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光驱动电路、时序控制方法和显示面板与流程

文档序号:34967858发布日期:2023-08-01 12:17阅读:32来源:国知局
发光驱动电路、时序控制方法和显示面板与流程

本技术涉及显示,尤其涉及一种发光驱动电路、时序控制方法和显示面板。


背景技术:

1、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oled)等发光器件因为具备轻薄、节能、色域广、对比度高等特性,而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电视、手机等产品中。

2、oled为主动发光,除了需要行扫描驱动电路提供对应的扫描信号之外,通常还需要发光驱动电路提供对应的发光控制信号。

3、然而目前的发光驱动电路架构复杂,需要较多的模块或者元器件才能够实现对发光控制信号的控制。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发光驱动电路、时序控制方法和显示面板,以降低发光驱动电路架构的复杂度。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发光驱动电路,包括:第一上拉控制模块、第二上拉控制模块、上拉模块、第一下拉控制模块、第二下拉控制模块、下拉模块和第一维持模块;

3、第一上拉控制模块的输入端接入第一电源或时钟信号,控制端接入时钟信号,输出端与第一节点电连接,第一上拉控制模块用于在准备阶段和复位阶段上拉第一节点的电位至第一电位;

4、上拉模块的输入端接入第一电源,控制端与第一节点电连接,输出端与发光驱动信号输出端电连接,上拉模块用于在第一节点的电位为第一电位的情况下,将发光驱动信号输出端输出的发光驱动信号上拉至高电位;

5、第一下拉控制模块的输入端接入第二电源,控制端接入所述时钟信号,输出端与第二节点电连接,第一下拉控制模块用于在准备阶段和复位阶段下拉第二节点的电位至第二电位;

6、第二上拉控制模块的输入端接入扫描信号或第一电源,控制端接入扫描信号,输出端与第二节点电连接,第二上拉控制模块用于在输出阶段上拉第二节点的电位至第三电位;

7、下拉模块的输入端接入所述时钟信号,控制端与第二节点电连接,输出端与发光驱动信号输出端电连接,下拉模块用于在第二节点的电位为第三电位的情况下,将发光驱动信号输出端输出的发光驱动信号下拉至低电位;

8、第二下拉控制模块的输入端接入第二电源,控制端与第二节点电连接,输出端与第一节点电连接,第二下拉控制模块用于在输出阶段下拉第一节点的电位至第四电位;

9、第一维持模块的一端与上拉模块的控制端电连接,另一端与发光驱动信号输出端电连接,第一维持模块用于在维持阶段维持第一节点的高电位。

10、作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发光驱动电路还包括:电位稳定模块,所述电位稳定模块的第一输入端与所述第一电源电连接,第二输入端与所述第二下拉控制模块的输出端电连接,第一控制端与所述第一节点连接,第二控制端与所述第二节点电连接,输出端与所述第一节点电连接,所述电位稳定模块用于在准备阶段、复位阶段和维持阶段稳定所述第一节点的电位。

11、作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电位稳定模块包括:第一晶体管和第二晶体管;

12、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第一极接入所述第一电源,控制极与所述第一节点电连接,第二极与所述第二下拉控制模块的输出端电连接;

13、所述第二晶体管的第一极与所述第二下拉控制模块的输出端电连接,控制极与所述第二节点电连接,第二极与所述第一节点电连接。

14、作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发光驱动电路还包括:第二维持模块,所述第二维持模块的输入端接入所述第二电源,控制端与所述第一节点电连接,输出端与所述第二节点电连接,所述第二维持模块用于在准备阶段、复位阶段和维持阶段维持所述第二节点的低电位。

15、作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二维持模块包括第三晶体管,所述第三晶体管的第一极与所述第二节点电连接,控制极与所述第一节点电连接,第二极接入所述第二电源。

16、作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维持模块包括电容,所述电容的一端与所述上拉模块的控制端电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发光驱动信号输出端电连接。

17、作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下拉模块包括第四晶体管,所述第四晶体管的第一极接入所述时钟信号,控制极与所述第二节点电连接,第二极与所述发光驱动信号输出端电连接。

18、作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二上拉控制模块包括第五晶体管,所述第五晶体管的第一极接入所述扫描信号或所述第一电源,控制极接入所述扫描信号,所述第五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第二节点电连接。第二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时序控制方法,应用于如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的发光驱动电路,所述方法包括:

19、在准备阶段,控制时钟信号线输出高电位的时钟信号,以使第一上拉控制模块和第一下拉控制模块导通,所述第一节点的电位上拉至第一电位,第一维持模块充电,所述第二节点的电位下拉至第二电位;控制扫描信号线输出低电位的扫描信号,以使第二上拉控制模块关断;

20、在输出阶段,控制所述时钟信号线输出低电位的时钟信号,以使所述第一上拉控制模块和所述第一下拉控制模块关断;控制所述扫描信号线输出高电位的扫描信号,以使所述第二上拉控制模块导通,所述第二节点的电位上拉至第三电位,所述第二下拉控制模块导通,所述第一节点的电位下拉至第四电位;

21、在复位阶段,控制所述时钟信号线输出高电位的时钟信号,以使所述第一上拉控制模块和所述第一下拉控制模块导通,所述第一节点的电位上拉至第一电位,所述第二节点的电位下拉至第二电位;控制所述扫描信号线输出低电位的扫描信号,以使所述第二上拉控制模块关断;

22、在维持阶段,控制所述时钟信号线输出高低电位持续切换的时钟信号,所述第一维持模块放电,维持所述第一节点的高电位。

23、第三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包括如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的发光驱动电路和与所述发光驱动电路连接的像素驱动电路,所述发光驱动电路用于向所述像素驱动电路输出对应的发光驱动信号。

24、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包括第一上拉控制模块、第二上拉控制模块、上拉模块、第一下拉控制模块、第二下拉控制模块、下拉模块和第一维持模块;第一上拉控制模块的输入端接入第一电源,控制端接入时钟信号,输出端与第一节点电连接,第一上拉控制模块用于在准备阶段和复位阶段上拉第一节点的电位至第一电位;上拉模块的输入端接入第一电源或时钟信号,控制端与第一节点电连接,输出端与发光驱动信号输出端电连接,上拉模块用于在第一节点的电位为第一电位的情况下,将发光驱动信号输出端输出的发光驱动信号上拉至高电位;第一下拉控制模块的输入端接入第二电源,控制端接入时钟信号,输出端与第二节点电连接,第一下拉控制模块用于在准备阶段和复位阶段下拉第二节点的电位至第二电位;第二上拉控制模块的输入端接入扫描信号或第一电源,控制端接入扫描信号,输出端与第二节点电连接,第二上拉控制模块用于在输出阶段上拉第二节点的电位至第三电位;下拉模块的输入端接入时钟信号,控制端与第二节点电连接,输出端与发光驱动信号输出端电连接,下拉模块用于在第二节点的电位为第三电位的情况下,将发光驱动信号输出端输出的发光驱动信号下拉至低电位;第二下拉控制模块的输入端接入第二电源,控制端与第二节点电连接,输出端与第一节点电连接,第二下拉控制模块用于在输出阶段下拉第一节点的电位至第四电位;第一维持模块的一端与上拉模块的控制端电连接,另一端与发光驱动信号输出端电连接,第一维持模块用于在维持阶段维持第一节点的高电位。上述方案中,发光驱动电路通过第一上拉控制模块、第二上拉控制模块、上拉模块、第一下拉控制模块、第二下拉控制模块、下拉模块和第一维持模块及其对应的连接关系即可调制出所需的发光控制信号,所采用的模块数量少,从而能够简化发光驱动电路的架构,降低发光驱动电路架构的复杂度。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