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示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35402阅读:43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演示笔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演示笔,它包括笔杆和笔头。
课堂教学中,教师们利用黑板或投影器进行演示,尤其是书法教学,教师的演示非常重要,但现有的都是直杆笔,因此长期以来教师演示时,握笔的手总是挡住笔尖,看不到其运笔过程,也就不清楚写字的来龙去脉,直接影响教学效果,成为提高教学质量的难题。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演示笔,使用时仍保持传统执笔方法及书写要求,笔杆可曲折,使笔头移置于握笔的手影之外,从而克服手挡住笔尖的现象,解决了教学中长期存在的难题。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措施实现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在于改变演示笔头与笔杆在一条直线上的现有状态。设计的演示笔,其笔杆由主杆、联接杆及笔头接头组成,笔头接在笔头接头上,这样根据需要通过中间环节--联接杆调节主杆与笔头接头(连同笔头一起)之间的角度,达到主杆与笔头分置在二条直线上。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优点在于实现了可随意调节主杆与笔头之间角度的问题,解决教学演示中握笔杆的手挡住笔尖失去演示效果而影响教学的难题,提高教学质量及效果。
附图图面说明如下


图1是演示笔结构示意图图2是联接杆示意图图中1.主杆2.笔顶3.联接杆4.笔头接头5.笔头本实用新型结合附图详述如下演示笔笔杆由主杆、联接杆及笔头接头组成,笔头接在笔杆的笔头接头上构成外形平滑的一支演示笔。
本设计的主杆1是个下部为实体的空心杆,下端呈凸字形,其凸面中心有一穿孔,主杆顶端套有帽形笔顶2,联接杆3呈工字形,其对称的两端的两个侧面上均有可沉螺钉头或螺母的穿孔,笔头接头4一端呈凸字形,其凸面中心与主杆一样也有一穿孔,另一端有一螺孔(或呈环形夹),笔头5是一端带螺纹的毛笔头(或是一支白板笔)螺接(或夹)在笔头接头上,成为一支毛笔(或投影)演示笔。
松动联接杆上螺钉,使笔杆曲成适当角度,手握演示笔主杆进行演示,因笔头移置暴露在手影之外,使笔尖运笔过程达到众目了然,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演示完毕,拉直笔杆,卸下笔头,装入主杆套上笔顶,存放携带均方便。
权利要求1.一种包含笔杆和笔头的演示笔,其特征在于笔杆由主杆、联接杆及笔头接头组成,笔头接在笔头接头上,其中(1)。主杆是一根下部为实体的空心杆,下端呈凸字形,其凸面中心有一穿孔,主杆顶端套有帽形笔顶;(2)。联接杆呈工字形,两端的两个侧面上均有一穿孔,由螺钉螺母将主杆与笔头接头联在联接杆上,成一外形平整光滑的笔杆;(3)。笔头接头一端呈凸字形,其凸面中心有一穿孔,另一端有一螺孔;(4)。笔头是一端带螺纹的毛笔头,螺接在笔头接头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演示笔,其特征在于笔头接头呈凸字形,其凸面中心有一穿孔,另一端是一环形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演示笔,其特征在于笔头是一支白板笔,夹在笔头接头的环形夹中。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教学用演示笔,包括笔杆与笔头,笔杆由主杆、联接杆及笔头接头三部分组成,笔头装在笔头接头上,达到主杆与笔头可分置在二条直线上。演示时,手握主杆,笔头可移置在手影之外,运笔过程可看得一清二楚,克服了用现有直杆笔演示时,手总挡住笔头的难题,提高教学质量及效果。
文档编号B43K3/00GK2093747SQ9120753
公开日1992年1月22日 申请日期1991年5月10日 优先权日1991年5月10日
发明者谭巨忠 申请人:谭巨忠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