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玻纤沥青瓦压砂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69801发布日期:2018-10-26 20:55阅读:34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玻纤沥青瓦压砂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彩色沥青瓦凭借着色彩鲜艳、层次感强、质量轻、防水性能好、施工简便且无污染、使用寿命长等特点,已经成为高档别墅和坡屋面的主选瓦材之一。随着国家最新节能环保政策的出台和平改坡工程带来的商机,彩色沥青瓦以其自身的特点迅速占领市场,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

彩色沥青瓦的生产工艺主要包括以下流程:胎基开卷拼接→贮存干燥→涂盖沥青→撒布覆面材料→覆膜→冷却压光→储存→涂胶→切割→包装→检验→入库。其中,彩砂作为彩色沥青瓦重要的覆面材料,可以阻挡紫外线对沥青涂盖层的直接照射,从而延长彩色沥青瓦的使用寿命;色彩鲜艳的彩砂使彩色沥青瓦具有突出的装饰功能;沥青瓦经彩砂覆盖后重量适当增加,可以提高自身的抗风揭能力。因此,彩砂撒布覆面工艺对彩色沥青瓦的质量有极大地影响。

在撒布覆面材料流程中,胎基上附着的彩砂无法避免地会出现局部堆积的问题,局部堆积的上层彩砂与胎基和沥青涂层不能良好的结合,即使经过压砂装置的压光处理以后,局部堆积的上层彩砂与胎基的连接也较为松散,极易脱落,造成沥青瓦表面不平整。且堆积的彩砂容易在冷却压光流程中硌伤胎基,影响沥青瓦的防水性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压光装置无法解决胎基上局部堆积的彩砂经过压光后极易脱落,并造成沥青瓦表面不平整和胎基损伤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去浮砂功能的玻纤沥青瓦压砂装置。

本实用新型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玻纤沥青瓦压砂装置,包括机座和固定在机座上的机架,所述机架两侧对称地竖直开设有I型导向开口,机架的两个I型导向开口之间支承有多辊压光组件,所述机架上还设置有与多辊压光组件配合的刷砂辊单元,所述刷砂辊单元包括相互配合的牵引辊和刷砂辊,所述牵引辊位于刷砂辊上方,所述牵引辊和刷砂辊两端均通过轴承固定在机架上,所述牵引辊和刷砂辊一端均延伸出机架并连接有减速电机,所述刷砂辊下方还设置有接砂盘,所述接砂盘固定在机架上。

作为优选,所述牵引辊直径大于刷砂辊直径,所述牵引辊线速度小于刷砂辊。

作为优选,所述刷砂辊上径向均布有若干用于刷除沥青瓦浮砂的刷毛。

作为优选,所述多辊压光组件包括从上至下依次排布的第一压光辊、第二压光辊、第三压光辊和第四压光辊,所述第一压光辊两端通过轴承固定在机架上,所述第二压光辊和第三压光辊两端均设置有浮动连接件,所述第二压光辊和第三压光辊两端均通过浮动连接件活动连接在对应I型导向开口的内壁上,所述第四压光辊两端均设置有卡接在对应I型导向开口内的滑动限位件,所述滑动限位件下方均连接有用于调节多辊压光组件之间间距的顶升装置。

作为优选,所述浮动连接件包括压光辊安装座、上位连杆和下位连杆,所述上位连杆和下位连杆一端均与压光辊安装座铰接,所述上位连杆和下位连杆另一端均铰接在对应I型导向开口的内壁上。

作为优选,所述多辊压光组件两侧均设置有刷砂辊单元,其中一个刷砂辊单元与第一压光辊配合,另一个刷砂辊单元与第二压光辊配合。

作为优选,所述多辊压光组件两侧均设置有刷砂辊单元,其中一个刷砂辊单元与第二压光辊配合,另一个刷砂辊单元与第三压光辊配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在多辊压光组件一侧或者两侧设置刷砂辊单元,可以在多辊压光组件压光前、初次压光处理后或者多次压光处理后进行去浮砂的工作,经过一次或者两次去浮砂处理的沥青瓦可以有效减少沥青瓦成品彩砂层砂粒剥脱的问题,降低彩砂局部堆积造成胎基在压光流程中损伤的可能性,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性能。

2、本实用新型刷砂辊线速度大于牵引辊,无论刷砂辊与牵引辊旋转方向相同还是相反,都能够确保刷砂辊高效地将沥青瓦彩砂层的浮砂刷除。

3、本实用新型多辊压光组件设置有四个压光辊,沥青瓦经过三次压光处理能够有效提高彩砂层平整度和细腻度,使彩砂与沥青层结合更均匀、紧密。

4、本实用新型多辊压光组件一侧设置的刷砂辊单元与第一压光辊配合,另一侧设置的刷砂辊单元与第二压光辊配合,两个刷砂辊单元可以在多辊压光组件初次压光前和初次压光后进行刷砂处理,在彩砂撒布覆面流程中与胎基、沥青涂层结合不紧密的浮砂可以及时去除,防止浮砂在后续压光中损坏胎基。

5、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多辊压光组件一侧设置的刷砂辊单元与第二压光辊配合,另一侧设置的刷砂辊单元与第三压光辊配合,两个刷砂辊单元可以在多辊压光组件初次压光后和二次压光后进行刷砂处理,在把前两次压光后任附着力不足的浮砂去除,辅助沥青瓦彩砂层完成定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机座;2-机架;3-多辊压光组件;4-刷砂辊单元;3.1-第一压光辊;3.2-第二压光辊;3.3-第三压光辊;3.4-第四压光辊;3.5-浮动连接件;3.51-压光辊安装座;3.52-上位连杆;3.53-下位连杆;3.6-滑动限位件;3.7-顶升装置;4.1-牵引辊;4.2-刷砂辊;4.3-接砂盘。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和以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一种玻纤沥青瓦压砂装置,包括机座1和固定在机座1上的机架2,所述机架2两侧对称地竖直开设有I型导向开口,机架2的两个I型导向开口之间支承有多辊压光组件3,所述机架2上还设置有与多辊压光组件3配合的刷砂辊单元4,所述刷砂辊单元4包括相互配合的牵引辊4.1和刷砂辊4.2,所述牵引辊4.1位于刷砂辊4.2上方,所述牵引辊4.1和刷砂辊4.2两端均通过轴承固定在机架2上,所述牵引辊4.1和刷砂辊4.2一端均延伸出机架2并连接有减速电机,所述刷砂辊4.2下方还设置有接砂盘4.3,所述接砂盘4.3固定在机架2上。

本实施例工作原理为:沥青瓦起始端经过多辊压光组件压光后绕过牵引辊,经牵引辊180°折返后穿过牵引辊与刷砂辊之间的刷砂区,穿过刷砂区的沥青瓦再次经过多辊压光组件压光并完成刷浮砂和压光处理。

实施例2

本实施例在以上实施例的基础上做了进一步优化,具体是:

所述牵引辊4.1直径大于刷砂辊4.2直径,所述牵引辊4.1线速度小于刷砂辊4.2。

实施例3

本实施例在以上实施例的基础上做了进一步优化,具体是:

所述刷砂辊4.2上径向均布有若干用于刷除沥青瓦浮砂的刷毛。

实施例4

本实施例在以上实施例的基础上做了进一步优化,具体是:

所述多辊压光组件3包括从上至下依次排布的第一压光辊3.1、第二压光辊3.2、第三压光辊3.3和第四压光辊3.4,所述第一压光辊3.1两端通过轴承固定在机架2上,所述第二压光辊3.2和第三压光辊3.3两端均设置有浮动连接件3.5,所述第二压光辊3.2和第三压光辊3.3两端均通过浮动连接件3.5活动连接在对应I型导向开口的内壁上,所述第四压光辊3.4两端均设置有卡接在对应I型导向开口内的滑动限位件3.6,所述滑动限位件3.6下方均连接有用于调节多辊压光组件3之间间距的顶升装置3.7。

实施例5

本实施例在以上实施例的基础上做了进一步优化,具体是:

所述浮动连接件3.5包括压光辊安装座3.51、上位连杆3.52和下位连杆3.53,所述上位连杆3.52和下位连杆3.53一端均与压光辊安装座3.51铰接,所述上位连杆3.52和下位连杆3.53另一端均铰接在对应I型导向开口的内壁上。

实施例6

本实施例在以上实施例的基础上做了进一步优化,具体是:

所述多辊压光组件3两侧均设置有刷砂辊单元4,其中一个刷砂辊单元4与第一压光辊3.1配合,另一个刷砂辊单元4与第二压光辊3.2配合。

本实施例工作原理为:沥青瓦起始端经第一压光辊牵引并绕过与第一压光辊牵配合的牵引辊,穿过对应的刷砂区后沥青瓦绕回第一压光辊下端,进入第一压光辊与第二压光辊之间的第一压光区,经过第一压光区的沥青瓦绕过与第二压光辊配合的牵引辊并穿过对应的刷砂区,第二次经过刷砂区的沥青瓦绕回第二压光辊下端并进入第二压光辊与第三压光辊之间的第二压光区,经过第二压光区的沥青瓦绕过第三压光辊并进入第三压光辊与第四压光辊之间的第三压光区,完成压光、去浮砂处理。

实施例7

本实施例在以上实施例的基础上做了进一步优化,具体是:

所述多辊压光组件3两侧均设置有刷砂辊单元4,其中一个刷砂辊单元4与第二压光辊3.2配合,另一个刷砂辊单元4与第三压光辊3.3配合。

本实施例工作原理为:沥青瓦起始端绕过第一压光辊并进入第一压光辊与第二压光辊之间的第一压光区,经过第一压光区的沥青瓦绕过与第二压光辊配合的牵引辊并穿过对应的刷砂区,第二次经过刷砂区的沥青瓦绕回第二压光辊下端并进入第二压光辊与第三压光辊之间的第二压光区,经过第二压光区的沥青瓦绕过与第三压光辊配合的牵引辊并穿过对应的刷砂区,第二次经过刷砂区的沥青瓦绕回第三压光辊下端并进入第三压光辊与第四压光辊之间的第三压光区,完成压光、去浮砂处理。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凡是运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结构变化,同理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