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山制备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17671642发布日期:2019-05-15 23:06阅读:320来源:国知局
假山制备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技术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假山制备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假山是园林中以造景为目的,用土、石等材料构筑的山。尤其是对于游乐场中,为了游乐场的园林景观,会在游乐场内构建假山。同时,游乐场内通常会设置有过山车等游乐设施,为了增加过山车的游乐效果以及美观,通常会将过山车缠绕在假山内。

在制备假山的过程中,在布置完成假山的设计方案后,设计师很难全部查出不合理的布置细节;此外,二维手工布局在调整功能区内的展示效果时也显得麻烦且效果不明显,因此存在改进空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优化假山制备时的效率的假山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上述发明目的一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假山制备方法,所述假山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通过激光三维扫描技术对目标沙盘采取数字化处理,得到目标三维点云;

s20:对所述目标三维点云按照预设的方法进行处理,得到第一目标三维数字化模型;

s30:获取第二目标数字化模型,将所述第一目标三维数字化模型和所述第二目标三维数字化模型进行整合,得到目标表面三维模型;

s40:获取目标结构数据,通过bim技术将所述目标结构数据和目标表面三维模型进行处理,得到bim三维模型数据;

s50:将所述bim三维模型数据分割成若干个拼装大样数据,根据所述拼装大样数据生成对应的拼装图纸。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制备假山前,可用过预先用泥土、砂石等材料制备假山的模型,在通过激光三维扫描技术奖制作的模型生成目标三维点云,能够在确定假山外形时更快的对需要优化的地方进行修改,同时也能够更快的将假山的模型在计算机中通过三维的模式展现;在将假山的三维点云进行处理后,得到对应的数字化模型,可将过山车等设施的三维模型添加至假山的模型,使得操作人员能够更加直观的检验到假山外表的结构是否合理;通过bim技术得到的bim三维模型数据,在将该bim三维模型分割,生成对应的拼装图纸,从而能够拼装图纸逐层对假山进行制备,提升了假山制备的效率。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步骤s20包括:

s21:在所述目标三维点云中获取噪点数据,并将所述噪点数据从所述目标三维点云中去除;

s22:将去除所述噪点数据的所述目标三维点云作为所述第一目标三维数字化模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目标三维点云中的噪点数据去除,能够使得技术人员能够更清楚的从第一目标三维数字化模型中观察到目标的表面结构信息,能够及时的对目标三维数字化模型进行必要的修改和优化。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步骤s30包括:

s31:调整所述第一目标三维数字化模型和所述第二目标三维数字化模型的比例,使所述第一目标三维数字化模型和所述第二目标三维数字化模型的比例相匹配;

s32:将所述第二目标三维数字化模型的位置与所述第一目标三维数字化模型的位置进行重合,得到所述目标表面三维模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第一目标三维数字化模型和第二目标三维数字化模型进行组合,从而得到目标表面三维模型,能够使技术人员在组合的同时,及时发现第一目标和第二目标的三维数字化模型是否匹配,若发现有偏差,从而能够及时的进行修改。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步骤s40包括:

s41:根据所述目标结构数据,获取目标内部结构数据;

s42:根据所述目标内部结构数据,对所述目标表面三维模型进行调整;

s43:在调整所述目标表面三维模型后,根据所述目标结构数据通过bim技术,将所述目标表面三维模型构建所述bim三维模型数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根据目标结构数据,通过bim技术将该目标结构数据与目标表面三维模型结合,从而得到对应的bim三维模型数据,使得技术人员能够利用bim技术对目标的bim三维模型数据进行调整,从而得到更精确的结构数据。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步骤s50包括:

s51:获取所述bim三维模型数据的纵向高度;

s52:将所述纵向高度平均分割成若干份,根据分割后的高度对所述bim三维模型数据沿水平方向横向切分,得到所述拼装大样数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bim三维模型数据纵向分割成若干份,能够在制备假山时,清晰的获取到内部的结构数据,并使得在假山中组合过山车时,便于将过山车嵌入假山中,提高了制备假山的效率。

本发明的上述发明目的二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假山制备方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假山制备方法系统包括:

扫描模块,用于通过激光三维扫描技术对目标沙盘采取数字化处理,得到目标三维点云;

处理模块,用于对所述目标三维点云按照预设的方法进行处理,得到第一目标三维数字化模型;

整合模块,用于获取第二目标数字化模型,将所述第一目标三维数字化模型和所述第二目标三维数字化模型进行整合,得到目标表面三维模型;

bim处理模块,用于获取目标结构数据,通过bim技术将所述目标结构数据和目标表面三维模型进行处理,得到bim三维模型数据;

分割模块,用于将所述bim三维模型数据分割成若干个拼装大样数据,根据所述拼装大样数据生成对应的拼装图纸。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制备假山前,可用过预先用泥土、砂石等材料制备假山的模型,在通过激光三维扫描技术奖制作的模型生成目标三维点云,能够在确定假山外形时更快的对需要优化的地方进行修改,同时也能够更快的将假山的模型在计算机中通过三维的模式展现;在将假山的三维点云进行处理后,得到对应的数字化模型,可将过山车等设施的三维模型添加至假山的模型,使得操作人员能够更加直观的检验到假山外表的结构是否合理;通过bim技术得到的bim三维模型数据,在将该bim三维模型分割,生成对应的拼装图纸,从而能够拼装图纸逐层对假山进行制备,提升了假山制备的效率。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在制备假山前,可用过预先用泥土、砂石等材料制备假山的模型,在通过激光三维扫描技术奖制作的模型生成目标三维点云,能够在确定假山外形时更快的对需要优化的地方进行修改,同时也能够更快的将假山的模型在计算机中通过三维的模式展现;

2.在将假山的三维点云进行处理后,得到对应的数字化模型,可将过山车等设施的三维模型添加至假山的模型,使得操作人员能够更加直观的检验到假山外表的结构是否合理;通过bim技术得到的bim三维模型数据,在将该bim三维模型分割,生成对应的拼装图纸,从而能够拼装图纸逐层对假山进行制备,提升了假山制备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假山制备方法方法的一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假山制备方法方法中步骤s20的实现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假山制备方法方法中步骤s30的实现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假山制备方法方法中步骤s40的实现流程图;

图5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假山制备方法方法中步骤s50的实现流程图;

图6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假山制备方法系统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假山制备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10:通过激光三维扫描技术对目标沙盘采取数字化处理,得到目标三维点云。

在本实施例中,目标沙盘是指通过现有的实物,例如泥土、砂石等材料,制备的物体模型。在本实施例中,具体是指假山的模型。

具体地,通过现有的激光三维扫描技术,对制备好的目标沙盘进行扫面等数字化处理,获取到对应的目标三维点云,在计算机中显示。

s20:对目标三维点云按照预设的方法进行处理,得到第一目标三维数字化模型。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目标三维数字化模型是指目标三维点云经过处理后,得到的三维模型。

具体地,对目标三维点云进行降噪处理,去除在目标三维点云中的干扰项,从而得到该第一目标三维数字化模型。

s30:获取第二目标数字化模型,将第一目标三维数字化模型和第二目标三维数字化模型进行整合,得到目标表面三维模型。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目标数字化模型是指与第一目标三维数字化模型区分,并可以与该第一目标三维数字化模型进行组合的三维模型。在本实施例中,可以是组合于假山的游乐设施,例如过山车。

具体地,由于过山车时盘绕在假山中,以增加过山车的美观,同时增加游客的体验,因此可根据假山对应的第一目标数字化模型,设计该第二目标数字化模型,并将第二目标数字化模型与第一目标三维数字化模型进行整合,从而得到该目标表面三维模型。

s40:获取目标结构数据,通过bim技术将目标结构数据和目标表面三维模型进行处理,得到bim三维模型数据。

在本实施例中,目标结构数据是指目标的内部结构的数据。

具体地,利用bim(buildinginformationmodeling,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将目标结构数据和目标表面三维模型数据进行处理,从而得到对应的bim三维模型数据。

s50:将bim三维模型数据分割成若干个拼装大样数据,根据拼装大样数据生成对应的拼装图纸。

在本实施例中,拼装大样数据是指对bim三维模型进行分割后得到的数据。

具体地,为了使技术人员在制备假山时更好地获取到假山的内部结构图,则对假山对应的bim三维模型进行分割,在制备时,可根据分割的结果,从底部依次对假山进行制备。

在本实施例中,在制备假山前,可用过预先用泥土、砂石等材料制备假山的模型,在通过激光三维扫描技术奖制作的模型生成目标三维点云,能够在确定假山外形时更快的对需要优化的地方进行修改,同时也能够更快的将假山的模型在计算机中通过三维的模式展现;在将假山的三维点云进行处理后,得到对应的数字化模型,可将过山车等设施的三维模型添加至假山的模型,使得操作人员能够更加直观的检验到假山外表的结构是否合理;通过bim技术得到的bim三维模型数据,在将该bim三维模型分割,生成对应的拼装图纸,从而能够拼装图纸逐层对假山进行制备,提升了假山制备的效率。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在步骤s20中,即对目标三维点云按照预设的方法进行处理,得到第一目标三维数字化模型,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21:在目标三维点云中获取噪点数据,并将噪点数据从目标三维点云中去除。

在本实施例中,噪点数据具体是指在假山对应的目标三维点云中树木、过山车等及支架等数据。

具体地,在计算机程序中,勾选该噪点数据,将该噪点数据从目标三维点云中去除。

s22:将去除噪点数据的目标三维点云作为第一目标三维数字化模型。

具体地,在目标三维点云中去除噪点数据后,生成面模型,从而得到该第一目标三维数字化模型。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在步骤s30中,即获取第二目标数字化模型,将第一目标三维数字化模型和第二目标三维数字化模型进行整合,得到目标表面三维模型,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31:调整第一目标三维数字化模型和第二目标三维数字化模型的比例,使第一目标三维数字化模型和第二目标三维数字化模型的比例相匹配。

具体地,从去除掉的噪点数据中,得到第二目标三维数字化模型,在本实施例中,可以是树木、过山车以及支架等。进一步地,可将第一目标三维数字化模型和第二目标三维数字化模型按照真实比例的1:80进行缩放。

s32:将第二目标三维数字化模型的位置与第一目标三维数字化模型的位置进行重合,得到目标表面三维模型。

具体地,将第二目标三维数字化模型的位置与第一目标三维数字化模型的位置进行重合,得到目标表面三维模型。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在步骤s40中,即获取目标结构数据,通过bim技术将目标结构数据和目标表面三维模型进行处理,得到bim三维模型数据,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41:根据目标结构数据,获取目标内部结构数据。

具体地,从目标结构数据中,获取到假山的内部支撑结构,以及过山车的结构,作为该目标内部结构数据。

s42:根据目标内部结构数据,对目标表面三维模型进行调整。

具体地,由于过山车模型与设计模型会产生误差,因此为了提高模型的精度,根据该目标内部结构数据,对目标表面三维模型进行调整,使得目标表面三维模型的精度更高。

s43:在调整目标表面三维模型后,根据目标结构数据通过bim技术,将目标表面三维模型构建bim三维模型数据。

具体地,在确定目标表面三维模型后,通过根据目标结构数据,通过bim技术将该目标结构数据组合至该目标表面三维模型中,具体的实施,应该是以过山车为准,现微调山体的位置,保证绝大部分过山车与山未碰撞,然后调整山的局部模型,在保证山体的总体形状和艺术效果的前提下,确定最终的山的三维模型.然后根据过山车的模型及基础,在参照最终的山体模型轮廓,再revit中布置结构。并在确定修改的山体模型后,在bim软件中创建该bim三维模型数据。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在步骤s50中,即将bim三维模型数据分割成若干个拼装大样数据,根据拼装大样数据生成对应的拼装图纸,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51:获取bim三维模型数据的纵向高度。

具体地,将该bim三维模型数据调整至水平放置的状态,进一步地,获取该bim三维模型从地面至最高点的纵向高度。

s52:将纵向高度平均分割成若干份,根据分割后的高度对bim三维模型数据沿水平方向横向切分,得到拼装大样数据。

具体地,将该纵向高度平均分割成若干份,例如每米分割成一份,在分割后,对bim三维模型数据沿水平方向横向切分,得到bim三维模型的对应的剖面图,并将该剖面图作为拼装大样数据,并生成对应的拼装图纸。

应理解,上述实施例中各步骤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实施例二:

在一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假山制备方法系统,该假山制备方法系统与上述实施例中假山制备方法方法一一对应。如图6所示,该假山制备方法系统包括扫描模块10、处理模块20、整合模块30、bim处理模块40和分割模块50。各功能模块详细说明如下:

扫描模块10,用于通过激光三维扫描技术对目标沙盘采取数字化处理,得到目标三维点云;

处理模块20,用于对所述目标三维点云按照预设的方法进行处理,得到第一目标三维数字化模型;

整合模块30,用于获取第二目标数字化模型,将所述第一目标三维数字化模型和所述第二目标三维数字化模型进行整合,得到目标表面三维模型;

bim处理模块40,用于获取目标结构数据,通过bim技术将所述目标结构数据和目标表面三维模型进行处理,得到bim三维模型数据;

分割模块50,用于将所述bim三维模型数据分割成若干个拼装大样数据,根据所述拼装大样数据生成对应的拼装图纸。

优选地,处理模块20包括:

噪点去除子模块21,用于在所述目标三维点云中获取噪点数据,并将所述噪点数据从所述目标三维点云中去除;

第一模型建立子模块22,用于将去除所述噪点数据的所述目标三维点云作为所述第一目标三维数字化模型。

优选地,整合模块30包括:

比例调整子模块31,用于调整所述第一目标三维数字化模型和所述第二目标三维数字化模型的比例,使所述第一目标三维数字化模型和所述第二目标三维数字化模型的比例相匹配;

组合子模块32,用于将所述第二目标三维数字化模型的位置与所述第一目标三维数字化模型的位置进行重合,得到所述目标表面三维模型。

优选地,bim处理模块40包括:

结构获取子模块41,用于根据所述目标结构数据,获取目标内部结构数据;

优化子模块42,用于根据所述目标内部结构数据,对所述目标表面三维模型进行调整;

bim处理子模块43,用于在调整所述目标表面三维模型后,根据所述目标结构数据通过bim技术,将所述目标表面三维模型构建所述bim三维模型数据。

优选地,分割模块50包括:

高度获取子模块51,用于获取所述bim三维模型数据的纵向高度;

分割子模块52,用于将所述纵向高度平均分割成若干份,根据分割后的高度对所述bim三维模型数据沿水平方向横向切分,得到所述拼装大样数据。

关于假山制备方法系统的具体限定可以参见上文中对于假山制备方法方法的限定,在此不再赘述。上述假山制备方法系统中的各个模块可全部或部分通过软件、硬件及其组合来实现。上述各模块可以硬件形式内嵌于或独立于计算机设备中的处理器中,也可以以软件形式存储于计算机设备中的存储器中,以便于处理器调用执行以上各个模块对应的操作。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