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模组及显示终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601059发布日期:2024-04-18 12:43阅读:12来源:国知局
显示模组及显示终端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显示,具体涉及一种显示模组及显示终端。


背景技术:

1、在显示模组中,一方面,显示面板的绑定部需要通过弯折部弯折至显示面板的背面,此时弯折部受到竖向弯曲方向的弯折应力影响。另一方面,采用全曲面盖板装配到显示面板上后,显示面板的弯折部受到全曲面盖板形态的影响,使得弯折部沿着全曲面盖板的弯曲方向弯折,弯折部受到全曲面盖板的弯曲方向的弯折应力影响,两个方向的弯折应力的弯折中轴相互垂直,导致弯折部的弧顶处(椭圆圈处)向盖板cg侧倾斜(如图1所示)。而由于全曲面盖板的曲率半径较小的区域对应在弯折部上,使得弧顶处的弯折半径局部变小,应力变大,进而导致弧顶处的走线断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模组及显示终端,可以降低显示面板的弯折部的走线断裂的风险。

2、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模组,其包括:

3、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包括依次相连显示主体、弯折部和绑定部,所述绑定部通过所述弯折部设置在所述显示主体的背面;

4、盖板,所述盖板具有面向所述显示面板的贴合曲面,所述贴合曲面的部分通过透明胶与所述显示面板的显示侧贴合,所述贴合曲面全覆盖所述显示主体和所述弯折部;

5、其中,所述弯折部包括走线,所述弯折部上开设有至少一条沟槽,所述沟槽沿着所述弯折部的弯折方向延伸设置且位于所述走线的外侧。

6、可选的,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弯折部的长轴方向上,所述贴合曲面的曲率半径相等,多个所述沟槽均匀设置。

7、可选的,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弯折部的长轴方向上,所述弯折部包括第一区和第二区,所述第二区位于所述第一区的相对侧;

8、所述贴合曲面包括覆盖所述第一区的第一曲面和覆盖所述第二区的第二曲面,所述第二曲面连接于所述第一曲面的相对侧,在所述弯折部的长轴方向上,所述第一曲面的曲率半径相等,所述第二曲面的曲率半径相等,所述第一曲面的曲率半径大于所述第二曲面的曲率半径;

9、在相同弧长的区域下,位于所述第一区的所述沟槽的数量小于位于所述第二区的所述沟槽的数量。

10、可选的,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位于所述第一区的相邻两个所述沟槽之间的距离大于位于所述第二区的相邻两个所述沟槽之间的距离。

11、可选的,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弯折部的长轴方向上,所述弯折部包括第一区和第二区,所述第二区位于所述第一区的相对侧;

12、所述贴合曲面包括覆盖所述第一区的第一曲面和覆盖所述第二区的第二曲面,所述第二曲面连接于所述第一曲面的相对侧,在所述弯折部的长轴方向上,所述第一曲面的曲率半径相等,所述第二曲面的曲率半径递减;

13、在相同弧长的区域下,位于所述第一区的所述沟槽的数量小于位于所述第二区的所述沟槽的数量。

14、可选的,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自所述第二区连接于所述第一区的一侧向所述第二区远离所述第一区的方向上,在所述第二区中,所述沟槽的密度递增。

15、可选的,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包括:

16、柔性衬底,所述柔性衬底设置在所述显示主体、所述弯折部和所述绑定部的区域;

17、薄膜晶体管结构层,所述薄膜晶体管结构层包括薄膜晶体管和无机绝缘叠层,所述薄膜晶体管位于所述显示主体的区域,所述无机绝缘叠层至少设置在所述显示主体和所述绑定部的区域,所述无机绝缘叠层开设有一开槽,所述开槽设置在所述弯折部的区域;

18、有机层,所述有机层设置在所述薄膜晶体管结构层上,所述有机层自所述显示主体的区域延伸覆盖所述弯折部的区域,并填充所述开槽,所述走线设置在所述有机层上;

19、其中,在所述弯折部的区域中,所述有机层开设有所述沟槽,所述沟槽至少贯穿所述有机层的部分。

20、可选的,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薄膜晶体管结构层包括遮光层、缓冲层、第一有源层、第一绝缘层、第一金属层、第二绝缘层、第二金属层、第一层间介质层、第二有源层、第三绝缘层、第三金属层、第二层间介质层和第四金属层;

21、遮光层设置在所述柔性衬底上,所述缓冲层设置在遮光层上且覆盖所述柔性衬底,所述第一有源层设置在所述缓冲层上,所述第一绝缘层覆盖所述第一有源层和所述缓冲层,所述第一金属层设置在所述第一绝缘层上,所述第一金属层包括与所述第一有源层重叠设置的第一栅极,所述第二绝缘层覆盖所述第一金属层和所述第一绝缘层,所述第二金属层设置在所述第二绝缘层上,所述第二金属层包括电极板和第二栅极,所述电极板与所述第一栅极重叠设置形成电容,所述第二栅极位于所述电极板的一侧,所述第一层间介质层覆盖所述第二金属层和所述第二绝缘层,所述第二有源层设置在所述第一层间介质层上,所述第二有源层与所述第二栅极重叠设置,所述第三绝缘层覆盖所述第二有源层和所述第一层间介质层,所述第三金属层设置在所述第三绝缘层上,所述第三金属层包括与所述第二有源层重叠设置的第三栅极,所述第二层间介质层覆盖所述第三金属层和所述第三绝缘层,所述第四金属层设置在所述第二层间介质层上,所述第四金属层包括第一源极、第一漏极、第二源极和第二漏极,所述第一源极和所述第一漏极连接于所述第一有源层,所述第二源极和所述第二漏极连接于所述第二有源层;

22、所述缓冲层、所述第一绝缘层、所述第二绝缘层、所述第一层间介质层、所述第三绝缘层和所述第二层间介质层堆叠形成所述无机绝缘叠层,所述开槽至少贯穿所述无机绝缘叠层中的一层。

23、可选的,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保护层,所述保护层覆盖所述弯折部并延伸覆盖所述显示主体和所述绑定部的部分,所述沟槽贯穿所述保护层;

24、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封装胶,所述封装胶填充在所述沟槽内。

25、可选的,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包括:

26、柔性衬底,所述柔性衬底设置在所述显示主体、所述弯折部和所述绑定部的区域;

27、薄膜晶体管结构层,所述薄膜晶体管结构层包括薄膜晶体管和无机绝缘叠层,所述薄膜晶体管位于所述显示主体的区域,所述无机绝缘叠层设置在所述显示主体、所述弯折部和所述绑定部的区域,所述无机绝缘叠层开设有多个开槽,所述开槽设置在所述弯折部的区域,多个所述开槽沿着所述弯折部的长轴方向排布设置,所述开槽沿着所述弯折部的弯折方向延伸设置;所述薄膜晶体管的源极、漏极和栅极中的至少一者与所述走线同层设置;

28、所述开槽内填充有有机材料,所述有机材料上开设有所述沟槽,所述沟槽深度小于所述有机材料的厚度,或,所述沟槽贯穿所述弯折部的所有膜层。

29、相应的,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显示终端,其包括如上述任意一项实施例所述的显示模组。

30、本技术实施例的显示模组,其包括显示面板和盖板,显示面板包括依次相连显示主体、弯折部和绑定部,绑定部通过弯折部设置在显示主体的背面;盖板具有面向显示面板的贴合曲面,贴合曲面的部分通过透明胶与显示面板的显示侧贴合,贴合曲面全覆盖显示主体和弯折部;弯折部包括走线,弯折部上开设有至少一条沟槽,沟槽沿着弯折部的弯折方向延伸设置且位于走线的外侧。

31、本技术实施例的显示模组在弯折部上设置沟槽,以释放弯折部受到的弯折应力,从而降低弯折部的走线断裂的风险。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