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眼光学系统的亮度调整方法、装置及近眼光学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36962120发布日期:2024-02-07 13:07阅读:15来源:国知局
近眼光学系统的亮度调整方法、装置及近眼光学系统与流程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光学成像,更具体地,本申请实施例涉及一种近眼光学系统的亮度调整方法、装置及近眼光学系统。


背景技术:

1、随着vr设备的轻薄化及高清晰化发展的要求,vr设备中用到的显示器尺寸越来越小,亮度却越来越高,这导致vr设备的功耗越来越高。这严重影响了vr设备的待机时间和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近眼光学系统的亮度调整方法、装置及近眼光学系统的新技术方案。

2、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近眼光学系统的亮度调整方法,所述近眼光学系统包括显示器,所述亮度调整方法包括:

3、根据距离所述显示器边缘的尺寸,将所述显示器显示的图像划分为第一目标区域、第二目标区域及普通区域;其中,所述第一目标区域与所述第二目标区域位于所述普通区域相对的两侧;

4、根据第一亮度衰减目标值l1,控制所述第一目标区域进行亮度衰减;

5、根据第二亮度衰减目标值l2,控制所述第二目标区域进行亮度衰减。

6、可选地,所述第二目标区域位于靠近鼻梁的一侧,所述第一目标区域位于远离鼻梁的一侧;

7、所述第一亮度衰减目标值l1与所述第二亮度衰减目标值l2之间满足:(l2-l1)≥0。

8、可选地,所述亮度调整方法还包括:

9、根据第一亮度衰减目标值l1,确定第一亮度衰减曲线;

10、控制所述第一目标区域按照所述第一亮度衰减曲线自靠近所述普通区域的一侧向远离所述普通区域的一侧进行亮度逐渐衰减;

11、其中,所述第一亮度衰减曲线满足非线性。

12、可选地,所述亮度调整方法还包括:

13、根据第二亮度衰减目标值l2,确定第二亮度衰减曲线;

14、控制所述第二目标区域按照所述第二亮度衰减曲线自靠近所述普通区域的一侧向远离所述普通区域的一侧进行亮度逐渐衰减;

15、其中,所述第二亮度衰减曲线满足非线性。

16、可选地,在对所述第一目标区域及所述第二目标区域进行亮度衰减后,任一个目标区域中亮度最低位置的亮度≥0。

17、可选地,所述第一目标区域及所述第二目标区域位于距离所述显示器的边缘3mm~8mm处。

18、可选地,所述第一目标区域远离所述普通区域的一侧亮度衰减为零,且所述第二目标区域远离所述普通区域的一侧亮度衰减至为零。

19、可选地,所述第一目标区域远离所述普通区域的一侧亮度衰减为零,且所述第二目标区域远离所述普通区域的一侧亮度衰减为小于1。

20、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近眼光学系统的亮度调整装置,所述近眼光学系统包括显示器,所述亮度调整装置包括:

21、分区模块,用于根据距离所述显示器边缘的尺寸,将所述显示器显示的图像划分为第一目标区域、第二目标区域及普通区域;其中,所述第一目标区域与所述第二目标区域位于所述普通区域相对的两侧;

22、第一控制模块,根据第一亮度衰减目标值l1,控制所述第一目标区域进行亮度衰减;

23、第二控制模块,根据第二亮度衰减目标值l2,控制所述第二目标区域进行亮度衰减。

24、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近眼光学系统。所述近眼光学系统包括:

25、显示器,用于发出成像光线;

26、成像元件,位于所述成像光线的光传播路上;以及,

27、存储器、处理器和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第一方面所述的亮度调整方法。

28、本申请的有益效果为:

29、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亮度调整方法,成像的整体亮度效果是从中部区域到两侧的边缘区域形成由亮度较亮逐渐过渡至亮度较暗,这符合人眼的观看体验特性,那就是,关注度高的中心区域亮度保持较高,随着视场的增大,外围视场关注度逐渐降低;同时通过对显示器周边亮度的衰减可以降低显示器的功耗,增强用户的体验并且增加设备的待机时间与寿命。

30、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说明书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说明书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技术特征:

1.一种近眼光学系统的亮度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近眼光学系统包括显示器,所述亮度调整方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亮度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目标区域位于靠近鼻梁的一侧,所述第一目标区域位于远离鼻梁的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亮度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亮度调整方法还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亮度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亮度调整方法还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亮度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对所述第一目标区域及所述第二目标区域进行亮度衰减后,任一个目标区域中亮度最低位置的亮度≥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亮度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目标区域及所述第二目标区域位于距离所述显示器的边缘3mm~8mm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亮度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目标区域远离所述普通区域的一侧亮度衰减为零,且所述第二目标区域远离所述普通区域的一侧亮度衰减至为零。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亮度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目标区域远离所述普通区域的一侧亮度衰减为零,且所述第二目标区域远离所述普通区域的一侧亮度衰减为小于1。

9.一种近眼光学系统的亮度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近眼光学系统包括显示器,所述亮度调整装置包括:

10.一种近眼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技术总结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近眼光学系统的亮度调整方法、装置及近眼光学系统;其中,所述近眼光学系统包括显示器,所述亮度调整方法包括:根据距离所述显示器边缘的尺寸,将所述显示器显示的图像划分为第一目标区域、第二目标区域及普通区域;其中,所述第一目标区域与所述第二目标区域位于所述普通区域相对的两侧;根据第一亮度衰减目标值L1,控制所述第一目标区域进行亮度衰减;根据第二亮度衰减目标值L2,控制所述第二目标区域进行亮度衰减。

技术研发人员:史柴源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歌尔光学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2/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