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型美术绘画用多功能画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43960发布日期:2018-06-08 20:42阅读:237来源:国知局
改进型美术绘画用多功能画板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画板,尤其涉及一种改进型美术绘画用多功能画板。



背景技术:

画板是美术专业常用的绘画用具,现有的画板一般为木板,在使用中需要通过画板支架进行支撑,其结构单一、使用中仅仅具有绘画的功能,且在使用中需要配合画板支架进行使用,使用中存在使用不便、功能单一等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适应现实需要,提供一种结构设计新颖、使用方便、多功能的改进型美术绘画用多功能画板。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设计一种改进型美术绘画用多功能画板,包括板体;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一矩形的外框,外框内设有一底板,所述外框内的边缘设有一环绕外框设置的环形台阶,所述板体下端的左右两侧分别通过一铰接轴铰接于外框下端上的环形台阶两侧侧壁上,所述板体的上端通过铰接轴可向外框顶部的环形台阶上翻转,翻转后所述板体位于环形台阶上,此时,板体的内侧与底板之间间隔设置并构成画纸存放区;

优选的,还包括将板体固定的锁紧件,所述锁紧件呈U形,锁紧件扣于外框的顶部,且锁紧件的一端位于外框的后侧并通过连接螺栓铰接于外框上,锁紧件的活动端位于外框的前侧,位于板体前方的锁紧件活动端内侧壁上设有一钢制弹性片,钢制弹性片的固定端与锁紧件的活动端连接,钢制弹性片的另一端向上设置并与锁紧件间隔设置,所述钢制弹性片的中部向板体方向拱起并抵在板体上。

优选的,所述锁紧件的活动端上螺纹连接有一调节螺栓,调节螺栓的端部抵在钢制弹性片的活动端端部上。

优选的,还包括设置于外框底部左右两端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为左支撑杆和右支撑杆,左支撑杆和右支撑杆均为伸缩杆,且左支撑杆和右支撑杆的顶端分别通过一连接件与外框连接,所述连接件的截面呈U形,且两个连接件的U形开口相向设置,左支撑杆和右支撑杆的顶端分别通过转轴铰接于两个连接件内,其中,与左支撑杆端部连接的连接件的长度大于另一连接件的长度。

优选的,所述外框后侧的外框底部分别铰接有一斜支撑杆,所述斜支撑杆亦为伸缩杆。

优选的,所述斜支撑杆为两个,并分别设置于外框后侧的左右两侧。

优选的,所述外框后侧的左右两侧外框上分别设有一安放槽,所述斜支撑杆的顶端铰接于安放槽的下端,当所述斜支撑杆的活动端向安放槽的顶部方向偏转后,所述斜支撑杆可位于所述安放槽内。

优选的,所述外框一侧的侧壁上设有一画笔放置架,所述画笔放置架包括一横杆、横杆的端部螺纹连接有一连接套筒,外框的侧壁上设有一槽带,连接套筒的端部通过转动杆与槽带下端的侧壁铰接,所述横杆的活动端通过转动杆可向上槽带内转动并转动至槽带内;所述横杆上间隔设有若干个画笔卡扣,所述画笔卡扣包括两个弹片,两个弹片相向间隔设置,且两个两个弹片的中部向反方向拱起构成弧形。

优选的,连接套筒端的横杆上螺纹连接有一锁紧螺母。

优选的,所述画笔卡扣等间隔设置于横杆上。

优选的,所述板体为木板。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设计其结构设计新颖、使用方便,通过本设计的画板在使用中可实现画板绘画使用、画纸存放、画笔放置、伸缩式支撑等多种功能,且本设计的画板在使用中可通过对各部件进行收起和折叠,移动携带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之一主要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设计中的板体与外框结合后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设计中的板体与外框结合后的截面结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B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设计的画板折叠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设计中的画笔放置架主要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中C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

101.外框;102.画纸存放区;103.环形台阶;104.板体;105.铰接轴;106.锁紧件;107.连接螺栓;108.锁紧件的活动端;109.钢制弹性片;110.钢制弹性片的中部;111.调节螺栓;

201、204.连接件;202.转轴;203.左支撑杆;205.右支撑杆;206.斜支撑杆;207.安放槽;

301.槽带;302.连接套筒;303.画笔;304.锁紧螺母;305.画笔卡扣;306.横杆;307.转动杆;308.弹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一种改进型美术绘画用多功能画板,参见图1至图9;它包括木质的板体104,它还包括一矩形的外框101,外框101内设有一底板,所述外框101内的边缘设有一环绕外框设置的环形台阶103,所述板体104下端的左右两侧分别通过一铰接轴铰105接于外框下端上的环形台阶两侧侧壁上,所述板体104的上端通过铰接轴105可向外框顶部的环形台阶上翻转,翻转后所述板体104位于环形台阶103上,此时,板体104的内侧与底板之间间隔设置并构成画纸存放区102,该画纸存放区102内可放置画纸,在使用中,板体位于环形台阶上即可使用,而当需要将画纸放置时可将板体上端向外拉出即可将画纸存放区102内的画纸取出或放入。

进一步的,本设计它还包括将扣在画纸存放区上的板体进行固定的锁紧件106,参见图3、图4,所述锁紧件106呈U形,锁紧件106扣于外框的顶部,且锁紧件的一端位于外框的后侧并通过连接螺栓107铰接于外框101上,锁紧件的活动端108位于外框的前侧,位于板体前方的锁紧件的活动端108内侧壁上设有一钢制弹性片109,钢制弹性片109的固定端与锁紧件的活动端108端部连接,钢制弹性片的另一端向上设置并与锁紧件间隔设置,所述钢制弹性片的中部110向板体101方向拱起并抵在板体104上。

通过本设计锁紧件106中的钢制弹性片的中部110拱起部位可将位于环形台阶上的板体上端抵住实现对折叠后的板体进行固定,而当需要将板体拉开时,此时,仅需握持锁紧件106通过连接螺栓向一侧偏转并将钢制弹性片的中部110拱起部位偏离至板体外部不与板体接触即可实现对板体的“解锁”,而后板体可向外拉出。

进一步的,本设计中的所述锁紧件106的活动端上螺纹连接有一调节螺栓111,调节螺栓111的端部抵在钢制弹性片的活动端端部上,通过此调节螺栓111对钢制弹性片的压紧可调节钢制弹性片对板体压力,同时,通过此调节螺栓111可对板体进行加固锁紧,避免钢制弹性片弹力不足导致板体在使用中出现晃动现象的发生。

实施例2,参见图5至图7,与实施例1相同之处不再赘述,不同之处在于:它还包括设置于外框101底部左右两端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为左支撑杆203和右支撑杆204,左支撑杆203和右支撑杆204均为伸缩杆,且左支撑杆203和右支撑杆204的顶端分别通过一连接件201、204与外框101连接,所述连接件201、204的截面呈U形,且两个连接件201、204的U形开口相向设置,左支撑杆203和右支撑杆204的顶端分别通过转轴202铰接于两个连接件内,其中,与左支撑杆端部连接的连接件的长度大于另一连接件的长度。

如图5所示,正常使用时,左支撑杆203和右支撑杆204被拉出保持最大长度并垂直向下保持直立状态实现对外框和板体的支撑,而当不使用时,可参见图6,此时左支撑杆203和右支撑杆204可按照图5箭头所示方向收起实现对其折叠,其收起后的状态可参见图7所示。

进一步的,本设计中的所述外框101后侧的外框底部分别铰接有一斜支撑杆206,所述斜支撑杆206亦为伸缩杆,所述斜支撑杆206为两个,并分别设置于外框101后侧的左右两侧,进一步的,本设计中的所述外框后侧的左右两侧外框上分别设有一安放槽207,所述斜支撑杆的顶端铰接于安放槽207的下端,当所述斜支撑杆的活动端向安放槽的顶部方向偏转后,所述斜支撑杆可位于所述安放槽内。

当处于失业状态时,两个斜支撑杆206可从安放槽207内拉出并实现对外框和板体的支撑,其斜支撑杆206通过与左支撑杆203和右支撑杆204配合可实现对本画板进行“人”字支撑,而当不使用时,可将斜支撑杆206收起后再次将其放入安放槽207内,其最终的状态如图7所示。

实施例3,参见图8至图9,与实施例1相同之处不再赘述,不同之处在于:

本设计中的所述外框101一侧的侧壁上设有一画笔放置架,具体的,所述画笔放置架包括一横杆306、横杆306的端部螺纹连接有一连接套筒302,外框101的侧壁上设有一槽带301,连接套筒302的端部通过转动杆307与槽带301下端的侧壁铰接,所述横杆306的活动端通过转动杆307可向上槽带内转动并转动至槽带内;同时,所述横杆306上间隔设有若干个画笔卡扣305,具体的,所述画笔卡扣305包括两个弹片308,两个弹片308相向间隔设置,且两个两个弹片308的中部向反方向拱起构成弧形。

如图8、9所示,当本画板不使用时,其横杆及其上的画笔卡扣305位于槽带内处于收起状态,当绘画时,可将横杆从槽带内拉出,此时的状态如图9所示,而绘画时所使用的多个画笔303可放置于两个两个弹片308的中部之间,实现对画笔的存放,此设计可解放绘画者在绘画时的双手,实现对画笔的有序存放。

进一步的,本设计还在连接套筒302端的横杆上螺纹连接有一锁紧螺母304,当横杆被拉出时,由于外框倾斜角度的原因,其横杆的画笔卡扣(两个弹片)可能不处于水平状态,此时,若将画笔卡在两个弹片之间,此时画笔处于倾斜状态并非处于垂直状态,在放置和取下时不便,为此,通过旋转横杆将画笔卡扣旋转至水平状态,而后旋紧锁紧螺母304并旋紧至连接套筒302端部上实现对横杆的锁紧即可完成对横杆的调整。

本发明的实施例公布的是较佳的实施例,但并不局限于此,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极易根据上述实施例,领会本发明的精神,并做出不同的引申和变化,但只要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