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立式雕刻机压料装置及方法及立式雕刻机与流程

文档序号:18601380发布日期:2019-09-03 22:41阅读:256来源:国知局
一种立式雕刻机压料装置及方法及立式雕刻机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立式雕刻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立式雕刻机压料装置及方法及立式雕刻机。



背景技术:

立式雕刻机由于其承重能力强广泛适用于大型石木工件的雕刻,立式雕刻机所加工的工件一般安装于旋转盘上并通过一压块对工件下压以将工件夹持固定,压块设于可上下移动的支撑横梁上,由于大型木石工件重量大,一般采用吊装的方式进行安装,但由于支撑横梁的阻挡,吊绳难以直接将工件放置在旋转盘中心位置。

为解决上述问题,授权公告号为cn206690766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大型立式立体雕刻机,包括机架、架设在机架上可相对大型工件实现三维方向移动进行雕刻的雕刻刀头装置和架设在机架上的用于夹持大型工件旋转的工件夹持机构,所述工件夹持机构包括上夹持部件和下夹持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夹持部件设置在横梁上,所述机架包括有供横梁架设的立柱,所述横梁与立柱之间设有上下滑动机构,所述横梁可转动设置,通过横梁的转动使上夹持部件与下夹持部件对应或错开位置,横梁为可分离的两段连接而成,两段横梁的外端部分别铰接设置,两段横梁之间通过锁固连接。现有的立式雕刻机,横梁为可分离的两段连接而成,虽然实现了改变横梁位置以避免阻挡吊装绳,但拆卸、安装两段横梁均为手动操作、并且横梁高度较高,拆装不便;由于两段横梁采用中部锁固连接,中部锁固部分需要较高的连接强度,若强度不足则容易发生晃动,使横梁上的压紧件中心位置偏移。为了防止晃动偏移,一般通过增加更多位置锁紧点,但锁紧点增加却又会增加拆装难度,因此需要设计一种可开合的横梁以满足快速拆装且具有足够工作强度稳定性。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自动化程度高、结构稳定牢靠的立式雕刻机压料装置及方法及立式雕刻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立式雕刻机压料装置,包括机架、工件台、压料头,压料头位于工件台上方,工件可夹持于工件台与压料头之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伸缩横梁、锁紧机构,压料头安装于伸缩横梁上,伸缩横梁可沿长度方向伸缩调整,伸缩横梁一端通过转轴与机架一侧连接,另一端可延长至机架另一侧并通过锁紧机构锁紧以横架于机架上。

进一步的,伸缩横梁包括旋转段、延长段,所述压料头设于旋转段上,旋转段通过转轴与机架旋转连接,旋转段具有沿长度向延伸的中空部,延长段可嵌入旋转段的中空部内,延长段外壁与旋转段中空部的内壁贴合滑动配合,限制延长段仅可沿旋转段长度方向位移。

进一步的,伸缩横梁还包括旋转气缸,旋转气缸一端与机架旋转连接、另一端与旋转段旋转连接,旋转气缸可带动旋转段绕其与机架旋转连接的转轴转动。

进一步的,伸缩横梁还包括伸缩气缸,伸缩气缸一端与旋转段连接、另一端与延长段连接,伸缩气缸可带动延长段在收纳入旋转段的中空部内和伸出延长至锁紧机构处的位置移动。

进一步的,锁紧机构包括锁紧气缸、限位台、限位块,锁紧气缸与限位台安装于机架一侧,限位块设于伸缩横梁的延长段末端,限位块可随延长段移动至限位台内,限位块中部设有第一穿孔,锁紧气缸上设有与第一穿孔配合锁止柱,锁紧气缸可带动锁止柱穿入位于限位台内的限位块的第一穿孔内以锁定限位块位置。

进一步的,限位台包括上限位板和下限位板,限位块进入限位台内时,限位块上表面贴近上限位板,限位块的下表面贴近下限位板,上限位板上开设有与伸缩气缸锁止柱配合的第二穿孔。

进一步的,还设有升降台,升降台设有两组,分别安装于机架两侧且可沿机架竖直方向移动,一组升降台用于承接伸缩横梁、另一组用于承接锁紧机构,两组升降台位于同一水平面且同步升降。

进一步的,压料头还包括压料气缸,压料气缸可带动压料头竖直方向移动。

一种立式雕刻机压料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上述任意一项所述一种立式雕刻机压料装置,其方法步骤如下:

步骤一,锁紧机构解锁,伸缩横梁延长度方向收缩变短;

步骤二,伸缩横梁绕与机架连接的转轴转动,伸缩横梁转动离开工件台正上方,使工件台正上方具有容纳吊绳通过的空间;

步骤三,待加工工件通过吊装设备移动,放置于工件台上,卸料后吊装设备退出;

步骤四,伸缩横梁绕与机架连接的转轴转动复位,即压料头位于工件台正上方,伸缩横梁长度方向朝向机架另一侧的锁紧机构;

步骤五,伸缩横梁沿长度方向伸长至锁紧机构处,锁紧机构锁紧以固定伸缩横梁位置;

步骤六,伸缩横梁沿机架向下移动并配合压料头将待加工工件夹持于工件台与压料头之间。

一种立式雕刻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述任意一项所述一种立式雕刻机压料装置。

由上述对本发明的描述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立式雕刻机压料装置及方法及立式雕刻机,伸缩式的伸缩横梁支撑性好,结构紧凑,伸缩横梁锁紧后结构稳定不易晃动;全自动化操作拆装速度快,精确度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立式雕刻机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立式雕刻机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立式雕刻机压料装置伸缩横梁旋转开启状态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锁紧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识对应如下:1.机架、2.工件台、3.压料头、31.压料气缸、4.伸缩横梁、41.旋转段、411.转轴、412.中空部、42.延长段、43.旋转气缸、44.伸缩气缸、5.锁紧机构、51.锁紧气缸、511.锁止柱、52.限位台、521.上限位板、5211.第二穿孔、522.下限位板、53.限位块、531.第一穿孔、6.升降台。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参照图1至图4所示,一种立式雕刻机压料装置,包括机架1、工件台2、压料头3、伸缩横梁4、锁紧机构5、升降台6。

夹持工件状态时,压料头3位于工件台2正上方,压料头3包括压料气缸31,压料气缸31可带动压料头3竖直方向移动,工件可夹持于工件台2与压料头3之间。

伸缩横梁4包括旋转段41、延长段42、旋转气缸43、伸缩气缸44,压料头3设于旋转段41上,旋转段41与机架1通过转轴411旋转连接,旋转段41具有沿长度向延伸的中空部412,延长段42可嵌入旋转段41的中空部412内,延长段42外壁与旋转段41中空部412的内壁贴合滑动配合,限制延长段42仅可沿旋转段41长度方向位移,伸缩横梁4可沿长度方向伸缩调整。旋转气缸43一端与机架1旋转连接、另一端与旋转段41旋转连接,旋转气缸43可带动旋转段41绕其与机架1旋转连接的转轴411转动。伸缩气缸44一端与旋转段41连接、另一端与延长段42连接,伸缩气缸44可带动延长段42在收纳入旋转段41的中空部412内和伸出延长至锁紧机构5处的位置移动。伸缩横梁伸4长到最长长度时,延长段42有部分依然位于旋转段41的中空部412内,保证延长段42与旋转段41处于同一直线上并具有足够的刚性。

锁紧机构5用于锁紧伸缩横梁4位置,使伸缩横梁4横架于机架1上,锁紧机构5包括锁紧气缸51、限位台52、限位块53,锁紧气缸51与限位台52安装于机架1一侧,限位块53设于伸缩横梁4的延长段42末端,限位块53可随延长段42移动至限位台52内,限位块53中部设有第一穿孔531,锁紧气缸51上设有与第一穿孔531配合锁止柱511,锁紧气缸51可带动锁止柱511穿入位于限位台52内的限位块53的第一穿孔531内以锁定限位块53位置,限位台52包括上限位板521和下限位板522,限位块53进入限位台52内时,限位块53上表面贴近上限位板521,限位块53的下表面贴近下限位板522,该种结构可保证伸缩横梁44受力或移动时,上限位板521和下限位板522可提供支撑力,避免伸缩横梁4变形;上限位板521上开设有与锁紧气缸51锁止柱配合的第二穿孔5211,锁紧气缸51锁紧时,锁止柱511、第一穿孔531。第二穿孔5211处于同轴设置,锁止柱511穿过第一穿孔531和第二穿孔5211后,可保证伸缩横梁4在水平方向具有足够的支撑力及稳定性。

升降台6设有两组,分别安装于机架1两侧且可沿机架1竖直方向移动,一组升降台6用于承接伸缩横梁4、另一组用于承接锁紧机构5,即一组升降台安装锁紧气缸51、限位台52,另一组与通过转轴411与旋转段41连接。两组升降台6位于同一水平面且同步升降。

一种立式雕刻机,包括上述一种立式雕刻机压料装置。

该种立式雕刻机工作原理步骤如下:

步骤一,锁紧机构5解锁,即锁紧气缸51带动锁止柱511上升,使锁止柱511离开限位块53的第一穿孔531,进而使伸缩横梁4可进行伸缩动作,伸缩横梁4的伸缩气缸44收缩,带动延长段42沿着旋转段41长度方向回缩,延长段42收纳于旋转段41的中空部412内;

步骤二,旋转气缸43伸长,将伸缩横梁4向外推出,伸缩横梁4及压料头3离开工件台2正上方,同时形成一个容纳吊绳带动工件进入的开口,工件台2正上方具有容纳吊绳通过的空间;

步骤三,待加工工件通过吊装设备移动,由于伸缩横梁4的移动形成容纳吊绳通过的空间,进而吊装设备可直接将待加工工件吊装至工件台2上,而后吊装设备卸料退出;

步骤四,伸缩气缸4回缩,带动伸缩横梁4复位,此时,压料头3位于工件台2正上方,伸缩横梁4长度方向朝向机架1另一侧的锁紧机构5;

步骤五,伸缩气缸44伸长,带动延长段42移动至延长段42端部的限位块53进入到锁紧机构5的限位台52内,并且限位块53上表面贴近上限位板521,限位块53的下表面贴近下限位板522,锁紧气缸51带动锁止柱511下降,锁止柱511穿过上限位板521的第二穿孔5211、限位块53的第一穿孔531,将限位块531锁紧固定于限位台52内,进而固定伸缩横梁4位置;

步骤六,两侧升降台6同步下降,使伸缩横梁4移动至合适位置,压料气缸31带动压料头3下降至压紧待加工工件,进而将工件压紧于压料头3与工件台2之间。

上述仅为本发明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发明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发明保护范围的行为。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