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碰式涂覆用具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9400444阅读:来源:国知局
构的放大剖视图。
[0040]图4B是表示处于第二抵接位置时的触碰式书写用具的概略结构得剖视图。
[0041]图4C是表示处于第二抵接位置时的触碰式书写用具的前端部的概略结构的放大剖视图。
[0042]图5中的(A)是表示笔芯为缓冲状态时的触碰式书写用具的后端部的概略结构的放大剖视图。图5中的(B)是表示笔芯为脱离状态时的触碰式书写用具的后端部的概略结构的放大剖视图。
[0043]图6是表示外筒的内部的概略结构的V1-VI线剖视图。
[0044]图7A是表示关闭状态下的开关用构件的概略结构的放大剖视图。
[0045]图7B是表示打开状态下的开关用构件的概略结构的放大剖视图。
[0046]图8中的(A)是表示笔芯为缓冲状态时的触碰式书写用具的后端部的概略结构的放大剖视图。图8中的(B)是表示笔芯为脱离状态时的触碰式书写用具的后端部的概略结构的放大剖视图。
[0047]图9是表示笔芯的概略结构的剖视图。
[0048]图10是表示笔芯的概略结构的分解剖视图。
[0049]图11是表示笔芯的概略结构的部分剖视图。
[0050]图12是表示压力变动缓冲机构的概略结构的剖视图。
[0051]图13中的(A)是表示凸板的概略结构的XIIIa-XIIIa线剖视图。图13中的(B)是表示凸板的概略结构的XIIIb-XIIIb线剖视图。
[0052]图14是表示压力变动缓冲机构的概略结构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53]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0054]如图1A所示,触碰式书写用具2具有外筒100、尾帽200、笔芯300、使笔芯300沿自身的轴线300AX方向(前后方向)自由移动的笔芯移动机构400、能够在笔芯300的轴线300AX方向上进行触碰操作的触碰操作机构500。如图1A?IB所示,外筒100的后端部能够安装尾帽200的前端部。通过外筒100的后端部与尾帽200的前端部之间的安装,外筒100的内部空间与尾帽200的内部空间形成一体,形成对各部件进行容纳的部件容纳空间。另外,通过从外筒100的后端部拆下尾帽200,能够从外筒100取出笔芯300等各部件,从而能够对部件进行更换(参照图2)。
[0055]如图1A、图2所示,笔芯300呈直线状延伸,以自身的轴线300AX与外筒100的轴线100AX处于同一直线的方式容纳在外筒100以及尾帽200的内部空间中。笔芯300具有容纳有涂料的涂料容纳部310和设置在涂料容纳部310的前端侧的涂料出口部320。来自涂料容纳部310的涂料经由涂料出口部320向纸面上供给。作为涂料具有墨水、液状眼线膏等液状涂料等。作为墨水例如存在原墨(raw ink)(粘度例如在10泊(poise)以下),凝胶墨水(粘度例如为lOOpoise?3000poise),高粘度墨水(粘度例如为lOOOOpoise?100000poise)等,作为液状眼线膏存在油性眼线膏、水溶性被膜(原文:水性皮膜夕4 7° )眼线膏、水溶性非被膜(原文:水性非皮膜夕7° )眼线膏等。
[0056]作为涂料容纳部310可以是使海绵、聚氨酯制的多孔质材料或纤维聚集而成的棉絮等构件保持墨水的墨水吸含体式的容纳部,或在墨水槽中直接容纳墨水的原墨式容纳部等。
[0057]涂料出口部320具有笔尖321、将来自涂料容纳部310的墨水向笔尖321供给的导芯(省略图示)和保持笔尖321以及导芯(过度芯)的芯保持部322。另外,能够通过该导芯使涂料在涂料容纳部310与笔尖321之间流通。在笔尖321例如存在圆珠笔式、使用纤维聚集体的签字笔式、内部具有墨水的导孔的塑料笔式(plastic pen type)、烧结笔式(sintering pen type)、毛笔式以及由多孔质的聚氨酯形成的部件等。
[0058]此外,在涂料为固体涂料的情况下,作为笔芯可以使用具有在前端设置的固态涂料和保持固态涂料的涂料保持部的笔芯。
[0059]如图1A所示,笔芯移动机构400具有进出移动机构410,该进出移动机构410使笔芯300在涂料出口部320位于外筒100内的容纳状态(参照图1A、4A?4C)与涂料出口部320从外筒100的前端侧的开口端突出的突出状态(参照图3中的(A)?图3中的(B))之间自由移动。
[0060]如图1B所示,进出移动机构410具有设置在外筒100的内周面上的筒内槽411、以从笔芯300的外周面突出的方式设置的进出引导突起412、设置在筒内槽411的前端的前端卡合部413以及设置在筒内槽411的后端的后端卡合部414。筒内槽411在轴线300AX方向延伸。后端卡合部414设置在后述的触碰操作部移动孔200X内。进出引导突起412沿着筒内槽411自由移动,并且前端经由后述的主弹簧510与前端卡合部413卡合,后端被后端卡合部414卡止。在进出引导突起412靠近前端卡合部413的情况下,笔芯300成为突出状态(参照图3中的(A)?图3中的(B))。另外,在进出引导突起412远离前端卡合部413而靠近后端卡合部414的情况下,笔芯300成为容纳状态(参照图1A、4A?4C)。因此,通过进出移动机构410,笔芯300在容纳状态与突出状态之间自由移动。
[0061]如图1A所示,触碰操作机构500具有:主弹簧510,其配置在筒内槽411 ;笔芯卡止定位机构520,其在嵌在笔芯300的后端部上的状态下配置在尾帽200内;触碰操作部530,其嵌在笔芯卡止定位机构520的后端侧。
[0062]如图5所示,触碰操作部移动孔200X以与尾帽200的内部空间连通的方式设置在尾帽200上,以从尾帽200的后端面开口的方式在轴线300AX上延伸。另外,触碰操作部530的前方侧插入在触碰操作部移动孔200X中。因此,触碰操作部530在前后方向上自由移动。另外,在触碰操作部移动孔200X的开口端形成有卡止突起200T,并且在触碰操作部530的前端设置有能够与卡止突起200T卡合的卡止突起530T。
[0063]如图1A所示,主弹簧510的自身的前端与前端卡合部413卡合,主弹簧510的自身的后端与进出引导突起412的前端侧卡合。在通过对触碰操作部530进行操作使笔芯300向前方移动时,在笔芯300上产生由主弹簧510产生的向后方的作用力。笔芯卡止定位机构520在容纳卡止状态和突出卡止状态之间自由切换,该容纳卡止状态指笔芯卡止定位机构520在轴线300AX方向上与处于容纳状态的笔芯300卡止的状态(参照图1A),该突出卡止状态指笔芯卡止定位机构520在轴线300AX方向与处于突出状态的笔芯300卡止的状态(参照图3中的(B))。通过这样的触碰操作机构500,笔芯300在容纳卡止状态(参照图1A)和突出卡止状态(参照图3B)之间交替切换。
[0064]另外,如图1A?IB所示,触碰式书写用具2具有:内筒600,其配置在外筒100内,通过自身的内周部保持笔芯300 ;开关用构件710,其在外筒100内设置在内筒600的前方;打开用构件720,其在外筒100内配置在开关用构件710的前方。
[0065]内筒600具有滑动筒610和气密筒620。气密筒620在自身的后端侧从滑动筒610的前端侧的开口端插入的状态下,固定在滑动筒610上。
[0066]开关用构件710设置在气密筒620的前端侧的开口端。开关用构件710形成为圆板状,在中央部形成有直线状的狭缝711 (参照图1C、图5)。优选开关用构件710整体具有向后端侧突出的形状。此外,狭缝711不限于直线状,可以为2条直线交叉的形状等其他的形状,但是为了能够可靠地形成关闭状态优选为直线状。
[0067]另外,狭缝711以横跨笔芯移动机构400使笔芯300移动的移动轨迹300R的方式延伸。优选开关用构件710的形成材料为橡胶、硅树脂等弹性材料。
[0068]此外,外筒100、尾帽200、滑动筒610、触碰操作部530、打开用构件720等其他部件的形成材料由合成树脂例如由PP (聚丙烯)、PE (聚乙烯)、PET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BT (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尼龙、聚酯、PMMA(聚甲基丙烯酸甲酯)、ABS(丙烯腈)、POM (聚缩醛)、PC (聚碳酸酯)等形成。
[0069]如图1C、图5所示,打开用构件720具有嵌在外筒100内的前端侧的开口中的嵌环721和从嵌环721向后端侧延伸的打开用环722。打开用环722的自身的后端与开关用构件710正对,且笔芯300的移动轨迹300R经过打开用环722的自身的中空部。此外,优选在从轴线300AX方向观察时,狭缝711以横跨打开用环722的方式延伸。
[0070]另外,在外筒100的内周面与打开用构件720之间形成有开关用构件710的容纳空间100K。另外,优选在外筒100上具有将外筒100的外部空间与容纳空间100K连通的连通孔100L。通过容纳空间100K、连通孔100L,后述的开关用构件100在打开状态与关闭状态之间的切换更顺畅。
[0071]开关用构件710与笔芯移动机构400 (参照图1A)联动,在与打开用构件720抵接的状态(以下,称为抵接状态(参照图4A?4C))和与打开用构件720分离的状态(以下,称为分离状态,参照图1C)之间自由转变。在抵接状态下,开关用构件710由于与打开用环722抵接,向后端侧变形,从而狭缝711打开。结果,狭缝711成为笔芯300能够通过的打开状态(参照图4B?4C)。在开关用构件710与打开用构件720分离的状态下,狭缝711成为关闭状态(参照图1C)。
[0072]如图1C所示,在气密筒620的内周面突出设置有气密棱640。气密棱640堵塞与穿过气密筒620内的笔芯300之间的间隙。这样,通过气密筒620、气密棱640和关闭状态的开关用构件710,形成将涂料出口部320的周围的空间形成为密闭空间的气密机构650。
[0073]如图1A所示,笔芯移动机构400具有:外筒侧移动机构420,其使笔芯300以及内筒600相对于外筒100自由移动;内筒侧移动机构430,其使笔芯300相对于内筒600自由移动。
[0074]如图2所示,内筒侧移动机构430具有:滑动面431,其形成在笔芯300的外周面上,能够相对于滑动筒610的内周面611滑动;笔芯侧突棱432,其从滑动面431突出;滑动筒侧卡止片433,其从滑动筒610的后端面向后方延伸设置;笔芯侧引导突起434,其从笔芯侧突棱432突出设置;滑动筒侧引导槽435,其在滑动筒610上沿着轴线300AX方向延伸。
[0075]笔芯侧突棱432沿着笔芯300的周向延伸。
[0076]滑动筒610与滑动筒侧卡止片433之间的连接部比滑动筒610、滑动筒侧卡止片433的厚度薄。因此,滑动筒侧卡止片433能够相对于滑动筒610向径向外侧扩张变形。即,滑动筒侧卡止片433能够在位于笔芯侧突棱432的移动轨迹上的状态和从笔芯侧突棱432的移动轨迹脱离的状态之间变形。另外,在滑动筒侧卡止片433位于笔芯侧突棱432的移动轨迹上的状态下,能够与笔芯侧突棱432卡合,笔芯300在前方被卡止(参照图
当前第2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