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物体上设置编码的方法_2

文档序号:9433960阅读:来源:国知局
的外表面,或者将胶层与塑料材质的透光的物体的表面粘接并经热转印使承印膜分离,而承印膜上的内容热转印在物体表面以得到成品,比如热转印在顶部为透明的瓶盖的顶部的外表面。
[0024]承印膜为卷材10,卷材10经喷码设备在印刷层上设置编码,喷码设备包括放卷单元、收卷单元,放卷单元、收卷单元之间设有卷材展平导棍组、用于喷码的喷墨单元的喷墨头6、图像检错识别单元的镜头7、照明单元的发光体8、干燥单元的干燥头9,喷墨头6、镜头7、发光体8均位于经卷材展平导辊组拉平后的最上层卷材10的上方,发光体8用于照亮位于所述镜头7下方的卷材10的表面,喷墨头6、镜头7、发光体8沿卷材10行进方向依序分布,干燥头9位于卷材展平导辊组的输出端和收卷单元之间;放卷单元、收卷单元、喷墨单元、图像检错识别单元分别与控制单元电连接。
[0025]喷码设备还包括喷墨触发单元11,喷墨触发单元11、喷墨单元的喷墨头6沿卷材10行进方向依序分布,喷墨触发单元11与控制单元电连接。
[0026]喷墨头6旁设有用于压下卷材10的卷材下压机构,卷材下压机构与控制单元电连接。
[0027]卷材展平导辊组包括橡胶压辊14、主动辊15、第一反向辊16、第二反向辊17、导向辊18,橡胶压辊14位于主动辊15上方,第一反向辊16位于主动辊15左侧,第二反向辊17位于橡胶压辊14上方,导向辊18位于第一反向辊16上方,卷材10穿过橡胶压辊14和主动辊15之间并依序绕过第一反向辊16、第二反向辊17、导向辊18,第一反向辊16与第二反向辊17之间的卷材10以及第二反向辊17与导向辊18之间的卷材10均呈水平状态。
[0028]它还包括第一除静电装置19、第二除静电装置20,第一除静电装置19设于橡胶压辊14和主动辊15之间的出卷材端,第二除静电装置20设于第二反向辊17的出卷材端。
[0029]喷墨触发单元11设于第一反向辊16的上方。
[0030]喷墨头6下方设有用于支撑卷材10的若干支撑辊21。
[0031]干燥头9包括水冷却紫外光干燥头,卷材展平导辊组的输出端和收卷单元之间的卷材10呈向下倾斜的斜面,水冷却紫外光干燥头靠近卷材展平导辊组的输出端并垂直该斜面设置。
[0032]水冷却紫外光干燥头附近的各辊均采用低反光辊,比如橡胶棍,图中指导向辊18,由于卷材展平导辊组的结构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所以水冷却紫外光干燥头附近的辊的数量有多也有少,本例由于结构非常紧凑,且只有导向辊18离水冷却紫外光干燥头较近,所以就只有导向辊18 —个采用低反光辊即可。
[0033]本例中,设有与控制单元电连接的卷材计米器5,能够使喷墨位置更为精确,同时能够统计卷材10实际的运行长度,卷材计米器5的信号获取端设于卷材展平导辊组的橡胶压棍14的上方,这样,分布更为合理,卷材10长度计算更为准确;放卷单元包括放卷棍I和第一压辊2,收卷单元包括收卷辊3和第二压辊4 ;卷材下压机构包括两个下压气缸12以及一根下压金属绳13,两个下压气缸12位于卷材10的两侧,下压金属绳13所在直线方向垂直卷材10行进方向,两个下压气缸12带动下压金属绳13下压或抬升,两个下压气缸12配有电磁阀,电磁阀由控制单元控制来改变两个下压气缸12的行程和运动方向,这样的结构简单实用,且结构紧凑,而且接地的下压金属绳13能够除静电,一举多得;第一除静电装置19、第二除静电装置20均为两端固定的裸露铜线22,裸露铜线22接地,这样的结构简单实用,且结构紧凑;控制单元可以采用集成式的控制结构,也可以由多个独立的控制模块构成,各独立的控制模块分别控制,经调试后达到协同工作的目的;喷墨单元还包括墨盒、喷墨栗等结构,采用现有技术即可,图中喷墨头6的数量为八个,横向并列布置,该横向与卷材10行进方向相互垂直;图像检错识别单元还包括模数转换单元、图像比较单元等结构,采用现有技术即可;干燥单元还包括护罩、冷却水供给模块等结构,护罩用于设置水冷却紫外光干燥头。
[0034]上述各结构均可以设置在统一的机架上,比如利用现有技术的复检机进行改造得到本发明,也可以设置多个机架用作承载结构。
[0035]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故凡依本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发明专利申请范围内。
【主权项】
1.一种在物体上设置编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I)在承印膜上设置起遮挡作用的印刷层;2)在印刷层上设置编码;3)对步骤2)获得的带有编码的一侧的表面设置胶层;4)将胶层与物体表面粘接得到成品,或者将胶层与透光的物体的表面粘接并经热转印使承印膜分离,而承印膜上的内容热转印在透光的物体的表面以得到成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在物体上设置编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2)在印刷层上设置多个编码;3)对步骤2)获得的带有编码的一侧的表面设置胶层,然后以每个编码为一个单元进行模切;4)将每个单元的胶层与物体表面粘接得到成品,或者将每个单元的胶层与透光的物体的表面粘接并经热转印使承印膜分离,而承印膜上的内容热转印在透光的物体的表面以得到成品。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在物体上设置编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模切后在胶层表面设置离型纸进行保护。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在物体上设置编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I)在镀铝膜具有铝层的一侧设置起遮挡作用的用于保护铝层的印刷层,然后进行洗铝获得铝层图案;2)在铝层图案上设置编码。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在物体上设置编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4)将胶层与塑料材质物体表面粘接得到成品,或者将胶层与塑料材质的透光的物体的表面粘接并经热转印使承印膜分离,而承印膜上的内容热转印在物体表面以得到成品。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在物体上设置编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承印膜为卷材(10),卷材(10)经喷码设备在印刷层上设置编码,喷码设备包括放卷单元、收卷单元,放卷单元、收卷单元之间设有卷材展平导辊组、用于喷码的喷墨单元的喷墨头(6)、图像检错识别单元的镜头(7)、照明单元的发光体(8)、干燥单元的干燥头(9),喷墨头¢)、镜头(7)、发光体(8)均位于经卷材展平导辊组拉平后的最上层卷材(10)的上方,发光体(8)用于照亮位于所述镜头(7)下方的卷材(10)的表面,喷墨头¢)、镜头(7)、发光体(8)沿卷材(10)行进方向依序分布,干燥头(9)位于卷材展平导辊组的输出端和收卷单元之间;放卷单元、收卷单元、喷墨单元、图像检错识别单元分别与控制单元电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在物体上设置编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喷墨头(6)旁设有用于压下卷材(10)的卷材下压机构,卷材下压机构与控制单元电连接。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在物体上设置编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卷材展平导辊组包括橡胶压辊(14)、主动辊(15)、第一反向辊(16)、第二反向辊(17)、导向辊(18),橡胶压辊(14)位于主动辊(15)上方,第一反向辊(16)位于主动辊(15)左侧,第二反向辊(17)位于橡胶压辊(14)上方,导向辊(18)位于第一反向辊(16)上方,卷材(10)穿过橡胶压辊(14)和主动辊(15)之间并依序绕过第一反向辊(16)、第二反向辊(17)、导向辊(18),第一反向辊(16)与第二反向辊(17)之间的卷材(10)以及第二反向辊(17)与导向辊(18)之间的卷材(10)均呈水平状态。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在物体上设置编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干燥头(9)包括水冷却紫外光干燥头,卷材展平导辊组的输出端和收卷单元之间的卷材(10)呈斜面,水冷却紫外光干燥头靠近卷材展平导辊组的输出端并垂直该斜面设置。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在物体上设置编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水冷却紫外光干燥头附近的各辊均采用低反光辊。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出一种在物体上设置编码的方法,可用于便捷生产,有效节省成本,包括以下步骤,1)在承印膜上设置起遮挡作用的印刷层;2)在印刷层上设置编码;3)对步骤2)获得的带有编码的一侧的表面设置胶层;4)将胶层与物体表面粘接得到成品,或者将胶层与透光的物体的表面粘接并经热转印使承印膜分离,而承印膜上的内容热转印在透光的物体的表面以得到成品。
【IPC分类】G09F3/02
【公开号】CN105185224
【申请号】CN201510519387
【发明人】刘明建, 黄依凡, 金龙, 邹文华
【申请人】浙江长海包装集团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12月23日
【申请日】2015年8月21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