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反射性薄板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63300阅读:32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回归反射性薄板材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回归反射性薄板材,它可用于道路标识、工程标识等标识类,汽车、机器脚踏车等车辆的号牌,衣服、救生工具等安全器材类,滑雪杆等体育用品,看板等记分器材等;尤其,即使在寒冷地带使用时也很少在回归反射性薄板表面上结冰或积雪,而且,即使当回归反射性薄板表面被涂料、油墨等污染时也无需使用有机溶剂,只通过空拭或水洗就能容易地去除污染,因而是污染去除性优异的。
背景技术
能使光线朝着光源回归反射的回归反射性薄板材早就是众所周知的,利用其回归反射性,该薄板材己广泛用于如上所述各种领域。
然而,这些先有回归反射性薄板材,尤其在寒冷地带使用时有种种问题,例如,在冬季滑雪扬,当气温下降到零下时,附着在回归反射性薄板表面上的水滴会结冰而使回归反射性能下降,此外,当下雪时雪会附着在回归反射板表面上,在附着量显著的情况下,作为标识的显示功能会完全丧失,因此,在寒冷地带屡屡发生冰雪等造成视认性下降或回归反射性能下降等的麻烦。
关于防止在这样的寒冷地带结冰、积雪的尝试,已有人提出过若干个方案,例如,美国专利No.5,087,508说明书公开了在标识中配备蓄热性物质,依靠热量防止结冰、积雪的方法。然而,这种方法存在着在标识中配备蓄热性物质的操作繁杂,而且这种配备也会提高成本等问题,其缺点是使广泛实用化变得非常困难。
此外,最近,尤其道路标识、工程标识等标识类的表面,常常由于恶作剧而被涂料、油墨等污染,发生作为标识的显示功能下降等麻烦而成为问题。使受到此类污染的标识类上的污染去除而恢复所丧失的功能的尝试也曾有人进行过,例如,在回归反射性薄板表面上使丙烯酸类交联型树脂等的溶液涂布,干燥,形成耐溶剂性强的表面层,在受到污染的情况下实施用有机溶剂擦拭除去污染等的方法。然而,在这种方法中,清除污染时无论如何也需要用于溶解污染物质的溶剂,因而有对作业人员产生健康上的不良影响或对环境产生不良影响这样的缺点。
进而,也已知有一种所谓封入镜片型的回归反射性薄板材,其中回归反射性薄板的至少一部分是由氟类树脂薄膜构成的。例如,特开昭4-86701号公报中公开了一种超耐候性回归反射性薄板材,它是在一个由氟类树脂薄膜组成的表面层中依次层压高折射率玻璃珠、焦点层薄膜,然后在焦点层薄膜上覆盖一个金属层而形成的。
按照该专利公报,也公开了上述超耐候性回归反射性薄板材可制造如下在适当的支撑薄膜上涂布以氟类树脂溶液为主成分的涂料,使之干燥形成氟类树脂表面层,在这个表面层上涂布一种粘结剂层薄膜用涂料,使之干燥后,把玻璃珠埋入这个粘结剂层薄膜中,进而在其上涂布一种焦点层薄膜用涂料,使之干燥,然后在该焦点层薄膜上形成金属反射层,此外,在表面层与粘结剂层之间还可以用同样的方法设置一个中间层。
然而,在氟类树脂等表面张力小的树脂的情况下,多数对有机溶剂的溶解性差,当配制此类树脂的有机溶剂溶液时,有使树脂的选择范围变窄或在有机溶剂的选择上很辛苦等问题,其现状是不一定能得到足够令人满意的回归反射性薄板材。
本发明的目的是,鉴于这些先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改进的回归反射性薄板材,使得通过简单操作就能赋予回归反射性薄板以耐结冰性和耐积雪性,进而标识类等利用回归反射性薄板的制品表面即使当受到涂料、油墨等污染时也无需使用会对人体或环境产生不良影响的擦拭用溶剂,只借助于空拭或水洗就能容易地清除污染。
发明公开本发明者针对改善在寒冷地带成问题的回归反射性薄板材表面上的结冰性或积雪性,同时改善回归反射性薄板材污染清除的容易性的方法,进行了各种研究,结果发现,现在通过在回归反射性薄板的光入射侧表面上经由粘合剂层粘合一层透明氟类树脂薄膜这样极其简单的操作,就能显著改善回归反射性薄板材的耐结冰性,耐积雪性和污染清除容易性。
因此,按照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回归反射性薄板材,它是在光入射侧具有平滑表面层的回归反射性薄板的该表面上经由粘合剂层层压一种全光线透射率80%以上的氟类树脂薄膜而形成的。
以下更详细地说明本发明的回归反射性薄板材。
按照本发明粘贴氟类树脂薄膜的回归反射性薄板,只要是在其光入射侧具有平滑表面(即具有flat front face)的,其类型就没有特别限制,例如,可以使用封入镜片型回归反射性薄板,胶囊镜片型回归反射性薄板,胶囊方角型回归反射性薄板、金属化方角型回归反射性薄板等回归反射性薄板材。这些回归反射性薄板材及其制造方法分别记载于专利文献中,例如,封入镜片型回归反射性薄板记载于特公昭56-2921号公报(美国专利No.4,025,674说明书),胶囊镜片型回归反射性薄板记载于特开昭60-194405号公报(美国专利No.4,653,854说明书),胶囊方角型回归反射性薄板记载于美国专利No.3,417,959说明书,而金属化方角型回归反射性薄板记载于特开昭49-106839号公报(美国专利No.3,712,706说明书)等,这里采取这些文献的引用来代替其具体描述。
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在如上所述的回归反射性薄板材的平滑光入射侧表面层上粘贴氟类树脂薄膜。
作为要粘贴的氟类树脂薄膜,可以使用其全光线透射率为80%以上,较好为85%以上、更好地为90%以上的高透明性薄膜。本说明书中,氟类树脂薄膜的全光线透射率是用“ヘイズメ一タ一TC-H III”(东京电色公司制)测定时的数值。
此外,上述氟类树脂薄膜的厚度是没有特别限制的,因回归反射性薄板材的用途等而异,可以在广阔的范围内变化,但一般可以在1~100μm、较好在5~80μm、更好的在10~70μm、进一步更好的在20~60μm范围内。
作为能用于此类薄膜制备的氟类树脂,可以使用诸如四氟乙烯、一氯三氟乙烯、三氟乙烯、偏二氟乙烯,氟乙烯、六氟丙烯等氟代链烯烃类单体、全氟烷基乙烯醚、(甲基)丙烯酸全氟烷酯等氟代链烯烃类单体以外的含氟单体等的均聚物,这些含氟单体彼此之间或这些含氟单体与其它可共聚单体的聚合物,以及这些均(共)聚物与其它树脂的混合物。
作为上述的可共聚单体,可以列举诸如乙烯、丙烯等链烯烃类单体,甲基乙烯醚、乙基乙烯醚、正丁基乙烯醚、环己基乙烯醚、环戊基乙烯醚等(环)烷基乙烯醚类单体,乙酸乙烯酯、丙酸乙烯酯、新戊酸乙烯酯、Versatic酸乙烯酯(商品名,壳牌公司制)、苯甲酸乙烯酯、对叔丁基苯甲酸乙烯酯、环己烷羧酸乙烯酯、乙酸异丙烯酯等羧酸乙烯酯类单体,氯乙烯、偏二氯乙烯等含氟单体以外的卤代乙烯类单体,(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正丙酯、(甲基)丙烯酸异丙酯、(甲基)丙烯酸异丁酯、(甲基)丙烯酸叔丁酯、(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甲基)丙烯酸正辛酯、(甲基)丙烯酸异辛酯、(甲基)丙烯酸正壬酯、(甲基)丙烯酸异壬酯、(甲基)丙烯酸月桂酯等(甲基)丙烯酸酯类单体,2-羟基乙基乙烯醚、3-羟基丙基乙烯醚、4-羟基丁基乙烯醚、2-羟基乙基烯丙醚、(甲基)丙烯酸2-羟基乙酯等含羟基单体、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等含羟基单体,(甲基)丙烯酸N,N-二甲基氨基乙酯、(甲基)丙烯酸-N,N-二乙基氨基乙酯、N,N-二乙基氨基乙基乙烯醚等含氨基单体,缩水甘油基乙烯醚、(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等含环氧基单体,三甲氧基乙烯基甲硅烷、三乙氧基乙烯基甲硅烷、2-(三甲氧基甲硅烷基)乙基乙烯醚、γ-(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甲硅烷等含可水解甲硅烷基单体,2-(三甲基甲硅氧基)乙基乙烯醚、4-(三甲基甲硅氧基)丁基乙烯醚等含甲硅氧基单体,(甲基)丙烯酸三甲基甲硅烷酯、5-(三甲基甲硅氧基羰基)戊酸乙烯酯等含甲硅氧基羰基单体等。
这些可共聚单体可以按一定比例使用,使得从所形成的氟类共聚物制造的薄膜的表面张力达到40达因/厘米以下、较好在35达因/厘米以下、更好地在31达因/厘米以下。这里,薄膜的表面张力是按如下测定时的数值。
在表面张力为31达因/厘米以上的薄膜的情况下,表面张力各异的多种润湿试验用润湿指数标准液[和光纯药工业公司制]在23℃、65%RH(相对湿度)的氛围下在薄膜表面上涂布成线状,约3秒后用目测法判定有无沾湿,根据有沾湿的标准液号码确定薄膜表面的表面张力。而在表面张力低于31达因/厘米的薄膜的情况下,使用甲醇/水混合液,用液滴法测定接触角来确定表面张力。
作为能较好地用于本发明中的氟类树脂,可以例举诸如聚四氟乙烯、四氟乙烯/全氟烷基乙烯醚共聚物、四氟乙烯/六氟丙烯共聚物、四氟乙烯/六氟丙烯/全氟烷基乙烯醚共聚物、四氟乙烯/乙烯共聚物、聚氯三氟乙烯、氯三氟乙烯/乙烯共聚物、聚偏二氟乙烯、聚氟乙烯等。
此外,这些氟类均(共)聚物与其它树脂的混合物也可以使用。作为能混合的其它树脂,可以列举诸如聚缩醛类树酯、聚碳酸酯类树脂、聚酰胺类树脂、聚苯乙烯类树脂、丙烯酸类树酯、乙酸乙烯酯类树脂,聚氨酯类树脂、苯酚类树脂、聚酰亚胺类树酯。
这些其它树酯的混合比例可以是能使从所形成的树酯混合物制造的薄膜的表面张力落入上述范围内的比例。
然而,作为能特别好地用于本发明中的氟类树脂,可以列举四氟乙烯单元含量在15~85%(重量),较好在25~75%(重量)、更好地在35~65%(重量)范围内的四氟乙烯/乙烯共聚物和聚偏二氟乙烯。这些均(共)聚物从加工性、薄膜耐久性等观点来看,其重均分子量一般较好在5,000~400,000、尤其在7,000~300,000的范围内。
此外,上述均(共)聚物与上述其它树脂的混合物也还是可以使用的。在这种情况下,以混合物的重量为基准,氟类均(共)聚物较好能占至少70%(重量)、尤其在80%(重量)以上,更尤其在90%(重量)。
而且,作为可用于本发明中的市售含氟代链烯烃单元的均(共)聚物,可以列举诸如“フルオン(氟路翁)”、“アフロン(阿氟隆)TEE”、“アフルン(阿氟伦)COP”(以上是旭硝子公司制),“ポリフロン(聚氟隆)TFE”、“ネオフロン(新氟隆)FEP”、“ネオフロン(新氟隆)PFA”、“ネオフロン(新氟隆)ETFE”(以上是ダイキン(大金)工业公司制))、“テフロン(特氟隆)TFE”、“テフロン(特氟隆)FEP”、“テフロン(特氟隆)PFA”“テフロン(特氟隆)EPE”、“ラフゼル(特氟捷路)”(以上是三井杜邦氟化学公司制)等。
在本发明使用的氟类树酯中,在对薄膜的全光线透射率、表面张力等物理性能不产生实质性影响的范围内,如有必要,也可以含有热稳定剂、光稳定剂、交联剂、着色剂等。
以上所述的氟类树脂较好是用诸如熔融挤压法、压延法等热熔融成型法加工成薄膜。
按照本发明,这样得到的氟类树脂薄膜要经由粘合剂层、较好是压敏粘合剂层层压覆盖到回归反射性薄板的光入射侧平滑表面层上。在进行这种层压时,粘合剂可以事先涂布在氟类树脂薄膜的粘贴面上,或者可以涂布在回归反射性薄板的该表面层上,或者可以把粘合剂涂布在适当脱模材料上然后将其转移到氟类树脂薄膜的粘贴面或回归反射性薄板的该表面层上。
这样形成的粘合剂层的厚度,可以根据粘合剂的种类或要粘贴的树脂薄膜的厚度等加以改变,但一般可以在5~80μm、较好在10~70μm更好地在20~60μm的范围内。
作为上述粘合剂,一般较好的是含有玻璃化温度(Tg)在-100℃~+50℃,尤其在-80℃~-20℃范围内的粘合性树脂为主体组成的压敏性粘合剂。
作为该粘合性树脂,惯常用于压敏性粘合剂的树脂同样可以使用,其种类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使用丙烯酸类、聚氨酯类、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类、聚硅氧烷类等合成树脂,但其中较好的丙烯酸类树脂。
作为这样的丙烯酸类树脂,可以列举诸如丙烯酸乙酯、丙烯酸正丙酯、丙烯酸正丁酯、丙烯酸异丁酯、丙烯酸正戊酯、丙烯酸2-甲基丁酯、丙烯酸正己酯、丙烯酸2-乙基己酯、丙烯酸正辛酯、丙烯酸异辛酯、丙烯酸正壬酯、丙烯酸异壬酯等丙烯酸C2-C12烷酯中至少一种(单体A),和丙烯酸、甲基丙烯酸、丙烯酰胺、N-(羟甲基)丙烯酰胺、丙烯酸2-羟基乙酯、甲基丙烯酸2-羟基乙酯等含官能团丙烯酸类单体中至少一种(单体B),以使Tg能落入上述范围内的比例共聚而得到的树脂。上述单体A和单体B的共聚比例,较好的是单体A/单体B的重量比在99.5/0.5~70/30、尤其99/1~75/25的范围内。
作为即使在粘合性树脂中也是特别好的丙烯酸类树脂,可以列举丙烯酸丁酯(BA)和丙烯酸(AA)以BA/AA的重量比在99.1/0.9~70/30、尤其99.5/0.5~80/20的范围内进行共聚而得到的共聚物。
此外,在上述粘合性树脂中,为了提高其自身的耐候性和成为衬里的回归反射性薄板的耐候性之目的,理想的是也含有紫外线吸收剂,而且如有必要,还可以配合光氧化抑制剂。
作为上述粘合性树脂中可以采用的紫外线吸收剂,一般较好的是极大吸收波长在340~353nm、尤其在343~346nm范围内的吸收剂,例如,可以列举氰基丙烯酸酯类,苯并三唑类、苯酰苯类、水杨酸类、氢醌类等紫外线吸收剂。这些吸收剂当中反应型的化合物,或者可以与所形成的聚合物反应,或者可以通过与如前所述的单体先进行反应而引进聚合物中。
能使用的紫外线吸收剂的具体例,作为苯并三唑类紫外吸收剂,可以列举诸如2-(3,5-二叔丁基-2-羟基苯基)苯并三唑,2-[2-羟基-3,5-二(α,α-二甲基苄基)苯基]-2H-苯并三唑、2-(3,5-二叔戊基-2-羟基苯基)苯并三唑等;作为苯酰苯类紫外吸收剂,可以列举诸如2-羟基-4-辛氧基苯酰苯、2,4-二羟基苯酰苯、2-羟基-4-甲氧基-2′-羟基苯酰苯等;作为水杨酸类紫外线吸收剂,可以列举诸如水杨酸苯酯、水杨酸对辛基苯酯、间苯二酚一苯甲酸酯、水杨酸4-叔丁基苯酯等;然后,作为氰基丙烯酸酯类紫外线吸收剂,可以列举诸如2-氰基-3,3-二苯基丙烯酸乙酯、2-氰基-3,3-二苯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等。
这些当中,尤其好的是苯并三唑类紫外线吸收剂。
上述紫外线吸收剂通常是粘合性树脂每100重量份(以固形物计),可以在0.5~10重量份、较好在0.6~9重量份、更好地在0.7~8重量份的范围内使用。
此外,在粘合剂层中,除上述紫外线吸收剂外,理想的是还含有光氧化抑制剂,作为能与之配合的光氧化抑制剂,可以列举诸如受阻胺类或受阻酚类等光氧化抑制剂,其中较好的是受阻胺类光氧化抑制剂。
作为上述受阻胺类光氧化抑制剂,没有特别限定,但一般来说,作为较好实例,可以列举那些高分子量、有N取代哌啶醇核的。该受阻胺类光氧化抑制剂通常较好的其重均分子量在400~10,000、尤其在500~5,000的范围内。作为这样的受阻胺类光氧化抑制剂的具体例,可以列举丁烷四羧酸与N取代哌啶醇的酯这样的高分子酯,其中较好的实例可以列举市售品MARK LA-63(商品名,アデカ·ア一ガス公司制)、MARKLA-62(商品名,アデカ·ア一ガス公司制)、TINUVIN-622LD(商品名,日本チバガイギ-公司制)等。通过使用这样的高分子量受阻胺类光氧化抑制剂,可以防止分解破裂,其结果,使得可以在长时间内维持性能。
光氧化抑制剂的配合量没有严格限制,可以根据其种类等加以改变,但一般来说,对于粘合性树脂每100重量份(以固形物计),这种抑制剂可以在0.5~5重量份,较好在0.6~4重量份、更好地在0.7~3重量份的范围内。
在以上述粘合性树脂为主成分组成的、用于形成粘合剂层的粘合剂组合物中,除上述紫外线吸收剂和光氧化抑制剂外,还可以适当配入通用成分,例如乙酸乙酯、乙酰乙酸乙酯等溶剂,各种颜料和染料等着色剂,交联剂,交联促进剂等。作为交联剂,可以列举诸如异氰酸酯类、环氧类、蜜胺类、铝螯合物类等,而作为交联促进剂,可以列举诸如月桂酸二丁基锡等。
以上所述的粘合剂组合物可以施用于所述氟类树脂薄膜的粘贴面上或回归反射性薄板的光入射侧表面上,但在实用上,较好的是事先施用于氟类树脂薄膜的粘贴面上,用脱模纸等覆盖粘合剂层,当需要时将脱模纸等剥离,加压层压到回归反射性薄板的入射侧表面上。
以上所述的本发明回归反射性薄板,由于利用表面张力低且耐候性、耐溶剂性、机械强度等优异的氟类树脂薄膜来保护其表面,因而诸如即使在寒冷地带使用时也很少在回归反射性薄板表面上结冰或积雪,而且即使在回归反射性薄板的表面上受到涂料、油墨等污染时也无需使用有机溶剂等,只用空拭或水洗就能容易地去除污染,因此,可以有利地用于诸如道路标识、工程标识等标识类,汽车、机器脚踏车等车辆的号码牌,衣服、救生器具等安全器材类,滑雪杆等体育用品,看板等记分器材等。
实施例以下用实施例和比较例更具体地说明本发明。要说明的是,实施例和比较例中回归反射性薄板的耐结冰性试验、耐积雪性试验、回归反射性能试验、柔软性试验和去污性试验的方法及其评价方法如下。
(1)耐结冰性试验回归反射性薄板粘贴到7.5×15cm的铝板的整个表面上,制成试片。此试片在-30℃的气氛中垂直竖立,用喷雾法把水滴喷洒在该回归反射性薄板表面的整个面上,观察24小时后表面的结冰状态,按以下基准评价5 结冰部分占总面积的5%以下;4 结冰部分占总面积的5%以上~10%以下;3 结冰部分占总面积的10%以上~20%以下;2 结冰部分占总面积的20%以上~30%以下;1 结冰部分占总面积的30%以上。
(2)耐积雪性试验回归反射性薄板粘贴到1×1.5m的铝板的整个表面上,制成试片。下雪时将此试片垂直竖立于屋外,观察24小时后的表面积雪状况,按以下基准评价5 积雪部分占总面积的5%以下;4 积雪部分占总面积的5%以上~10%以下;3 积雪部分占总面积的10%以上~20%以下;2 积雪部分占总面积的20%以上~30%以下;1 积雪部分占总面积的30%以上。
(3)回归反射性能按照JIS Z-9117规定的回归反射性能测定法测定。要说明的是,测定时的角度条件为观测角0.2°、入射角5°。
(4)柔软性试验回归反射性薄板切割成10×10cm,在5℃的条件下,借助于在回归反射性薄板背面上设置的压敏粘合剂粘贴在直径约5cm的聚氯乙烯树脂制管子上,固定10秒钟。然后解除固定,观察粘贴状态,按以下基准评价3 无浮起、剥离等粘贴异状;2 浮起、剥离等粘贴异状在离端部10mm以内的范围;1 浮起、剥离等粘贴异状超过离端部10mm。
(5)去污性试验回归反射性薄板的表面用油性毡笔黑涂污,干燥5分钟后,按以下基准评价去污性5 用布简单擦拭就能除去,完全不留痕迹;4 用布大力擦拭时可以除去,完全不留痕迹;3 即使用布大力擦拭也不能完全除去,但在布上蘸水或乙醇再擦拭时可以除去而完全不留痕迹;2 在布上蘸水或乙醇再擦拭时可以除去但留有痕迹;1 在布上蘸水或乙醇再擦拭也不能除去。
实施例1把厚度约40μm、全光线透射率92%、表面张力23达因/厘米的四氟乙烯/乙烯共聚物氟类树脂薄膜[“アフロンCOP”,旭硝子公司制]与在脱模纸上涂布一种混合液、干燥后厚度约50μm的压敏粘合剂层贴合,制作有压敏粘合剂的氟类树脂薄膜,所述混合液包含丙烯酸丁酯(BA)/丙烯酸(AA)共聚物(重量比BA/AA=90/10)的乙酸乙酯/甲苯(4/6)溶液(固形物=34%)294重量份,苯并三唑类紫外线吸收剂[“TINUVIN328”,チバ·ガイギ一公司制]1.4重量份,受阻胺类光氧化抑制剂[“TINUVIN622LD”,チバ·ガイギ一公司制]0.7重量份,以及作为交联剂的1,6-己二异氰酸酯类交联剂的乙酸1-甲氧基丙酯-2/二甲苯(1/1)溶液(固形物=75%)0.3重量份。
然后,剥离有压敏粘合剂的氟类薄膜上的脱模纸,粘贴、层压在市售胶囊镜片型回归反射性薄板[“ニツカライトULS512”,ニツカポリマ公司制]的光入射侧表面上,得到了有氟类树脂薄膜被覆表面层的回归反射性薄板。
所得到的回归反射性薄板按照前述试验法进行各种测试。测试结果列于以下表1中。
实施例2除实施例1中的四氟乙烯-乙烯共聚物薄膜用厚度约50μm、全光线透射率92%、表面张力25达因/厘米的偏二氟乙烯类树脂薄膜(PVdF)[“DXフイルム14S0050”,电气化学工业公司制]代替外,同实施例1一样进行,得到回归反射性薄板。所得到的回归反射性薄板按照前述试验法进行各种测试。测试结果列于以下表1中。
比较例1对于实施例1中使用的市售胶囊镜片型回归反射性薄板,按照前述试验法进行各种测试。测试结果列于以下表1中。
比较例2除实施例1中的四氟乙烯-乙烯共聚物薄膜用厚度约38μm、全光线透射率93%、表面张力41达因/厘米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类树脂薄膜(PET)[“テイジンテトロンS-38”,帝人公司制]代替外,同实施例1一样进行,得到回归反射性薄板。所得到的回归反射性薄板按照前述试验法进行各种测试。测试结果列于以下表1中。
实施例3除实施例1中用来作为回归反射性薄板的胶囊镜片型回归反射性薄板用市售封入镜片型回归反射性薄板[“ニツカライトSEG15012”,ニツカポリマ公司制]代替外,同实施例1一样进行,得到回归反射性薄板。所得到的回归反射性薄板按照前述试验法进行各种测试。测试结果列于以下表1中。
比较例3对于实施例3中使用的市售封入镜片型回归反射性薄板,按照前述试验法进行各种测试。测试结果列于以下表1中。
表1

权利要求
1.回归反射性薄板,该薄板是在光入射侧有平滑表面层的回归反射性薄板的该表面层上经由粘合剂层层压全光线透射率80%以上的氟类树脂薄膜而形成的。
2.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归反射性薄板,其中氟类树脂薄膜具有85%以上的全光线透射率。
3.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归反射性薄板,其中氟类树脂薄膜是四氟乙烯/乙烯共聚物或聚偏二氟乙烯。
4.权利要求3所述的回归反射性薄板,其中四氟乙烯/乙烯共聚物含有15~85%(重量)的四氟乙烯单元。
5.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归反射性薄板,其中氟类树脂薄膜是通过熔融成形法制造的。
6.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归反射性薄板,其中氟类树脂薄膜的厚度为1~100μm。
7.权利要求6所述的回归反射性薄板,其中氟类树脂薄膜的厚度为5~80μm。
8.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归反射性薄板,其中粘合剂层由压敏性粘合剂组成。
9.权利要求8所述的回归反射性薄板,其中压敏性粘合剂主要由丙烯酸类树脂组成。
10.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归反射性薄板,其中粘合剂层含有紫外线吸收剂。
11.权利要求10所述的回归反射性薄板,其中紫外线吸收剂是苯并三唑类紫外线吸收剂。
12.权利要求10所述的回归反射性薄板,其中粘合剂层进一步含有光氧化抑制剂。
13.权利要求12所述的回归反射性薄板,其中光氧化抑制剂是高分子量的受阻胺类光氧化抑制剂。
14.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归反射性薄板,其中粘合剂层的厚度为5~80μm。
15.权利要求14所述的回归反射性薄板,其中粘合剂层的厚度为10~70μm。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光入射侧有平滑表面层的回归反射性薄板的该表面层上经由粘合剂层层压全光线透射率在80%以上的氟类树脂薄膜而形成的回归反射性薄板材。该回归反射性薄板材即使在寒冷地带使用时也很少在表面上结冰或积雪,且即使对于因涂料或油墨等恶做剧造成的污染也有优异的去污性。
文档编号G09F13/16GK1175316SQ9519761
公开日1998年3月4日 申请日期1995年12月12日 优先权日1995年12月12日
发明者越智桂, 田中修, 吉泽正树 申请人:日本碳化物工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