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机动车的内衬部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60586阅读:30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机动车的内衬部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按照在权利要求I前序部分中具体定义的类型的、用于机动车的内衬部件。此外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用于制造用于机动车的内衬部件的方法。
背景技术
由EP I 577 165 BI已知了一种用于制造机动车内衬部件的方法,在该方法中,可让液体垂直于其平面渗透过的金属结构与阻隔层和另一层相连接,其中,该阻隔层限制所述另一层穿过所述金属结构。利用这种方法可以增大机动车内衬部件的设计范围。 尽管可以利用上述文献中描述的方法制造内衬部件的特定实施形式,但是仍存在针对可实现特别是在表面效应方面的新效果的、用于机动车的内衬部件的巨大兴趣。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机动车的内衬部件和其制造方法,其进一步提高了机动车内衬部件的设计可能性。根据本发明,该目的通过在权利要求I中提到的特征实现。在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薄板/薄片(Folie)存在于金属层的外表面上、金属层的至少一个穿通部的区域中,通过该技术方案,可以在用于机动车的内衬部件中获得利用目前已知的技术手段不能产生的全新的视觉和触觉效果。特别是,可以通过存在于所述至少一个穿通部中、即在所述内衬部件的外侧上可见的并形成所述内衬部件的部分表面的薄板获得放大镜效果,该放大镜效果导致目前不能产生的深度效应。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另一优点在于存在于所述内衬部件的外侧上的、薄板和金属层的不同材料的材料组合。亦即在所述内衬部件的表面上存在两种不同的材料,这额外加强了所述效果。金属的使用特别有利,这是因为金属一方面可以非常简单的变形,以实现内衬部件的期望的形状,并且此外还具有非常高的稳定性,从而为整个内衬部件提供足够高的刚性。在本发明的一种非常有利的改进方案中,薄板的厚度可以为O. 7_至I. 2mmο在该范围内的薄板厚度被证明是特别好地折衷考虑了用于防止薄板损伤的足够刚性以及良好的可变形性。为了确保薄板可以穿过所述至少一个穿通部到达金属层的表面,在本发明的一种非常有利的改进方案中,所述至少一个穿通部的大小可以为至少2_,优选至少3_。在权利要求9中描述了一种用于制造内衬部件、特别是根据本发明的内衬部件的方法。利用该方法可以以简单而可靠的方式方法制造内衬部件,其中特别有利的是,在形成支承层的同时压挤薄板穿过金属层的所述至少一个穿通部,从而仅需要非常少的工作流程以制造内衬部件。


本发明的其它有利设计方案和改进方案由其余从属权利要求得出。下面借助附图原理性示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形式。其中图I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内衬部件的局部示意图,和图2示出图I的内衬部件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图I示出用于未示出的机动车的内衬部件I的局部部段。该内衬部件I可以安置 在仪表板区域内、车门内侧上和机动车内部空间的其它已知部位上。该内衬部件I具有支承层2、布置在该支承层2上的薄板3和布置在该薄板3上的金属层4,该金属层形成所述内衬部件I的外侧、即内衬部件I的朝向机动车内部空间的侧,该金属层也可被称为金属部件。原则上,这样构成的内衬部件I可以具有任意形状,以匹配安置内衬部件I的构件的形状。金属层4具有至少一个穿通部5,在本情况中具有多个穿通部5,这些穿通部在所示实施例中设计成蜂巢状且并排设置。但是原则上可以设想所述至少一个穿通部5或多个穿通部5在金属层4的表面上具有任意形状和布置。由图2的剖视图可以得出,薄板3的一部分位于所述至少一个穿通部5内并且在所述至少一个穿通部5的区域内构成内衬部件I的外表面。优选如下制造该内衬部件I :在金属部件或者说金属层4中——例如借助冲制方法——产生所述至少一个穿通部5或多个穿通部5。但是也可以借助激光切割或以其它方式方法产生所述多个穿通部5。例如也可以铸造所述金属层4并且在铸造方法的框架内产生所述多个穿通部5。所述金属层4也可以是网眼金属部件。随后使金属层4变形,为此同样可以参考已知的方法,并且优选给金属层涂漆或对其进行阳极氧化处理。原则上当然也可以首先使金属层4变形然后将穿通部5加工入该金属层中。涂漆和阳极氧化处理的步骤(通过该步骤实现金属层4和薄板3之间的一种附着力增强)原则上也可以在任意时刻进行。在对金属层4阳极氧化处理的情况下,铝材料特别适用于该金属层。同样也使优选由塑料、特别是透明塑料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制成的、并且优选具有O. 7_至I. 2mm的厚度的薄板3变形,特别是热变形,并且在此将薄板3设置成与金属层4的形状相匹配的形状。通过薄板3的这个厚度可以特别好地实现所述的放大镜效果。薄板3可以以未示出的方式印刷,以加强所述效果。然后将金属层4和薄板3以相互接触的方式放入一未示出的工具/模具内并且在薄板3上优选通过所谓的后注射工艺施加一种用于形成支承层2的材料。这样施加用于形成支承层2的材料,即通过被施加的压力将薄板3这样压入穿通部5中,使得薄板3如上所述在穿通部5的区域内构成内衬部件I的外表面或者存在于内衬部件I的外表面上。通过该工具可以保证薄板3不超出金属层4的外表面。优选为形成支承层2而使用一种塑料材料,该塑料材料可以以已知的方式进行处理以形成所述支承层2。如果支承层2具有明亮的颜色,则上述效果还会得到进一步的加强。
当所述至少一个穿通部5的大小具有至少2mm、优选至少3mm的直径或净宽时被证明是有利的。如果穿通部5没有如在本情况中所示地那样对称地构造,则所述穿通部5 的最小边长应为至少2mm,优选至少3mm。由此保证薄板3通过穿通部5到达金属层4的表面。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机动车的内衬部件,该内衬部件具有一支承层、一设置在该支承层上的薄板和一设置在该薄板上的金属层,该金属层形成所述内衬部件的外侧, 其特征在于, 该金属层(4)具有至少一个穿通部(5),所述薄板(3)的一部分位于所述至少一个穿通部(5)内并在所述至少一个穿通部(5)的区域中形成所述内衬部件(I)的外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I的内衬部件, 其特征在于, 所述薄板(3)的厚度为0. 7mm至I. 2mm。
3.根据权利要求I或2的内衬部件, 其特征在于, 所述至少一个穿通部(5)的大小为至少2mm,优选至少3_。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的内衬部件, 其特征在于, 所述金属层(4 )具有多个构造成蜂巢状的、并排设置的穿通部(5 )。
5.根据权利要求1-4之一的内衬部件, 其特征在于, 所述薄板(3)由塑料制成,优选由透明塑料制成,特别是由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制成。
6.根据权利要求1-5之一的内衬部件, 其特征在于, 所述金属层(4)被涂漆或被阳极氧化处理。
7.根据权利要求1-6之一的内衬部件, 其特征在于, 所述金属层(4)由铝材料制成。
8.根据权利要求1-7之一的内衬部件, 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承层(2)由塑料材料制成。
9.一种用于制造用于机动车的内衬部件的方法,具有以下方法步骤 在一形成所述内衬部件(I)外侧的金属层(4)中产生至少一个穿通部(5), 使所述金属层(4)变形, 使薄板(3)变形, 将所述金属层(4)和所述薄板(3)以相互接触的方式放入一工具内, 在所述薄板(3 )上这样施加用于形成支承层(2 )的材料,即通过被施加的压力将所述薄板(3)的一部分这样压入所述至少一个穿通部(5)中,使得薄板(3)的位于所述穿通部(5)中的部分形成所述内衬部件(I)的外表面。
10.根据权利要求9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使所述薄板(3)热变形。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机动车的内衬部件(1),该内衬部件具有一支承层(2)、一设置在该支承层(2)上的薄板(3)和一设置在该薄板(3)上、形成所述内衬部件(1)的外侧的金属层(4)。该金属层(4)具有至少一个穿通部(5)。所述薄板(3)的一部分位于所述至少一个穿通部(5)内并在所述至少一个穿通部(5)的区域中形成所述内衬部件(1)的外表面。
文档编号B44C5/04GK102803021SQ201280000928
公开日2012年11月28日 申请日期2012年2月25日 优先权日2011年3月2日
发明者J·霍赫, G·福斯特 申请人:奥迪股份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