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方位地球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39316阅读:112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全方位地球仪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地球模型。
目前用于教学的地球仪,主要由地球体和支承架组成。地球体只能绕其轴转动,在特定纬度观看地球时,南北极附近不易观看到。另外,由于地球体较小,因此地球体上的图、文很小,观看很不方便,且不能测量地球体上任意一位置的经纬度和两点间距离。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选定的任意一个观测点,都能观看到地球体上任何位置,且能测出地球体上任意一位置的经纬度和两点间距离的全方位地球仪。
本实用新型,即全方位地球仪,包括地球体,支架,地球体上、下移动装置和观测装置组成。地球体中沿南北极有地球体转动轴孔。支架由底座和半圆形支承框架组成。半圆型支承框架的两侧上部有推环轴孔和挡块轴孔。半圆形支承框架的底部中心与底座顶端连接。地球体上、下移动装置,由推环、地球体转动轴和2组阻泥机构组成。每一组阻泥机构,由阻泥齿轮和2个顶针装置组成。顶针装置,由壳体、顶针和复位弹簧组成。顶针套装上弹簧后,装入壳体内,其前端从壳体上的顶针通孔伸出。推环上,有2个对称设置的推环轴孔。推环套在地球体上,2个推环轴,分别穿过半圆形支承框架上的2个推环轴孔、2个阻泥齿轮轴孔和推环上的2个推环轴孔。阻泥齿轮固定在推环轴上。推环轴的两端旋上背帽。每一组阻泥机构的2个顶针装置,固定在推环上,位于阻泥齿轮的两侧,2个顶针的前端对称地插入阻泥齿轮上的2个齿牙之间。地球体转动轴穿过地球体上的地球体转动轴孔,其两端头通过螺栓与推环联结。
观测装置,由放大镜、标尺、2个滑针、滑针架、带后帽的定位支杆、复位弹簧、2个挡块和经纬度尺组成。标尺上有长度刻度,标尺的中部有定位支杆通孔,其两端有轴孔。标尺的两端轴孔,分别套装在2个推环轴上,带后帽的定位支杆上复位弹簧后,插入定位支杆通孔,其前端与滑针架固定连接。滑针架由具有弹性的透明材料制成。2个滑针设置在滑针架上,每1个滑针有上、下对应的2个针尖,滑针可在滑针架上滑动,放大镜固定在标尺上。2个挡块上有轴孔。2个螺栓分别穿过半圆形支承框架两侧上部的挡块轴孔和挡块上的轴孔,并用背帽背紧。挡块的方位可调。设置挡块的目的,是使标尺能停留在一定位置上。经纬度尺的两端轴孔,套装在使地球体转动轴与推环联结的螺栓上。
使用本实用新型观察地球时,确定好观察位置后,可通过向上或向下推动推环和以地球体转动轴为轴心,转动地球体,即可观察到地球上的任意地方。由于设置有放大镜,地球体上的图文可缩小,从而增加了地球体上的图文数量,即增加了知识量。另外,也有益于观察。由于设置有阻泥机构,可使推环停留在任意角度。阻泥机构的作用原理是当向上或向下推动推环时,阻泥机构的2个相对应的顶针靠阻泥齿轮上的齿牙的推力向后缩,推环可向上或向下移动。当停止推动推环时,2个相应设置的顶针,分别进入阻泥齿轮上的2个齿牙之间,将推环卡住。
当要测量地球上两点之间距离时,用手向下推定位支杆,使滑针架上的2个滑针的下针尖与地球体表面接触,并滑动2个滑针,将2个滑针的下针尖置于2个测量点上。然后松开手,靠复位弹簧的弹力,使定位支杆带动滑针架上移,并旋转,使滑针的2个上针尖接触标尺,2个针尖之间的距离,即为要测量的2地点之间的距离,如沈阳与北京之间距离等,精度一般为±35公里。由于设置有经纬度尺,只要移动经纬度尺,可看到地球体上任何国家或地区及城市等所处的经纬度。
本实用新型可从一个观测点,观测地球上的所有地理位置。由于设置有放大镜,不仅观测方便,而且可增加地球体上的图文数量,从而增加知识量。本实用新型实用于教学及航空、航海、地理等方面的研究人员使用。


图1、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的两种使用状态示意图,图3是阻泥机构结构示意图。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全方位地球仪,包括地球体1,底座2,半圆形支承框架3,地球体上、下移动装置和观测装置。半圆形支承框架3的两侧上部有推环轴孔和挡块轴孔。
地球上、下移动装置,由推环4、地球体转动轴5和2组阻泥机构组成。阻泥机构,由阻泥齿轮6和顶针装置组成,顶针装置由壳体7、2个顶针8和复位弹簧9组成。顶针8后端带帽,套装上复位弹簧9后,装入壳体7内,顶针8的前端由壳体7上的顶针通孔11中伸出。在推环4上,有2个对称设置的推环轴孔,推环4套在地球体1上,2个推环轴10,分别依次穿过半圆形支承框架3上的2个推环轴孔、2个阻泥齿轮6的轴孔和推环4上的2个推环轴孔,推环轴10的两端旋上螺帽,2个阻泥齿轮6分别卡紧固定在2个推环轴10上。每一组阻泥机构的2个顶针装置固定在推环4上,分别位于阻泥齿轮6的两侧,2个顶针8的前端对称地插入阻泥齿轮6的2个齿牙内。地球体转动轴5穿过地球体1上的地球体转动轴孔(沿南北极方向),其两端头通过螺栓22与推环4联结。
本实施例的观测装置,由放大镜12,标尺13、滑针架14、2个滑针15、定位杆16、复位弹簧17、2个挡块18和经纬度尺19组成。标尺13的两端轴孔分别套装在2个推环轴10上,定位杆16后端带帽,定位杆16套装上复位弹簧17后,穿过标尺13中部的定位杆通孔,其前端头与滑针架14连接。滑针架14由具有弹性的透明材料制成。2个滑针15设置在滑针架14上。每1个滑针15上都设置有上、下对称的2个针尖21,滑针15可在滑针架14上滑动。放大镜12固定在标尺13上。2个挡块18上有轴孔。用2个螺栓分别穿过半圆形支承框架3的两侧上部的挡块轴孔和挡块18上的轴孔,并用背帽20背紧。挡块18的方位可调。为了能观察地球体1上的每一个地区的经纬度,在本实施例上加设经纬度尺19,经纬度尺19的两端轴孔,分别套装在2个螺栓22上。
权利要求1.全方位地球仪,包括地球体(1)、底座(2)、半圆形支承框架(3),地球体上、下移动装置和观测装置,地球体(1)内沿南北极方向有地球体转动轴孔,半圆形支承框架(3)的两侧上部有推环轴孔和挡块轴孔,半圆形支承框架(3)的底部中心与底座(2)的顶端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地球体上、下移动装置,由推环4、2个推环轴(10)、地球体转动轴(5)和2组阻泥机构组成;阻泥机构,由阻泥齿轮(6)和顶针装置组成,顶针装置由壳体(7)、2个顶针(8)和复位弹簧(9)组成,顶针(8)后端带帽,顶针(8)套装上复位弹簧(9)后,装入壳体(7)内,顶针(8)的前端由壳体(7)上的顶针通孔伸出;在推环(4)上有2个对称设置的推环轴孔,推环(4)套在地球体(1)上,2个推环轴(10)分别依次穿过半圆形支承框架(3)上的2个推环轴孔、2个阻泥齿轮(6)的轴孔和推环上的2个推环轴孔,推环轴(10)的两端旋上螺帽,阻泥齿轮(6)卡紧固定在推环轴(10)上,每一组阻泥机构的2个顶针装置固定在推环4上,位于阻泥齿轮(6)的两侧,2个顶针(8)的前端对称地插入阻泥齿轮(6)的2个齿牙内;地球体转动轴(5)穿过地球体(1)上的地球体转动轴孔,其两端通过螺栓(22)与推环(4)联结;所述的观测装置,由放大镜(12)、标尺(13)、滑针架(14)、2个滑针(15)、定位杆(16)、复位弹簧(17)、2个挡块(18)和经纬度尺(19)组成,标尺(13)的两端轴孔分别套装在2个推环轴(10)上,定位杆(16)后端带帽,定位杆(16)套装上复位弹簧(17)后,穿过标尺(13)中部的定位杆通孔,其前端头与滑针架(14)连接,2个滑针(15)设置在由具有弹性的透明材料制成的滑针架(14)上,滑针(15)上有上、下对称的2个针尖(21),滑针(15)可在滑针架(14)上滑动;放大镜(12)固定在标尺(13)上,2个挡块(18)上有轴孔,2个螺栓分别穿过半圆形支承框架(3)的两侧上部的挡块轴孔和挡块(18)上的轴孔,并用背帽(20)背紧,挡块(18)的方位可调;经纬度尺(19)的两端轴孔分别套装在2个螺栓(22)上。
专利摘要全方位地球仪,属于一种地球模型。全方位地球仪包括地球体、底座、半圆形支承框架,由推环、地球体转轴组成的地球体上下移动装置和由放大镜、标尺、滑针架和滑针、定位杆、弹簧和经纬度尺组成的观测装置。推环通过推环轴与地球体支承框架联结,地球体转轴穿过地球体上沿地球南北极方向的轴孔,两端分别通过螺栓与推环联结。经纬度尺的两端轴孔套装在螺栓上。放大镜固定在标尺上,标尺的两端轴孔套装在推环轴上。定位杆套装上复位弹簧后与设置有滑针的滑针架连接。本实用新型适用于教学和科研人员使用。
文档编号G09B27/08GK2255082SQ95232679
公开日1997年5月28日 申请日期1995年11月10日 优先权日1995年11月10日
发明者王作斌 申请人:王作斌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