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面板和具备该显示面板的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9816449阅读:来源:国知局
使显示面板2显示图像的复位信号(CLR)、时钟信号(CKA,CKB)、数据信号等。电源5与显示面板2、源极驱动器3、显示控制电路4和背光源单元6电连接,分别提供电源电压信号。
[0063]背光源单元6包括:具有光源的背光源;以及用于驱动背光源的逆变器(均省略图示)。背光源例如是边光型背光源。背光源设置在显示面板2的下方,以规定的亮度照射光使得显示区域的背光源的亮度大致均匀。
[0064]图2是示出图1所示的显示面板2的概要构成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显示面板2具有:有源矩阵基板20a、相对基板20b以及被这些基板夹持的液晶层(图示略)。另外,显示面板2在有源矩阵基板20a的下表面侧和相对基板20b的上表面侧具有偏振板21a、21b。
[0065]图3是表示图2所示的相对基板20b的截面的示意图。如图3所示,相对基板20b在玻璃基板10上形成有对后述的有源矩阵基板20a的像素区域的开口部以外的区域进行遮光的黑矩阵BM。在黑矩阵BM上形成有红(R)、绿(G)、蓝(B)3色的彩色滤光片101。在彩色滤光片101上形成有保护层102,在保护层102上形成有由ITO等透明导电膜构成的共用电极103。
[0066]接下来说明有源矩阵基板20a的构成。图4A是示出有源矩阵基板20a的概要构成的俯视图。在有源矩阵基板20a中,从X轴方向的一端到另一端以固定的间隔大致平行地形成有多个栅极线13G(13G(1)?13G(n))。以下,在不对栅极线13G(1)?13G(n)进行区别时,称为栅极线13G。另外,在有源矩阵基板20a中,以与栅极线13G群交叉的方式形成有多个源极线15 S。由栅极线13G和源极线15 S包围的区域是与相对基板20b中的彩色滤光片1I的RGB的任一种颜色对应的子像素区域。I个像素由RGB的子像素区域构成。
[0067]图4B省略了图4A所示的有源矩阵基板20a中的源极线15S的图示,是示出与有源矩阵基板20a连接的各部的概要构成的俯视图。如图4B所示,在有源矩阵基板20a中,在设有源极驱动器3的一边侧的显示区域外形成有端子部12g。端子部12g与显示控制电路4和电源5连接。端子部12g接受从显示控制电路4和电源5输出的控制信号(CKA,CKB )、电源电压信号等信号。将输入到端子部12g的控制信号(CKA,CKB)和电源电压信号等信号通过配线15L1提供给栅极驱动器群11々、118、11(:、110。
[0068]栅极驱动器群11A、11B、IlCUlD分别包括设于显示区域中的同一列的栅极驱动器。以下,在不对这些栅极驱动器群的栅极驱动器进行区别时称为栅极驱动器11。在该例子中,I个栅极线13G连接有4个栅极驱动器11。栅极驱动器11设置在栅极线13G之间。栅极驱动器11通过配线15L1与配置于同一列的其它栅极驱动器11连接。栅极驱动器11通过配线15L1接受从端子部12g提供的信号。然后,对所连接的栅极线13G输出表示选择状态或者非选择状态中的一方的电压信号,并且对下一级的栅极线13G输出该电压信号。在以下的说明中,有时将与选择状态和非选择状态分别对应的电压信号称为扫描信号。另外,将选择了栅极线13G的状态称为栅极线13G的驱动。
[0069]与同一个栅极线13G连接的栅极驱动器11是同步的,利用从这些栅极驱动器11输出的扫描信号同时驱动I条栅极线13G。在本实施方式中,相对于对I条栅极线13G,多个栅极驱动器11按大致等间隔与栅极线13G连接。
[0070]另外,在有源矩阵基板20a中,在设有源极驱动器3的一边侧的显示区域外形成有连接源极驱动器3和源极线15S(参照图3)的端子部12s。源极驱动器3响应于从显示控制电路4输入的控制信号对源极线15S输出数据信号。
[0071]接下来说明栅极驱动器11的构成。图5是示出配置在栅极线13G(n-l)与栅极线13G(n-2)之间,驱动栅极线13G(n-l)的栅极驱动器11的等效电路的一个例子的图。如图5所示,栅极驱动器11具有:作为开关元件的由薄膜晶体管(TFT:Thin Film Transistor)构成的TFT-A?TFT-J、电容器Cbst、端子111?120以及用于输入低电平的电源电压信号的端子群。
[0072]端子111、112通过前级的栅极线13G(n_2)接受置位信号(S)。此外,与栅极线13G
(I)连接的栅极驱动器11的端子111、112接受从显示控制电路4输出的栅极开始脉冲信号
(S)。端子113?115接受从显示控制电路4输出的复位信号(CLR)。端子116、117接受输入的时钟信号(CKA)。端子118、119接受输入的时钟信号(CKB)。端子120将置位信号(OUT)输出到后级的栅极线13G。
[0073]时钟信号(CKA)和时钟信号(CKB)是按每一水平扫描期间相位反转的2相的时钟信号(参照图10)。图5举例示出了驱动栅极线13G(n-l)的栅极驱动器11,在驱动栅极线13G(n)的后级的栅极驱动器11的情况下,端子116、117接受时钟信号(CKB),该栅极驱动器11的端子118、119接受时钟信号(CKA)。也就是说,各栅极驱动器11的端子116和117以及端子118和119接受与相邻行的栅极驱动器11所接受的时钟信号相反相位的时钟信号。
[0074]在图5中,将连接TFT-B的源极端子、TFT-A的漏极端子、TFT-C的源极端子以及TFT-F的栅极端子的配线称为netA。另外,将连接TFT-C的栅极端子、TFT-G的源极端子、TFT-H的漏极端子、TFT-1的源极端子以及TFT-J的源极端子的配线称为netB。
[0075]TFT-A是将2个TFT(A1,A2)以串联的方式连接而构成的。TFT-A的各栅极端子与端子113连接,Al的漏极端子与netA连接,A2的源极端子与电源电压端子VSS连接。
[0076]TFT-B是将2个TFT(B1,B2)以串联的方式连接而构成的。TFT-B的各栅极端子和BI的漏极端子与端子111连接(连接成二极管),B2的源极端子与netA连接。
[0077]TFT-C是将2个TFT(C1,C2)以串联的方式连接而构成的。TFT-C的各栅极端子与netB连接,Cl的漏极端子与netA连接,C2的源极端子与电源电压端子VSS连接。
[0078]电容器Cbst的一方电极与netA连接,另一方电极与端子120连接。
[0079]TFT-D的栅极端子与端子118连接,漏极端子与端子120连接,源极端子与电源电压端子VSS连接。
[0080]TFT-E的栅极端子与端子114连接,漏极端子与端子120连接,源极端子与电源电压端子VSS连接。
[0081]TFT-F的栅极端子与netA连接,漏极端子与端子116连接,源极端子与输出端子120连接。
[0082]TFT-G是将2个TFT(G1,G2)以串联的方式连接而构成的。TFT-G的各栅极端子和Gl的漏极端子与端子119连接(连接成二极管),G2的源极端子与netB连接。
[0083]TFT-H的栅极端子与端子117连接,漏极端子与netB连接,源极端子与电源电压端子VSS连接。
[0084]TFT-1的栅极端子与端子115连接,漏极端子与netB连接,源极端子与电源电压端子VSS连接。
[0085]TFT-J的栅极端子与端子112连接,漏极端子与netB连接,源极端子与电源电压端子VSS连接。
[0086](栅极驱动器的整体布局)
[0087]接下来,说明显示区域中的栅极驱动器11的各元件的配置。图6A?图6C是示出配置在栅极线13G(n)与栅极线13G(n-l)之间和栅极线13G(n-l)与栅极线13G(n-2)之间的I个栅极驱动器11的配置例的图。在图6A?图6C中,为了方便而将栅极线13G(n)与栅极线13G(η-1)之间的像素区域211R?217B以及栅极线13G(n-l)与栅极线13G(n-2)之间的像素区域201R?207B分离记载,但是实际上在栅极线13G(n-l)中重叠,上下像素区域是连续的。此夕卜,表示像素区域的附图标记中包括的R、G、B表示形成于相对基板20b的彩色滤光片101的颜色。
[0088]如图6A?图6C所示,在像素区域211R?217B(以下称为上段像素区域)和像素区域201R?207B(以下称为下段像素区域)中源极线15S与栅极线13G交叉处附近形成有用于显示图像的TFT(以下称为TFT-PIX)。
[0089]另外,在上段像素区域和下段像素区域中,构成I个栅极驱动器11的元件(TFT-A?TFT-J,电容器cbst)被分散配置。在这些像素区域中的配置有接受时钟信号(CKA,CKB)、复位信号(CLR)、电源电压信号中的任一个信号的开关元件(TFT-A、C?F、H?J、Cbst)的像素区域中形成有用于提供这些信号的配线15L1。配线15L1被形成为与源极线15S大致平行,跨于上段像素区域和下段像素区域。另外,在上段像素区域和下段像素区域中形成有netA和netB的配线13N。配线13N在上段像素区域和下段像素区域中与栅极线13G大致平行地形成,跨于配置有与netA和netB连接的元件(TFT-A?C、F、G?J、Cbst)的像素区域。
[0090]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配置为分别提供给栅极驱动器11中的TFT-D、TFT-F、TFT-H和TFT-G的时钟信号与提供给相邻行的栅极驱动器11的这些TFT的时钟信号的相位相反。也就是说,TFT-D、TFT-F、TFT-H和TFT-G配置在与相邻行的形成有这些TFT的像素区域在水平方向上错开的像素区域。
[0091 ] 具体地说,如图6A所示,上段像素区域的TFT-D形成于像素区域21 IR和21IG,而下段像素区域的TFT-D形成于像素区域201B和202R。上段像素区域的TFT-F形成于像素区域213G,而下段像素区域的TFT-F形成于像素区域203R。另外,如图6C所示,上段像素区域的TFT-H形成于像素区域215G和215B,而下段像素区域的TFT-H形成于像素区域206R和206G。上段像素区域的TFT-G形成于像素区域216G,而下段像素区域的TFT-G形成于像素区域205B。根据这种构成,对上段像素区域的TFT-D提供时钟信号(CKA),对下段像素区域的TFT-D提供相位与时钟信号(CKA)相反的时钟信号(CKB)。针对TFT-F、TFT-H、TFT,如图6A和图6C所示,在上段像素区域和下段像素区域中也提供相位相反的时钟信号(CKA或者CKB)。
[0092]另外,上段像素区域的TFT-B和TFT-J与栅极线13G(n_l)连接,下段像素区域的TFT-B和TFT-J与栅极线13G(n-2)连接。另外,上段像素区域的TFT-D和TFT-F与栅极线13G(η)连接,下段像素区域的TFT-D和TFT-F与栅极线13G(n-l)连接。配置于下段像素区域的栅极驱动器11通过栅极线13G(n-2)接受置位信号(S),对栅极线13G(n)输出置位信号(S)来驱动栅极线13G(n-l)。配置于上段像素区域的栅极驱动器11通过栅极线13G(n-l)接受置位信号(S),对栅极线13G(n+l)输出置位信号(S)来驱动栅极线13G(n)。
[0093]接下来,说明构成栅极驱动器11的各元件的具体连接方法。图7是将图6B所示的形成有TFT-A的像素区域204G和204B的部分放大的俯视图。TFT-A和TFT-H、1、J是用2个像素区域构成的,连接方法是共用的,因此用TFT-A进行说明。此外,在图7中,用双点划线表示的区域BM是被相对基板20b的黑矩阵BM遮光的区域(
当前第2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