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合设备、贴合方法、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37101065发布日期:2024-02-22 20:58阅读:17来源:国知局
贴合设备、贴合方法、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显示屏制造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贴合设备、贴合方法、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1、随着显示模组(例如柔性显示模组)的技术突破和生产规模的持续扩大,柔性显示模组未来在三维结构的应用领域上,有广泛的使用前景。相比传统的平面显示模组,三维结构的显示模组能实现多种不同的形状设计,实现外形差异化、功能和显示效果提升,例如可以增加侧面显示及侧面触控功能,或者,增大正视角的显示占比或实现非显示区域的占比下降等。

2、相关技术中,三维结构的显示模组通常是三维结构的盖板和贴合在其表面上的柔性显示面板构成。然而,通过贴合设备贴合盖板与柔性显示面板的过程中,盖板与柔性显示面板之间容易产生气泡、开胶等不良。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贴合设备,所述贴合设备可以实现三维结构的第一物料与第二物料贴合,提升良品率。

2、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应用于贴合设备的贴合方法。

3、本发明还提出一种显示模组。

4、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具有显示模组的显示装置。

5、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的贴合设备,所述贴合设备用于贴合第一物料与第二物料,所述第一物料包括第一部分和至少一个第二部分,所述第二部分在所述第一部分周向上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部分的外周沿,所述贴合设备包括:仿形治具,所述仿形治具在第一方向上的一侧具有仿形面,所述仿形面为朝向远离所述仿形治具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另一侧凸出的曲面且包括第一面和第二面,所述第二面连接于所述第一面的外周沿且环绕所述第一面设置;仿形夹持结构,所述仿形夹持结构适于带动所述第一物料运动以使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一面贴合、以使所述第二部分与所述第二面贴合;贴合结构,所述贴合结构包括固定组件和第一驱动组件,所述固定组件适于承载所述第二物料,所述第一驱动组件适于驱动所述固定组件和所述仿形治具中的至少一个运动,以使所述第二物料与所述第一物料贴合。

6、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贴合设备,通过设置仿形夹持结构适于带动第一物料运动以使第一部分与第一面贴合、以使第二部分与第二面贴合,使得第一物料的形状与仿形面相匹配,以使第一物料形成为目标形状,有利于后续第一物料与第二物料贴合,可以降低第一物料与第二物料的贴合过程中出现气泡或开胶等不良情况的发生。其次,仿形夹持结构可以将第一物料形成为目标形状的整个仿形过程分成多个步骤完成,有利于简化单个仿形步骤的仿形过程,以及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第一物料在与仿形面贴合时出现褶皱等而影响产品的成品率,从而可以减少产品中出现气泡或开胶等情形的发生,提高产品的良品率。其中,仿形面为曲面,第一物料可以在仿形夹持结构和仿形治具的共同作用下形成为三维结构的目标形状,且第一物料与第二物料的形状相适应,从而可以获得具有三维形态结构的产品。

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仿形夹持结构包括第一夹持组件,所述第一夹持组件包括两个沿第二方向间隔且相对设置的第一夹持件,两个所述第一夹持件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距离可调,且两个所述第一夹持件在第一方向上相对于所述仿形治具的位置可调,以使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一面贴合,所述第一方向为所述第一面在中心位置处的法向,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垂直。

8、在一些实施例中,至少一个所述第二部分与所述第一部分的连接位置位于所述第一部分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一端。

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夹持组件构造成: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一面开始接触时,两个所述第一夹持件沿所述第一方向继续朝向所述仿形治具的远离所述仿形面的一端移动,同时两个所述第一夹持件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距离减小;和/或,所述第一夹持件包括第一上夹片和第一下夹片,所述第一上夹片和所述第一下夹片可沿第一方向相对移动以调节所述第一夹持件的夹持力。

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仿形夹持结构还包括第三夹持组件,所述第三夹持组件包括至少一个第三夹持件,所述第三夹持件相对于所述仿形治具的运动姿态可调,以用于带动所述第二部分绕所述第二部分与所述第一部分的连接位置偏转,以使所述第二部分与第二面贴合。

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部分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二部分中存在相邻两个彼此邻近的一端连接且均与所述第一部分连接,所述第三夹持件为多个,且其中两个构造成带动所述相邻两个所述第二部分同步偏转。

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仿形夹持结构还包括第二夹持组件,所述第二夹持组件用于带动所述第二部分的与所述第一部分连接的一端与所述第二面贴合,并限制所述第二部分的与所述第一部分连接的一端的位置。

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夹持组件包括至少一个第二夹持件,所述第二夹持件包括第二上夹片和第二下夹片,所述第二下夹片固设于所述仿形治具,所述第二上夹片可沿第一方向相对所述第二下夹片移动以调节所述第二夹持件的夹持力,所述第一方向为所述第一面在中心位置处的法向;在所述仿形治具的纵截面上,所述第二下夹片的夹持面与所述第二面位于同一直线上,所述仿形治具的纵截面经过所述第一面的中心位置且与所述第一方向平行。

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面为平面或球面,所述第二面为锥面。

1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贴合设备还包括:承载件,所述承载件用于承载所述第一物料且适于设于所述仿形治具和所述第一物料之间,所述仿形夹持结构用于夹持所述承载件以带动所述第一物料运动。

1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仿形夹持结构形成有定位销,所述承载件形成有定位孔,所述定位销适于配合于所述定位孔。

17、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的贴合方法,应用根据本发明上述第一方面实施例的贴合设备,所述贴合方法包括:步骤s1、所述仿形夹持结构带动所述第一物料运动以先使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一面贴合、再使所述第二部分与所述第二面贴合,以实现对所述第一物料的仿形;步骤s2、所述第一驱动组件驱动所述固定组件和所述仿形治具中的至少一个运动,以使仿形后的所述第一物料贴合于所述第二物料。

18、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贴合方法,通过设置步骤s1使得仿形夹持结构带动第一物料运动,先将第一部分与第一面贴合,再将第二部分与第二面贴合,从而实现第一物料的仿形,以使第一物料形成为目标形状,第一物料的目标形状与第二物料的形状相适应,有利于第一物料与第二物料贴合,可以降低第一物料与第二物料的贴合过程中出现气泡或开胶等不良情况的发生。通过设置步骤s2,固定组件固定第二物料,第一驱动组件驱动固定组件和仿形治具中的至少一个运动,使得第一物料与第二物料相互接近,以完成第一物料与第二物料贴合,可以避免人工贴合操作导致的褶皱、气泡、裂纹等瑕疵,有利于提高贴合效率和产品良品率。

1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1包括:步骤s11、所述仿形夹持结构在第二方向上展开所述第一部分,并在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一面对位后,所述仿形夹持结构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朝向所述仿形治具的远离所述仿形面的一端移动,以实现对所述第一部分的仿形,所述第一方向为所述第一面在中心位置处的法向,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垂直;步骤s13、所述仿形夹持结构带动所述第二部分绕所述第二部分与所述第一部分的连接位置偏转,以实现对所述第二部分的仿形。

20、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步骤s11和所述步骤s13之间,所述步骤s1还包括:步骤s12、所述仿形夹持结构带动所述第二部分的与所述第一部分连接的一端与所述第二面贴合,并限制所述第二部分的与所述第一部分连接的一端的位置。

2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贴合方法还包括:步骤s0、将所述第一物料固定在承载件的厚度一侧表面;步骤s3、撕除所述承载件,其中,所述步骤s0位于所述步骤s1之前,所述步骤s3位于所述步骤s2之后,所述步骤s1包括:所述仿形夹持结构夹持所述承载件以带动所述第一物料运动。

22、根据本发明第三方面实施例的显示模组,所述显示模组包括沿其厚度方向叠置的柔性显示面板和盖板,且所述柔性显示面板和所述盖板朝向所述显示模组的厚度同侧凸出,所述柔性显示面板包括第一部分和至少一个第二部分,所述第二部分在所述第一部分周向上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部分的外周沿,且所述第二部分与所述第一部分拼合以在所述第二部分与所述第一部分的外周沿之间形成拼缝。

23、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显示模组,通过设计柔性显示面板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便于仿形夹持结构适于带动第一部分与第一面贴合、以适于带动第二部分与第二面贴合,从而方便柔性显示面板的仿形,即柔性显示面板形成为目标形状,以便于第一物料与盖板贴合,有利于减少显示模组出现气泡等不良。

24、根据本发明第四方面实施例的显示装置,包括根据本发明上述第三方面实施例的显示模组。

25、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显示装置,通过采用上述的显示模组,可以提高显示装置的性能。

26、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