模块的控制端电连接至行扫描端,输入子模块的第一端电连接至数据信号端,输入子模块的第二端电连接至第二节点,被配置为响应于行扫描端接入的行扫描信号将数据信号端接入的信号写入第二节点;

17、驱动子模块,包括第一端、第二端、第三端和第四端,其中驱动子模块的第一端电连接至第一电源信号端,驱动子模块的第二端电连接至第二节点,驱动子模块的第三端电连接至第三节点,驱动子模块的第四端电连接至第四节点,被配置为根据第三节点的电压导通第二节点和第四节点以形成驱动电流;

18、第一发光控制子模块包括第一端、第二端和控制端,其中第一发光控制子模块的第一端电连接至第一电源信号端,第一发光控制子模块的第二端电连接至第二节点,第一发光控制子模块的控制端电连接至发光控制端,被配置为响应于发光控制端接入的信号导通第一发光控制子模块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以接入第一电源信号;

19、第二发光控制子模块包括第一端、第二端和控制端,其中第二发光控制子模块的第一端电连接至第四节点,第二发光控制子模块的第二端电连接至第二电源信号端,第二发光控制子模块的控制端电连接至发光控制端,被配置为响应于发光控制端接入的信号导通第二发光控制子模块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以将驱动电流传输至发光单元。

20、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其中,驱动子模块,包括第三晶体管、第四晶体管、以及第二电容,第三晶体管的第一极电连接至第二节点,第二极电连接至第四节点,控制极电连接至第三节点,第四晶体管的第一极电连接至第四节点,第二极电连接至第三节点,控制极电连接至行扫描端,第二电容的第一端电连接至第一电源信号端,第二端电连接至第三节点。

21、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电容的电容值与第二电容的电容值相等。

22、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复位模块包括第五晶体管,第五晶体管包括第一极、第二极和控制极,第一极电连接至第三节点,第二极电连接至复位信号端,控制极电连接至复位控制端,被配置为响应于复位控制端接入的信号利用复位信号端接入的信号对第三节点的电压进行复位。

23、本技术第三个方面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文所述的显示面板。

24、本技术第四个方面提供一种用于上文所述的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显示面板包括m1行像素电路和a行冗余像素电路,m1和a之和与栅极驱动电路的输出端数量相等,栅极驱动电路用于向行扫描端和冗余行扫描端提供信号,m1、a为正整数,m1大于1,

25、在驱动第m1行像素电路和第a行冗余像素电路时,其中m1=m1-a+a,a=1,2,…,a,所述驱动方法包括:

26、复位阶段:冗余像素电路响应于复位控制端接入的信号利用复位信号端的信号复位第一节点的电压;

27、充电和补偿阶段:

28、驱动控制模块根据所述行扫描端、所述数据信号端接入的信号对所述第二电容进行充电,并且所述冗余像素电路根据所述冗余行扫描端、数据信号端接入的信号对所述第一电容进行充电以对像素电路进行补偿;

29、发光控制阶段:所述驱动控制模块根据所述数据信号端、行扫描端、发光控制端和第一电源信号端接入的信号产生驱动电流并驱动所述发光单元发光。

30、本技术第五个方面提供一种如上文所述的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包括:

31、提供基板,

32、在基板上依次形成驱动电路层和发光单元层,驱动电路层包括栅极层和设置在栅极层上的金属布线层,第一电容包括第一极板和第二极板,其中

33、第一晶体管的栅极、第二晶体管的栅极、以及第一极板设置在栅极层中,第二极板设置在金属布线层中,以及

34、第一极板和第二极板的一个引出第一电容的所述第一端,另一个引出第一电容的第二端。

3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36、本技术针对目前现有的问题,制定一种用于补偿显示电路的冗余像素电路,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和驱动方法、以及显示装置,通过在显示电路的第一电源信号端和复位信号端之间提供包括第一晶体管、第二晶体管和第一电容的冗余像素电路,并且第一晶体管的第一极电连接至第一节点,第二极电连接至复位信号端,控制极电连接至冗余复位控制端,第二晶体管的第一极电连接至数据信号端,第二极电连接至第一节点,控制极电连接至冗余行扫描端,第一电容的第一端电连接至第一电源信号端,第二端电连接至第一节点,从而利用冗余像素电路对显示电路中的驱动电流产生寄生补偿,能够改善显示不均,提高提高显示效果,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