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变化为立体饰物的贺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61151阅读:28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可变化为立体饰物的贺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贺卡结构的改进,特别是由平面向立体转变的贺卡结构。
在当今现代化社会,人们生活忙碌,工作节奏加快,人与人之间相处的时间日益减少。而在一年之中,有着各种值得庆祝和纪念的日子,诸如生日、儿童节、母亲节、父亲节、圣诞节、新年等。人们在缺少相聚庆祝时间的情况下,大多以相互赠送贺卡的形式来表示祝贺、问候之意。
然而,现在的贺卡均为平面纸状,缺乏创新,无法引起消费者的购买欲望。于是,一些人在贺卡的纸质、颜色、形状、印刷等方面进行设计改进,但不论如何改进,最终仍不能脱离原有平面贺卡的框框。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突破原有贺卡的平面结构形式,首创了一种可任意转换为平面或立体形状的贺卡结构,增加产品的趣味性和观赏性,进一步提高其商品价值。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是贺卡由盒体1、饰卡2和弹力环3组成,其中盒体1上具有两对可折叠的摺片11、12和一对饰片13,饰片13底部设置顶端开有孔洞132的切槽131和凸板133,盒体1的两侧内壁还分别设有凹口15;饰卡2为折合状,底部为一对脚板21,恰可嵌入在盒体1的两凹口15内,饰卡底部还相对开设顶端开具透孔221的槽道22,饰卡两侧分别设有嵌孔23,且嵌孔23与凸板133嵌入结合;弹力环3的一端沿切槽131切入定位于孔洞132内,另一端则沿槽道22切入定位在透孔221内,借助弹力环3的拉力,可拉伸盒体1及饰卡2成展开状。
此外,饰片13与摺片12上连接有可拉伸的连接条14。连接条14可作成螺旋状的纸条。
图示及标号说明图一是本实用新型中一种实施例的立体结构分解图。
图二是实施例的组合结构示意图。
图三是实施例折合成平面状的示意图。
其中1-盒体,11、12-摺片,13-饰片,14-螺旋状纸条,15-凹口,131-切槽,132-孔洞,133-凸板。
2-饰卡,21-脚板,22-槽道,23-嵌孔,221-透孔。
3-弹力环。
本实用新型中的饰片、饰卡可任意作成不同花样,经增强其美感。不使用时,压平对合两对摺片11、12及饰卡2,使其成为整体平面状(如图三所示)装入信封内寄出馈赠亲友,一旦拆开信封取出,则盒体1及饰卡2受到弹力环3的拉力作用,立即展开成立体状,(如图二所示),让亲友感受到被祝贺的温馨和喜悦。
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美观、趣味性强,既具备一般贺卡的功能,又能作为一种小装饰物观赏,可成为平面贺卡的更新换代产品。
权利要求1.一种可变化为立体饰物的贺卡,其特征在于它由盒体1、饰卡2和弹力环3组成;其中盒体1上具有两对可折叠的摺片11、12和一对饰片18,饰片13底部设置顶端开有孔洞132的切槽131和凸板133,盒体1的两侧内壁面还分别设有凹口15;饰卡2为折合状,底部为一对脚板21,并开设顶端开具透孔211的槽道22,饰卡2两侧还分别设有嵌孔23;弹力环3的一端定位于孔洞132内,另一端则定位在透孔221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化为立体饰物的贺卡,其特征在于饰片13与摺片12上连接有可拉伸的连接条1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变化为立体饰物的贺卡,其特征在于连接条14为螺旋状纸条。
专利摘要属于一种可变化为立体饰物的贺卡,由盒体1、饰卡2、弹力环3组成。盒体上具有两对折片11、12和饰片13,饰片13底部设置顶端开有孔洞132的切槽131和凸板133,盒体1的两侧内壁面分别设有凹口15,饰卡2为折合状,底部为一对脚板21,并开设顶端开具透孔221的槽道22,饰卡2两侧还设有嵌孔。弹力环3的一端定位于孔洞132内,另一端定位在透孔221内。本产品结构合理、美观,既可折叠为平面状,又可打开作为小饰物观赏,趣味性强,可作为平面贺卡的更新换代产品。
文档编号B42D15/02GK2109946SQ9123119
公开日1992年7月15日 申请日期1991年12月25日 优先权日1991年12月25日
发明者董启清 申请人:董启清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